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和生命信息场导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011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和生命信息场导仪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与治疗相结合的医疗仪器的新技术领域,也涉及育 种新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生命科学、量子物理学、中医理论和现代 波导和微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及生命信息场 导仪和它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根据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生物场导理论和实验,见
申请人与姜堪政博士合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首次出版的《场 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 一书,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见申请人 的论文《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美国自然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六期 P140-141,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人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更多地接收 生物信息"营养",给细胞增加动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逆转衰老;为降低 生物信息微波保健医疗成本,在普通环境下做到近距离采集到生物信息微波 并且近距离作用于人体病灶处,因此申请人发明了此项技术。
生物电磁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场,它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等待研究和 开发的新课题,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发现生物电磁场与生命同在,甚至可以说 它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分子生物学己经明确告诉我们,从分子学的 角度我们无法全面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现象以及我们^了解的生物电现象。 口J以肯定地说,生物电在生命体是一定存在的,但是^物电究竟是个生理现 象还是生命的本质,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 的本质就是电本质。1998年7月。姜堪政博士与中国辽宁医疗器械研究所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唐秉寰及中国医科大学生理系教授郑谦等,用中国生产的微 波电子仪器检测仪,该仪器包括GX2B型小功率计,GX型波导探头,BJ140型 波导,HD-100HA24.7标准增益天线,这四种仪器互相匹配,检测到了人、动 物、植物发射的生物电磁波,即生物微波。并于1998年11月li日经中国湖 l-有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査询认定,为世界上首次检测到生物电磁场,由此证明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都发射出电磁波。同时姜堪政博士应用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了生物电磁波是生命信息的载体。见《场导发现-生物 电磁波揭密》 一书。
生物发出的信息微波属于微波波段,姜博士发明的天然信息营养舱,也 称为姜氏舱,是在完全屏蔽外界电磁场条件下,应用物理微波反射聚焦的方 法,即把植物小苗放在姜氏舱里一个微波聚焦区,让人体处在姜氏舱里另一 个微波聚焦区,通过微波的反射聚焦,让人体接受了增强的植物幼苗发出的
生命信息,实现了生物微波人体保健医疗。该方法被称为姜氏场导技术。1981 年12月30日,姜博士在前苏联申请了发明专利"改变有生命对象遗传特征 方法及传递生物信息装置",申请号NO. 3434501; 1991年8月29日,他在 俄罗斯申请了 "有机体返老还青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NO. 5002376, 均获得发明专利权,1991年俄罗斯卫生部批准了姜氏场导技术即生物信息微 波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治疗及人体返老还青。姜博士的重要发现、发明证明 了生命信息微波的作用真实、有效。
