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31451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速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速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速释制剂是指药物从制剂中快速释放,从而使其吸收快、疗效发挥迅速的一类制剂,目前涉及口服的固体速释片剂主要是分散片、舌下片、唇颊片、口腔崩解片、冻干片等。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可以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分散片与普通片剂相比较,其崩解不受生理环境影响,具有分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同时由于其均匀分散,避免了普通片剂在体内瞬时局部释放造成的局部浓度过高而致的不良反应。与口服液体剂型相比较,分散片等速释片剂具有与混悬液同样的分散效果,而避免了混悬制剂稳定性差、贮运不便的缺点。由于其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儿童、老人及吞咽困难的病人。 口服的长效制剂是指缓/控释制剂,其特点在于减少用药次数,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血药浓度平稳,没有峰谷现象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 4次减少至1 2次的制剂。缓释片和中成药的丸剂均属于缓释剂型。控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 4次减少至1 2次的制剂。缓/控释制剂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大大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
目前所见的专利和文献报道中,口服速释片剂中,尤其是分散片制剂中没有应用缓、控释制剂技术的长效分散片报道;而口服的缓、控释制剂中也未见速释片剂的报道。因此,一些需要口服立即起效同时维持较长药效时间的病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可维持较长药效的速释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维持较长药效的速释片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维持较长药效的速释片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种速释片剂,处方中含有速释起效的药物组分和缓释起效的药物组分两部分。 —种速释片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待制备速释片剂的药
物成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药物制备成缓释起效药物组分;然后,将另一部分药物之比尔成
速释起效药物组分后与缓释起效药物组分混合,采用压片方法制得速释片剂。
本发明的速释片剂具有下述优点(1)药物选择范围大,处方简单,成本低;(2)具
有分散片的特点,崩解不受生理环境影响、分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3)具有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长效作用特点,减少用药次数,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血药浓度平稳,没有峰谷现象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4)对于一些需要口服立即起效同时维持较长药效时间的病患者具有更好地治疗效果。


图1为传统的速释制剂的作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速释片剂的作用示意图,其中 a遇水或体液后迅速膨胀;b崩解;c经过一定时间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的药物累积释放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速释片剂处方中同时包含速释起效的药物组分和缓释起效的药物组分两部分,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助流剂、助悬剂,矫味剂和/或表面活性剂;速释片剂采用普通片剂工艺制备,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流化床制粒压片、直接压片法,亦可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普通片剂工艺制备的速释片剂硬度最佳范围在2-8kg之间。 本发明的速释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预备制称速释片剂的原药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采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微囊化、包衣方法、疏水型固体分散体或骨架型颗粒方法制备成缓释药物组分,然后将另外一部分原药物采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微粉化法、微粉结晶法或亲水型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成速释药物组分后与缓释药物组分混合,最后采用普通片剂工艺制备成速释片剂。 上述的崩解剂和/或填充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崩解剂和/或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琼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粘合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粘合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聚乙二醇类、羟丙甲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润滑剂和/或助流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润滑剂和/或助流剂,包括滑石
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类、硬脂酸镁、氢化蓖麻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助悬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助悬剂,包括海藻酸钠、琼脂、聚乙二醇类、聚
乙烯吡咯烷酮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矫味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矫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巴甜、胶浆类、泡腾矫味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药学中可接受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包括有十二烷基磺酸钠、磺基丁二酸二辛酯及吐温类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速释片剂的释药行为方式可以通过改变速释起效药物组分和缓释起效药物组分比例,药物成分和附加剂的比例、附加剂的不同种类进行调节。
以下从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
处方盐酸喹那普利4g (lg是原料微粉,3g被包裹成微囊)乳糖2g微晶纤维素3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g(内加2g ;外加2g)羧甲基淀粉钠lg阿斯巴甜0. Gg硬脂酸镁0. 15g微粉硅胶0. lg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醇3ml共制成100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盐酸喹那普利微粉与乳糖、微晶纤维素、PVPP(内加部分)充分混匀后过60目筛,加入10X聚乙烯吡咯烷酮K30醇溶液,制成干湿适中的软材,20目筛制粒,5(TC烘干3小时,20目筛整粒,压片前加入喹那普利微囊、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外加部分)、羧甲基淀粉钠、阿斯巴甜、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充分混匀,压片即得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盐酸喹那普利微囊制备将3g基纤维素和3g聚乙烯醇加入50ml环己烷中,于
