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1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气路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各种呼吸 机主机和加湿器的进、出气口以及氧气瓶减压阀出气口等气路的气管快速连接 与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也可用于液体管路的快速连接与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构使用的同类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 广泛使用的呼吸机和加湿器在进、出口管路的连接大都采用气管直接与 气咀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时间长并且安装费力,对于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呼吸 机特点无形中延长了需要急救的时间,直接影响和能耽误了对患者的抢救。2、 由于气管和气咀的多次的插接,使得气管内孔磨损,内孔加大或损坏, 在连接后极易漏气,呼吸机输出气量常因此而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救 护的安全,严重的可造成气管脱落,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 气管插入气咀后,不能将气管卡住在气咀上,由于出气管有一定的长度, 在使用中极有发生因人为或其它原因造成将出气管从气咀中拔出这样将危及患 者的生命安全状况。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能快速、简单、安全、方便安装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包括与气源进气管相连接的进气 咀,与进气咀后端(出气端)相结合的芯轴套,依次安装在位于进气咀后端部 的芯轴套轴向气道腔内的内弹簧、阀芯,和依次套装在芯轴套外的外弹簧、外 套体体,以及插装在芯轴套的轴向气道出气口端的气咀插体;所述外弹簧的后 端与外套体体内腔中的环台相配合;在芯轴套与气咀插体相配合段的套壁上通过加工出的通孔安装有限位钢珠,在气咀插体与芯轴套的插接配合段的外壁上 设置有与限位钢珠相配合的定位槽,限位钢珠与外弹簧相配合,在外弹簧作用下卡入定位槽内;所述阀芯为一由后端面向内加工有轴向盲道的圆柱体,在盲 道前端的阀芯壁上加工有连通外界的通气孔,在通气孔前部设置有与内弹簧后 端相配合的限位环台,在该限位环台的后部安装有与芯轴套轴向气道腔内加工 出的锥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在锥环面后部的轴向气道腔内安装有与阀芯外壁 相配合的阀芯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防止气体从限位钢珠和气咀插体定位槽之 间的间隙漏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咀插体通过锁紧螺母内的锁紧螺母内压斜面与套装在 咀插体出气端的出气管紧密配合。为防止外套体在外弹簧作用下向后滑脱与芯轴套脱离,本实用新型芯轴套 后端处安装有与外套体内腔后部加工出的限位环台相配合的卡簧。所述芯轴套与进气咀结合端(进气咀的出气端和芯轴套的进气端,也可称 为进气咀的后端和芯轴套的前端)通过内、外螺纹旋装在一起。当然也可采用 其它任意公知的连接方式结合在一起。所述芯轴套轴向气道的前段内径大于后段的内径,且两段间的过渡面为锥 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a、 连接过程将气咀插体插入芯轴套气道出气口端,向内推压前端设 置有内弹簧的阀芯,使安装在阀芯前部的密封圈离开芯轴套气道内 的锥环面,气源通过阀芯壁上加工出的通气孔进入气咀插体的气道 输出;当气咀插体位移至前止点时(即阀芯壁上的通气孔处于完全 开启状态时),限位钢珠在外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到气咀插体定位槽 内,将气咀插体锁定,实现进气和出气管路的连接;b、 分离过程向前推压带有内环台的外套体,可将外弹簧压缩,限位 钢珠与外弹簧分离,处于自由状态,气咀插体在内弹簧的作用下自 动向后位移,退出芯轴套气道出气口端;此时,阀芯前部的密封圈 在内弹簧的作用下与芯轴套气道内的锥环面紧密相接,将气路封 闭,完成进气和出气管路的分离。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急救呼吸机主机、加湿器和急救用的小氧气瓶之间 的气管连接,相比现有技术具不仅有管件之间插接和分离迅速,插接后连接处 密封好,使用周期长,可极大的减少因连接处的漏气而造成对患者实施救护中 的事故,并具有用寿命长等特点。另外,在使用呼吸机进行紧急救呼时,可大 大縮短管路的连接与分离时间,为急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图l是实用新型主剖图(使用状态结构图)。图中序号l.进气P且,2.内弹簧,3.密封圈,4.阀芯,5.外弹簧, 6.定位槽,7.外套体,8.气咀插体(出气气咀插体),9.通气孔,10. 阀芯密封圈,11.限位钢珠,12.卡簧,13.芯轴套,14.锁紧螺母,15. 锁紧螺母内压斜面,16.出气管,17.