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5437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热解毒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分散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热解毒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散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药物新剂型,清热解毒类已有多种剂型,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热毒雍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感染见上述证候者。原剂型之一的清热解毒为口服液已列入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清热解毒口服液虽然服用方便,但稳定性较差,包装、运输、贮存均不方便,且不易掌握服用剂量。
相比普通片而言,分散片要求在分散介质的温度在20±1℃中,崩解时限小于3分钟,崩解后的颗粒应全部通过2号筛。药物具有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优点,可吞服、咀嚼、含吮或用水分散后服用,尤其适合老人和吞服困难的患者服用。与液体制剂相比,分散片具有药物稳定性好,包装、运输、贮藏方便的优点。
为此可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其剂型改为既可口服,又可迅速分散于水中形成香甜可口溶液的分散片。
实际上崩解完毕并不能代表药物能很好的吸收,药物需有好的溶出度才能有好的生物利用度高。分散片的溶出度指标是考察分散片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最有效的分散片崩解剂是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它们之间的组合需要满足温度在20±1℃中,崩解时限小于3分钟,崩解后的颗粒应全部通过2号筛的要求。CMS-Na、LS-HPC、PVPP、CCMC-Na的崩解效率总体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药物。CMS-Na、LS-HPC、PVPP、CCMC-Na的崩解原理主要是吸水后体积大幅度溶胀,从而将分散片崩开。
交联聚维酮是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交联均聚物,交联聚维酮也是一种快速率溶胀的高效崩解剂,交联聚维酮收载于美国国家处方集和欧洲药典中。
绝大多数中药分散片因(1)中药主药比例含量高,(2)果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黏附,导致中药分散片崩解速度较难达到控制在3分钟内的要求,比西药分散片更难产业化。在已报道的产业化的西药分散片品种较多,但产业化的中药分散片品种非常少。这是因为适合快速崩解分散片的中药品种并不多。特别是在半分钟时间左右能够非常迅速崩解完毕的中药分散片品种非常稀少。
改造现有的中药品种使之成为分散片的形式,择优选择效率更高的辅料组合,在半分钟时间左右非常迅速崩解完毕,以便获得更好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意义。
而择优选择效率更高的辅料组合在半分钟时间左右崩解完毕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我们制备的多个中药品种中绝大多数的中药品种的崩解超过1分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解毒分散片,特别是崩解非常迅速的清热解毒分散片,方便服用以更好的满足医疗需要。同时还提供了制备工艺简单的清热解毒分散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下列清热解毒分散片,该分散片的成分包括清热解毒提取物、辅料;辅料包括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
清热解毒复方组成可以是石膏670g,金银花134g,玄参107g,地黄80g,连翘67g,栀子67g,甜地丁67g,黄芩67g,龙胆67g,板蓝根67g,知母54g,麦冬54g。
清热解毒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60-8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6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8份。
清热解毒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75份,崩解剂20-45份,填充剂30-6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
清热解毒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硬脂酸镁5g,微粉硅胶14g,微晶纤维素86g,甜菊苷5g。
清热解毒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微晶纤维素77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1g,硬脂酸镁1g,安赛蜜6g。
分散片的关键是其在水中的崩解速度,所以药片中的崩解体系的选择非常重要,本发明选取的崩解剂是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预胶化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填充剂是用以增加分散片的重量和体积,利于成型和分剂量,本发明选取的填充剂是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预胶化淀粉、淀粉、甘露醇、糊精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润滑剂是为能顺利加料和出片、使片剂光滑美观的药用辅料,本发明选取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酸钙、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二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矫味剂为甜菊苷、阿斯巴甜、甘草甜素、柠檬酸、香兰素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粘合剂是便于湿法制粒和压片粘合的药用辅料,本发明的分散片的粘合剂包括不同浓度的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为了保证主药的稳定,还可以添加适量抗氧化剂等。
崩解剂可以采用内加、外加或内加和外加结合方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清热解毒分散片的中药提取物与辅助料重量配比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微粉硅胶20g,羧甲基淀粉钠75g,微晶纤维素50g,硬脂酸镁8g,安赛蜜7g。
清热解毒组成比例在中国药典上有记载石膏670g,金银花134g,玄参107g,地黄80g,连翘67g,栀子67g,甜地丁67g,黄芩67g,龙胆67g,板蓝根67g,知母54g,麦冬54g。
清热解毒分散片,按下列具体步骤获得取石膏、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十味药先加水温浸后,再煎煮二次,待沸腾后,稍冷加金银花和黄芩,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后,加入乙醇,冷藏48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后得到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
先将上述物料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与填充剂、崩解剂的混合物混匀,混匀后的物料置适当容器中,加入粘合剂,用水或乙醇适量溶解,制成软材;35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35目筛整粒,再加入其余部分的辅料,混匀,压片,即得清热解毒分散片。
