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5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气管导管。技术背景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是急救或围术期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喉腔是气管内插管的必经之路,声门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位于喉腔的两侧壁下方由喉粘膜形成的一对皱襞即声带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其截面形状如图l所示。气管由16-20个"C"形的气管软骨环以及连"J矣各软骨环间的环韧带构成,气管软骨后方的缺口由结締组织和平滑肌构成的膜壁所封闭。目前常用的气管导管普遍采用圓形的截面,并且其前端为较坚硬的斜面状。通常在插管特别是在盲探气管插管时,其前端容易浮皮声襞(声带)或者气管软骨卡住,对声襞及气管造成损伤;为了满足肺部通气的需要,圆形截面的管子直径比声门宽度要大,插管完成后其管壁必然压迫声襞,如图2所示,损伤声襞,而且声门下的粘膜下组织较疏松,损伤时易发生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喉水肺、声门下水肿、声带麻痹、勺状软骨脱位、咽喉痛等并发症,特别是小儿的喉腔较狭小,常易因气管内插管损伤水胂而引起喉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在插管困难时,导引探条成功进入气管内,普通气管导管常由于斜面状尖端被阻止在声门外,无法沿导引探条进入气管。目前的双腔气管导管为了满足单肺通气的需要,外径较粗,对声门刺激更强,术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肺部通气的需要,同时对声门和气管创伤小,而且方便进行插管操作的用于气管插管的气管导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气管导管,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柔性管体以及附于管体外的套嚢系统,所述管体具有前端开口以及与该前端开口相对的后端开口,后端开口处形成导管接头,前端开口与管体的外壁所围成的内腔以及后端开口共同界定了气流通道,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长宽比介于3.0和1.2之间。冲艮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部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于一起,;波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套嚢系统包括可充气的套嚢、套嚢细导管、具有阀门和测定套嚢内压力的小囊的充气接头,套嚢设置于导管管体外表面靠近管体前端开口处并且与管体融为一体环绕管体一周,套嚢、套嚢细导管、充气接头顺序连接并且连通。根据上述主要4支术特征,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呈螺旋状分布的线材。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线材骨架,线材骨架是一组线材单体固定于至少一条线材上。一种双腔气管导管,包括由长管以及短管形成且具有一定长度的管体,管体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前段只有单独的长管,其向左侧或者右侧弯曲,中段由长管与短管合成具有双腔的一体,后段长管与短管彼此分离;中段前端处形成外侧向后倾斜的短管前端开口,管体中段靠近短管前端开口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套嚢,管体前段靠近长管前端的外表面上形成支导管套囊,所述管体中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圆形或卵圓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或者是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的形状,该长形的长宽比是介于3.0和1.2之间。根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左长管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根部与管体连接于一起,彼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创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提供了能够满足肺部通气的气流通道横截面面积,并且具有与自然状态下人的声门形状相似的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保持与声门形状相匹配,从而将气管插管时对声门襞产生的创伤大大减少;并且该导管的前端具有柔性的倾斜导入结构,使插管时对气管以及声门等脆弱组织的伤害进一步减少,而且可以引导导管顺利插入,方便了插管操作。图1是人体喉部气管声门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声带被普通气管导管挤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气管声门处的侧向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单腔气管导管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中本实用新型中单腔气管导管的前端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单腔气管导管的管体以及充气套嚢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单腔气管导管的主视截面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状线材加强型气管导管的局部示意图及横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状线材的立体示意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中线材骨架的立体示意图;图ll是本实用新型中"U"形线材单体的线材骨架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腔气管导管的剖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腔气管导管的管体以及充气套嚢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4是图10中F方向投影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l展示了声门500的形状。