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将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包括与气源进气管17相连接的进气咀l,与进气咀l后端(出气端)相结合的芯轴套13,依次安装 在位于进气咀1后端的芯轴套13轴向气道腔内的内弹簧2、阀芯4,和依次套 装在芯轴套13外的外弹簧5、外套体7,以及插装在芯轴套13的轴向气道出气 口端的气咀插体8 ;所述外弹簧5的后端与外套体7内腔中的环台相配合;所 述芯轴套13后端处安装有用于限制外套体7在外弹簧5作用下向后滑脱与芯轴 套13脱离的卡簧12;所述芯轴套13的轴向气道的前段内径大于后段的内径, 且两段间的过渡面为锥面结构(锥环面);在芯轴套13与气咀插体8相配合段 的套壁上通过加工出的通孔安装有限位钢珠11,在气咀插体8与芯轴套13的 插接配合段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钢珠11相配合的定位槽6,限位钢珠11与 外弹簧5相配合,在外弹簧5作用下卡入定位槽6内;所述阀芯4为一由后端 面向内加工有轴向盲道的圆柱体,在盲道前端的环绕阀芯壁加工有多个连通外 界的通气孔9,在通气孔9前部的阀芯壁上设置有与内弹簧2后端相配合的限 位环台,在该限位环台的后部安装有与芯轴套13轴向气道腔内加工出的锥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3,在锥环面后部的轴向气道腔内安装有与阀芯4外壁相配合 的阀芯密封圈10;所述气咀插体8通过锁紧螺母14内的锁紧螺母内压斜面15 与套装在咀插体8出气端的出气管16紧密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芯轴套13与进气咀1结合端(进气咀的出气端和芯轴套 的进气端,也可称为进气咀的后端和芯轴套的前端)通过内、外螺纹旋装在一 起。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特点如下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管17固定于进气咀1上,出气管16固定气咀插 体8上,可有效避免因多次的插接而导致的进气管17和出气管16内孔加大而 漏气,造成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通气危险。B.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咀插体8插入芯轴套13后,限位钢珠11在外弹簧 5的作用下卡入定位槽6内,使得插入后的气咀插体8与芯轴套13、进气咀1 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关系,可有效的避免了管路的脱节。C.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咀插体8与芯轴套13的分离是通过向前推动外套 体7将外弹簧5压縮,使限位钢珠11处于自由状态下移出定位槽6,阀芯4在 内弹簧2的作用下将气咀插体8弹出,使得气路分离,整个操作过程快速、简 洁,并可进行单手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气源进气管(17)相连接的进气咀(1),与进气咀(1)后端相结合的芯轴套(13),依次安装在位于进气咀(1)后端的芯轴套(13)轴向气道腔内的内弹簧(2)、阀芯(4)和依次套装在芯轴套(13)外的外弹簧(5)、外套体(7),以及插装在芯轴套(13)的轴向气道出气口端的气咀插体(8);所述外弹簧(5)的后端与外套体(7)内腔中的环台相配合;在芯轴套(13)与气咀插体(8)相配合段的套壁上通过加工出的通孔安装有限位钢珠(11),在气咀插体(8)与芯轴套(13)的插接配合段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钢珠(11)相配合的定位槽(6),限位钢珠(11)与外弹簧(5)相配合,在外弹簧(5)作用下卡入定位槽(6)内;所述阀芯(4)为一由后端面向内加工有轴向盲道的圆柱体,在盲道前端的阀芯壁上加工有连通外界的通气孔(9),在通气孔(9)前部设置有与内弹簧(2)后端相配合的限位环台,在该限位环台的后部安装有与芯轴套(13)轴向气道腔内加工出的锥环面相配合的密封圈(3),在锥环面后部的轴向气道腔内安装有与阀芯(4)外壁相配合的阀芯密封圈(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咀插体(8 )通过锁紧螺母(14)内的锁紧螺母内压斜面(15)与套装在咀插体(8 ) 出气端的出气管(16)紧密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芯轴 套(13)后端处安装有用于限制外套体(7)在外弹簧(5)作用下向后滑脱与 芯轴套(13)脱离的卡簧(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 轴套(13)与进气咀(1)结合端通过内、外螺纹旋装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 轴套(13)轴向气道的前段内径大于后段的内径,且两段间的过渡面为锥面结 构。
专利摘要一种气管快速连接与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与进气嘴(1)后端相结合的芯轴套(13),依次安装在位于进气嘴后端的芯轴套轴向气道腔内的内弹簧(2)、阀芯(4)和依次套装在芯轴套(13)外的外弹簧(5)、外套体(7),以及插装在芯轴套(13)的轴向气道出气口端的气嘴插体(8);在芯轴套与气嘴插体相配合段的套壁上通过加工出的通孔安装有限位钢珠(11),在气嘴插体与芯轴套的插接配合段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钢珠(11)相配合的定位槽(6),限位钢珠与外弹簧相配合,在外弹簧作用下卡入定位槽内;所述阀芯(4)为一由后端面向内加工有轴向盲道的圆柱体,在盲道前端的阀芯壁上加工有连通外界的通气孔(9),在通气孔(9)前部设置有与内弹簧(2)后端相配合的限位环台。
文档编号A61M39/00GK201120031SQ2007200926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吴耀宇, 中 王, 闫予民 申请人:河南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