准直仪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射线照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21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准直仪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射线照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直仪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射线照相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blade)的准直仪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包括准直仪控制装置的射线照相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射线照相系统中,准直仪被用于限定在X射线照射的对象中的X射线场(field)。准直仪具有电动机驱动的叶片。改变所述叶片的位置,以便调整X射线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3-61941(第3页和图1)发明内容本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在准直仪中,叶片可能被卡住。当显示叶片被卡住时,则意味着所述叶片是不动的,尽管电动机正在传导。这可归因于驱动机构的故障或用户不正确的操作。如果叶片被卡住,则不能调整X射线场。因此,射线照相不得不被中断。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不会引起叶片被卡住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包括准直仪控制装置的射线照相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的准直仪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在这里,使用编码器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使用解码器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以及使用传感器来检测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当所述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homing)阶段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预定速度之下,则第一控制状态被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到零位置所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第一控制状态被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被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基于暂定(tentative)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的准直仪的准直仪控制装置。在这里,所述装置包括编码器,其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解码器,其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以及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其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依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括X射线管、准直仪和控制装置的射线照相系统,所述准直仪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并且对从X射线管照射至射线照相的对象的X射线束进行整形,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准直仪。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编码器,其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解码器,其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以及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其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优选地,获得转速以作为对于电动机产生单位旋转所需的时间的测量值,以使可以产生与速度成反比例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测量值是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所测量的值,以使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值。
优选地,时钟脉冲的脉冲重复频率被表示如下fbase=Rcoff·V0·Ncyc/60其中Rcoff表示分辨率系数,V0表示无负载施加在电动机上时由电动机产生的转数,以及Ncyc表示电动机每转的编码器脉冲的数目。
优选地,表示第一控制状态已经被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的指示被显示,以使可以容易地知道当前的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当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的准直仪时,使用编码器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使用解码器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以及使用传感器来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准直仪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至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因此,可以实现一种不会引起叶片被卡住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准直仪控制装置的射线照相系统。


图1示出一种射线照相系统的结构,所述射线照相系统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子。
图2示出叶片和设置在零位置附近的传感器之间的关系。
图3示出在归位期间由电动机展示的转速的模式。
图4示出由电动机33产生的旋转幅度的时序变化。
图5用图形示出与时段的长度相关的测量值。
图6示出在工作阶段中由叶片产生的移动。