声门500两側的声带502是一种较为脆弱的人体组织。参考图1、图3,左右两片声带502通过左右两片前庭襞506与气管连接,从而形成声门500。正常呼吸时声门500打开,进食吞咽时,会厌504弯下来从而盖住声门50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腔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包括一定长度的柔性管体20以及附于管体20上的套囊系统。上述管体具有前端开口24以及与该前端开口相对的后端开口25,后端开口处25形成与机械通气设备连接的导管接头26,前端开口24、管体20的外壁202所围成的内腔204以及后端开口25共同界定了气流通道。机械通气设备与导管接头26连接后,通过气流通道控制人体的肺部通气。所述管体20设有刻度,使得插管者清楚的知道盲探插管的插入深度。如图6所示,上述管体20的横截面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的,并且该外轮廓沿长度方向其宽度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形成类似葵瓜子形、瓶子形的形状,上述无棱角的长形也可以是椭圓形或卵圓形或长圓形的形状;该外轮廓的长宽比取值为3.0至1.2,该长宽比的最优值是2。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管体2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也可以是具有与自然状态下人的声门500截面形状相吻合的其他形状,又可以是多段圆弧圓滑过渡连接形成的类似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形状,即是三角形或梯形的各条边用弧线取代,各个角倒圆角所形成的形状。上述三角形或梯形最好是等腰的三角形或梯形。上述横截面的外轮廓各处光滑地过渡,从而避免插管后对人体气管等组织产生刺激或者创伤。为了满足肺部通气的需要,管体20的内腔204的横截面面积需要接近声门500横截面面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管的管体20及其内腔204的横截面形状与声门500形状相吻合,可以减少导管对声门500两侧的声带502的挤压,避免产生图2所示的传统气管导管使用时对声带502的强烈挤压,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对声带502等脆弱组织产生的创伤。参考图5所示的导管前端22的放大图,上述的气管导管前端开口24处沿管体20的外壁202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28,每个舌壁28的根部281与管体20的外壁202连接于一起,相对两个舌壁28的前端282;波此连接为一体,形成U形尖端,并且每个舌壁28从其根部281向前端282逐渐变小、变薄,从而使舌壁28部分相对管体20的外壁202较软较小。舌壁28的各个側面与管体20的外壁202相应的侧面在连接处光滑过渡,舌壁28以及管体20外表面光滑无尖刺。插管盲探时由小逐渐变大的舌壁28对导管的插入起到引导的作用,较小的舌壁28的前端282进入狭窄的声门500后,舌壁28倾斜的侧面引导导管顺利进入声门,减少因导管的前端22卡在气管软骨、声带502或者会厌504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由于软的舌壁28以及前端282具有緩冲性能,在盲纟笨过程导管的前端22接触声带502、气管软骨或者其他咽部部位时可以减少对人体器官组织的损伤。另外,在插管时,喉镜无法暴露声门时,相对于管壁较小的舌壁28可以取代导引探条,从而方便进行盲探插管。如图4、图7所示,上述附于管体20上的套嚢系统包括套囊40、套嚢细导管42、带有阀门的充气接头44。套嚢"设置于管体20的外表面靠近导管前端开口24处,套嚢40沿气管导管周向环绕管体20—周,与导管的管体20融为一体,距离导管前端距导管尖端l~3cm处最合适;套嚢细导管42—端与套嚢40连通的,另一端与充气接头44连接并连通;充气接头44带有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对套囊40充气或放气。套嚢40、套嚢细导管42、充气接头44顺序连接,形成对套嚢40进行充气或放气的气流通道。导管插入气管后,打开阀门,通过套嚢细导管42对套囊40充气,套嚢40充气后把气管导管与人体气管之间的间隙堵住,此时关闭阀门,套囊40保持充气状态,从而形成人体肺部、气管导管与机械通气设备之间的封闭式气流循环系统;机械通气结束时,打开阀门,把套嚢40内的气体抽取出来,使气管导管和套嚢40能够从气管狭窄部位取出。套嚢40在气管导管上沿气管管体20的轴向长度为3~5cm。导管长度根据人的气管、口腔或鼻腔至出口的距离决定,导管暴露在口腔或鼻腔外的部分长度应该适中,否则过长则浪费材料并使用不便,过短则会影响使用方便。气管导管的总长度大约是32cm以下,也可以略有变化;如果是儿童用的导管,因节约成本需要而导管长度应该较小,管体截面相应较小。下面使用两个表格的数据对不同规格的气管导管的截面大小作比较,其中外横径表示本实施例中导管的管体截面的宽度,外纵径表示其截面外轮廓的长度。目前常用气管导管一览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12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到,目前使用的管径为11.6mm的圆形导管,可以被外横径为8.5mm外纵径为17.5rm的导管取代,从而更加适合声门的形状,减少插管以及留置时产生的喉部組织创伤。所述气管导管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管型零件,该材料最好选择柔软的塑料材料,如PVC(聚氯乙稀)、PE(聚乙烯)等。参考图8,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加强型气管导管,该加强型气管导管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管导管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管的管体20的外壁202内具有金属丝60,所述金属丝60呈螺旋状或者蛇骨状分布于管体20的外壁202的内部。如图9所示,螺旋状分布的金属丝60在沿导管延伸方向的投影形状与管体2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一致;如图10所示,金属丝60的分布形式可以是呈蛇骨状的,即是一组金属丝单体固定于至少一条金属丝上的金属丝骨架,其中的金属丝单体的形状与管体6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一致,上述金属丝单体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开放的呈"U"形的。