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79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声信号的检测和分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 新生儿的耳声信号检测和分析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 施之一。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 性疾病实行专项检查,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是减少出生缺陷的 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包 括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篩查和新生儿听力篩查。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
側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0. 1%—0. 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生 率约为0. 1%。
目前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还不能完全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生,能 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做到聋而不哑无疑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 优生优育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 好事。事实上,新生儿听力筛查不但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明显的经 济效益。在我国, 一个聋哑儿一生对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不低于30~50 万人民币,主要用于特殊教育和各项生活救济。而发现,确诊和干预一 个患儿的费用明显低于发病后带来的经济负担,显现出预防医学的经济 学价值。
目前,虽然个别医院有检测新生儿耳声信号的仪器,但大都是采用 体积大、结构复杂的检测仪器,不适合在医院推广应用,或虽然有用于 成人测试听力的小型测试仪,但不能对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每次检
测的耳声信号进行存储,也不能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长期跟踪。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且通用性强的耳声检测及分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包括包括中 央控制单元、发声单元、声音接收单元、信号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 功放单元、D/A转换单元、显示单元、键盘操作单元,发声单元依次通过 功放单元和D/A转换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声音接收单元依次通过 信号放大单元和A/D转换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中央控制单元与USB 接口单元相连,进而通过USB接口单元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相连,显示单 元、键盘操作单元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进行控制和相应的显示操 作,本装置中,与声音接收单元并行还具有一脑电信号接收单元,用于 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器通过低噪高共模放大器连接到A/D转 换单元,进而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上述所有单元构成的终端检测部分 仅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出口与USB接口单元连接,进而通过USB接口单 元直接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相连,它们与耳声发射(0AE)技术联合应用于 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 尽早发现由于新生儿某些病理状态所导致的蜗性和蜗后异常,降低听力 筛查的假阴性率,提高通过率。
进一步,本申请中的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D/A 转换单元和功放单元也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 D/A转换单元、及第一功和 第二功放单元;第一、二 D/A转换单元用于分别向第一、二功放单元发 射特定性能的声波,并通过第一、二功放单元放大后传给第一和第二发 声单元。
本申请还包括打印单元,该打印单元与计算4几主机单元相连。 本使用新型不仅可用于对新生儿听力的4企测、分析、监测和跟踪; 还适用于听力有障碍的成人,对在治疗过程中的听力状况,同样进行记 录和跟踪,有助于实时了解听力恢复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非常适合于医院临床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在对新生儿听力检测和跟踪过程的流程图3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的功能图4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的结构流程图。
图5为变调失真耳声发射(DP0AE)时序图6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0AE)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央控制单元l、第一发声单元2、 第二发声单元3、声音接收单元4、信号放大单元7、 A/D转换单元8、第 一功放单元5、第二功》文单元15、第一D/A转换单元6、第二D/A转换单 元14、显示单元9、打印单元IO、键盘操作单元ll、计算机主机单元12 和USB接口单元13;第 一发声单元2依次通过第 一功放单元5和第一 D/A 转换单元6与中央控制单元1相连,第二发声单元3依次通过第二功放 单元15和第二 D/A转换单元14与中央控制单元1相连,声音接收单元4 依次通过信号放大单元7、 A/D转换单元8和中央控制单元l相连,中央 控制单元1与USB接口单元13相连,进而通过USB接口单元使中央控制 单元与计算机主机单元12相连,显示单元9、键盘操作单元ll、打印单 元10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1相连,进行键盘控制、打印和相应的显示操 作。
上述各单元中,第一发声单元2和第二发声单元3用于向耳朵内发 射特定性能的声波;声音接收单元4用于按照一定周期采集耳朵反馈的 回声;信号放大单元7用于将声音接收单元4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A/D 转换单元8用于将信号放大单元7放大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 输给中央控制单元1进行处理;第一、二D/A转换单元6、 14用于分别 向第一、二功放单元5、 15分别发射特定性能的声波,并通过第一、二 功放单元5、 15放大后传给第一发声单元2和第二发声单元3;中央控制 单元1与USB接口单元13相连,通过USB接口单元将中央控制单元的信 号传送到计算机主机单元,从而将得到的耳声信号检测的数据结果存贮 到计算机中,与声音接收单元并行还具有一脑电信号接收单元12,用于 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其通过低噪高共模放大器13连接到A/D 转换单元8,进而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与耳声发射(0AE)技术联合应 用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 态,尽早发现由于新生儿某些病理状态所导致的蜗性和蜗后异常,降低 听力筛查的假阴性率,提高通过率。
