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2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运动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刺激一反应—适应的过程,是身体结构与机能不断破坏与重建的循环过程。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强度和时间是决定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运动强度和/或时间不同,能量需求也不尽相同。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竞技体育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自1880年莫索(Mosso)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人们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劳产生的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措施。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目前,运动性疲劳的分类尚未统一的标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将其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将其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性质不同,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运动强度、不同时间、不同形式和不同的运动对象产生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力量性项目产生的疲劳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加强有关耐力性项目产生的疲劳与物质代谢、内分泌功能紊乱关系密切;射击、击剑等项目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紧张,故易发生中枢疲劳。
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有助阳补虚类中成药、氨基酸类药物、肌酸,用于增加合成代谢和肌肉力量。有1,6一二磷酸果糖(FDP)、肌酸、L-肉碱、丙酮酸盐,用于促进能量代谢。还有维生素E、维生素C和辅酸Q10,用于抗氧化、调节内环境稳态。上述西药的主要缺点是时效性较强、副作用大、药物依赖强,影响运动员的长期服用。中药调节能力比较强、副作用小,但见效慢,很难适应竞技体育中高强度的运动训练。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能被金属诱导的非酶类金属结合蛋白。
1957年Margoshes和Vale等在研究马肾脏蓄积镉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并分离出金属硫蛋白,此后在真核微生物、高等植物、原核生物等均发现有金属硫蛋白并分离得到。1960年Kagi进一步提纯了这类蛋白质,发现其中含有多量半胱氨酸残基和金属。我国学者李令媛等在大鲵、刺猬中也分离到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生物学意义涉及生物机体微量元素储存、运输和代谢,重金属解毒,拮抗电离辐射,清除自由基,以及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肿瘤发生、免疫、应激反应等各个方面。其研究和开发利用涉及农业、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1978、1985、1992、1996年分别召开过四届关于研究金属硫蛋白的国际会议,金属硫蛋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显示了诱人的前景。
1966年Pulido等证实人体中也存在金属硫蛋白。从人肾脏分离的金属硫蛋白不但含有隔(Cd)、锌(Zn),也含有铜(Cu)、汞(Hg)。后来在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中也先后分离出金属硫蛋白。在金属硫蛋白发现的初期,关于该蛋白的研究工作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和机构的分析,对其机能的认识仅限于该蛋白的金属运输、贮存、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功能等。此后,逐渐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金属硫蛋白感兴趣,因此有关该蛋白的工作不断涌现,但是关于其许多机制的研究还仍处在探索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1978年与1985年的两次国际技术硫蛋白的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对该蛋白的研究,对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者们不但对该蛋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积累的大量的资料,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医学的关系表示关注。在1992年与1996年的两次金属硫蛋白的国际会议上,对铬-金属硫蛋白的细胞毒性、该蛋白与Zn2+、Cu2+等金属离子的肠道吸收及该蛋白的清除自由基作用给与了很大的重视;对该蛋白与老年痴呆的关系、与保肝护肝作用的关系、与肿瘤治疗抗药的关系、与糖尿病的关系等等引起了学者们对该蛋白的极大兴趣。近些年来,有关金属硫蛋白的研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但相关报道国内外还比较少见,尤其是外源性补充金属硫蛋白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抗氧化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尚未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及可药用的载体和/或赋形剂按制剂学常规方法制备的注射剂。
本发明注射剂为注射液,1000mL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锌-金属硫蛋白0.48g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由湖南麓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主要技术指标金属硫蛋白(MT)≥95%、锌≥4.5%、巯基(-SH)≥9.0%、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易溶于水。
锌-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又可被多种因素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哺乳类动物的金属硫蛋白通常是一条含有61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有20个半胱氨酸残基占氨基酸残基总量的33%,半胱氨酸残基上的疏基能结合7个金属离子。所有半胱氨酸以还原型与金属离子配位而形成具有特定光谱学特征的金属巯基配位簇。
锌-金属硫蛋白表现强的不稳定性,可作为金属供体向体内各种金属蛋白或金属依赖的酶类传递金属。锌-金属硫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膜保护功能,原因是金属硫蛋白的生物膜保护功能在于蛋白中处于还原状态的巯基,由锌-金属硫蛋白的不稳定性,能解离出更多的硫蛋白和锌,二者均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因此,锌-金属硫蛋白的抗自由基、保护红细胞膜功能较强。
本发明药物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入二氧化碳使之饱和,加入锌-金属硫蛋白,搅拌溶解,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药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过滤至澄明,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用100℃流通蒸汽15分钟灭菌。
每支2mL,每毫升含锌-金属硫蛋白0.48mg。
有效成分锌-金属硫蛋白作为抗疲劳注射剂,静脉注射,成人用量药物中锌-金属硫蛋白的含量应为每天0.96mg。
本发明注射剂的有效成分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经药效试验,证明锌-金属硫蛋白具有显著提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疲劳,显著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提高大鼠跑台运动能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发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以生产本发明注射液产品1000mL为例所用的有效成分锌-金属硫蛋白和辅料及其重量配比为锌-金属硫蛋白0.48g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其制备方法如下在配制容器中,加800mL注射用水,通入二氧化碳使之饱和,加入0.48g锌-金属硫蛋白,搅拌溶解,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1000m。药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过滤至澄明,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用100℃流通蒸汽15分钟灭菌。
