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192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却除瘟疫侵袭之疫毒;又能清除五脏六腑蕴积之毒的清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炎、抗病毒的药物,最常用的是抗生素,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抗药性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中药也存在的许多抗病毒抗病菌的药物,均存在着不足之处,难以适应目前的综合感染症。
临床一般多见的是“多病菌多病毒综合感染症”,以及变异性病菌病毒、新生病毒引起烈性传染病等,因此单纯的抗生素难以愈疾,同时多用则负效应很大;中药单用一些清热解毒之药,也见效不大,又伤脾胃、乃至正气。因为目前无论是外感、内因之疾病绝大多数都不是单因果关系,而是多因果关系,特别是瘟疫或者烈性传染病能迅即由表及里侵袭太阴肺经,并伤及多脏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清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既能却除外感六淫所袭之邪,瘟疫侵袭之疫毒,又能清除五脏六腑蕴积之毒。
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0~40份,金银花10~35份,板蓝根15~35份,大黄10~25份,三七10~30份,丹参15~35份,射干10~20份,虎杖10~30份,穿心莲15~35份,柴胡15~35份,青蒿10~30份,夏枯草6~30份,黄连5~20份,白芍6~30份,白术15~35份,砂仁10~30份,黄芪15~35份,党参10~25份,玄参10~30份,茵陈蒿15~30份,山楂15~35份。
本发明还提供以下两种优选的组分重量配比 所述清毒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0~30份,金银花10~30份,板蓝根15~30份,大黄10~20份,三七10~25份,丹参20~30份,射干10~15份,虎杖10~25份,穿心莲15~30份,柴胡15~30份,青蒿10~25份,夏枯草10~30份,黄连10~20份,白芍10~30份,白术15~30份,砂仁15~25份,黄芪15~30份,党参10~20份,玄参10~25份,茵陈蒿20~30份,山楂15~30份。
或者所述清毒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5~30份,金银花15~30份,板蓝根20~30份,大黄10~15份,三七10~20份,丹参25~30份,射干10~13份,虎杖10~20份,穿心莲20~30份,柴胡15~25份,青蒿10~20份,夏枯草10~15份,黄连10~15份,白芍15~30份,白术20~30份,砂仁15~20份,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玄参10~20份,茵陈蒿25~30份,山楂20~30份。
所述清毒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20份,金银花15份,板蓝根15份,大黄10份,三七20份,丹参30份,射干10份,虎杖15份,穿心莲20份,柴胡20份,青蒿10份,夏枯草10份,黄连1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砂仁20份,黄芪30份,党参10份,玄参15份,茵陈蒿30份,山楂30份。
本发明提供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1)按金银花10~35份、砂仁10~30份、穿心莲15~35份、柴胡15~35份、白芍6~30份、白术15~35份、党参10~25份、山楂15~35份、黄芪15~35份的重量配比称量,以体积分数为50~90%的乙醇为溶剂,在减压条件下,30~40℃下回流提取0.5~3h,提取完成之后回收乙醇,干燥得到提取物A; 2)按板蓝根15~35份、大黄10~25份、玄参10~30份、公英10~40份、丹参15~35份、三七10~30份、射干10~20份、虎杖10~30份、青蒿10~30份、夏枯草6~30份、黄连5~20份、茵陈蒿15~30份的重量配比称量,以水为溶剂,常压条件下回流提取0.5~3h,提取完成后提取溶液冷却至室温,分1~3次向提取溶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达到60%~80%;去除沉淀,取上清部分浓缩、干燥后得到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充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清毒中药。
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的用法为冲服,每次5~8g,每日3次。按本发明制备的粉末状清毒中药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辅料,还可以制成片剂、胶囊、丸剂等常用剂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中药配方,是延用中医理法的诊治逻辑,拟定出具有综合效应的方药,并进一步遣药优选,从而推出的一个配方。