但是姜氏场导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使用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姜氏 舱要建造在完全屏蔽的环境中,人的全身都要置于其中。比如每次需要40盆, 30 cm x40 cm xi5cm以上的植物小苗,而且小苗要专人专用;姜氏舱体积大, -般为2. 5-3米直径的球形。在姜氏舱里,人体与小苗相距一米以上的距离, 所以治疗和保健疗程时间长,疗程一般要在100个小时以上,每次人体需要 在封闭的姜氏舱里接受植物信息3-4小时,甚至时间更长;而且不是根据不 同的人体状况应用不同种类的小苗,所以治疗疾病缺乏针对性。姜氏场导技 术和产品制造、运营成本高, 一般人治疗不起;姜氏舱体积大,技术要求高, 造价高, 一般家庭没有空间,也安装不起。而且由于人体与生物体都封闭在 同一个屏蔽状态下,影响是相互的,即人体状态对植物小苗同样有影响。因 此多年来姜氏场导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及 生命信息场导仪,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疗效好,保健时间短等特点,是 …-种方便普及的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是将采集对象设置在生命信息场导仪上,调整
好所需距离,3CM以内,打开开关,生命体开始旋转,使采集对象发出的生命 信息微波被采集到生命信息场导仪中,并和微波振荡加能器中的变频电磁波 同时通过微波发射器输送至接收对象,微波发射器距离接收对象的距离控制 在8CM以内。
所述的采集对象为植物、动物。
所述的接收对象为人、动物、植物、食品、饮品、衣物鞋帽、水果、蔬
菜、药物。
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的应用,是将其应用在生命体以及水、食品、饮 品、衣物鞋帽、鞋垫、水果、蔬菜、药物等载体上。
所述的生命信息场导仪是在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上部设旋转盘9,旋转盘 9下面和周围设有生物微波反射盘10;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两侧均设有可移 动支架14,可移动支架14上通过吊环卡子12连接有波导器13,波导器13 的后面连接有微波振荡加能器11,微波振荡加能器11通过柔性波导管15与 微波振荡反射器19相连;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架18,固定 架18上设有电子显示屏17;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一侧还通过柔波导管15与 微波发射器16相连。
所述的固定架18的顶端设有固定微波发射器的平台。
所述的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中是在外壳体26内设有中轴,中轴固定在内支 架27上;中轴与微波振荡反射器19外的旋转盘9相连,带动其旋转;柔性波导 管15与外部的微波振荡加能器11相连接,柔性波导管15又与微波反射器焊合 件l相连接通过管卡4固定在一起,又通过卡子2固定在壳体内支架27上,微 波反射器焊合件1与柔性波导管15相连接。
所述的微波反射器焊合件1内部呈球面反射的几何形状以及内壁设有镀金 层,所述的镀金层还可以用镀银层代替;微波反射器焊合件l的材质为紫铜。
所述的波导器13的釆集面中间为凸起面28,外圈边缘29为平面结构, 中间凸起面28与外圈边缘29之间的凹进表面30上均布设有多个通孔31,该 凹进表面30为向内,中间部分为锥形的结构,波导器13的材质为普通铝合 金。所述的微波振荡加能器11的内部内设有与带有线圈23的固定架20,微 波反射叶片21上设有磁铁24;所述的为微波反射腔22;微波反射叶片21的
螺旋升角为10度,且叶片的边缘为以抛物面状向中心巻起的形状;微波反射
叶片21表面、微波反射腔22内表面及内壁25表面及固定架20内表面设有 镀金层,该镀金层可以用镀银层代替,所述的镀金层或^t银层厚度为2-3微 米;微波反射腔22的外表面设有镀铬层;所述的微波反射叶片21变速旋转
运动产生了变频电磁波。
本发明的特点是
1、 通过植物小苗的选择,实现了生物信息保健治疗有针对性,因此疗效好。
2、 用苗数量少,每次只用一盆小苗,30 cm x40 cm xl5cm,而且可以多 人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3、 采用波导技术与微波技术、生物旋转技术相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 采集到、并且发射给人体更多的植物信息,不但节约了患者时间,而且明显 提高了治疗效果。
4、 人体与生物体的作用是单向的,即人体对生物体没有影响。
5、 实现了生物微波理疗和电磁波理疗同步结合,明显增强了效果。
6、 采集并且让人体接收到植物发出的多种信息如分子信息、量子信息、 电磁信息等,以达到尽快激活细胞的目的。
7、 实现了各种微波的镜面反射振荡,增加了微波能量且单向传播,让人 体接受更多增强的信息量,因此保健治疗时间短,每次保健治疗时间只要30 分钟。
8、 实现了应用生物信息微波治疗多种慢性病,达到不用吃药就可以解除 患者的痛苦,在休闲、享受的过程中保健治疗,没有副作用,没有任何痛苦。
9、 使用本发明仪器方便、轻松地进行保健治疗,实现了人性化。
7、采用12V直流电源,绝对安全,没有副作用,低耗能,治疗成本低,
便于普及推广。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特点
1、针对不同的个体需要,选用不同的植物小苗采集信息微波治疗疾病,这是首创。 '
2、 实现了生物信息微波理疗和电磁波理疗同步结合,这是首创。
3、 通过旋转速度的变化来获得变频电磁波,用于理疗,这是首创。