8(TC水浴中形成溶液,加入3g盐酸喹那普利微粉,搅拌下分散均匀,逐渐冷却,溶解的乙基纤维素逐渐析出,并将药物包裹形成微囊c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崩解试验,3min内全部通过滤网,符合分散片崩解时限要求。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在水中进行药物释放度试验,释放条件为蒸馏水900ml,温度37°C 士0.5t:,转速100r/min,药物的释放曲线见图3。结果表明,盐酸喹那普利速释片具有分散片的特点,可以迅速崩解将速释部分药物快速释放出来,同时缓释部分药物可以维持较长的释放作用。实施例2 :盐酸伐昔洛韦速释片每100片含下列物质盐酸伐昔洛韦15g(3g原料微粉,12g被包裹成微囊)乳糖2g微晶纤维素3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g(内加2g ;外加2g)羧甲基淀粉钠lg阿斯巴甜0.硬脂酸镁0. lg微粉硅胶0. lg吐温800. 3g5X聚乙烯吡咯烷酮S630水溶液 10ml
共制成100片制备工艺盐酸伐昔洛韦微粉与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内加部分)充分混匀后过60目筛,加入含有吐温80和5X聚乙烯吡咯烷酮S630水溶液,制成干湿适中的软材,20目筛制粒,5(TC烘干3小时,20目筛整粒,压片前加入盐酸伐昔洛韦微囊、交 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外加部分)、羧甲基淀粉钠、阿斯巴甜、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充分混匀, 压片即得速释盐酸伐昔洛韦片。 盐酸伐昔洛韦微囊的制备将乙基纤维素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盐酸伐昔洛韦微 粉,在冰水浴中搅拌30min,得到混悬液,在高速搅拌下,将混悬液加入到含有十二烷基硫酸 钠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形成微囊。 盐酸伐昔洛韦速释片崩解实验符合分散片要求,在水中进行药物释放度试验,释 放条件为蒸馏水900ml,温度37t: ±0. 5°C ,转速100r/min,药物的释放曲线类似于实施例 10X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 4ml
共制成100片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扑热息痛微粉过80目筛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 合,加入扑热息痛微囊,混匀,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作为粘合剂,制粒,8(TC温度 下干燥两个小时,20目筛整粒,加淀粉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扑热息痛速释片。
扑热息痛微囊制备将3. 5g扑热息痛分散在25ml乙基纤维素丙酮(40g/L)溶液 中,再于液状石蜡中分散成乳状液,加蒸馏水(非溶剂)使乙基纤维素凝聚成囊,蒸馏水洗 涤、干燥后得到扑热息痛微囊。 扑热息痛速释片崩解实验符合分散片要求,在水中进行药物释放度试验,释放条 件为蒸馏水900ml,温度37°C ±0. 5t:,转速100r/min,药物的释放曲线类似于实施例1。
实施例4 :硝苯地平速释片
处方 硝苯地平 3. Og(lg硝苯地平_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粉,2g
硝苯地平-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骨架颗粒) 微晶纤维素 6. 5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3.0g 乳糖 6. Og 微粉硅胶 0. 2g 共制成100片 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制备硝苯地平-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粉与微晶纤维素、低取 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和微粉硅胶混合,过60目筛,加入硝苯地平_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 素骨架颗粒,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硝苯地平速释片。 硝苯地平-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粉将硝苯地平与聚乙二醇4000按照l : l质量 比混匀,加热至熔融,在剧烈搅拌下冰水浴中骤冷成固体,将此固体在l(TC放置24小时,粉




实施例3 :扑热息痛速释片 处方
扑热息痛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淀粉
硬脂酸镁
4. 5g 6. Og 0. 2g
5. Og(l. 5g原料微粉,3. 5g被包裹成微囊)
6碎过60目筛。
硝苯地平_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骨架颗粒将硝苯地平和邻苯二甲酸羟丙甲
纤维素按照i:l质量比置于双螺旋挤压机内,经混合、捏制而成黄色透明硝苯地平-邻苯
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固体分散体,过20目筛制颗粒。 硝苯地平速释片崩解实验符合分散片要求,在水中进行药物释放度试验,释放条 件为蒸馏水900ml,温度37°C ±0. 5t:,转速100r/min,药物的释放曲线类似于实施例1。
权利要求
一种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速释片剂处方中含有速释起效的药物组分和缓释起效的药物组分两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速释起效的药物组分是采用药 学上可以接受的微粉化法、微粉结晶法、亲水型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缓释起效的药物组分是采用药 学上可以接受的微囊化、包衣方法、疏水型固体分散体、骨架型颗粒方法制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崩解剂 和/或填充剂,其中的崩解剂和/或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琼脂、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组合。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粘合剂, 其中的粘合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聚乙二醇类、羟丙甲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 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润滑剂 和/或助流剂,其中的润滑剂和/或助流剂包括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类、硬脂酸镁、 氢化蓖麻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助悬剂, 其中的助悬剂包括海藻酸钠、琼脂、聚乙二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 其中的矫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巴甜、胶浆类、泡腾矫味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 性剂,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十二烷基磺酸钠、磺基丁二酸二辛酯及吐温类其中的一种 或几种组合。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释片剂,其特征在于速释片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 粒压片、流化床制粒压片、直接压片法或冷冻干燥法制备。
11. 一种速释片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待制备速释片剂的药 物成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药物制备成缓释起效药物组分;然后,将另一部分药物制成速释 起效药物组分后与缓释起效药物组分混合,采用压片方法或冷冻干燥法制得速释片剂。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速释片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 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流化床制粒压片或直接压片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释长效的新型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学中口服药物制剂新技术领域。通过在分散片处方中加入缓释起效的药物组分,将分散片制剂的速释作用和缓控释制剂的长效作用结合起来,发挥速释长效特点,更能适合于一些需要口服立即起效同时维持较长药效时间的病患者的需要。
文档编号A61K47/34GK101744785SQ20081021801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傅红兴, 周志彩, 唐琴琴, 徐艳艳, 李校堃, 田吉来, 赵应征, 靳卓, 高慧升, 鲁翠涛 申请人:温州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