每支2mL,每毫升含锌-金属硫蛋白0.48mg。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对疲劳治疗的效果,发明人采用本发明药物的原料药锌-金属硫蛋白进行了药效试验,各种试验情况如下试验目的采用整体动物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的抗疲劳作用,反映本发明药物的功效与主治,为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受试药物锌-金属硫蛋白,由湖南麓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主要技术指标金属硫蛋白(MT)≥95%、锌≥4.5%、巯基(-SH)≥9.0%、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易溶于水。
对照药品和试剂考马斯亮兰蛋白试剂盒(双缩脲),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丙二醛(MDA)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过氧化氢酶(CAT)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乳酸脱氢酶(LDH)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活性氧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巯基(-SH)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试剂盒(GSH),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无水乙醇(AR),西安市化学试剂厂生产;冰醋酸(AR),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生产。
实验仪器电动跑台,中国杭州段氏制作;721B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751B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DK-98-1A恒温浴锅,天津泰斯特有限公司;BCD-203A容声冰箱,中国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N-100托盘扭力天平,武汉自动化仪表厂;Bonso-TCS-2000A电子称,武汉自动化仪表厂;R-200D型电子称,德国;MP-200-1型双圈版电子称,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280g,购于陕西中医研究所实验动物饲养中心,同时购入基础饲料。按实验组分笼饲养,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
1、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所有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动物饲养室内温度20~26℃,温度为44%~70%,照明随同自然变化。一周后,先以15m/min、10min/d的跑台运动进行三天的筛选,淘汰不适应跑台运动的大鼠,然后将实验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运动对照组(B)、运动加药组(C)。A组安静笼饲养,自由饮食、摄水;B、C组于动物跑台上先进行3天的适应性训练,适应性训练期间每天以15m/min、15min/d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然后再进行每周7天,共计2周的急性大强度耐力训练。训练方式为跑台。每天正式训练前以15m/min的速度运动5min后正式计时进行训练。采用Bedford据鼠体重/摄氧量回归方程所建立的渐增负荷运动模型,每三天递增,其中最后以26.8m/min的速度跑5天,共运动两周,最后一次以26.8m/min跑至力竭。具体运动方案详见表1。
表1 实验动物运动方案

2、给药方法与剂量安静对照组(A)下午两点半股静脉注射0.5ml生理盐水,一天一次,共14天。
运动对照组(B)下午两点半股静脉注射0.5ml生理盐水,一天一次,共14天。
运动给药组(C)下午两点半下午两点半股静脉注射0.5ml锌-金属硫蛋白的生理盐水溶液,加药组剂量为0.1mg/kg/d,一天一次,共14天。
3、制备实验标本运动组最后一次训练至力竭,力竭判定标准训练过程中动物跟不上预定速度,大鼠臀部压在笼具后壁,后肢随转动皮带后拖达30秒,毛刷刺激驱赶无效。行为特征为呼吸深急、幅度大,神精疲倦,俯卧位垂头,刺激后无反应。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加药组力竭称重后,乙醚麻醉,断头处死,迅速取脑、肝、心、肾、脾、股四头肌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清洗血液,并用滤纸吸干,心、脾、肝、肾脏称重后一并置于-20℃保存备用。
血清制备摘眼球采血,取血后于37℃水浴中30分钟后,然后置2500~3000转/分钟(2号转角)离心lO种,分离血清并4℃冰箱保存备用。
组织匀浆液制备称取适量组织加入0.9%的生理盐水,按W(g)V(ml)为l∶9的比例加取预冷的匀浆介质(pH7.4,O.Olmol/L Tris-HCL,0.00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mol/L蔗糖,0.8%的NaCl溶液)于烧杯中,用眼科小剪尽快剪碎组织块(以上全部操作在冰水浴中进行)。按试剂盒要求分别于低温冷冻离心机1000rpm/min离心5min或3000-4000rpm/min离心lOmin,分离上清液,4℃冰箱保存备用或冷藏或-20℃冰箱冰冻备用。并按照测试要求作相应的稀释。统计学处理申SPSS统计软件数据处理,常规方法计算均值±标准差(

),进行t检验,确定差异的显著性。
4、实验结果(1)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跑台力竭时间的影响试验方法在给大鼠用药的第14天,将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加药组大鼠分别置于动物跑台上,进行一次性力竭试验并进行力竭时间指标的测试,力竭判定标准为,动物跟不上预定速度,大鼠臀部压在笼具后壁,后肢随转动皮带后拖达30秒,毛刷刺激驱赶无效。行为特征为呼吸深急、幅度大,神情疲倦,俯卧位,垂头,刺激后无反应。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跑台力竭时间的影响(单位分钟)

由表2可知,运动加锌-金属硫蛋白组能明显增强大鼠运动能力,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力竭时间延长了38.3%。
(2)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内脏指数和体重的影响试验方法实验动物处死前称体重,处死后立即取心、肝、肾、脾组织,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后称重。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内脏指数和体重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2、表3可知运动训练有使大鼠体重下降的趋势,而补充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这种下降趋势,并且加药组大鼠体重和和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无显著性差异。
(3)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血清部分指标的影响试验方法取血清1.5ml进行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分别按照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总抗氧化能力(T-AOC)、乳酸脱氢酶(LDH)、氧化物歧化酶(T-SOD)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4可知,急性大强度运动可使运动对照组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并且和安静组相比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对照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总抗氧化能力、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在大强度运动后上升,并且和安静组相比,乳酸脱氢酶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可抑制运动造成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并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可使加药组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升高相对于运动对照组更加明显,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乳酸脱氢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组织无显著性差异;和安静组相比,加药组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乳酸脱氢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数据显示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可使加药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下降,但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4)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1ml进行过氧化氢酶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过氧化氢酶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5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使运动对照组各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下降趋势,且和安静组相比,心肌和