图7是描述在射线照相系统中要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所述射线照相系统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图1说明性地示出一个射线照相系统。所述射线照相系统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子。所述射线照相系统的结构给出在射线照相系统中以及同样地在准直仪控制装置中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子。在所述射线照相系统中要执行的动作给出在准直仪控制方法中一个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子。
如图1所示,射线照相系统是这样的从X射线管1中的焦点11发射的X射线13被照射至射线照相的对象7,X射线场由准直仪3中包括的一对叶片31来限定;以及检测器9检测所发射的X射线。所述X射线管1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X射线管的例子。所述准直仪3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准直仪的例子。所述叶片31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叶片的例子。
该对叶片31由电动机33驱动,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变化的间距,由此来调整X射线场。电动机33包括编码器331。编码器331对由电动机33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制动机构35制动叶片31。所述编码器331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编码器的例子。所述制动机构35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制动装置的例子。
所述电动机33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电动机的例子。所述编码器331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编码器的例子。制动机构35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制动装置的例子。
传感器37检测成对叶片31的基准位置。在下文中,基准位置可被称为零位置。所述传感器37是利用例如光学传感器实现的。所述传感器37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传感器的例子。
由检测器9检测的信号被传送给操作者控制台30。所述操作者控制台30包括计算机302。所述计算机302包括存储器304。
所述操作者控制台30依据从检测器9接收的输入信号来重构射线照相的对象7的荧光(fluoroscopic)图像,并在显示器32上显示所述图像。所述检测器9可由感光材料制造,所述感光材料在受到X射线轰击时发射光。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荧光图像通过显影而变得可见。
所述操作者控制台30依据输入信号来控制X射线管1和准直仪3,所述输入信号分别是从传感器37和编码器331接收的,同时由操作者操纵。所述操作者控制台30使用内置解码器对从所述编码器接收的输入信号进行解码。
关于X射线管1,X射线的强度和照射X射线的定时被控制。准直仪3经电动机33控制叶片31的移动。为了控制电动机33,使用编码器331和从传感器37发送的反馈信号。通过制动机构35来制动叶片31。操作者控制台30连同编码器331和传感器37一起来实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控制装置的例子。
叶片31支持两个运动阶段。所述阶段之一是归位阶段,另一个是工作阶段。
所述归位阶段是在其中将叶片31设置至零位置(归位的)的阶段。归位被执行以作为在启动所述射线照相系统之前要作的准备之一。所述工作阶段是在其中驱动叶片31以便调整X射线场的阶段,同时所述射线照相系统处于工作中。
下面将描述在归位阶段中叶片的运动。图2说明性地示出叶片31和设置在零位置附近的传感器37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成对叶片之一被示出。这同样适用于另一个叶片。
传感器37检测叶片31是否在零位置P0处。极限位置PL被设置为在叶片从零位置P0后退的方向上与零位置P0隔开距离LL的位置。未示出的停止器(stopper)被布置在各个极限位置处,以便阻止所述叶片31进一步后退。
通过将叶片31移向零位置P0来实现归位。图3示出在归位期间由电动机33展示的转速的模式。当电动机33在正向上旋转时,电动机33的转速从零逐渐增加,然后变为常数。由于叶片31在它们几乎到达零位置P0处时被制动,所以电动机33的转速减小为零。这同样适用于所述电动机在反向上旋转的情况。
所述电动机在从时刻t1至时刻t1′的时段期间以速度V2旋转,并且在从时刻t2至时刻t2′的时段期间以速度V4旋转。所述电动机在从时刻t3至时刻t3′的时段期间以速度V3旋转,并且在从时刻t4至时刻t4′的时段期间以速度V1旋转。转速V1、V2、V3和V4按照该次序变大。
图4用图形示出在电动机33如上所述旋转时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的旋转幅度的时序变化。旋转幅度与速度成比例,并且用于旋转单位旋转幅度d所需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因此,时刻t1和t1′之间时段的长度与转速V2成反比例,时刻t2和t2′之间时段的长度与转速V4成反比例,时刻t3和t3′之间时段的长度与转速V3成反比例,以及时刻t4和t4′之间时段的长度与转速V1成反比例。
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来测量各个时段的长度,由此测量值如图5中所绘制。由于转速被获得以作为对于电动机产生单位旋转所需的时间的测量值,所以产生与速度成反比例的信号。
N1表示在时刻t2和t2′之间的时段期间测量的值,N2表示在时刻t3和t3′之间的时段期间测量的值,N3表示在时刻t1和t1′之间的时段期间测量的值,以及N4表示在时刻t4和t4′之间的时段期间测量的值。所述测量值N1、N2、N3和N4按照该次序变大。
时钟脉冲的脉冲重复频率被表示如下fbase=Rcoff·V0·Ncyc/60其中Rcoff表示分辨率系数,V0表示无负载施加在电动机上时由电动机产生的转数,以及Ncyc表示电动机每转的编码器脉冲的数目。使用时钟脉冲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测量值。
为了检测叶片31被卡住的事实,确定设定值Ns。所述设定值Ns是一个大于测量值N4的值。当将所述设定值Ns转换为转速时,该转速比速度V1低得多。速度V1是在电动机33正常旋转时所获得的最低速度。所述设定值Ns被确定为等于一个低于最低速度的速度。
下面将描述在工作阶段中由叶片31产生的移动。在工作阶段,如图6中所示,叶片31接近零位置P0的情形发生。
此时,控制叶片31以停止在零位置P0处。然而,如果叶片31以高速运动,则所述叶片因惯性而冲过零位置P0,然后停下来。
根据要控制的叶片的特性,确定过冲的上限,以便检测由叶片31产生的异常运动。图6示出所确定的过冲的上限的例子。如图6中所示,过冲的上限被确定为距所述零位置P0的距离LO。
所述上限LO被确定为比在叶片31以最高速度VMax从与零位置隔开最长距离LMax的各自位置接近零位置时引起的过冲略大一点。所述过冲被计算或被实际地测量。从所述零位置P0至极限位置PL的距离被确定为大于值2LO。
下面将描述在射线照相系统中要执行的动作。图7是描述叶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所述叶片控制过程由计算机302进行。所述计算机302是一个在本发明中包括的控制装置的例子。
顺便提一句,在准直仪3中包括的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之类的固件可以代替计算机302。
