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2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年老体弱者和下肢伤残人士乘坐的轮椅,尤其是供人乘坐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年老体弱者、下肢伤残者或住院病人坐的轮椅,一般都由架体、及固定于架体上部的坐体构成,架体的下部的前部设置有小滚轮,而后部设有大轮,行走时,残疾人用手转动大轮两侧的辅助轮、辅助轮则带动大轮一同转动,使轮椅可以行走。也有采用电力驱动的,即通过动力源带动减速机构转动,进而驱动大轮转动,以供残疾人爬坡助行使用。这类轮椅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1、这类轮椅只能起助行作用,只有一种固定的坐用方式,因为现有轮椅的坐体与架体多是固定连接的,其坐体就是一把固定的椅子,故乘坐人只能以一种姿式坐在里面,长期下去,必然会使下半身负荷加重,血液流通不畅,不利于全身关节的适当活动和病肢的康复,极易造成身体的畸形发育。
2、因下肢伤残者或住院康复者不可能始终有护理人员看护,而且有一部份乘坐者要自已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或其它一些简单工作,如可以站起来取拿东西、或者仰靠、躺下休息。然而,由于现有的轮椅的坐体多是和病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3、对于下肢残疾或康复期的病人,由于其臀部经常无法自由动作,在天热时因长时间坐压很易造成褥疮溃烂而延缓康复,并可能诱发其它疾病。
4、目前大多数轮椅脚踏板的不可抬升或不可伸长,不便于下肢伤残者腿部康复,很容易因腿部长时间不活动而导致麻木。
5、目前的电动轮椅,多半不能实现电动和手动两用,这样就大大浪费了电源,也使电动机、减速器因磨损导致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坐体和架体不是固定在一起的,坐体可以单独升降且可多角度改变靠背倾角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包括轮椅架体,设置在轮椅架体上的坐体、靠背、扶手、前轮、后轮、后轮轴、搁脚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设置驱动装置与后轮轴相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后轮轴转动;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在所述的坐体下面设置带动坐体上升或下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由滑动螺母、滑动丝杆、升降珩架组成,滑动螺母与滑动丝杆相配合,滑动螺母与升降珩架相连接,带动升降珩架上升或下降;在所述的扶手上设置带有孔的导轨,导轨上套设有滑动套;拉杆的一端与滑动套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背的边框上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轮椅,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电力驱动结构,独立驱动助力轮椅前进;适用于患者的手功能很弱、不能驱动普通轮椅时,或虽然能驱动,但行动距离远,体力不能负担时,或身体衰弱的患者;2、轮椅的坐体和架体是分离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用方便;3、轮椅的坐体是可升降式,能适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需要,适应面广;4、结构简单、价格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椅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椅的驱动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椅的升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椅的前轮转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1—轮椅架体,2—坐体,3—靠背,4—扶手,5—前轮,6 后轮,7—后轮轴,8—搁脚装置,9—驱动装置,10—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包括轮椅架体1,设置在轮椅架体1上的坐体2、靠背3、扶手4、前轮5、后轮6、后轮轴7、搁脚装置8等,坐体2供人体座在其上,呈水平设置,靠背3供人体背部靠在其上,呈竖直设置,扶手4作为人体搁手的部件;前轮5、后轮6、后轮轴7作为轮椅前进和承重的部件,前轮5是从动轮,后轮6是主动轮,设置在后轮轴7上,随后轮轴7转动而转动,搁脚装置8供人的脚搁在其上;以上的轮椅架体1、坐体2、靠背3,扶手4、前轮5、后轮6、后轮轴7、搁脚装置8等都是轮椅中的现有装置,在此不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改进之一是设置驱动装置9与后轮轴7相连接,驱动装置9驱动后轮轴7转动,从而带动后轮6转动;驱动装置9采用电动马达驱动式,配备电瓶作为动力能量,充电一次最远可行驶15公里,最大时速为6.4公里/小时。选用一个直流电机(电动马达)及相应的电瓶,电机的转动经过减速(链轮减速、皮带轮减速或齿轮减速)后带动后轮轴7旋转,驱动轮椅以相当于常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前行。驱动装置9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
