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9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功能轮椅,属于轮椅结构和功能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四个轮子可以轻易拆装组合,椅座与靠背可呈横向对折和展开。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现有轮椅的四个轮子都是固定不可随意拆装组合。而折叠方式又都是采用纵向折叠的结构,所以靠背只能选择软材料,而座面需由两块硬材料组成。这种结构缺乏良好的舒适感,结构复杂,重量过重,整体折叠后的轮椅体积较大,储存和运输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出行携带。需出租车或轿车运载时无法将整体折叠后的轮椅装入后备箱内,并将盖子完全关闭,以满足新交通法所规定的车辆行驶时,后备箱必须完全关闭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在长期闲置期间不能将轮椅改组它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横向折叠,集四功能于一体的轮椅。它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同类产品所存在的四个轮子不可拆装组合,靠背只能选择软材料,座面需由两块硬材料组成,缺乏良好的舒适感,整体折叠后体积较大,储存和运输占用空间较大,在出租车或轿车运载时无法满足新交通法有关规定,在长期闲置期间不能将轮椅改组它用的不足。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分解组合,易折叠和展开,拆下两个后轮折叠以后体积较小,重量轻,储存和运输占用空间少,便于出行携带和搬运,在出租车或轿车运载时可以满足新交通法有关规定,特别是在长期闲置期间可将轮椅的四个轮子拆下,再加装上附加前支腿,可随意、轻松、快捷的将轮椅改组成陪护躺椅、折叠椅和座便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主要包括带有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前支腿、后支腿、连接杆、脚踏板支杆、扶手、靠背、靠背支杆、椅座、定位挂钩。其技术要点是前支腿底部装有万向轮,并设有万向轮销轴。后支腿中部的后支腿横管内装有后轮,并设有后轮销轴。连接杆分别与前支腿和后支腿相铰接并可转动。定位挂钩设置在背调节板上端。脚踏板支杆、靠背分别与椅座相铰接并可转动。靠背调节板设置在后支腿上端。靠背支杆与靠背和扶手相铰接并可转动。拉簧与椅座和靠背支杆相连接。储物网兜设置在连接杆的下面。座面和座便板面可以互换。附加前支腿可装在前支腿的底部。
所述前支腿上端与椅座前端的椅座前横管相铰接并可转动,底部左右分别装有两个万向轮立轴,并由万向轮销轴连接固定。
所述后支腿上端与椅座后端下面的后支腿连接夹相铰接并可转动,靠背调节板与后支腿连接夹相连接固定,中部设有后支腿横管,该横管两端分别装有后轮轴,并由后轮销轴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前支腿横管和后支腿横管相铰接并可转动,储物网兜与连接杆、前支腿横管、后支腿横管相连接。
所述定位挂钩一端的活动支点设置在靠背调节板上端,另一端的U型钩可钩住设置在椅座后端的定位挂钩销。
所述脚踏板支杆上端与扶手前端的连接夹相铰接并可转动,中部与椅座前端的外边相铰接并可转动。
所述靠背下端与椅座后端上面的靠背连接夹相铰接并可转动,靠背支杆上端与靠背和扶手后端相铰接并可转动,下端在靠背调节板的某个定位槽内,拉簧两端分别与椅座后端的椅座后横管和靠背支杆下端相连接。
所述座面和座便板面可分别与椅座相连接。
所述附加前支腿可装在拆下万向轮立轴的前支腿底部,并由万向轮销轴连接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支腿底部设有易拆装的万向轮销轴,后支腿横管设有易拆装的后轮销轴,所以前、后四个轮子都可以拆装组合。即可以装上四个轮子组成轮椅,又可只拆下两个后轮方便折叠,分解重量,便于出行携带和运输及储存。同时还可将轮椅的四个轮子全部拆下,在前支腿底部加装上附加前支腿后,可随意、轻松、快捷的将轮椅改组成陪护躺椅和折叠椅,如再拆下椅座下面的连接螺丝,拿下座面,换上座便板面和座便器这时的折叠椅又可改组成座便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轮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成轮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成折叠椅和座便椅及陪护躺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下两个后轮折叠后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轮和后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及附加前支腿视图。