实施例2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羧甲基纤维素钠52g,微晶纤维素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6g,聚乙烯吡咯烷酮28g,微粉硅胶7g,十二烷基硫酸镁3g,柠檬酸10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5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3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2g,预胶化淀粉75g,甘露醇20g,硬脂酸钙2g,硬脂酸镁3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g,聚乙烯吡咯烷酮20g,硬脂酸镁10g,微粉硅胶105g,阿斯巴甜5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5g,聚乙烯吡咯烷酮45g,预胶化淀粉32g,微粉硅胶40g,阿斯巴甜8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g,聚乙烯吡咯烷酮20g,羧甲基纤维素钠25g,硬脂酸镁10g,微粉硅胶40g,微晶纤维素40g,阿斯巴甜5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硬脂酸镁5g,微粉硅胶14g,微晶纤维素86g,甜菊苷5g。
先将上述物料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混匀,混匀后的物料置适当容器中,用水或乙醇适量溶解,制成软材;35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35目筛整粒,再加入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甜菊苷,混匀,压片,即得清热解毒分散片。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聚乙烯吡咯烷酮25g,羧甲基淀粉钠25g,硬脂酸镁10g,微粉硅胶40g,微晶纤维素35g,阿斯巴甜5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0g,聚乙烯吡咯烷酮35g,硬脂酸镁8g,微粉硅胶10g,微晶纤维素70g,甜菊苷7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清热解毒分散片重量配比的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微晶纤维素77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1g,硬脂酸镁1g,安赛蜜6g。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清热解毒分散片连翘、黄芩粉碎成细粉,其余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温浸2小时后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0℃的相对密度为1.30,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其余同实施例7。
实施例12清热解毒分散片连翘、黄芩粉碎成细粉,其余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温浸2小时后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0℃的相对密度为1.30,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其余同实施例10。
用以上实施例制成的分散片进行溶出度比较,如下表1及表2的数据表1 不同辅料比较试验设计 表2 不同崩解剂比较试验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实施例7、10的崩解时间都在1分钟之内,实施例7崩解时间只有49秒,远远快于2005年版药典规定的分散片崩解时限3分钟,选择实施例10或7为本发明的优先方案。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崩解速度,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快速吸收。
尽管采用的是常用的崩解剂,但不同的崩解剂组合稍有差异却导致了崩解速度差异很大,不通过大量实验无法筛选得到34-49秒内迅速崩解的清热解毒分散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清热解毒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的成分包括清热解毒提取物、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其中清热解毒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石膏670、金银花134、玄参107、地黄80、连翘67、栀子67、甜地丁67、黄芩67、龙胆67、板蓝根67、知母54g、麦冬54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解毒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60-8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6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8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解毒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75份,崩解剂20-45份,填充剂30-6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
4.清热解毒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硬脂酸镁5g,微粉硅胶14g,微晶纤维素86g,甜菊苷5g;其中清热解毒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石膏670、金银花134、玄参107、地黄80、连翘67、栀子67、甜地丁67、黄芩67、龙胆67、板蓝根67、知母54g、麦冬54。
5.清热解毒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150g,微晶纤维素77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1g,硬脂酸镁1g,安赛蜜6g;其中清热解毒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石膏670、金银花134、玄参107、地黄80、连翘67、栀子67、甜地丁67、黄芩67、龙胆67、板蓝根67、知母54g、麦冬54。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热解毒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热解毒分散片,按下列具体步骤获得取石膏、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十味药先加水温浸后,再煎煮二次,待沸腾后,稍冷加金银花和黄芩,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后,加入乙醇,冷藏48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后得到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先将上述物料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混匀,混匀后的物料置适当容器中,用水或乙醇适量溶解,制成软材;35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35目筛整粒,再加入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甜菊苷,混匀,压片,即得清热解毒分散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解毒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以石膏、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金银花、黄芩为原料,制备清热解毒提取物的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成3分钟内可完全崩解且达到均匀分散状态的清热解毒分散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感染见上述证候者。并具有遇水能快速崩解,溶解成香、甜的溶液,更易为病人接受和服用,且携带使用更为方便等特点。本发明优选的辅料能使得清热解毒分散片崩解更为快速。
文档编号A61K9/20GK1927342SQ20061012447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5日
发明者罗晓健, 饶小勇, 何双凤, 王文 申请人: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