并在此&出上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记录;与计算机主机单元12 相连的键盘操作单元ll不仅用于测试过程的各种操作,而且用于输入被 检测新生儿的个人信息,建立被测者的档案,显示单元9用于显示经过 处理后的耳声信号图,显示被测嬰儿的耳朵是否正常。本申请可对每隔 一段时间检测的结果进行监视、分析和跟踪,来预测出新生儿的耳声听 力状况。
使用本设备进行听力检测和分析的过程如图2所示, 一般在产科病 房进行。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前,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出院前的听力检测 筛选,如果通过测试,征求被检测者是否要求进行跟踪随访,如果不需 要,只需要进行听力保健教育,增强保健意识;如果被检测者希望定期 跟踪随访新生儿听力发展情况,则记录入定期跟踪随访档案,每6个月 检测一次, 一致跟踪到3岁,如果怀疑有问题,则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 的听力学诊断,进行适当治理及进一步的测试跟踪。另外,如果新生儿 在出院时,未能够通过听力的测试筛选,则在29日至42日之内,可再 次进行复筛,如果仍未通过,则在3内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在6月 内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果在3月或6月通过了测试筛选,则可进入 正常的定期跟踪随访档案。这样,在6个月可给出所有新生儿听力状况 的质量评估。
本申请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系统内的计算机主机单元存储有新生儿 听力筛查数据库,可以进行资料收集、临床服务、指导随访、提醒病人 康复步骤、评估工作质量、上报系统、查询/补充/纠错/保存/备份,所 述筛查数据库包括基本筛查数据库、随访数据库和干预数据库;基本筛 查数据库记录,皮检测者的基本情况,如新生儿母亲情况、新生儿情况的 进本临床资料,以及听了学资料和人口流行病学的资料;随访数据库记 录复筛数据库、听了学和医学评估数据资料以及连续检测数据库资料等; 在干预数据库中,记录听了学康复数据库、言语-语言康复数据库和家 庭服务数据库等。
本实用新型的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不仅可用于对新生儿听力的检
测、分析、监测和跟踪;还适用于听力有障碍的成人,对在治疗过程中 的听力状况,同样进行记录和跟踪,有助于实时了解听力恢复情况,进 而采取有利的治疗措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判断第一、二发声单元2、 3及声音接收单 元4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进行下一步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或变调失 真耳声发射操作,具体如下
1、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0AE)
如图4所示,设置采样率及最大刺激次数,遵循"引出的非线性相 应相千平均(DNLR)"的要求,通过第一发声单元2或第二发声单元3发 送周期为Tl短音脉冲即click声(刺激信号),通过声音接收单元4采 集1024点信号,通过USB传于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对采集的样本进行 DNLR相干平均,做FFT (功率镨分析),相干后数据达到信噪比要求后, 通过显示单元9进行显示,并保存到存储单元12中。
2、 变调失真耳声发射(DPOAE)
如图3所示,设置采样率及最大刺激次数,然后通过第一发声单元2 和第二发声单元3分别发出组周期为T2的纯音信号,频率分别为fl和 f2, fl、 f2要保持固定比例,通过声音接收单元4采集1024点信号,通 过USB传于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相干平均,做FFT 分析,相干后数据已达到信噪比要求后,通过显示单元9进行显示,并 保存到存储单元12中。
3诱发电位分析
设置采样率及刺激程序,包括刺激频率、周期、强度及次数,通过 第一发声单元2或第二发声单元3发送刺激声,由脑电信号接收单元12 接收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信号,通过低噪高共模放大器13连接到 A/D转换单元8,进而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再通过USB接口单元传于计 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去伪迹、加窗及去干扰后,给出 分析判断结果,并打印存档。这些信息与耳声发射(OAE)技术联合应用 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 尽早发现由于新生儿某些病理状态所导致的蜗性和蜗后异常,降低听力 篩查的假阴性率,提高通过率。
权利要求1. 一种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发声单元、声音接收单元、信号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功放单元、D/A转换单元、显示单元、键盘操作单元,发声单元依次通过功放单元和D/A转换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声音接收单元依次通过信号放大单元和A/D转换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具有与声音接收单元并行的一脑电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其通过低噪高共模放大器连接到A/D转换单元,进而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上述所有单元构成的终端检测部分仅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出口与USB接口单元连接,进而通过USB接口单元直接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相连,显示单元、键盘操作单元分别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相连,进行控制和相应的显示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发声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D/A转换单元和功放单元也分 别包括第一和第二 D/A转换单元、及第一功和第二功放单元;第一、二 D/A转换单元用于分别向第一、二功放单元发射特定性能的声波,并通过 第一、二功放单元放大后传给第一和第二发声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存储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可以进行资料收集、 临床服务、指导随访、提醒病人康复步骤、评估工作质量、上报系统、 查询、补充、纠错、保存和备份。斗、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打印单元,该打印单元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声检测和分析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发声单元、声音接收单元、信号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功放单元、D/A转换单元、显示单元、键盘操作单元、计算机主机单元和USB接口单元;发声单元依次通过功放单元和D/A转换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声音接收单元依次通过信号放大单元和A/D转换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相连,中央控制单元通过USB接口单元,与计算机主机单元直接相连,省略了外围的存贮、显示、操作单元,也无须高速运算等资源,使仪器精小、可靠、省电,同时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存储及管理资源得到更精确、更多项目的分析计算,同时对被检测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每次检测的耳声信号进行存储,分析和长期跟踪,非常适合于医院临床使用。
文档编号A61B5/12GK201076468SQ20072016968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1日
发明者刘忠英, 松 杨, 贾雪琴 申请人: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