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31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所导致的心肌炎症,其基本症状为心前区不适,隐痛,心慌,气急,胸闷,神疲易倦,周身肌肉酸痛,心律不齐等。中医学认为该病与心血亏损、气虚血瘀、邪热扰心有关。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为除病毒性心肌炎基本症状外,伴见低热持续不退的明显症状。目前,国内外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头孢拉定、阿莫西林、辅酶A、氧氟沙星等;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炙甘草汤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草药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白薇、地骨皮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
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麦冬、郁金、元参、白薇、地骨皮、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内服中药里丹参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作用;北沙参具有养阴清热、祛痰作用;麦冬具有养阴清热、生津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止痛破瘀、利胆作用;元参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作用;白薇具有清热、凉血作用;地骨皮具有清虚热、凉血作用;瓜蒌皮具有润肺祛痰、滑肠散结作用;苦参具有清热祛湿、祛风作用;降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五味子具有敛肺、生津、滋肾、涩精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凉血退热、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丹参25克,党参、北沙参各20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克,白薇、地骨皮各10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克,五味子4克,黄连3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麦冬、郁金、元参、白薇、地骨皮、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丹参30克,党参、北沙参各25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5克,白薇、地骨皮各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10克,五味子5克,黄连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丹参、党参、北沙参、麦冬、郁金、元参、白薇、地骨皮、瓜蒌皮、苦参、降香、五味子、黄连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是否消失。服药40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全部消失;好转——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4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0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3%,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江某某,男,51岁,农民。2002年6月就诊。患者自述近几个月来,感觉心口发闷,心跳有时跳得很厉害,且低热不退,服用退烧药也无效。诊见,患者面色无华,除低热外,心律不齐。诊断为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先服20剂,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状明显好转,继而又服20剂,诸症消失。6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白薇、地骨皮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中药,涉及治疗低热不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丹参25-30克,党参、北沙参各20-25克,麦冬、郁金、元参各12-15克,白薇、地骨皮各10-12克,瓜蒌皮、苦参、降香各8-10克,五味子4-5克,黄连3-4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1028499SQ200610173338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龚文君 申请人:龚文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