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0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 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 感。在工作过度疲劳或是心情压抑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 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燥等症状,其头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针对神经性头痛 的治疗,目前,大多采用止痛类或抗抑郁类的以对症治疗为主的西药,或采用包括电针灸疗 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经络导平治疗以及按摩推拿治疗等在内的“综合物 理疗法”。采用西药治疗,其治标不治本,病情虽可缓解,但是还经常反复发作,甚至还会出 现服用止痛类药物在瘾的后遗现象。采用“综合物理治疗”,其疗程长、疗法总体效果不大显著。中医认为,神经性头痛乃内结风寒,阻滞经脉,气滞血瘀,直犯清空,血虚经脉失 养,治法则以祛风散寒,化瘀通络,活血行气止痛为主。因此,当以运用中医中药理论进行辩 证施治,标本兼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存在治标不治本、综合物理治疗存在疗程长、疗法 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药源广、疗效快、成本低、治愈率高,且无毒 副作用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 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10-20g、丹参15-40g、桃 仁5-18g、红花3-15g、白芍20-50g、甘草3_10g、五灵脂5_15g、没药5_18g、元胡15_40g、川 芎 5-25g、白芷 3-18g、黄苓 5-20g、菊花 10_30g、羌活 10_25g。本发明的优先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 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15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30g、 甘草6g、五灵脂10g、没药10g、元胡20g、川芎15g、白芷10g、黄苓15g、菊花15g、羌活15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 痛,润肠通便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 疽疮疡的治疗;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 血安神之功效,主治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之功效;
白芍,性凉,味苦酸,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五灵脂,性温,味甘,具有活血散瘀,炒炭止血功效,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治疗;没药,性平,味苦、辛,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功效,主治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 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元胡,性温,味辛、苦,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主治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 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用于安抚神经,正 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的治疗;白主,性温,味辛,归肺、胃经,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功 效;黄苓,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发热烦渴治疗;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膀胱、肾经,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功效,用于头痛,风湿 痹痛,肩背酸痛的治疗。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采取祛风利湿、 活血止痛、养血濡脑的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 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其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种原料药均为药 性平和的植物药,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并且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快,治愈率高。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取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总有效率达96%以上,治愈率达7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分组成当归15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30g、甘草6g、五灵脂10g、没药10g、 元胡20g、川芎15g、白芷10g、黄苓15g、菊花15g、羌活15g,按重量配比取上述药物,水煎取 汁300ml,分成二份,每天早、晚2次服用。经临床患者应用,总有效率达96%以上。本发明 疗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实施例2 —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分组成当归log、丹参40g、桃仁5g、红花3g、白芍50g、甘草10g、五灵脂15g、没药5g、元 胡40g、川芎5g、白芷18g、黄苓20g、菊花30g、羌活10g,按重量配比取上述药物,水煎取汁 300ml,分成二份,每天早、晚2次服用。实施例3 —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分组成当归20g、丹参15g、桃仁18g、红花15g、白芍20g、甘草3g、五灵脂5g、没药18g、元 胡15g、川芎25g、白芷3g、黄苓5g、菊花10g、羌活25g,按比例取上述药物,水煎取汁300ml, 分成二份,每天早、晚2次服用。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12g、丹参25g、桃仁12g、红花9g、白芍35g、甘草Sg、五灵脂12g、没药15g、 元胡25g、川芎19g、白芷9g、黄苓12g、菊花15g、羌活13g,按比例取上述药物,水煎取汁 300ml,分成二份,每天早、晚2次服用。实施例5 —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分组成当归16g、丹参28g、桃仁16g、红花6g、白芍40g、甘草6g、五灵脂Sg、没药15g、元 胡22g、川芎18g、白芷9g、黄苓9g、菊花16g、羌活16g,按比例取上述药物,水煎取汁300ml, 分成二份,每天早、晚2次服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水煎方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上 述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约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5厘米左右进行 煎煮。未沸以前用武火煎煮,沸后要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第二次煎煮,水沸后煎煮15-20 分钟,两次煎煮取汁300ml。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其 年龄在25-66岁之间,病程0. 5-15年。二、临床症状表现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减 退、心慌气短、腰膝酸软、手足颤动、情绪急躁、焦虑多疑等症,在疲劳、用脑过度、睡眠不足 或情绪不好时加重。三、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体重及年龄酌情增减药量。 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油炸粘腻、 辛辣及寒凉食物。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天后,30例患者的神经性头痛症状有所 改善;服药7-15天后,48例症状明显减轻;服药1-2个月,35例基本痊愈,无痛感,随访跟踪 无发生反复者;其他两例无效。五、典型案例于某,男,42岁,就诊时自述,患头痛已有6年余,头一侧痛甚,或左或右,呈跳痛、 掣痛,经年不愈,每因冒风受寒或情绪不畅而诱发。检查其神志清醒,眼底正常,舌苔薄白, 脉弦或紧,诊断为风邪入脑型神经性头痛。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服用7天后,头痛症状 有所改善,继而服用15天,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继服至45天,头痛全无,痊愈,为固疗效,减 半服用至50天止。追访一年,未见复发。周某,女,41岁,就诊时自述,患头痛已有4年余,头痛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 有定处,或痛如针刺,或剧痛似裂,或青筋现露,其经行滞涩量少,且挟瘀块,或经行头痛加 重。检查其神志清醒,眼底无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细涩,诊断为瘀阻脑络 型神经性头痛。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服用10天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继服至30天,月 经正常,头痛全无,走访一年,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10-20g、丹参15-40g、桃仁5-18g、红花3-15g、白芍20-50g、甘草3-10g、五灵脂5-15g、没药5-18g、元胡15-40g、川芎5-25g、白芷3-18g、黄苓5-20g、菊花10-30g、羌活10-25g。
2.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分组成当归15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30g、甘草6g、五灵脂10g、没药10g、 元胡20g、川芎15g、白芷10g、黄苓15g、菊花15g、羌活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10-20g、丹参15-40g、桃仁5-18g、红花3-15g、白芍20-50g、甘草3-10g、五灵脂5-15g、没药5-18g、元胡15-40g、川芎5-25g、白芷3-18g、黄芩5-20g、菊花10-30g、羌活10-25g。本发明中草药物配制简便、药源广、疗效快、成本低、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经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达96%以上,治愈率达70%。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1804108SQ2009100191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吕红权, 孙红梅, 柳晖 申请人:孙红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