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4丑才几构。
技术背景机械缝合技术的应用是外科手术学的一大飞跃,它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 了手术操作,加快了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各种缝合以及其吻合器的原理与订 书机相似,即向组织内击发植入两排互相交错的缝4丁对组织进行双排交叉钉缝, 并防止渗漏,其优点是避免了手工缝合过疏过密和接扎过紧过松,可保证组织 的良好愈合。常用的吻合器主要结构包括抵钉座、保护盖、钉仓、弯管、保险、 活动手柄、固定手柄、调节螺母及指示视窗等,但由于只具有单一的固定旋钮, 因此不具有统一的压力标准而使得不同操作者的手感差异较大,在操作过程中 易出现用力过猛或过小的现象。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以克服现有产 品的控压力较差、贴合不够紧密、易损坏组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包括外壳、丝杆、固定旋钮、压力旋钮、 齿、弹簧、压力调整圈及旋钮盖,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丝杆,丝杆的内端延伸至 压力旋钮处,外壳的侧面连接固定旋钮,固定旋钮的另外一侧设有压力旋钮, 压力旋钮与固定旋钮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压力旋钮的内部中心处连接弹簧, 弹簧连接压力调整圏,压力旋钮的外侧设有旋^組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的有益效果为弹簧与压力 调整圏使得固定旋钮与压力旋钮相互贴合紧密;靠压力调整圏旋转前后位移来 调整弹簧松紧使固定旋钮与压力旋钮相互打滑的力量近似于组织可以承受的压力;固定旋钮为刚性转动,可持续挤压组织;在组织受力与压力保护装置设定 的压力大致相等时,压力旋钮开始打滑,从而防止抵钉座进一步与钉仓组件压 缩而使组织受损。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图中1、外壳;2、丝杆;3、固定旋钮;4、压力旋钮;5、齿;6、弹簧;7、压 力调整圈;8、旋钮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包括 外壳l、丝杆2、固定旋钮3、压力旋钮4、齿5、弹簧6、压力调整圏7及旋钮 盖8,装置内部设有丝杆2,丝杆2的内端延伸至压力4t^L4处,丝杆2的外部 设有外壳1,外壳1的侧面连接固定旋钮3,固定旋钮3的另外一侧设有压力旋 钮4,压力旋钮4与固定旋钮3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5,压力旋钮4的内部中 心处连接弹簧6,弹簧6连接压力调整圏7,弹簧6与压力调整圈7使得固定旋 钮3与压力旋钮4相互贴合紧密,压力调整圈7可旋转前后位移来调整弹簧6 松紧使固定旋钮3与压力旋钮4相互打滑的力量近似于组织可以承受的压力, 整个装置位于压力旋钮4的外侧设有旋钮盖8。
权利要求1、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包括外壳(1)、丝杆(2)、固定旋钮(3)、压力旋钮(4)、齿(5)、弹簧(6)、压力调整圈(7)及旋钮盖(8),外壳(1)的内部设有丝杆(2),外壳(1)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旋钮(3),其特征在于固定旋钮(3)另外一侧设有压力旋钮(4),压力旋钮(4)与固定旋钮(3)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5),压力旋钮(4)的内部中心处连接弹簧(6),弹簧(6)连接压力调整圈(7),压力旋钮(4)的外侧设有旋钮盖(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吻合器的压力感应旋钮机构,包括外壳、丝杆、固定旋钮、压力旋钮、齿、弹簧、压力调整圈及旋钮盖,丝杆的内端延伸至压力旋钮处,丝杆的外部设有外壳,外壳的侧面连接固定旋钮,固定旋钮的另外一侧设有压力旋钮,压力旋钮与固定旋钮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压力旋钮的内部中心处连接弹簧,弹簧连接压力调整圈,压力旋钮的外侧设有旋钮盖。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弹簧与压力调整圈使得固定旋钮与压力旋钮相互贴合紧密,压力旋钮的设置可防止用力过猛或过小而导致组织受损。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1085645SQ200720176310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
发明者孙宝峰 申请人:孙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