肝脏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相差异(P<0.05),而补充锌-金属硫蛋白组总体有抑制运动对照组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肝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加药组脑在给与锌-金属硫蛋白后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并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5)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2ml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还原型谷胱甘肽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6可知,急性大强度运动使运动对照组心肌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下降,并且和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对照组中肝脏、脑、肾脏和骨四头肌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上升,和安静组相比分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除肾脏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均有升高,其中肝脏和骨四头肌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分别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脑和骨四头肌在加药后和安静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6)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2ml进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单位U/mg prot)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7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诱导心脏、脑、肾脏、骨四头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运动对照组除肝脏之外与安静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可使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但和安静组无显著性差异。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除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升高,其中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肝脏、肾脏有极显著差异(P<0.01),和安静组相比肝脏、肾脏和股四头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7)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2ml进行谷胱甘肽-S转移酶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谷胱甘肽-S转移酶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8。
表 8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8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降低运动对照组心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但和安静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使运动对照组肝脏、骨四头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且和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补充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肝脏和骨四头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的趋势,并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使加药组心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继续下降,并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和安静组相比,补充锌-金属硫蛋白组心肌和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下降,且分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
(8)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血肌、肝脏和股四头肌组织匀浆0.1ml进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9可知,急性大强度运动可使运动对照组各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且和安静组相比心肌有显著性差异(P<0.05)。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加药组心脏和肝脏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较运动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骨四头肌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在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有继续升高但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加药组肝脏在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且和安静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9)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丙二醛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1ml进行丙二醛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丙二醛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丙二醛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10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使运动对照组大鼠各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较安静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且组织中除脑之外其余组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对照组血清和安静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加药组各组织丙二醛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肝脏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肾脏、血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组织无显著性差异。
(10)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2ml进行总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总抗氧化能力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由表11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使运动对照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下降,并且和安静组相比肝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使运动对照组骨四头肌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上升,但和安静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加药组心肌、肝脏和肾脏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抑制,且肾脏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骨四头肌活性继续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安静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11)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脑、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各0.1ml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超氧化物岐化酶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2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