当准直仪进入在作为控制状态之一的正的束极限(positive beamlimitation)(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时,其序列在图7的右侧流程图中被描述的控制与其序列在图7的左侧流程图中被描述的控制被并行扩展。所述PBL状态是在其中基于零位置检测信号来扩展控制的状态。所述标准模式是在其中基于从传感器37发送的检测信号来扩展控制的模式。所述PBL状态是由本发明支持的第一控制状态的例子。
依据右侧流程图,在步骤701,监视从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在步骤703,检查所述检测信号以查看它是否指示触发(toggled)状态。当显示检测信号指示触发状态时,则意味着所述传感器37已检测到所述叶片31。
如果所述检测信号被确认指示触发状态,则在步骤705设置触发符号(sign)。然后,控制返回至步骤701。如果所述检测信号被确认没有指示触发状态,则在步骤707清除所述触发符号,并且控制返回至步骤701。在PBL状态的标准模式中始终执行这个动作。
依据左侧流程图,在步骤801,确定准直仪是否已进入归位阶段。如果所述准直仪被确认已进入归位阶段,则监视所需的旋转时间。被称为所需的旋转时间的是如图4所示对于电动机33产生单位旋转d所需的时间。所述时间一直是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来测量的。
在步骤813,检查所述触发符号以查看它是否被设置。如果确认所述触发信号已经被设置,则控制返回至步骤811并监视所需的旋转时间。当所述触发符号被保持设置时,重复步骤811至813的动作。
如果确认所述触发符号没有被设置,则在步骤815检查所需的旋转时间以查看它是否大于Ns。如果所需的旋转时间不大于Ns,则控制返回至步骤811并监视所需的旋转时间。只要所述触发符号没有被设置并且所需的旋转时间不大于Ns,则重复步骤811至815的动作。
当传感器37发生故障时,即使叶片31已达到零位置P0这一事实也不能被检测。因此没有激励制动机构35。叶片31冲过零位置P0,并且在极限位置PL处与停止器相撞。
当叶片31与停止器相撞时,驱动所述叶片的电动机33过载。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的转数减少,并且所需的旋转时间变得大于Ns。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815确认所需的旋转时间大于Ns。
基于在步骤815处作出的确认,在步骤817处确定暂定的零位置。根据所述零位置和从编码器331发送的信号的解码值之间的已知对应关系,推定所述暂定的零位置。
在步骤819,PBL状态被转换为超弛的束极限(override beamlimitation)(OBL)状态。被称为OBL状态的是在其中不考虑零位置检测信号来扩展控制的控制状态。所述OBL状态是由本发明支持的第二控制状态的例子。
另一方面,当准直仪进入工作阶段时,在步骤801没有识别出归位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821中监视所述叶片的位置。基于从编码器331发送的信号的解码值来监视所述叶片的位置。
在步骤823,检查过冲以查看它是否超过极限。如果所述过冲没有超过所述极限,则控制返回至步骤821并监视所述叶片的位置。只要所述过冲不超过所述极限,就重复步骤821至823的动作。
因为控制系统的异常或操作者的不正确操作,所述叶片31的过冲可能是超过上限LO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823中确认过冲已经超过所述极限。在步骤819处,PBL状态被转换为OBL状态。
如上所述,如果传感器37发生故障或者控制系统变得异常,则PBL状态被自动转换到OBL状态。在OBL状态中,在步骤901显示所述OBL状态的指示。这有助于操作者容易地确认所述控制状态已经被转换的事实。OBL状态的指示被显示在例如显示器32上。显示器32是在本发明中包括的显示装置的例子。顺便提一句,OBL状态的指示器不限于显示器32,而是可以是指示灯、蜂鸣器或音响。
在步骤903,叶片被强制反转。通过强制反转电动机33的旋转方向来实现所述叶片的强制反转。因此,叶片31从极限位置PL或从叶片因过冲而到达的位置被退回。
在步骤905,检查叶片以查看它们是否已经退回至预定位置。继续步骤903中对叶片的反转,直到叶片已经退回到预定位置。当叶片退回达到预定位置时,在步骤907处叶片被制动。叶片退回达到的预定位置被确定对应于零位置P0。因此,叶片31在零位置P0处保持静止。
如上所述,在归位阶段,在触发符号没有被设置并且所需的旋转时间大于Ns的条件下,PBL状态被转换为OBL状态。然后,叶片被强制反转。可以避免叶片31因传感器37的故障而被卡住的事件。
在工作阶段,在过冲超过极限的条件下,PBL状态被转换为OBL状态。然后叶片被强制反转。因此防止了叶片31被卡住。
此后,在步骤909,作出准直仪是否被重置为PBL状态的决定。操作者确定准直仪是否应该被重置为PBL状态。操作者依据他的/她的决定来执行一个预定的操作。
当执行操作以将准直仪重置为PBL状态时,在步骤911作出类型1问题是否已发生的判定。被称作类型1问题的是PBL状态因传感器37的故障而应当被转换为OBL状态的事件。因此,当在归位阶段中PBL状态被转换为OBL状态时,已发生了类型1问题。当在工作阶段中PBL状态被转换为OBL状态时,没有发生类型1问题。
当已发生了类型1问题时,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在其中被改变为退化模式(degraded mode)。PBL状态中的退化模式是在其中基于暂定零位置来控制所述PBL状态的模式。由于控制基于暂定零位置而被扩展,所以尽管传感器37已发生故障,但叶片31也可被归位。然而,由于基于暂定零位置来执行所述归位,所以不保证所述归位的准确性。不过这比不可能进行归位的情况好。
当没有发生类型1问题时,在步骤915,准直仪被重置为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所述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是在其中基于从所述传感器37发送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所述PBL状态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由于控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37发送的检测信号而被扩展,所以所述叶片31被高度准确地归位。
附图标记列表图11X射线管11焦点13X射线31叶片3准直仪331编码器33电动机37传感器35制动机构7射线照相的对象9检测器30操作者控制台32显示器302计算机304存储器图231叶片37传感器PL极限位置P0零位置图3电动机的转速在零位置处检测的时间图4旋转幅度时间图5测量值时间图631叶片37传感器PL极限位置P0零位置图7并行处理701监视传感器是否被触发703传感器被触发了吗?705设置触发符号707清除触发符号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801指定归位阶段了吗?811监视所需的旋转时间813设置触发符号了吗?815所需的旋转时间大于Ns吗?817指定暂定零位置819将PBL状态转换为OBL状态821监视叶片的位置823过冲超过极限了吗?901显示OBL状态的指示903强制反转叶片905叶片退回到预定位置了吗?907强制制动叶片909准直仪被重置为PBL状态了吗?911发生类型1问题了吗?913将标准模式改变为PBL状态中的退化模式915将准直仪重置为PBL状态中的标准模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的准直仪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包括使用编码器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使用解码器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使用传感器来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以及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以及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其中获得转速以作为对于电动机产生单位旋转所需的时间的测量值。