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3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脑血栓的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动脉的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血栓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膜多,其好发部位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等,动脉粥样硬化,多侵犯较大或中等管腔的动脉,主要改变是动脉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及各种继发病变,使管膜狭窄甚至闭塞。硬化斑块逐步发展,则内膜分裂,内膜下出血,或形成内膜溃疡,内膜溃疡处易于发生血栓形成。硬化动脉,可因管壁粥化,形成梭形动脉,动脉瘤内又可形成血栓,而动脉内膜先使内膜粗糙不平。动脉弹性减退,易于血栓形成,形成血栓的动脉血流障碍,其供应范围内的脑组织,得不到充分的循环而发生软化、坏死,并可发生脑水肿和周围毛细血管点状渗血,使病人形成瘫痪,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其缺血性程度,达到脑组织坏死,则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脑血栓没有什么特效药,直接专治脑血栓的药物更是没有。脑血栓形成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是睡眠时发病,常在数小时或1-2天病性达到高峰。治疗脑血栓以往常用肝素、香豆素类,肝素12500-25000单位,葡萄糖液500-1000亳升,缓慢静滴,香豆素类同时口服第一日200-300毫克,以后每日维持50-100毫克,以上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理想,更不能有效防治脑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有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九龙根40-90份、党参30-80份、黄丧25-60份、丹参30-80份、葛根55-80份、桑寄生20-75份、川芎40-80份、生山楂55-75份、生首乌60-80份、香附65-80份、元胡60-75份和桂枝35-80份。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九龙根55份、党参60份、黄芭45份、丹参50份、葛根75份、桑寄生55份、川芎60份、生山楂60份、生首乌70份、香附70份、元胡70份和桂枝60份。本发明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药制剂方解如下九龙根性味甘苦、温,功用主治祛风降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疼,跌打损伤,解郁积,除疳宁。党参性味甘平,功用主治补中短益气,中气虚弱,血虚萎弱,肺血不足,四肢浮肿,气短乏力,头晕乏力。黄芪性味甘温,功用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拖疮生肌,利尿消肿,强心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行,兴奋中枢神经,保护肝脏。丹参性味苦、微寒,功用主治活血祛瘀,除烦安神,消肿止疼,扩张周围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凉血消肿。葛根性凉,味甘、辛,功用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止泻,发热头痛口渴,项背强无汗,热郁于肠,阳气下陷。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功用主治祛风湿,强筋骨,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肢节不利,血虚风动,头晕头痛。川芎性味辛、温,功用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麻痹中枢,神经镇痛、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压,血脂、胆固醇。生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功用主治破气行瘀,消积化滞,胸腹胀痛,祛瘀血,治闭经,产后腹痛。生首乌功用主治养血益肝,固睛补肾,滋阴润肠,阴虚血枯,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膝痠软,肢体麻木,气血不和,瘙痒,瘰疬,久疟。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功用主治理气解郁,胸肋胀痛,脘腹胀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乳房胀痛,崩漏,带下。元胡性温,味辛、苦,功用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气血疑滞,脘腹痛疼,肿块,胸胁作痛,遍身痛疼,活血行气。桂枝性味辛、甘、温,功用主治解肌发表,温经能脉,恶风寒。发热身痛,有盗汗,寒湿和风湿,闭阻经络,关节痹痛,肩臂痛,怕冷,阴不化气,小便不利,寒疑血蓄,小腹痞块。脑血栓的形成致病原理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其病机理主要为气虚血瘀所致,本发明药方以益气活血为根本,方中"九龙根、党参、黄芪.、葛根、桑寄生"以益气为主,丹参、川芎、生山楂活血为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取气不虚,便不阻,血得气而不滞之法。人本是一个气血相依,脏腑相机的一个整体,脑血管气滞血瘀的病变合一,影响到全身机体的功能,如心全脉其主在肾,肝藏血,心行之,在补气药中,九龙根、黄芪补心肺之气,葛根生脾胃之气,桑寄生益肾气,活血药中丹参活心血,生山楂消中积,川芎生肝血,诸药合用,益诸脏之气,活全身之血,便气血两旺,心脉得通,脑得以养,从而达到益心健脑之功能,根据实践,以上药物有不同程度扩张心脑血管之功效,增加血流量,降血脂、和血压,抗心律不齐的作用。本发明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药制剂的作用是调合阴阳,补气活血,通经活络,降低血压,降血脂,防止脑血栓形成,防止脑动脉硬化及心律失常,开窍醒神,促进大脑供血,调节机体抗病能力。本发明药物经临床使用表明一般脑血栓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20日内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6%,服用该药90日内有效率为99%,治愈率为97%。典型病例1、洪某,男,52岁,干部,经常头晕头痛,乏力,高血压,经医院检査患轻度脑血栓,经服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制成的胶囊20天,头晕头痛减轻,后又服三个月检查,脑血栓已消除。病例2、高某,45岁,企业职工,患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三年前患过脑血塞,痴呆,流涎,说自话迟缓,经服本发明胶囊三个疗程,诸症消失,语言清楚。病例3、祁某,男,6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高血压,胸闷气短,肢体麻木,大便干结,头痛目眩,经服本发明胶囊四个疗程,身体状况正常。病例4、刘某,女,61岁,思痣太过,伤及心脾,气血两虚,头晕头痛,2年前患脑梗,救助及时,没落下后遗症,但胸闷心悸,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经服本发明胶囊三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病例5、赵某,男、58岁,患高血压、冠心病3年,胸闷憋气、乏力,终日头痛目眩、心悸、头晕,一年前患脑梗,言语不表,口眼歪邪,经服本发明胶囊4个疗程,口眼皆正,诸症消失。病例6、唐某,50岁,两年前患脑血栓,经常头晕,视物不清,语言障碍,心悸气短,右手不灵活,经服本发明胶囊四个疗程,诸症消除。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采用下述的重量组分制备九龙根55g、党参60g、黄芪45g、丹参50g、葛根75g、桑寄生55g、川芎60g、生山楂60g、生首乌70g、香附70g、元胡70g和桂枝60g。制备方法对各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净化,烘干,称取,然后,按常规制药工艺、流程生产成各种类型的药物制剂,如制成口服中药液,浓縮颗粒冲剂、片剂或胶囊。服用方法,上述重量的原料制成本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后,在一日内分两次或三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5,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制备方法和服用同实施例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九龙根40-90份、党参30-80份、黄芪25-60份、丹参30-80份、葛根55-80份、桑寄生20-75份、川芎40-80份、生山楂55-75份、生首乌60-80份、香附65-80份、元胡60-75份和桂枝35-80份。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九龙根55份、党参60份、黄芪45份、丹参50份、葛根75份、桑寄生55份、川芎60份、生山楂60份、生首乌70份、香附70份、元胡70份和桂枝60份。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九龙根40-90份、党参30-80份、黄芪25-60份、丹参30-80份、葛根55-80份、桑寄生20-75份、川芎40-80份、生山楂55-75份、生首乌60-80份、香附65-80份、元胡60-75份和桂枝35-80份。本发明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中药制剂的作用是调合阴阳,补气活血,通经活络,降低血压,降血脂,防止脑血栓形成,防止脑动脉硬化及心律失常,开窍醒神,促进大脑供血,调节机体抗病能力。本发明药物经临床使用表明一般脑血栓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20日内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6%,服用该药90日内有效率为99%,治愈率为97%。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543567SQ200910074250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发明者靳恒利申请人:河北金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靳恒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