该配方中选用黄连、白术为君药,因心为君主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故清心健脾,能有调和五脏六腑,清除脏腑毒素的调理整体之功效;且防凉寒解毒之药而不伤脾胃,温补益气,而不助火毒,即温补不燥,寒凉不泻的有利无弊之疗法为主; 夏枯草、金银花、板蓝根、青蒿和川心莲能祛除六淫之邪毒,即能防流感病毒,外感时疫、瘟疫之疫毒等;大黄、苦参、茵陈能荡涤脏腑蕴积火、热、燥、湿之毒;虎杖、穿心莲、射干、柴胡能解表清里,清肺燥热之毒;茵陈、青蒿能利肝胆湿热,清肝泻火;诸药综合效应能清理表里之毒,共为该配方中之臣药; 以砂仁、山楂、补脾养胃,健胃消食,防诸毒和寒凉之药有伤脾胃;以黄芪、党参、丹参、三七调节营卫,益气养阴,调和脏腑,扶正却邪,提高免疫机能,故该类药为佐药; 以白芍、柴胡为使药,引导诸药外能达表,内入脏腑,上能至头,下达二便,傍及肢体;迅速充分发挥其清热解毒、清心醒神,润燥养脏,补中泻浊,通经活络,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调和脏腑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血解毒、扶正解毒的五大综合性解毒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广谱性清热解毒,具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标本并治的功效。能清除表里之邪毒,对于病菌、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达到消除病毒袭表,又能防毒内侵;同时还能调和脏腑,祛邪扶正,护卫机体,激发本能,增强免疫力,促使机体焕发生机,护健康的一种理想的清毒中药。
经临床观察,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对多种外侵病菌、病毒性感染有特效,诸如流感病毒,出血热症,乙脑,伤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等均有抗病菌、抗病毒的疗效;还能使火、热、燥、湿、温之毒得以清除,并能调理脏腑失调,对于五脏六腑的积毒和脏腑机能的失调,脏气虚弱所引起的诸种病变如对肺炎、气管炎、心肌炎、脾大、急慢性肝炎、胃肠炎、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咽炎、脑炎、心脑血管疾病等脏腑杂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到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两种疾病所表现的症候症状和体征共同反映了属中医风温证侯特征,并且均由卫伤及于肺,影响到心、肝、肾、脾及胃肠等,甚至上袭于脑,并发多种病变。尤为重要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对于防治上述两种传染性病变,抑制病毒,防毒内侵,护卫机体,激发本能,对于其防治、治疗具有一定效果;而且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对于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在0.063mg/ml时,病毒的增殖被完全抑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毒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0~40份,金银花10~35份,板蓝根15~35份,大黄10~25份,三七10~30份,丹参15~35份,射干10~20份,虎杖10~30份,穿心莲15~35份,柴胡15~35份,青蒿10~30份,夏枯草6~30份,黄连5~20份,白芍6~30份,白术15~35份,砂仁10~30份,黄芪15~35份,党参10~25份,玄参10~30份,茵陈蒿15~30份,山楂15~35份。
其具体的组分配比如下表所示


按照实施例1所述配比的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1)将金银花、砂仁、穿心莲、柴胡、白芍、白术、党参、山楂、黄芪、九种按配比称量,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为溶剂,在减压条件下,30℃下回流提取3h,提取完成之后回收乙醇,常温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板蓝根、大黄、玄参、公英、丹参、三七、射干、虎杖、青蒿、夏枯草、黄连、茵陈蒿十二种按配比称量,以水为溶剂,常压条件下回流提取0.5h,提取完成后提取溶液冷却至室温,分2次等量向提取溶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达到60%,使得杂质成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取上清部分浓缩、干燥后得到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充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清毒中药。
按照实施例3所述配比的的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1)将金银花、砂仁、穿心莲、柴胡、白芍、白术、党参、山楂、黄芪、九种按配比称量,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为溶剂,在减压条件下,40℃下回流提取0.5h,提取完成之后回收乙醇,常温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板蓝根、大黄、玄参、公英、丹参、三七、射干、虎杖、青蒿、夏枯草、黄连、茵陈蒿十二种按配比称量,以水为溶剂,常压条件下回流提取3h,提取完成后提取溶液冷却至室温,分3次等量向提取溶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达到80%,使得杂质成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取上清部分浓缩、干燥后得到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充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清毒中药。
