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 一 种辅助治疗呼吸性 碱中毒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中,时常会出现气管插管患者因为过度呼吸、二氧化碳呼出 过多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保证患 者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过度流失。如何使患者呼出二氧化碳回吸到体
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医院中现有的普通吸氧面罩适用于口鼻部,不适 合气管插管患者使用,所以,针对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医疗人员大多使
用自制简易面罩的方法把饮料瓶从瓶子中间横向剪开,将圆锥形的饮料 瓶上半部留用,将其罩在患者气管插管处,在饮料瓶边缘开孔,通过固定 绳穿过孔将饮料瓶固定。这种自制简易面罩虽然可以辅助纠正呼吸性碱中 毒,但是具有以下缺点固定不牢靠,通过固定绳将其固定在患者气管插 管处,实际固定效果不好,易偏移位置。另一方面,由于饮料瓶的体积有 限,其存储二氧化碳的能力有限,达不到最优的辅助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 靠,保证了患者不会过量排出二氧化碳,并提高氧气利用率,且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插管患 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的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通过集气管与储气囊相连通,所述储气囊上开有多个通气孔。
3所述集气管连接在储气囊的上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储气囊下部侧壁 上或下端面上。
各通气孔上均设置有开启/关闭该通气孔的塞头。
所述集气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位于连接管的侧壁上,在连接管上位于 连接管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吸痰器或供 氧管的连接口 ,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开启/关闭该连接口的复合盖。
所述复合盖由盖体和设置在盖体上的盖塞组成。
所述连接管、集气管和储气囊三者为组装式结构或整体式结构。 所述储气囊为透明囊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固定牢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把连接管和患者气管导管相连接后,把 储气囊放置在病床上患者的一侧即可,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比用塑料瓶制 作的简易面罩固定效果好。2、治疗效果好储气囊使患者呼出的一部分 二氧化碳再次回吸到患者体内,保证了患者不会过量排出二氧化碳;集气 管不仅使储气囊能放置在病床上,而且有效增加了气体流动死腔,方便二 氧化碳的收集和再次吸入。3、功能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来连接吸痰 器和供氧管。4、提高氧气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氧气因为过度通 气而流失,提高了氧气利用率。5、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的连接管1、集 气管2和储气囊3,连接管1通过集气管2与储气囊3相连通,储气囊3上开有多个通气孔,集气管2连接在储气囊3的上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 储气囊3下部侧壁上或下端面上。在使用时,将连接管l和插入患者气管 导管相连通,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储存在储气囊3中并随呼吸再次回到患 者体内,保证了患者不会过量排出二氧化碳,储气囊3中的一部分二氧化 碳通过通气孔排出,以免造成患者回吸二氧化碳过多、供氧不足。每个通 气孔上均密封卡接有开启/关闭该通气孔的塞头4,以方便根据患者需要回 吸的二氧化碳量,控制各塞头的开启/关闭来调解储气囊3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
在连接管1上位于连接管1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一端的相对端设置 有用于连接吸痰器或供氧管的连接口 ,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开启/关闭该 接口的复合盖5,复合盖5由盖体51和设置在盖体51上的盖塞52组成。 复合盖5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吸痰器连接管和供氧管管径大小不同的需要 在清除患者体内分泌物时,卸下连接管1接口上的复合盖5,把吸痰器连 接管连接在接口上,即可开始吸痰;在患者需要输送氧气时,只需卸下复 合盖5上的盖塞52,把供氧管穿过盖体51并将其与连接管1的接口相连 接,这样供氧管输送的氧气通过连接管1送达患者体内,保证了患者需要 的氧气量。不使用供氧管和吸痰器的时候,把复合盖5安装在连接管1的 接口上即可。集气管2与连接管1的连接处位于连接管1的侧壁,有效增 加了气体流动死腔,易于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收集和再次吸入。
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医院中的使用,连接管1、集气管2和储气囊3 可以做成整体式结构,而在不经常使用的科室可采用现有医疗器械组装而 成。为方便医疗人员的护理,储气囊3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囊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的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通过集气管(2)与储气囊(3)相连通,所述储气囊(3)上开有多个通气孔。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集气管(2)连接在储气囊(3)的上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储气 囊(3)下部侧壁上或下端面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 征在于各通气孔上均设置有开启/关闭该通气孔的塞头(4)。
4.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集气管(2)与连接管(1)的连接处位于连接管(1)的侧 壁上,在连接管(1)上位于连接管(1)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通一端的相 对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吸痰器或供氧管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开启 /关闭该连接口的复合盖(5)。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复合盖(5)由盖体(51)和设置在盖体(51)上的盖塞(52) 组成。
6.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集气管(2)和储气囊(3)三者为组装式结 构或整体式结构。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储气囊(3)为透明囊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患者用二氧化碳收集器,包括与患者气管里的导管相通的连接管、集气管和储气囊,连接管通过集气管与储气囊相连通,储气囊上开有多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保证了患者不会过量排出二氧化碳,并提高氧气利用率,且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M16/22GK201295448SQ20082022821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冯雪艳, 静 孙, 华 张, 房海英, 林 杨, 王晓明, 高建苑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