金属丝60的直径小于管体20的外壁202的壁厚。上述金属丝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具有弹性的硬质线材,如尼龙丝线材。由于上述加强型气管导管的管体20的外壁202的内部增加了金属丝,而金属丝60作为管体20的外壁202的框架,加强了导管管体20的外壁202的强度,因此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即使使用较软的塑料制成的导管也不会被压扁或扭曲,从而减少了气管脆弱组织的创伤并且保证了肺部通气。参考图12、图13、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是一种双腔气管导管,该导管与前述单腔气管导管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包括长管81以及短管82形成的一定长度的管体80,管体80分为前段83、中段84以及后段85,前段83只有单独的长管81,中段84由长管81与短管82融为一体,后段85的长管81与短管82彼此分离;中段84的前端841处形成外侧向后倾斜的短管前端开口820,管体80的中段84靠近短管82前端开口820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气的导管套嚢86,管体80的前段83靠近长管81的前端811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气的支导管套嚢87。气管导管还包括与支导管套嚢87连接于一起的套嚢细导管88以及充气接头89,其形式与单腔气管导管的套嚢系统相同。上述具有长管81的管体80的前段83形成单肺通气时所需的支导管。支导管插入支气管后,支导管套嚢87充气后把管体80与支气管之间的间隙堵塞,同时也对导管套嚢86进行充气把管体80的中段84与人体气管之间间隙堵塞,从而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肺部通气通道,因此能够实现单肺通气。本实施例中,长管81的前端开口812处沿管体80的外壁90向前形成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92,相对两个舌壁前端94彼此连接为一体,其形式与上述单腔气管导管前端开口24处的舌壁28的形式一致,并且导管主体保持了单腔气管导管的与声门500相似的截面形状,同样具有导入功能使得插管容易,减少对声带、气管等组织的创伤,减少术后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以上所揭露的^f义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导管,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柔性管体以及附于管体外的套囊系统,所述管体具有前端开口以及与该前端开口相对的后端开口,后端开口处形成导管接头,前端开口与管体的外壁所围成的内腔以及后端开口共同界定了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棱角的长形的长宽比介于3.0和1.2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根部与管体的外壁连接于一起,彼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嚢系统包括可充气的套嚢、套嚢细导管、具有阀门和测定套嚢内压力的小嚢的充气接头,套嚢设置于导管管体外表面靠近管体前端开口处并且与管体融为一体环绕管体一周,套囊、套嚢细导管、充气接头顺序连接并且连通。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呈螺旋状分布的线材。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壁内部具有线材骨架,线材骨架是一组线材单体固定于至少一条线材上。9、一种双腔气管导管,包括由长管以及短管形成且具有一定长度的管体,管体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前段只有单独的长管,其向左側或者右侧弯曲,中段由长管与短管合成具有双腔的一体,后段长管与短管彼此分离;中段前端处形成外侧向后倾斜的短管前端开口,管体中段靠近短管前端开口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套囊,管体前段靠近长管前端的外表面上形成支导管套嚢,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中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无棱角的长形,无棱角的长形是椭圓形或卯圆形或长圓形或葵瓜子形或者是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的形状,该长形的长宽比是介于3.0和1.2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长管前端开口处沿管体向前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舌壁,舌壁的根部与管体连接于一起,彼此相对的两个舌壁的前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每个舌壁的宽度由根部向前端逐渐变小。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微创气管导管,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柔性管体以及附于管体外的套囊系统,所述管体具有前端开口以及与其相对的后端开口,后端开口处形成导管接头,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外轮廓是椭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或葵瓜子形或者其他无棱角的长形,所述长形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为了满足肺部通气,该气管导管提供了足够大的气流通道截面面积,并且其形状依然可以保持与声门形状相匹配,从而将气管插管时及留置期间对声门襞产生的创伤减到最少。并且该导管的前端具有柔性的倾斜导入结构,使插管时对气管以及声门等脆弱组织的伤害进一步减少,而且可以引导导管顺利插入,方便了插管操作。文档编号A61M16/04GK201168312SQ20082004478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11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11日发明者袁福利,宏赵,阳赵申请人:赵阳;袁福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