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头探针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7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钝头探针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创伤治疗人体软性组织(包括肿瘤)的射频消融的能量传递及输出设备。
技术背景关于热能治疗肿瘤的最早报道是早期埃及人和希腊人用热烙术治疗体表肿物的记载。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和具体情况,热能导致细胞损害需要的时间从3至50小时不等,当温度升高至大于42℃时,导致细胞损害所需要的时间呈指数下降。例如,当温度达到46℃时需要8分钟杀死肿瘤细胞,而当温度达到51℃时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当温度超过60℃时,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双脂质膜融化,细胞死亡不可避免。研究表明,新生的肿瘤血管存在一定的生理调节缺陷,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正常细胞,而对高温的耐受性较正常组织差。
近年来射频产生热能致组织坏死越来越成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热点。在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时,探针尖端的高频交流电射入探针周围组织,组织中的离子也就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摩擦生热,当组织的温度超过60℃时,细胞死亡,在探针周围出现区域性组织坏死。标准的射频治疗技术可使局部组织温度超过100℃,使目标组织及周围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随着能量消融技术的不断进步,探针也由传统的单极射频针逐渐衍生发展出多极射频针。近年来,随着能量消融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研发适应于不同临床应用需求的探针就显得格外重要。
人体器官中的肿瘤组织或腔道内壁包含规则及不规则的形状及大小.常规的电极探针基本呈一定形状,在实施消融手术中与肿瘤组织或腔道内壁的形状及大小不合,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有效地针对人体内肿瘤组织或腔道、管道内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钝头探针电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射频消融治疗的探针电极,内置有探针共有1-15根,探针端部为钝形,如圆形、弧形等。在未使用时收纳于套管内部,套管前端为尖锐形在手术时,可以套管穿刺到肿瘤组织或管道内。当套管穿刺到位,推压手杆时,套管中的探针被推出套管并在套管端部伸展。探针伸展时,多根探针分布为各种形状,可用于撑开人体组织的腔道,便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探针伸出套管部分的长度为0.5-3cm,探针伸展开最大直径为2-7cm。使用该电极装置在人体内进行射频消融时,肿瘤组织有更大更好的覆盖面,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探针电极装置,在探针上可装有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型或半导体型),配合后台的自动温度/能量控制系统,能使手术更安全更精确本探针电极装置,在套管上可有刻度或位置识别标记。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立即知道探针插入的深度。
本探针电极装置,其套管端部可经过表面处理,例如粗糙度处理或涂层处理,有利于超声器械的可见度而能精确的穿刺肿瘤组织。达到更有效的消融治疗。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探针电极,其它部分的结构与目前通常的射频消融用的探针电极结构相类似,还包括手柄、手杆、前杆、套管以及手柄接头等,其结构见附图所示。其中探针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或者不锈钢材料,每根探针的直径为0.01-0.2mm。由于是记忆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具有弹性),探针在手术时在手杆操纵下,从套管内伸出,展开,分布开来含盖组织面。手术结束,在手杆操纵下,探针收拢置于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探针电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选不同的形状大小的探针,射频消融更有效,从而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探针电极装置结构图。
图2为探针伸展的形状的图示。
图3为利用本探针撑开人体组织图示,其中,(a)为撑开内腔道,(b)为撑开组织成口袋状。
图4为利用本探针对不规则内壁进行射频消融图示。
图中标号1为探针,2为套管,3为前杆,4为手杆,5为手柄,6为手柄接头,7为温度传感器,8为刻度,9为套管末端表面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的电极结构如图1所示,由手柄接头6、手柄5、手杆4、前杆3、套管2以及探针1经组装组成。探针端部呈圆形。探针1平时收纳在套管2之内。由手柄5推拉可以使探针1从套管2中伸展出并呈现伸展状。手杆4和前杆3用于手术中医师握持电极,手柄接头6用于提供探针的电源、能量及控制信号。其中手柄接头6、手柄5、手杆4和前杆3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现有的同类电极类似,这里不予重复。
探针伸出套管后,探针的伸展形状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可用于撑开人体内腔道,或撑开人体组织成口袋状,便于进行有效的射频消融(如图3所示)。另外,探针可用柔软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可随压力而填充不规则空间,对不规则内壁进行射频消融(如图4所示)。
探针一般有6-15根,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每根探针的直径为0.1mm,伸出展开成伸展形后,伸出长度为1-3cm,中间的最大直径为1-5cm。平时不使用时,操作手杆,将探针收缩置于套管2中。这些探针电极装置可用腔体内的射频消融治疗。如静脉血管、子宫内膜及食道内壁消融的治疗,实践表明,其治疗时间可大大缩短,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钝头探针电极装置,由手柄、手杆、前杆、套管和多根探针构成,其特征在于探针共有1-15根,探针端部为钝形,在未使用时收纳于套管内部;套管前部为可穿刺组织的尖锐形,套管中的探针被推出套管时,在套管端部向外伸展,分布成为各种形状,探针伸出部分为0.5-3cm,探针张开的直径为2-7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或不锈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探针安置有温度传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探针伸展后为不规则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上有刻度或位置识别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前端有表面处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射频消融治疗的钝头探针电极装置。该装置由手柄、手杆、前杆、套管和多根探针连接组成。其中,探针共有1-15根,未使用时收纳于套管内;推动手杆,探针被推出套管,在端部伸展成各种形状,探针头部为钝形,如圆形、弧形等。在治疗手术中,本装置用撑开人体组织的腔道,并进射频消融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8/14GK2897183SQ20062004064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0日
发明者秦杰, 高久富, 古文忠 申请人: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