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39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辅助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
【背景技术】
[0002]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0003]但是对于康复性用途的患者来说,长期使用轮椅不仅会带来压疮等生理性病症,还会对轮椅产生依赖心理从而逃避锻炼患肢。对于锻炼患肢来说,通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为助行器,传统上的轮椅与助行器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器械,常常需要同时携带以满足出行与康复的双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具有普通轮椅的功能、又具备助行器功能的康复器械,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以及助行后支撑杆,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身、车轮、扶手、推手;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身下部,所述扶手安装于车身的两侧,所述推手安装于车身的后方且两推手之间后端的距离大于前端;所述车身包括椅背、椅面以及椅脚,所述椅背与椅面连接,所述椅面4个顶点分别与4个椅脚连接;所述椅脚分为长短两对,长椅脚设于车身前部、与小车轮连接,且长椅脚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挂钩;短椅脚设于车身后部、与大车轮连接;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一端与推手后端铰接,另一端挂设于长椅脚的挂钩上;所述椅背两侧还设置可旋转的插杆;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中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与插孔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即在普通轮椅的推手与椅脚之间设置一根能够旋转的助行后支撑杆,当需要变成助行装置时,将助行后支撑杆一端从挂钩上取下,并旋转至轮椅后方,并将插杆插入插孔中起到固定助行后支撑杆的作用,操作方便。
[0006]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垂直设置于插杆自由端的两组按钮;每组按钮均包括垂直设置于插杆自由端内部的弹簧以及一端位于插杆自由端内部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位于插杆外部的卡销,所述两组按钮的卡销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插杆上对应设置有与卡销形状一致的开孔,还包括设置于助行后支撑杆插孔上方的限位孔,插杆插入插孔后,位于插杆自由端下部的卡销弹出并与限位孔配合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稳定性高,且需要将助行后支撑杆收起时,只需按动另一个位于助行后支撑杆外的卡销,即可将插杆脱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下部还设置有防滑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助行后支撑杆套接,能够使变换为助行装置后,支撑杆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提高助行装置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两推手之间后端的距离比前端的距离大8-12cm,两推手后端距离需比前端距离大是为了避免将助行后支撑杆旋转至轮椅后方时遇到车轮的阻碍,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旋转时避开车轮。前后端距离的差值根据轮椅实际的车轮宽度及结构进行调整。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在轮椅两侧加装助行后支撑杆,能够时时提醒患肢积极锻炼患肢,防止造成对轮椅的依赖心理;(2)、将轮椅与助行器的功能集成于一体,能够使患者随时随地的进行患肢康复训练;(3)、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节省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实用新型变为助行装置时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本实用新型作为轮椅时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2]图3、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推手与助行后支撑杆铰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1、椅背,12、椅面,131、长椅脚,132、短椅脚,14、挂钩,21、大车轮,22、小车轮,3、扶手,4、推手,5、助行后支撑杆,51、插孔,511、限位孔,6、插杆,61、弹簧,62、卡销,63、传动杆,7、橡胶块,A、锁紧机构,81、铰链,8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以及助行后支撑杆5,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身、车轮、扶手3、推手4;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身下部,所述扶手3安装于车身的两侧,所述推手4安装于车身的后方且两推手4之间后端的距离大于前端;所述车身包括椅背11、椅面12以及椅脚,所述椅背11与椅面12连接,所述椅面12的4个顶点分别与4个椅脚连接;所述椅脚分为长短两对,长椅脚131设于车身前部、与小车轮22连接,且长椅脚131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挂钩14;短椅脚132设于车身后部、与大车轮21连接;所述助行后支撑杆5—端与推手4后端铰接,另一端挂设于长椅脚131的挂钩14上;所述椅背11两侧还设置可旋转的插杆6;所述助行后支撑杆5中部设置有插孔51;所述插杆6与插孔51可通过锁紧机构A连接。即在普通轮椅的推手4与椅脚之间设置一根能够旋转的助行后支撑杆5,当需要变成助行装置时,将助行后支撑杆5—端从挂钩14上取下,并旋转至轮椅后方,并将插杆6插入插孔51中起到固定助行后支撑杆5的作用,操作方便。