4、 微波震荡加能器的设计,实现了生物微波与电磁波共同振荡、
增加能量和定向传播。这是首创。
5、 人性化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室内外普通环境下就可以方便 地采集生物信息微波并且让人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方便地、接受到更 多的生物信息微波,这是首创。
6、 实现了近距离采集植物信息微波和近距离照射人体病灶处, 这是首创。
7、 通过让植物等生命体旋转的方式采集信息微波,这是首创
8、 把微波技术与波导技术结合在一起采集生物信息微波,这是
八<1
'目El!。
本发明应用了生物信息理论、量子理论、电磁生物效应理论、以及微波 和波导理论研究的成果,见王海婴主编,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 学基础物理学》;刘亚宁主编,2002年1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电磁生 物效应》 ,清华大学2006年10月再版的《量子物理学》;2003年2月北京 理工大学出版的《电磁场理论基础》等著作。
依据电磁生物效应理论,应用变频电磁波,引发人体内亚稳态系统的共 振发生,可以让细胞接受更多的生物发出的生命信息波。
根据中国中医理论,以及申请人2007年在北京与其他专家验证的研究成 果,见2008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巻第4期P72、第7期P45、 第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即生物微波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 果论文;本技术发明实现了有效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取得 突破性进展。
本发明是纯绿色环保产品与现有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制造、使用成本以 及耗能极低,只有原产品的IAOOO,单台造价约为现有同类产品的1A000' 运营成本约为同类技术的1/1000,而保健治疗时间却縮短了l/30以上,而且 治疗具有针对性,效果更显著,还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安全等许多特点。适合医疗保健部门、家庭、个人使用,方便普及推广。 本发明不但实现了近距离采集植物等生命体多种信息微波,还实现 了让人体病灶处于近距离、直接吸收到采集的信息微波,因此保健 时间短,针对性强,见效快,疗效显著。本发明实行了人性化的设 计,实现了在普通环境下可以方便地使用。本发明可以根据患者疾 病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植物采集信息微波,而且实现了让植物信 息微波直接照射患者病灶,所以疗效显著,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图1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微波反射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微波振荡加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微波振荡反射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波导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面剖视图。
图中微波反射器焊合件1、固定卡子2,卡箍4,开关8,旋转盘9,生 物微波反射盘10;微波振荡加能器ll,吊环卡子12,波导器13,可移动支 架14,柔性波导管15,微波发射器16,电子显示屏17,固定架18,微波振 荡反射器19,固定架20,微波反射叶片21,微波反射腔22,线圈23,磁 铁24,内壁25,外壳体26,内支架27,凸起面28,外圈边缘29,凹进表 面30,通孔31,控制电路32。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现代生物信息学认为生命信息微波可以控制细胞代谢活动。动植物发出 的生命信息微波是细胞需要的另一种"营养"和动力,见本发明人与姜堪政 博士合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首次出版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 一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信息都对人体有利,我们应当选 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动植物,让人体细胞接受它们发出的生命信息微波才可 以改善人体健康水平。本发明人通过对姜氏理论和大量实验结果的深入研究 发现,不同的植物发出的生命信息微波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作同,比如搭 配使用小麦苗等植物的幼苗对全面提升人体免疫功能效果比单纯使用小麦苗 更明显;使用南方产的油菜等青菜苗与其它小苗组合使用,对改善人体心脏 功能的效果比使用小麦苗等更显效。 」
