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搬移伤病用的担架,都有一个固定的长度,这种担架不仅造价高,体 积大,而且不易携带,灵活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移位装置,以克服现有的担架造价高, 体积大,不易携带,灵活性不强的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移位装置,包括两托臂、吊带、环套、圓管,所述吊带设在圓管 的上部;吊带两端与套环固定在一起;所述两托臂通过套环分别设在圆管两端, 一端固定,另一端可移动,以适合不同的身高;所述托臂采用不锈钢或工程塑 料制成,在托臂边缘和底部设有加强筋,以提高其强度;托臂中间镂空成孔, 一方面可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可降低成本;托臂底部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采用插 接的方式,可以分开和合起;所述两托臂分别接触人体的头、颈、肩部和臀、 腿部,这二部位做成适合人体这二段部位的形状。
使用时,根据病人的身高,移动托臂至适当位置,将托臂打开,分别移至 人体头、颈、肩部和臀、腿部的下方,再将托臂合起;两个人用一根棒或杆放 在吊带下面,即可实现人体移动;为了防止人体重压将托臂分开,在套环上还装 有棘轮锁止装置,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构造简单,重量轻,体积小,通过调整两托臂在 圆管上的位置,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灵活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
来进一步阐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3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体移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体移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
1、左托臂;2、吊带;3、圓管;4、套环;5、右托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2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体移位装置,包括左托臂l、 右托臂5、吊带2、环套4、圆管3,所述吊带2设在圆管3的上部,吊带2 两端与套环4固定在一起;所述左托臂l、右托臂5通过套环分别设在圆管两 端,左托臂1固定,右托臂5可移动,以适合不同的身高;还可在左托臂l、 右托臂5边缘和底部设有加强筋,以提高其强度,所述左托臂l、右托臂5中 间镂空成孔, 一方面可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左托臂l、右托臂5 底部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分开和合起,无须将人体拍魄只 要有一些空隙,就能将左托臂l、右托臂5放入人体下方;所述左托臂l与人 体接触的部位为头、颈、肩部;右托臂5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为臀、腿部,这二 部位分别做成适合人体这二段部位的形状。
使用时,根据病人的身高,移动右托臂5至适当位置;将左托臂l、右托 臂5打开后,分别移置在人体头、颈、肩部和臀、腿部的下方,再将左托臂l、 右托臂5合起,两个人用一根棒或杆放在吊带2下面,即可实现人体移动;当 左托臂1、右托臂5的两边合起时,为了防止人体重压将左托臂1、右托臂5 分开,在套环4上还装有棘轮锁止装置,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移位装置,包括左托臂(1)、右托臂(5)、吊带(2)、套环(4)、圆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2)设在圆管(3)的上部,吊带(2)两端与套环(4)固定在一起;所述左托臂(1)、右托臂(5)通过套环(4)分别设在圆管(3)两端,左托臂(1)固定,右托臂(5)可移动;所述的左托臂(1)、右托臂(5)边缘和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套环(4)设有棘轮锁止装置;所述的左托臂(1)、右托臂(5)的中间镂空成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移位装置,包括两托臂、吊带、套环、圆管,所述吊带设在圆管的上部,吊带两端与套环固定在一起;所述两托臂通过套环分别设在圆管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可移动,以适合不同的身高;所述托臂采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制成,在托臂边缘和底部设有加强筋,以提高其强度,所述托臂底部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分开和合起;所述套环上装有棘轮锁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构造简单,重量轻,体积小,通过调整两托臂在圆管上的位置,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灵活性强。
文档编号A61G1/00GK201271327SQ20082012762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林 邹 申请人:林 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