图中1.前支腿,2.脚踏板支杆,3.扶手连接夹,4.扶手,5.椅座,6.连接杆,7.座面,8.后轮,9.靠背,10.靠背支杆,11.靠背连接夹,12.靠背调节板,13.后支腿连接夹,14.定位挂钩,15.后轮销轴,16.后支腿横管,17.后支腿,18.后轮轴,19.定位挂钩销,20.储物网兜,22.万向轮销轴,23.万向轮,25.椅座前横管,26.万向轮立轴,27.附加前支腿,28.座便板面,29.座便器,30.前支腿横管,31.拉簧,33.椅座后横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图中,前支腿(1)上端与椅座(5)前端的椅座前横管(25)相铰接并可转动,底部装有万向轮立轴(26),并由万向轮销轴(22)连接固定,如图5所示。后支腿(17)上端与椅座(5)后端下面的后支腿连接(13)相铰接并可转动,靠背调节板(12)与后支腿连接夹(13)相连接固定,中部设有后支腿横管(16),该横管两端分别装有两个后轮(8)的后轮轴(18),并由后轮销轴(15)连接固定,如图5所示。连接杆(6)分别与前支腿横管(30)和后支腿横管(16)相铰接并可转动。定位挂钩(14)一端的活动支点设置在靠背调节板(12)上端,另一端的U型钩可钩住设置在椅座(5)后端的定位挂钩销(19),以保证展开状的前支腿(1)和后支腿(17)不会转动折叠。脚踏板支杆(2)上端与扶手(4)前端的扶手连接夹(3)相铰接并可转动,中部与椅座(5)前端的外边相铰接并可转动。靠背(9)下端与椅座(5)后端上面的靠背连接夹(11)相铰接并可转动。拉簧(31)两端分别与椅座(5)后端的椅座后横管(33)和靠背支杆(10)下端相连接。靠背支杆(10)上端与靠背(9)中部和扶手(4)后端相铰接并可转动,下端在拉簧(31)的作用下可根据需要将其选择在靠背调节板(12)的某个定位槽内。靠背支杆(10)下端可分别选择在靠背调节板(12)的三个定位槽内,这时靠背(9)、扶手(4)、脚踏板支杆(2)会产生连动效应,使靠背(9)和脚踏板支杆(2)与座面(7)产生三种不同的角度,如图3所示。储物网兜(20)与连接杆(6)、前支腿横管(30)、后支腿横管(16)相连接。
在选择陪护躺椅、折叠椅和座便椅时先将两个后轮销轴(15)拔出,拆下后轮(8),再将两个万向轮销轴(22)拔出,拆下万向轮(23),将两个附加前支腿(27)装在已拆下万向轮立轴(26)的前支腿(1)底部,并由万向轮销轴(22)连接固定。如选用座便椅时可拆下椅座(5)下面的连接螺丝,拿下座面(7)换上座便板面(28)和座便器(29)即可,如图3所示。
需折叠时首先向后平拉靠背支杆(10)的下端,使其脱离靠背调节板(12)的定位槽,再向前推动靠背(9)使靠背(9)与座面(7)相对折。将两个后轮销轴(15)拔出,分别将两个后轮(8)从后支腿横管(16)内拔出。最后再分别向上搬动两个定位挂钩(14)使其脱离定位挂钩销(19)后,向后下方拉动椅座(5)将其完全折叠以后立起即可,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四功能轮椅,包括带有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前支腿(1)、后支腿(17)、连接杆(6)、脚踏板支杆(2)、扶手(4)、靠背(9)、靠背支杆(10)、椅座(5)、定位挂钩(14),其特征是前支腿(1)底部装有万向轮(23)并设有万向轮销轴(22),后支腿(17)中部装有后轮(8)并设有后轮销轴(15),连接杆(6)分别与前支腿(1)和后支腿(17)相铰接,定位挂钩(14)设置在靠背调节板(12)的上端,脚踏板支杆(2)、靠背(9)分别与椅座(5)相铰接,靠背调节板(12)与后支腿连接夹(13)相连接,靠背支杆(10)与靠背(9)和扶手(4)相铰接,拉簧(31)与椅座(5)和靠背支杆(10)下端相连接,储物网兜(20)在连接杆(6)的下面,附加前支腿(27)可装在前支腿(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前支腿(1)上端与椅座(5)前端的椅座前横管(25)相铰接,底部左右分别装有两个万向轮立轴(26),并由万向轮销轴(22)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后支腿(17)上端与椅座(5)后端下面的后支腿连接夹(13)相铰接,中部设有后支腿横管(16),该横管两端分别装有两个后轮轴(18),并由后轮销轴(15)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连接杆(6)分别与前支腿横管(30)和后支腿横管(16)相铰接,储物网兜(20)与连接杆(6)、前支腿横管(30)、后支腿横管(1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定位挂钩(14)一端的活动支点设置在靠背调节板(12)的上端,另一端的U型钩可钩住设置在椅座(5)后端的定位挂钩销(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脚踏板支杆(2)上端与扶手(4)前端的扶手连接夹(3)相铰接,中部与椅座(5)前端的外边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靠背(9)下端与椅座(5)后端上面的靠背连接夹(11)相铰接,靠背调节板(12)与后支腿连接夹(13)相连接,靠背支杆(10)的上端与靠背(9)中部和扶手(4)后端相铰接,下端可在靠背调节板(12)的某个槽内,拉簧(31)两端分别与椅座(5)后端的椅座后横管(33)和靠背支杆(10)下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功能轮椅,其特征是座面(7)和座便板面(28)可分别与椅座(5)相连接,附加前支腿(27)可装在前支腿(1)底部,并由万向轮销轴(22)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可横向折叠,集四功能于一体的轮椅。其技术要点是前支腿底部装有万向轮,并设有万向轮销轴。后支腿中部的后支腿横管装有后轮,并设有后轮销轴。连接杆分别与前支腿和后支腿相铰接。定位挂钩设置在靠背调节板上端。脚踏板支杆、靠背分别与椅座相铰接。靠背调节板设置在后支腿连接夹上端。靠背支杆与靠背和扶手相铰接。拉簧与椅座和靠背支杆相连接。储物网兜设置在连接杆的下面。座面和座便板面可以互换。附加前支腿可装在前支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出行携带和搬运,在出租车或轿车运载时可以满足新交通法有关规定,特别是在长期闲置期间可将轮椅的四个轮子拆下,将轮椅改组成陪护躺椅、折叠椅和座便椅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G5/00GK2880037SQ20062000599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9日
发明者高政华, 高茂森 申请人:高政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