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二醇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53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乙二醇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的活化工艺和聚乙二醇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 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靶向、长效、可降低药物毒性及增加药物稳定 性等多方面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易氧化水解、易聚集、稳定性差。为了弥补 这些不足,聚乙二醇(PEG)衍生化的新型脂质体应运而生,它是在脂质体表面包裹一层亲 水性的聚乙二醇膜,可以有效地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提高脂质体物理、化学及生物稳 定性。此类脂质体又称长循环脂质体。由于PEG衍生化脂质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 聚乙二醇化的磷脂的合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聚乙二醇具有电中性、无毒、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的特点。但是双羟基的聚乙二醇在 活化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和团聚,为避免交联和团聚,通常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下 文称为MPEG),其分子式为CH3- (O-CH2-CH2) n-OH,甲氧基聚乙二醇末端的羟基是化学反应的 功能基团,但其反应活性差,必须将羟基活化才能与磷脂反应。在制备聚乙二醇活化产物的方法中1991年,US5,013, 556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羰基二咪唑活化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方 法,形成酰胺键,这种化学键比较稳定,但由于需要使用苯作溶剂,毒性太大,属于药品生产 中限制使用的一类溶剂。在文献Appl. Biochem. Biotechnol. 11(1985) 141-152 中使用三氯苯基碳酰氯法,
首先由三氯苯酚与光气反应制备三氯苯基碳酰氯,然后再与PEG进行活化反应,此反应由 于光气参与反应,毒性很强。在文献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2003. 34 (10) 501-503 方法中,使用 吡啶做催化剂,以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活化PEG,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式II 化合物),反应时间长,需要反应24小时。在文献Bioconjugate. Chem. 4(1993)568-569方法中,反应后需要用丙酮精制多 次才能得到产品,操作繁琐,增加了成本。甲氧基聚乙二醇经过活化后,再与1,2_ 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式III化合物) 反应,即可得到PEG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式I化合物)。目前报道的方法中 多是药用蛋白的PEG化,而式III化合物的PEG化的方法则很少。在US5,672,662方法中,使用式III化合物与活化剂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 亚胺酯(MPEG-SPA)反应,生成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此方法要求 低温超滤,增加成本,并且时间很长。文献Digest of The World 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2003. Vol. 2 (5) 817-820
则采用N-羟基丁 二酰亚胺活化甲氧基聚乙二醇丁二酸甲酯,然后再与式III化合物反应得 I,其中R为13、15、17脂肪碳链,n的取值范围是22 682 II,其中n如上所定义III,其中R如上所定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溶剂毒性大、操作繁琐、收率低等不足之处,提 供了一种聚乙二醇活化工艺以及1,2_ 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l)MPEG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催化作用下,加入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反 应,析晶、精制,即可得到式II所示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其中有机碱选自三乙 胺或三丁胺,反应式为 有机溶剂选自乙腈、二甲基亚砜、丙酮、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MPEG、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和三乙胺或三丁胺的摩尔比为1.0 2.0 20 5. 0 20,其中优选比为1. 0 2.0 15 5. 0 18。反应温度为0 50°C。反应时间为1 10小时。析晶的有机溶剂选自低级酯、低级醚或5 6个碳的烷烃,其中低级酯选自乙酸乙
5
到式I化合物,但此方法需要使用柱层析分离纯化,这种方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酯或乙酸丁酯,低级醚选自乙醚或异丙醚,5 6个碳的烷烃选自正己烷、环己烷或石油醚。精制用的溶剂为低级醇,选自乙醇、异丙醇或叔丁醇。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范围为1000 30000。(2)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将式II与式III化合物溶于氯仿进行反应,然后加乙腈和 乙酸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到式I化合物。反应式为 式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0 0.1 5. O 1 30,优 选比为1. O 0. 2 4. O 1 20。反应温度为10 60°C反应时间为10 IOOmin。本发明提供的PEG的活化工艺及PEG化的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具有 以下突出优点1、活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2、产物纯度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所述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但不应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140 克(0. 02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8L 乙腈中,加入 12. 8 克(0. 05mol) 二琥珀酰 亚胺碳酸酯和34. 3ml (0. 