12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能降低运动对照组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且和安静组相比,心脏和肝脏分别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运动对照组脑、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升高,但和安静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心脏、肝脏、肾脏和股四头肌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有所升高,且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心肌、肝脏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安静组相比,补充锌-金属硫蛋白组心肌有所下降且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组织均升高且肾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使脑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下降但和运动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12)锌-金属硫蛋白对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及血清活性氧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心、肝、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和血清各0.1ml进行活性氧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活性氧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3。
表13 锌-金属硫蛋白对鼠某些组织及血清活性氧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13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增加运动对照组组织和血清中活性氧活力,且和安静组相比,肾脏、血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加药组各组织和血清中活性氧活力均降低,和运动对照组相比,心脏、肝脏和肾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四头肌和血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骨四头肌和血清与在补充锌-金属硫蛋白后活性氧含量降低,并且和安静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
(13)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急性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组织及血清巯基的影响试验方法分别取肝、肾、股四头肌组织匀浆和血清各0.1ml进行巯基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法按照巯基测试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4 锌-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某些组织及血清巯基的影响

注**表示与安静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运动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由表14可知,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可使运动对照组肝脏、肾脏和股四头肌组织中巯基的含量升高,其中和安静组相比肝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强度训练使血清中巯基的含量降低且和安静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锌-金属硫蛋白组使肝脏、肾脏、骨四头肌中巯基含量较运动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且肝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加药组血清巯基的含量较运动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低于安静时水平,和安静组相比有极显著水平(P<0.01)。
5、试验结论(1)锌-金属硫蛋白组能明显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增强大鼠运动能力。
(2)锌-金属硫蛋白可抑制由于运动训练造成大鼠体重和内脏指数下降的趋势。
(3)锌-金属硫蛋白可以增强大鼠血清酶的活性。
(4)锌-金属硫蛋白对脑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无明显作用但能抑制心脏、肝脏、肾脏、骨四头肌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
(5)锌-金属硫蛋白对肾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活性无影响,但能明显抑制心脏、肝脏、脑、股四头肌以及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下降。
(6)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由于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下降(脑除外)。说明锌-金属硫蛋白可以增强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轻运动产生的过多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损害。
(7)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由于运动造成的肝脏和股四头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上升趋势,对心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有使其继续下降的趋势。
(8)锌-金属硫蛋白组能抑制心肌和肝脏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升高,并且对股四头肌中乳酸脱氢酶的升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9)锌-金属硫蛋白能降低各组织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且血清、脑、肾脏和运动对照组相比,肝脏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锌-金属硫蛋白能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机体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10)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心脏、肝脏、股四头肌中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能促进脑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活性的继续升高。
(11)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下降的趋势,对肾脏、血清却无影响,锌-金属硫蛋白对脑中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12)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心脏、肝脏、脑、肾脏、股四头肌组织和血清中活性氧升高的趋势,但对肝脏中活性氧的含量反而有增加作用。
(13)锌-金属硫蛋白能抑制血清中巯基含量的下降,对肝脏、肾脏和股四头肌中巯基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功能消除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抗心肌和脑缺血缺氧、抗疲劳功能。
本发明的主治抗疲劳。
本发明的规格每支2mL,每mL含锌-金属硫蛋白0.48mg。
本发明的用法用量静脉注射,1次1支,一日1次。
权利要求
1.一种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及可药用的载体和/或赋形剂按制剂学常规制剂方法制备的注射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注射剂为注射液,1000mL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锌-金属硫蛋白 0.48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全文摘要
一种锌-金属硫蛋白抗疲劳注射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及可药用的载体和/或赋形剂按制剂学常规方法制备的注射剂。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锌-金属硫蛋白化合物经药效试验,证明锌-金属硫蛋白具有显著提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疲劳,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提高大鼠跑台运动能力。
文档编号A61P43/00GK1994462SQ20061010527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7日
发明者熊正英, 李峰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