生命信息微波属于色散波可以采用波导和微波相结合的技术,让采集到 的生物信息波在微波管道内传播。本发明应用现代波导和微波技术,把动、 植物发出的生命信息微波能量集中在波导系统中,把植物放在旋转的盘子上, 并且采用了两套微波釆集系统,使信息微波采集效果非常显著。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是将采集对象,如花草等植物或
动物,放置在生命信息场导仪的生物微波反射盘io内,调整好所需距离,一
般情况下使波导器13距离采集对象3CM以内的距离。此时接通12V直流电源, 按动开关8,绿灯闪亮,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人体或患者,确定生命信息场 导仪的工作时间和疗程,针对病灶处, 一般每次30 60分钟。在镶嵌在固定 架上的电子显示屏上选择时间和选择动、植物的旋转转速后,按启动按钮, 生命信息场导仪开始自动循环工作,绿灯闪亮,并且发出悦耳、温柔的轻音 乐,音乐也可以关闭。仪器工作开始后,保健或医疗人员可以把微波发射器 16贴在或者靠近在疼痛处、患病处,保持距离在8CM以内。每个病人在保健 治疗之前,须采用酒精在微波发射器16端口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当设定 的工作时间结束,生命信息场导仪将发出声音并停止工作,红灯闪亮,表示 保健治疗结束。其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工作 原理示意图。
工作时,使采集对象中所含的生物信息微波通过波导器l3被采集到微波 振荡加能器ll中,与微型电机在运转中产生的变频电磁波同时通过波导管传 递到微波发射器16中,然后输送出去,直接作用于接收对象即可,接收对象 可以为人的患病部位、穴位或其它动物、植物、水、食品、饮品、衣物鞋帽、 鞋垫、蔬菜、水果、药物等载体上。具体实施时,可以选择对治疗心脑血管效果较好的浙江产油菜或北方产 的银杏树苗等小苗;对治疗免疫类疾病效果较好的小麦苗;对治疗消化系统 疾病效果较好的大麦苗、燕麦苗等均可,还有许多植物及粮食作物的小苗以 及动物均可作为本发明的釆集对象。
如图1、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本发明生命信息场导仪的侧视图。
本发明所述的生命信息场导仪是用以采集生命信息微波并发送至接收对
象所需的一个载体。它的具体结构是在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上部装有旋转盘9、 生物微波反射盘10;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两侧均设有可移动支架14,可移动 支架14上通过吊环卡子12连接有波导器13,波导器13的后面连接有微波振荡 加能器ll,微波振荡加能器11通过柔性波导管15与微波振荡反射器19相连; 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上设有电子显示屏17, 固定架18的顶端还设有平台。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一侧还通过柔性波导管15 与微波发射器16相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图5是本发明微波振荡反射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 是图5的A-A面剖视图。
所述的微波振荡反射器19是在外壳体26内设有中轴,中轴上设有内支架 27;中轴与微波振荡反射器19外的旋转盘9相连接;通过固定卡2把V型微波反 射器焊合件1固定在支架27上,柔性微波管15的两端通过卡箍4固定在V型微波 反射器焊合件l上,并与外部微波振荡加能器ll相连接。所述的微波反射器焊 合件l的内壁设有镀金层,所述的镀金层还可以用镀银层代替;微波反射器焊 合件l的材质为紫铜。
本发明中波导器13采集的生物微波进入微波振荡加能器11后,与微波 振荡加能器ll内产生的电磁波在微波振荡腔内将发生多次镜面反射,经过与 旋转的微波反射叶片21发生碰撞后将增加能量,然后通过柔性波导管15进 入到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中,再经过加速振荡后通过柔性波导管15进入微波 发射器16,然后发射给人体或接收对象,即受体。生物微波反射盘10是将植 物发出的微波聚焦到波导器13上,见图7。工作时通过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上 设置的电源接口,可以外接源使用,也可以采州电瓶方式供电。当微波振荡加能器11接上12V直流电源时即开始工作,由电子调速控制电路32控制微 波振荡加能器ll内电机的循环变速运动。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中微波反射叶片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微波振 荡加能器11内,设有与带有线圈23的固定架20相连接的微波反射叶片21, 微波反射叶片21上装有磁铁24;所述的微波振荡加能器11的内部为微波反 射腔22;微波反射叶片21的螺旋升角为10度,且叶片的边缘为以抛物面状 向中心巻起的形状;微波反射叶片21表面、微波皮射腔22内表面及内壁25 表面及固定架20内表面设有镀金层,在具体实施时,该镀金层也可以用镀银 层代替,所述的镀金层或镀银层厚度为2-3微米;微波反射腔22的外表面设 有镀铬层。本发明是通过电子电路控制叶片旋转速度的变化实电磁波频率变 化,因磁铁24镶嵌在微波反射叶片21上,而形成为一体;线圈23安装在固 定架20上,微波反射叶片21转速的变化,将引起磁铁24切割通电线圈产生 的磁场的变化,即实现了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这种电磁波是TE波,可以在波 导系统中传播,范围在10-IOOOHZ,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远低于1000G以内, 和1 mw/cm2以下的绝对安全的范围,见《生物电磁场效应》刘亚宁主编,北 京邮电大学2002年1月出版。波导器13将起到限制电磁波外泄作用,这种 变频电磁波将与采集的生物微波进入微波震荡加能器ll中,经过多次镜面反 射增加了能量,进入波导管内传播,实现了生物微波理疗和电磁波理疗同步
