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97629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 成的肥胖。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表现畏热、多汗、易疲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因脂肪细胞 的不同变化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其不良转归是形成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单纯性肥胖属中医的"痰证"、"水肿"、"虚劳"等范畴。本病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禀赋脾虚,外因为过食肥甘,少劳多卧,致脾虚气弱, 痰湿内生;或年长肾亏,阴阳失调,痰瘀内积,均可使浊邪内生,壅积体内,而致肥胖。病理变化为脾虚气弱,兼之多食少动,致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为痰湿;或过食肥甘 厚味,兼之少劳多卧,致脾虚痰生,日久痰浊内积,而为肥胖。或因中年后,肾气亏虚,阴 阳失调,水湿痰浊内积,或进而痰阻血瘀,痰瘀互结,均使浊邪壅积体内,而致肥胖。痰浊 蕴热内迫,则畏热汗多。因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亏,痰浊壅滞,水谷精微不得输送于肌 肉、四肢,故常感神疲肢倦,动则气短汗出。中医学认为肥胖多属本虚标实之证,非一脏一腑之因,其发病多与饮食失调、肝失疏泄、 脾胃实热、痰湿积聚、脾肾阳虚等因素相关,是在体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 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壅盛于体内而致,本病病位在脾和肾,兼及肺、心、肝。除药物治 疗外,肥胖患者应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综合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疗效。治疗多从清胃除 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方法人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 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1.处方仙茅60—180份 仙灵脾60—180份 巴戟天50—150份菟丝子60 — 180份 当归60—180份 知母60—180份黄柏60—180份 泽泻60—180份 紫草50—150份 狗脊50 — 150份茯茶60—180份 百合50—150份 珍珠母50—150份 紫花地了 50—150份半夏60—180份 丹皮50—150份 杜仲60—180份 郁金50—150份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仙茅120份 菟丝子120份 黄柏120份 泽泻120份 紫草100份 狗脊100份巴戟天120份 知母120份 半夏120份 丹皮100份 杜仲120份 郁金100份仙灵脾120份 当归120份 茯苳120份 百合100份 珍珠母100份 紫花地了 100份本发明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 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还有其 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2.制备工艺(1) 当归加8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 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08 1.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TC,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 受的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采用上述中药原料相互配伍及其制备方法,全方具有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 功效。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l.处方仙灵脾120份 当归120份 茯苳120份 百合100份 珍珠母100份 紫花地了 100份巴戟天120份 知母120份 半夏120份 丹皮100份 杜仲120份 郁金100份仙茅120份 菟丝子120份 黄柏120份 泽泻120份 紫草100份 狗脊100份 2.制备工艺(1) 当归加80。i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 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加入蔗糖粉,混匀,制成颗粒, 干燥,即得。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方法1. 处方 仙茅120份 菟丝子120份 黄柏120份 泽泻120份 紫草100份 狗脊100份2. 制备工艺(1) 当归加8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 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5仙灵脾120份 当归120份 茯苳120份 百合100份 珍珠母100份 紫花地了 100份巴戟天120份 知母120份 半夏120份 丹皮100份 杜仲120份 郁金100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加入淀粉、硬脂 酸镁,压片,即得。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方法1. 处方仙茅120份 菟丝子120份 黄柏120份 泽泻120份 紫草100份 狗脊100份2. 制备工艺(1) 当归加8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 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08 1.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加淀粉,混匀, 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仙灵脾120份 当归120份 茯零120份 百合100份 珍珠母100份 紫花地了 100份巴戟天120份 知母120份 半夏120份 丹皮100份 杜仲120份 郁金100份
权利要求
1. 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仙茅60-180份 仙灵脾60-180份 巴戟天50-150份菟丝子60-180份当归60-180份知母60-180份黄柏60-180份 茯苓60-180份半夏60-180份泽泻60-180份 百合50-150份丹皮50-150份紫草50-150份 珍珠母50-150份 杜仲60-180份狗脊50-150份 紫花地了50-150份郁金5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 制备所述药效成分的优选下列原料巴戟天50—150份 知母60 — 180份 半夏60—180份 丹皮50—150份杜仲60—180份郁金50—150份。 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仙茅120份 菟丝子120份 黄柏120份 泽泻120份 紫草100份 狗脊訓份巴戟天120份 知母120份 半夏120份 丹皮100份 杜仲120份 郁金100份仙灵脾120份 当归120份 茯苓120份 百合100份 珍珠母100份 紫花地了 10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l-2所述的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采用 下列方法制得(1) 当归加80%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 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 受的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 合,其特征是该中药组合为口服制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该中 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片剂等不同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效成分是由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当归、知母、黄柏、茯苓、半夏、泽泻、百合、丹皮、紫草、珍珠母、杜仲、狗脊、紫花地了、郁金等十几位药材经提取而成。本发明中特有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清胃除热、健脾化湿、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254293SQ20081010457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颜丽君 申请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