按照实施例6所述配比的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1)将金银花、砂仁、穿心莲、柴胡、白芍、白术、党参、山楂、黄芪、九种按配比称量,以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为溶剂,在减压条件下,35℃下回流提取1h,提取完成之后回收乙醇,常温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板蓝根、大黄、玄参、公英、丹参、三七、射干、虎杖、青蒿、夏枯草、黄连、茵陈蒿十二种按配比称量,以水为溶剂,常压条件下回流提取2h,提取完成后提取溶液冷却至室温,向提取溶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达到70%,使得杂质成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取上清部分浓缩、干燥后得到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充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清毒中药。
对于制成的粉末状的清毒中药用法为冲服,每次5~8g,每日3次。按本发明制备的粉末状清毒中药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辅料,还可以制成片剂、胶囊、丸剂等常用剂型。
按照上述实施例6配比制备的清毒中药的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学实验,申请人委托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a、受试药物及配制 以两种方式处理处理方式1称取药粉50mg,加入50μl DMSO溶解,再加入培养基定容至5ml,配制成终浓度为10mg/ml的药物悬浊液;超声助溶10min,高压蒸汽灭菌8磅,15min。处理方式2称取药粉5g,加入100ml去离子水,浸泡30min后,急火煮沸5min,慢火煎制25min,最后热板浓缩至50ml,制成0.1g/ml水煎剂,将所得水煎剂高压蒸汽灭菌8磅,15min。
药物稀释方法药物用细胞维持培养基稀释成不同浓度。
b、使用培养基 细胞增殖培养基为含10%小牛血清(GIBCO)的DMEM(GIBCO)培养基,还包含100IU/ml的青霉素、链霉素。
细胞维持培养基为DMEM(GIBCO)培养基,还包含100IU/ml的青霉素、链霉素,以及2μg/ml的胰蛋白酶。
c、细胞培养及细胞的病毒感染 狗肾细胞(MDCK)为完成单位保存。用细胞增殖培养基在细胞培养瓶中单层培养MDCK细胞,细胞培养瓶置于37℃,5%CO2孵箱中培养。
甲型流感病毒A组(H1N1)为完成单位保存,毒种使用前与MDCK上传代2~3次,反复冻融3次后收集病毒液过滤分装,所有毒种均置-80℃保存备用。取出保存的毒种用细胞维持培养液配制成500~5000MOI的用于感染的病毒液,将病毒液用15μg/ml胰酶处理后接种于已长成单层的狗肾细胞(MDCK),2h后弃去病毒液,洗涤细胞后加入含2μg/ml胰酶的细胞维持培养液,于37℃,5%CO2孵箱中培养2~5天。
d、受试药物对MDCK细胞毒性(TC50)测定 在96孔板上,每孔加入0.1mL、5×104浓度的MDCK细胞,待细胞长成单层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维持液继续培养。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每一药物浓度均重复4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平均A值/细胞对照组平均A值)×100%。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药物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
受试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折光性增加、细胞变圆、破碎、脱落、OD值明显下降,且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MTT法测定OD值,确定第一种处理方式药物的TC50为0.625mg/mL,第二种处理方式药物的TC50为0.312mg/mL。
e、在96孔板上,每孔加入100μl的5×104浓度的MDCK细胞。待24h细胞长成单层后,用细胞维持培养基洗涤一次,再加入按10倍滴度梯度稀释的病毒液(50μl/孔)吸附2h。吸出病毒液后换细胞维持培养基(200μl/孔),放入37℃温箱,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每一病毒滴度均重复4孔,共做10个梯度,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平均A值/细胞对照组平均A值)×100%。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
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CPE表现为细胞成星状、聚集、折光性增强、脱落、OD值下降。且病毒的CPE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病毒滴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MTT法测定OD值,确定甲型流感A组(H1N1)病毒TCID50为10-5。
f、受试药物对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向96孔板各对应组加入50μl不同浓度滴度的病毒,吸附2h,弃病毒液,用细胞维持培养基洗涤1次。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的结果,选择在无毒浓度范围内,将药物以不同的浓度进行实验。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CPE记录方法为“-”为无CPE;“+”为25%细胞出现CPE;“++”为50%细胞出现CPE;“+++”为75%细胞出现CPE;“++++”为100%细胞出现CPE。
用方式一配制的药物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即在0.626mg/ml浓度时,病毒滴度为10-2时,可见病毒诱导的CPE有50%的抑制。