绅.入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中微波振荡加能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 所述的微波振荡加能器U是在固定架20内腔、微波反射腔22的内 腔以及旋转的、镶嵌镜面金属的微波反射叶片21形成了封闭一端开 放另 一 端的微波反射振荡室,腔内体积随叶片旋转瞬间不断改变, 进入其内部的分子、微粒子、微波由于多次镜面反射发生振荡,获 得更多与旋转叶片金属镜面碰撞的机会,当它们与转动叶片的反射 面碰撞时由于叶片的转动而增加了能量,形成的各种微波更容易发 生震荡,增加能量的各种微波将从另一端开口沿着波导管传播出去。
如图8、图9所示,图8是是本发明中波导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 图8的A-A面剖视图。波导器13的采集面中间为凸起面28为锥面,外圈边缘29为平面结构,中间凸起面28与外圈边緣^&'乏间的凹进表面:30上设有 均布的多个小通孔31,该凹进表面30为向内,中间部分为锥形的结构,波导
器13的材质为普通铝合金。
本发明还设计为开放式,即空气和微波同时在波导系统里传播, 空气流通所携带的生物信息波,包括远红外线微波也可以在波导系 统里传播,不但实现了人体同时接受电磁波和生物电磁波的作用, 还可以接受植物发出的其它信息波的作用。
本发明根据不同的植物信息微波对人体细胞有着不同的作同,而不同 的植物又发出不同的信息微波。经过量子共振检测仪检测后,详情参见2008 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巻第4期P72、第7期P45、第 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论 文,可以根据个体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植物,实现了生命信息微波保 健技术成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人性化,操作简单的特点。微波发射 器16可以固定在固定架18上,也可以握在手里,放在身体上合适 的部位,还可以挂在可调正支架上,实现/休闲式治疗,所有的装 置都固定在微波振荡反射器的可移动支架14上,并且该支架为可以 拆卸和移动的支架,方便调节,实现了室内外、驾车出行、坐、臣卜、工 作、学习时等都可以使用,不受环境限制,时间可长、可短,随时都可以接
受植物生命信息微波的补偿调节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生命信息场导仪采用12V直流电源,总功率15W以下,也
可以接交流电源,实现了低耗能,并且使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在俄罗斯和中国共选取了 700人进行实验,所选取的病人年龄在 6-70岁之间,男女各半,其中心脑血管类疾病200例,免疫类疾病200例, 消化系统类疾病100例,贫血50例、脑瘫50例、股骨头坏死50例,腰间盘
疼痛50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信息保健 效果显著、惊人,没有任何副作用,没有任何痛苦,而是回归自然,真正实 现了休闲式的保健治疗,见《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 一书,人体免疫功能百分之百提高,参加实验人员平均年轻5.6岁,免疫功能低下、心脑 血管疾病、股骨头坏死、贫血、脑瘫、颈椎、腰间盘等许多慢性病得到明显 好转或痊愈,见1998年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李向辉研究员主持的鉴定委员会的 评语;2007年申请人与专家们在北京又进行了验证,同样取得成果,见2008 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巻第4期P72、第7期P45、第9期P31 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的论文。
本发明针对许多病例,选用与其治疗效果较好的粮食作物小苗作为信息 微波的采集对象,应用生命信息场导仪对每个病人进行每日一次,每次30分 钟的治疗,连续治疗7-IO天,病情明显好转,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病情可 以得到控制或痊愈,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生命信息场导仪的应用领域如下
1、 人体保健、强身、健康、美容、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各项机能,抵
抗衰老或逆转衰老;
2、 医疗领域,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和疑难病症有针对性的 治疗;
3、 动、植物保健、医疗;
4、 培育动、植物新品种; '
5、 给信息载体比如水等物质添加生物信息或能量。