如图4中,15—滑动螺母,16—滑动丝杆,17——升降珩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二是在坐体2下面设置升降装置10,由升降装置10带动坐体2上升或下降。升降装置10由滑动螺母15、滑动丝杆16、升降珩架17组成,滑动螺母15与滑动丝杆16相配合,滑动螺母15与升降珩架17相连接(图中是与升降珩架17中央的一根连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螺母15与滑动丝杆16组成的螺旋传动机构和铰链连杆构成的升降珩架17组成伸缩机构,实现坐椅升降。滑动螺母15与滑动丝杆16沿轴线水平放置,两组并行的升降珩架17在运动平面水平放置,分别设置在坐体2的两侧边。当转动滑动丝杆16(手动)使螺杆做绕轴线的转动时,滑动螺母15在滑动螺旋副的作用下沿轴向直线移动,滑动螺母15同时带动两组升降珩架17运动,使其上升或下降,带动坐体2上升或下降,形成坐椅的升降功能。
如图5中,20—转向控制杆,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行进过程中,需要具有方便灵活的转向能力。在本装置中,在前轮5上设置转向控制杆20,通过调节转向控制杆20的转动角度,来改变前轮的方向,引导轮椅转向;转向控制杆20的上端设置在扶手4上,以方便操作。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结构简易,只对一个前轮进行控制,另一个前轮为万向随动轮。

图1、2、3中,22—拉杆,23—导轨,24—滑动套,25—顶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三是将靠背3设计为活动式,靠背3能围绕坐体2转动一定角度,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特别是使用者能够躺着休息时,就要求靠背会后仰到接近水平位置。在扶手4上设置带有孔的导轨23,导轨23上套设有滑动套24,滑动套24能在导轨23上滑动并能在需要的位置锁紧固定;拉杆22的一端与滑动套24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背3的边框上部相连接,拉杆22呈向上拉的状态;图中所示的拉杆22是两根、滑动套24是两个。随着滑动套24在导轨23上向后滑动,则拉杆22向后移动,靠背3就向后旋转。在靠背3的边框下部,设置有顶杆25,顶杆25的一端与靠背3的边框下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搁脚装置8相连接;当靠背3的上端围绕坐体2向后转动时,靠背3的下端向前转动,带动顶杆25同时向前转动,顶杆25将搁脚装置8向前顶推,使搁脚装置8能保持与靠背3同步旋转。顶杆25是两根,分别设置在靠背3的左右边框下部。
权利要求1.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包括轮椅架体(1),设置在轮椅架体(1)上的坐体(2)、靠背(3)、扶手(4)、前轮(5)、后轮(6)、后轮轴(7)、搁脚装置(8);其特征在于设置驱动装置(9)与所述后轮轴(7)相连接,驱动装置(9)驱动后轮轴(7)、后轮轴(7)带动后轮(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坐体(2)下面设置带动坐体(2)上升或下降的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由滑动螺母(15)、升降螺杆(16)、升降珩架(17)组成,滑动螺母(15)与升降螺杆(16)相配合,滑动螺母(15)与升降珩架(17)相连接,带动升降珩架(17)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扶手(4)上设置带有孔的导轨(23),导轨(23)上套设有滑动套(24);拉杆(22)的一端与滑动套(24)连接,其另一端与靠背(3)的边框上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特征在于顶杆(25)的一端与靠背(3)的边框下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搁脚装置(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轮(5)上设置转向控制杆(20),转向控制杆(20)的上端设置在扶手(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轮(5)上设置转向控制杆(20),转向控制杆(20)的上端设置在扶手(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助力轮椅,包括轮椅架体,设置在轮椅架体上的坐体、靠背、扶手、前轮、后轮、后轮轴、搁脚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设置驱动装置与后轮轴相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后轮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具有电力驱动结构,独立驱动助力轮椅前进;适用于患者的手功能很弱、体力不能负担、或身体衰弱的患者;轮椅的坐体和架体是分离式,坐体是可升降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价格较低。
文档编号A61G5/00GK2917604SQ20062011084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林昌华, 陈章湘, 韩应江, 夏贞树, 宁小燕 申请人:重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