248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50°C,反应2小时,乙酸乙酯析晶,过 滤后用异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36克。实施例235 克(0. 007mol)的 MPEG5000 溶于 0. 3L 丙酮中,加入 8. 9 克(0. 035mol) 二琥珀 酰亚胺碳酸酯和5ml (0. 036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40°C,反应2. 5小时,环己烷析晶,过滤 后用异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琥珀酰亚胺酯32克。实施例320 克(0. Ol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4L 二氧六环中,加入 5. 12 克(0. 02mol) 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和11. Irnl (0. OSO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20°C,反应4小时,石油醚析晶, 过滤后用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17. 8克。
实施例420 克(0. 002mol)的 MPEG10000 溶于 0. 3L 丙酮中,加入 4. 1 克(0. 016mol) 二琥珀 酰亚胺碳酸酯和3ml(0. 022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30°C,反应3小时正己烷析晶,过滤后 用叔丁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10000琥珀酰亚胺酯17. 1克。实施例530 克(0. 006mol)的 MPEG5000 溶于 0. 4L 乙腈中,加入 12. 3 克(0. 048mol) 二琥珀 酰亚胺碳酸酯和12. 3ml (0. 052mol)三丁胺,温度控制在25°C,反应5小时,异丙醚析晶,过 滤后用异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琥珀酰亚胺酯26. 5克。实施例620 克(0.002mol)的 MPEG10000 溶于 0. 5L 二甲基亚砜中,加入 4. 8 克(0. 018mol) 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和5. 26ml (0. 038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20°C,反应6小时,石油醚析 晶,过滤后用乙醇精制1次,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10000琥珀酰亚胺酯17. 4克。实施例720 克(0. 004mol)的 MPEG5000 溶于 0. 6L 乙腈中,加入 3. 07 克(0. 012mol) 二琥珀 酰亚胺碳酸酯和4. 8ml (0. 035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20°C,反应2小时,异丙醚析晶,过滤 后用异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琥珀酰亚胺酯17. 5克。实施例830 克(0.006mol)的 MPEG5000 溶于 0. 9L 二甲基亚砜中,加入 15. 4 克(0. 06mol) 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和9. Iml (0. 065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20°C,反应2小时,正己烷析 晶,过滤后用叔丁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琥珀酰亚胺酯26. 1克。实施例935 克(0. 018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5L 乙腈中,加入 22. 4 克(0. 087mol) 二琥珀 酰亚胺碳酸酯和24. 9ml (0. 104mol)三丁胺,温度控制在35°C,反应4. 5小时,乙醚析晶,过 滤后用异丙醇精制,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31. 8克。实施例1040 克(0. 02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6L 二氧六环中,加入 40. 9 克(0. 16mol) 二琥 珀酰亚胺碳酸酯和42. 7ml (0. 18mol)三丁胺,温度控制在20°C,反应2小时,异丙醚析晶,过 滤后用乙醇精制1次,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36. 1克。实施例1130 克(0. 015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4L 二氧六环中,加入 38. 4 克(0. 15mol) 二琥 珀酰亚胺碳酸酯和22. 8ml (0. 16mol)三乙胺,温度控制在30°C,反应5小时,乙醚析晶,过滤 后用异丙醇精制1次,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27. 3克,收率85. 0%, 纯度99. 1% ο实施例12 =PEG活化方法的比较在本实施例中,采用Bioconjugate. Chem. 4(1993)文献的方法,将三乙胺替换二 甲氨基吡啶,其他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与该文献一致,得到下述的PEG活化方法对比例30 克(0. 015mol)的 MPEG2000 溶于 0. 37L 二氧六环中,19. 2 克(0. 075mol) 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溶于0. 93L丙酮,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然后加入10. 7ml (0. 075mol)三乙 胺溶于0. 93L丙酮的溶液,温度控制在25°C,反应6小时后,乙醚析晶,过滤后用丙酮精制2 次,干燥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酰亚胺酯13. 3克,收率39. 5%,纯度78. 9%。结论1)按Bioconjugate. Chem. 4(1993)第569页左栏倒数第2段第8-11行所述,采 用该文献描述的方法,以三乙胺替换二甲氨基吡啶,试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收率(约40% ) 相符合。2)与实施例11相比,该文献方法收率低,产物纯度差,并且需要用丙酮进行多次 精制,反应操作繁琐。实施例13将15 克(0. 007mol)MPEG2000-SC 和 9. 67 克(0. 014mol) 1,2-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0. 56L氯仿中,加15. 2ml (0. llmol)三乙胺,控制温度20°C,反应35min,然后加乙 酸5. 2ml、乙腈0. 6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15. 1克。产品纯度为98. 5%实施例14将20 克(0. 004mol)MPEG5000-SC 和 11. 1 克(0. 016mol) 1,2-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0. 3L氯仿中,加9. 9ml (0. 072mol)三乙胺,控制温度15°C,反应45min,然后加乙 酸3. 7ml、乙腈0. 32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醇 5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18. 