6、 在此发明基础上可以引发出许多新产品比如生物信息微波发生器, 生物信息微波沙发、生物信息微波床、生物信息微波车等等一系列健康人体, 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新产品,将让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状态得到普 遍的改善和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生命信息微波的采集以及应用, 一定要经过有关专家培训、
指导后再操作。
权利要求
1、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是将采集对象设置在生命信息场导仪上,调整好所需距离,3CM以内,打开开关,生命体开始旋转,使采集对象发出的生命信息微波被采集到生命信息场导仪中,并和微波振荡加能器中的变频电磁微波同时通过微波发射器输送至接收对象即可,微波发射器距离接收对象的距离控制在8CM以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采集 对象为植物、动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接收 对象为人、动物、植物、食品、饮品、衣物鞋帽、水果、蔬菜、药物。
4、 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的应用,其特征是将其应用在生命体以及水、 食品、饮品、衣物鞋帽、鞋垫、水果、蔬菜、药物等载体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 命信息场导仪是在微波振荡反射器(19)上部设旋转盘(9),旋转盘(9)下 面和周围设有生物微波反射盘(10);微波振荡反射器(19)的两侧均设有可 移动支架(14),可移动支架(14)上通过吊环卡子(12)连接有波导器(13), 波导器(13)的后面连接有微波振荡加能器(11),微波振荡加能器(11)通 过柔性波导管(15)与微波振荡反射器(19)相连;微波振荡反射器(19) 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上设有电子显示屏(17);微波振 荡反射器(19)的一侧还通过柔波导管(15)与微波发射器(16)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架(18)的顶端设有固定微波发射器的平台和显示屏(17)。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 波振荡反射器(19)中是在外壳体(26)内设有屮轴,中轴固定在内支架(27) 上;中轴与微波振荡反射器(19)外的旋转盘(9)相连,带动其旋转;柔性 波导管(15)与外部的微波振荡加能器(11)相连接,柔性波导管(15)又 与微波反射器焊合件(1)相连接;通过管卡(4)固定在一起,又通过卡子(2)固定在壳体内支架(27)上,微波反射器焊合件(1)与柔性波导管(15)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 波反射器焊合件(1)内部呈球面反射的几何形状以及内壁设有镀金层,所述的镀金层还可以甩镀银层代替;微波反射器焯合件(1)的材质为紫铜。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 导器(13)的采集面中间为凸起面(28),外圈边缘(29)为平面结构,中间 凸起面(28)与外圈边缘(29)之间的凹进表面(30)上设有多个均布小通 孔(31),该凹进表面(30)为向内,中间部分为锥形的结构,波导器(13)的材质为普通铝合金。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微波振荡加能器(11)的内部内设有与带有线圈(23)的固定架(20),微波 反射叶片(21)上设有磁铁(24);所述的为微波反射腔(22);微波反射叶 片(21)的螺旋升角为10度,且叶片的边缘为以抛物面状向中心巻起的形状; 微波反射叶片(21)表面、微波反射腔(22)内表面及内壁(25)表面及固 定架(20)内表面设有镀金层,该镀金层可以用镀银层代替,所述的镀金层 或镀银层厚度为2-3微米;微波反射腔(22)的外表面设有镀铬层;所述的 微波反射叶片(21)变速旋转运动产生了变频电磁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与治疗相结合的医疗仪器的新技术领域,也涉及育种新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生物信息微波采集方法及生命信息场导仪和它的应用。本发明是是将采集对象设置在生命信息场导仪上,调整好所需距离,3cm以内,打开开关,生命体开始旋转,使采集对象发出的生命信息微波被采集到生命信息场导仪中,并和微波振荡加能器中的变频电磁波同时通过微波发射器输送至接收对象即可,微波发射器距离接收对象的距离在8cm以内。本发明是纯绿色环保产品,制造、使用成本及耗能极低,具有疗效显著、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健时间短、针对性强见效快等特点。适合医疗保健部门、家庭使用,方便普及推广,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N5/02GK101306231SQ200810012369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袁心洲 申请人:袁心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