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9201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可 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根据 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1)急性湿 疹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 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 症减轻,皮损可在2 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2)亚急性湿 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 轻度糜烂,治疗恰当数周内可痊愈,处理不当,则可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湿疹。(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 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 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 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变态反应在湿疹的发病机制 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湿疹可能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常发生于具有过 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 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 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 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同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 等有一定的关系, 一言以蔽之,湿疹的发病往往是诸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致的。诚然,临 床上也可见到,由于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改变,使湿疹病损自然消退而获痊愈。
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及激素,副作用表现有20多种最 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 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 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 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叫"四弯风",生于阴囊叫"绣球风"等名称不下十余种。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 经》。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首先提出中医治疗本病之方药。嗣 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 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明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 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 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不仅对本病的临床症状作了 较详细的叙述,而且将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已积 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讨。如对湿疹的病因,历来医家多认为 以风、湿、热、毒为主,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血虚风燥亦为本病的病理机转之一。辨证 分型方面正逐步趋向统一。治疗方面,在内服中药与外治法并重的基础上,又发掘出针灸、 磁疗,单方验方疗法,使疗效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80% 9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当归10-30份 赤芍20-40份 黄柏20-40份
泽泻10-20份 甘草10-30份
蝉蜕5-15份 茯苓15-40份
荆芥20-40份 栀子20-4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当归15份 赤芍20份 泽泻15份 甘草15份 蝉蜕10份 茯苓25份
荆芥15份 栀子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苍术10-30份 黄连5-12份 防风20-40份
黄柏20份 苍术15份 黄连7. 5份 防风15份 包括下述步骤
(1)当归、赤芍、黄柏、泽泻、甘草、苍术、蝉蜕、茯苓、黄连、并U芥、栀子、防风加水煎 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2)向浓缩液中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5 (80 °C)的稠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软膏剂、凝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赋形剂如凡士林、卡波姆等; 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等;通过软膏剂、凝胶剂外用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清热祛风、凉血活血之功效,用于湿疹的治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膏剂
(1) 当归150g、赤芍200g、黄柏150g、泽泻200g、甘草150g、苍术150g、蝉蜕100g、 茯苓200g、黄连75g、荆芥150g、栀子150g、防风150g加12倍水煎煮二次,每次2 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縮;
(2) 向浓縮液中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5 (80 °C)的稠膏;
(3) 另将硬脂醇300g、蜂蜡90g、胆留醇300g和凡士林800g加热至ll(TC,放冷至70°C。 加入前液,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凝胶剂
(1) 当归150g、赤芍200g、黄柏150g、泽泻200g、甘草150g、苍术150g、蝉蜕100g、 茯苓200g、黄连75g、荆芥150g、栀子150g、防风150g加12倍水煎煮二次,每次2 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縮;
(2) 向浓縮液中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5 (80 °C)的稠膏;
(3) 卡波姆30g与吐温-80 4g及500ml纯水混合后加入4%500ml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将尼 泊金酯2g溶于150ml乙醇后加入,搅拌均匀。再将前液加入搅拌,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当归 10-30份赤芍 20-40份 黄柏 20-40份泽泻 10-20份甘草 10-30份 苍术 10-30份蝉蜕 5-15份 茯苓 15-40份 黄连 5-12份荆芥 20-40份栀子 20-40份 防风 20-40份。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 成的赤芍20份 黄柏20份 甘草15份 苍术15份 茯苓25份 黄连7. 5份梔子15份 防风15份 。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软膏剂、凝胶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当归、赤芍、黄柏、泽泻、甘草、苍术、蝉蜕、茯苓、黄连、荆芥、栀子、防风加水 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縮;(2) 向浓縮液中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5 (80 °C)的稠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软膏剂、凝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当归、赤芍、黄柏、泽泻、甘草、苍术、蝉蜕、茯苓、黄连、荆芥、栀子、防风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清热祛风、凉血活血之功效,用于湿疹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36/884GK101518601SQ20081010116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8日
发明者吴士彬 申请人: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