1克,纯度97. 6%。实施例15将18 克(0. 008mol)MPEG2000-SC 和 14. 9 克(0. 02mol) 1,2-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 胺溶于0. 45L氯仿中,加13. 3ml (0. 096mol)三乙胺,控制温度10°C,反应70min,然后加乙 酸4. 6ml、乙腈0. 84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19. 5克,纯度98. 8%。实施例16将40 克(0. 017mol)MPEG2000-SC 和 9. 73 克(0. 019mol) 1,2- 二豆蔻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2. 5L氯仿中,加4. 71ml (0. 034mol)三乙胺,控制温度35°C,反应55min,然后加乙 酸2. 46ml、乙腈1. 5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 二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38. 9克,纯度97. 8%。实施例17将25 克(0. 011mol)MPEG2000-SC 和 26. 1 克(0. 051mol) 1,2- 二豆蔻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0. 55L氯仿中,加42. 7ml (0. 308mol)三乙胺,控制温度45°C,反应20min,然后加 乙酸9. 44ml、乙腈0. 88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 二醇2000- 二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25. 6克,纯度97. 9%。实施例18将50 克(0. 009mol)MPEG5000-SC 和 1. 87 克(0. 003mol) 1,2-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0. 18L氯仿中,加1.94ml (0. 014mol)三乙胺,控制温度35°C,反应40min,然后加 乙酸11. 8ml、乙腈0. 36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 二醇5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43. 1克,纯度97. 4%。
实施例19将40 克(0. 017mol)MPEG2000-SC 和 8. 5 克(0. 014mol) 1,2-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 胺溶于1.7L氯仿中,加10. 7ml (0. 077mol)三乙胺,控制温度20°C,反应90min,然后加乙 酸7. 8ml、乙腈0. 65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醇 2000-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40. 3 克,纯度99. 1 %。实施例20将30 克(0. 013mol)MPEG2000-SC 和 22. 2 克(0. 039mol) 1,2-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 醇胺溶于0. 78L氯仿中,加18. Oml (0. 130mol)三乙胺,控制温度15°C,反应80min,然后加 乙酸14. 9ml、乙腈1. 2L,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超滤,冻干得甲氧基聚乙二 醇2000- 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30. 6克,纯度98. 2%。
权利要求
一种如式I所示的聚乙二醇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R为13、15、17脂肪碳链,n的取值范围是22~682(1)聚乙二醇的活化甲氧基聚乙二醇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的催化作用下,与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反应,析晶,精制,得到式II所示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其中有机碱是三乙胺或三丁胺,精制用溶剂为低级醇;其中n如上所定义(2)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将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反应,然后加乙腈和乙酸搅拌,过滤、浓缩,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冻干,得到式I化合物。其中R如上所定义F2009100742212C0000011.tif,F2009100742212C0000012.tif,F2009100742212C0000021.tif
2.—种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将甲氧基聚乙二醇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的催 化作用下,与二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反应,析晶,精制,得到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其 中有机碱是三乙胺或三丁胺,精制所用溶剂为低级醇。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范围 为 1000 30000。
4.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析晶所用溶剂为低级酯、低级 醚或5 6个碳的烷烃。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析晶所用的低级酯为乙酸乙酯 或乙酸丁酯。
6.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析晶所用的低级醚为乙醚或异丙醚。
7.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析晶所用的5 6个碳的烷烃 为正己烷、环己烷或石油醚。
8.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精制所用低级醇选自乙醇、异 丙醇或叔丁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的活化工艺和聚乙二醇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乙二醇进行活化,然后与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反应,得到PEG化的1,2-二脂肪酰磷脂酰乙醇胺。活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物纯度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K47/34GK101870767SQ20091007422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亚英, 吴立红, 李春雷, 王世霞, 申东民, 郑利刚, 金凯, 闫利 申请人: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