[0016]如图4所示,助行后支撑杆5—端与推手4后端铰接的结构包括在水平面上设置的与推手4垂直的铰链81,所述助行后支撑杆5的上端为“凹”型,“凹”型两侧分别设置小孔,所述助行后支撑杆5通过铰链81穿过小孔与推手4连接后,所述铰链81两端设置螺纹,当铰链81穿入小孔后,将铰链81两端用螺帽82固定即可。
[0017]如图3所示,所述锁紧机构A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垂直设置于插杆6自由端的两组按钮;每组按钮均包括垂直设置于插杆自由端内部的弹簧61以及一端位于插杆6自由端内部与弹簧61连接、另一端位于插杆6外部的卡销62,所述两组按钮的卡销62通过传动杆63连接;所述插杆6上对应设置有与卡销62形状一致的开孔,还包括设置于助行后支撑杆5插孔51上方的限位孔511,按住卡销62将插杆6插入插孔51后,卡销62弹出即与限位孔511配合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稳定性高,且需要将助行后支撑杆5收起时,只需按动位于助行后支撑杆5外的卡销62,即可将插杆6脱出。
[0018]所述助行后支撑杆5下部还设置有防滑橡胶块7,所述橡胶块7与助行后支撑杆5套接,能够使变换为助行装置后,支撑杆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提高助行装置的稳定性。
[0019]所述两推手4之间后端的距离比前端的距离大8-12cm,两推手4后端距离需比前端距离大是为了避免将助行后支撑杆5旋转至轮椅后方时遇到车轮的阻碍,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旋转时避开车轮。前后端距离的差值根据轮椅实际的车轮宽度及结构进行调整。
【主权项】
1.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以及助行后支撑杆,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身、车轮、扶手、推手;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身下部,所述扶手安装于车身的两侧,所述推手安装于车身的后方且两推手之间后端的距离大于前端;所述车身包括椅背、椅面以及椅脚,所述椅背与椅面连接,所述椅面4个顶点分别与4个椅脚连接;所述椅脚分为长短两对,长椅脚设于车身前部、与小车轮连接,且长椅脚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挂钩;短椅脚设于车身后部、与大车轮连接;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一端与推手后端铰接,另一端挂设于长椅脚的挂钩上;所述椅背两侧还设置可旋转的插杆;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中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与插孔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垂直设置于插杆自由端的两组按钮;每组按钮均包括垂直设置于插杆自由端内部的弹簧以及一端位于插杆自由端内部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位于插杆外部的卡销,所述两组按钮的卡销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插杆上对应设置有与卡销形状一致的开孔,还包括设置于助行后支撑杆插孔上方的限位孔,插杆插入插孔后,位于插杆自由端下部的卡销弹出并与限位孔配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下部还设置有防滑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助行后支撑杆套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推手之间后端的距离比前端的距离大8-12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助行装置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以及助行后支撑杆,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车身、车轮、扶手、推手;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身下部,所述扶手安装于车身的两侧,所述推手安装于车身的后方;所述车身包括椅背、椅面以及椅脚,所述椅脚分为长短两对,长椅脚设于车身前部、与小车轮连接;短椅脚设于车身后部、与大车轮连接;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一端与推手后端铰接,另一端挂设于长椅脚;所述椅背两侧还设置可旋转的插杆;所述助行后支撑杆中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与插孔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作为轮椅使用,将助行后撑杆架起后又能作为助行器使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IPC分类】A61H3/04, A61G5/00
【公开号】CN205215558
【申请号】CN201620070910
【发明人】廖友峰, 钟富秋
【申请人】江苏鸿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