用方式二配制的药物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见表2所示。在病毒滴度为10-2时,药物浓度为0.25mg/ml时,可见病毒诱导的CPE有75%以上的抑制,当药物浓度为0.032mg/ml时,可见病毒诱导的CPE有75%以上的抑制,药物浓度增加,病毒诱导的CPE被完全抑制。正常MDCK细胞被病毒10-2感染时,病毒诱导CPE明显可见,细胞变圆,成星状、聚集、折光性增强、脱落;用方式二处理的药物浓度为0.063mg/ml时抑制病毒增殖,病毒诱导CPE被完全抑制,细胞形态正常。
表1方式一配制的药物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结果
注“++++”=100%;“+++”=75%;“++”=50% 表2方式二配制的药物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结果
注“+/-”为<25%;“-”无CPE 实验结果表明清康灵冲剂在用方式二处理后,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在0.063mg/ml时,病毒的增殖被完全抑制,这一结果表明该药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抗病毒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0~40份,金银花10~35份,板蓝根15~35份,大黄10~25份,三七10~30份,丹参15~35份,射干10~20份,虎杖10~30份,穿心莲15~35份,柴胡15~35份,青蒿10~30份,夏枯草6~30份,黄连5~20份,白芍6~30份,白术15~35份,砂仁10~30份,黄芪15~35份,党参10~25份,玄参10~30份,茵陈蒿15~30份,山楂15~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0~30份,金银花10~30份,板蓝根15~30份,大黄10~20份,三七10~25份,丹参20~30份,射干10~15份,虎杖10~25份,穿心莲15~30份,柴胡15~30份,青蒿10~25份,夏枯草10~30份,黄连10~20份,白芍10~30份,白术15~30份,砂仁15~25份,黄芪15~30份,党参10~20份,玄参10~25份,茵陈蒿20~30份,山楂15~3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15~30份,金银花15~30份,板蓝根20~30份,大黄10~15份,三七10~20份,丹参25~30份,射干10~13份,虎杖10~20份,穿心莲20~30份,柴胡15~25份,青蒿10~20份,夏枯草10~15份,黄连10~15份,白芍15~30份,白术20~30份,砂仁15~20份,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玄参10~20份,茵陈蒿25~30份,山楂20~3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公英20份,金银花15份,板蓝根15份,大黄10份,三七20份,丹参30份,射干10份,虎杖15份,穿心莲20份,柴胡20份,青蒿10份,夏枯草10份,黄连1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砂仁20份,黄芪30份,党参10份,玄参15份,茵陈蒿30份,山楂30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金银花10~35份、砂仁10~30份、穿心莲15~35份、柴胡15~35份、白芍6~30份、白术15~35份、党参10~25份、山楂15~35份、黄芪15~35份的重量配比称量,以体积分数为50~90%的乙醇为溶剂,在减压条件下,30~40℃下回流提取0.5~3h,提取完成之后回收乙醇,干燥得到提取物A;
2)按板蓝根15~35份、大黄10~25份、玄参10~30份、公英10~40份、丹参15~35份、三七10~30份、射干10~20份、虎杖10~30份、青蒿10~30份、夏枯草6~30份、黄连5~20份、茵陈蒿15~30份的重量配比称量,以水为溶剂,常压条件下回流提取0.5~3h,提取完成后提取溶液冷却至室温,分1~3次向提取溶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最终体积浓度达到60%~80%;去除沉淀,取上清部分浓缩、干燥后得到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充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清毒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毒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金银花、板蓝根、大黄、党参、砂仁、麦芽、白术等21味独特的中药配方制成,本发明提供的清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血解毒、扶正解毒的五大综合性解毒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广谱性清热解毒,具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标本并治的功效;能清除表里之邪毒,对于病菌、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达到消除病毒袭表,又能防毒内侵;同时还能调和脏腑,祛邪扶正,护卫机体,激发本能,增强免疫力,促使机体焕发生机,护健康的一种理想的清毒中药。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1584836SQ20091002302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3日
发明者贺中胜, 宇 贺 申请人:贺中胜, 宇 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