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86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肠道病毒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致心肌炎的主要病毒;粘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叶不少见,腺病毒也能引起的心肌炎,此外,麻疹、腮腺炎、乙脑、肝炎、巨细胞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其中,柯萨奇B组为人体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按照其分型以2、4两组最为多见,5、3、1次之;A组的1、4、9、16、23各型易侵犯婴儿,偶尔侵及成人心肌。本病病变范围大小不一,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随病程发展可为急性或慢性。病变较重者肉眼见心肌非常松弛,呈灰色或黄色,心腔扩大。病变较轻者在大体检査时无发现,仅在显微镜下有所发现而赖以诊断,而病理学检査必须在多个部位切片,方使病变免于遗漏。在显微镜下,心肌纤维之间与血管四周的结缔组织中可发现细胞浸润,以单核细胞为主。心肌细胞可有变性、溶解或坏死。病变如在心包下区则可合并心包炎,成为病毒性心包心肌炎。病变可涉及心肌与间质,也可涉及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成为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病毒的毒力越强,病变范围越广。在实验性心肌炎中,可见到心肌坏死之后由纤维组织替代。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或恢复期。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7月第10版)本发明是在第ZL02146572.X号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中的新应用,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对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的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乏力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临床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优选为人参89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4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土鳖虫75份、甘松89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还优选为人参45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5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甘松45份、土鳖虫35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还优选为人参90份、麦冬135份、山茱萸270份、丹参200份、炒酸枣仁150份、桑寄生150份、赤芍100份、土鳖虫100份、甘松95份、黄连60份、南五味子75份、龙骨150份。本发明的应用中,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a)人参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縮,烘干,粉碎成的细粉;b)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共同加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縮的浸膏;c)土鳖虫粉碎成的细粉;d)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縮的浸膏。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匀即得该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本发明的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散剂或口服液制剂中的一种,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垸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垸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量,按活性组分原料药总重量计,为7—28克/日,可每日服用一次,优选分2-4次服用。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温病等范畴。其病机为热毒内侵,耗伤心营,以致心气虚、心阴虚、心脉瘀阻。根据其发病机制,以营养和改善心肌及心脏功能,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配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益气养阴清热化瘀综合治疗方法施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桑寄生、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龙骨等十余味中药组成,其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养心阴的功效,加酸枣仁、龙骨宁心定悸,山茱萸、桑寄生(现代研究有扩冠、减慢心律的作用)补肝肾以固本,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以益气活血,黄连以泻火宁心,共奏益气养心、活血宁心定悸之功。现代药理研究甘松中含有的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激动,因此能有效治疗早搏等心律失常;黄连中含有的小檗碱有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对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的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乏力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临床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通过临床实验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试验结果(所用药物为按实施例l方法所制得的胶囊剂)实验例:(本试验数据来源于河北以岭医院)提要目的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每日三次,每次4粒,15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治愈病例平均治愈时间24.5天,对照组平均时间为36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安全。一般资料我们于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10岁3例,11-15岁18例,16-20岁16例,》21岁13例。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10岁2例,11-15岁18例,16-20岁15例,^21岁15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和临床诊断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草案)确诊。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在入院后,均给予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和药物治疗加镁极化液(10X氯化钾10ml,胰岛素12U;25y。硫酸镁10ml)加入10X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14天。莪术油250ml及阿糖胞苷50-10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7天。干扰素5-10万U肌注,每日1次。如合并感染可加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出现心律失常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通过实施例l方法制得)口服,每日三次,每次4粒,15日为1个疗程。疗效标准治愈..胸闷、心悸及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体征消失,血清酶学(CKLDH)检査完全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査T波、ST段和异常Q波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清学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T波和ST段较前明显好转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减轻,血清酶学检査较前明显好转,心电图检查T波和ST段及异常Q波较发病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血清酶学检查及心电图检査均无改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l表l两组疗效比较(n,%)<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两组疗程比较治疗组治愈36例,平均治愈时间24.5天;对照组治愈19例,平均治愈时间36天。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三、结论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成的胶囊剂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制成的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药物是通过以下实施例制备而成,以下具体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下述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l为了便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为胶囊剂处方人参89g麦冬112g山茱萸224g丹参224g炒酸枣仁186g桑寄生186g赤芍89g土鳖虫75g甘松89g黄连45g南五味子67g龙骨149g制备方法a)上述处方中,人参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以后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縮,烘干,粉碎成细粉,备用;b)上述处方中,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縮得浸膏,备用;c)上述处方中,土鳖虫粉碎成细粉,备用;d)上述处方中,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与南五味子等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浸膏,备用;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匀,装入1000粒胶囊。用法与用量口服。次曰42次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89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4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土鳖虫75份、甘松89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45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5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甘松45份、土鳖虫35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90份、麦冬135份、山茱萸270份、丹参200份、炒酸枣仁150份、桑寄生150份、赤芍100份、土鳖虫100份、甘松95份、黄连60份、南五味子75份、龙骨150份。5、如权.禾l度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a)人参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縮,烘干,粉碎成的细粉;b)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共同加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縮的浸膏;c)土鳖虫粉碎成的细粉;d)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縮的浸膏;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匀即得该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散剂或口服液制剂中的一种。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中的应用,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桑寄生、丹参等十余味中药组成,通过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施治对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的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乏力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临床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文档编号A61K9/10GK101406613SQ20071013956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1日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1日发明者安军永,李云鹏申请人: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