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测量值是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所测量的值。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其中时钟脉冲的脉冲重复频率被表示如下fbase=Rcoff·V0·Ncyc/60其中Rcoff表示分辨率系数,V0表示无负载施加在电动机上时由电动机产生的转数,以及Ncyc表示电动机每转的编码器脉冲的数目。
5.依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其中表示第一控制状态已经被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的指示被显示。
6.一种用于控制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的准直仪的准直仪控制装置,包括编码器,其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解码器,其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以及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其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直仪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获得转速以作为对于电动机产生单位旋转所需的时间的测量值。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直仪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测量值是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所测量的值。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准直仪控制装置,其中时钟脉冲的脉冲重复频率被表示如下fbase=Rcoff·V0·Ncyc/60其中Rcoff表示分辨率系数,V0表示无负载施加在电动机上时由电动机产生的转数,以及Ncyc表示电动机每转的编码器脉冲的数目。
10.依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准直仪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第一控制状态已经被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的指示。
11.一种包括X射线管、准直仪以及控制所述准直仪的控制装置的射线照相系统,所述准直仪包括电动机驱动的叶片,并且对从X射线管照射到射线照相的对象的X射线束进行整形,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编码器,其对由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编码;解码器,其对从所述编码器发送的信号进行解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叶片是否在零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归位阶段时,其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所述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低于预定速度,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准直仪进入第一控制状态中的工作阶段时,如果由叶片返回至零位置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则其将第一控制状态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当指定了第二控制状态时,其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强制反向以便退回叶片,以及如果操作者执行将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的操作,则其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第一控制状态。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线照相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获得转速以作为对于电动机产生单位旋转所需的时间的测量值。
13.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线照相系统,其中所述测量值是通过计数时钟脉冲的数目所测量的值。
14.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射线照相系统,其中时钟脉冲的脉冲重复频率被表示如下fbase=Rcoff·V0·Ncyc/60其中Rcoff表示分辨率系数,V0表示无负载施加在电动机上时由电动机产生的转数,以及Ncyc表示电动机每转的编码器脉冲的数目。
15.依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射线照相系统,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第一控制状态已经被转换为第二控制状态的指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打算提供一种不会引起叶片被卡住的准直仪控制方法。在归位阶段,基于从传感器发送的叶片检测信号来定位叶片。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叶片而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至预定速度之下,则控制状态被转换。在工作阶段中,当由叶片返回到零位置所造成的过冲超过预定极限时,则控制状态被转换。此外,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被反向以便退回叶片。而且,依据所述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基于暂定的零位置或基于从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来将所述准直仪重置为所述控制状态。
文档编号A61B6/00GK101030031SQ200610058900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宜帆 申请人: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