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556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是由阿莫西林和舒巴坦(按舒巴坦计算)1 1组成的 混合制剂。其中阿莫西林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 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 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 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 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当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舒巴坦是竞 争性的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使不耐酶类的青 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免遭破坏,从而得以发挥协同抗菌作用。因此阿莫西林与舒巴 坦匹酯伍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制剂主要为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口服片 剂。其制备方法一般都是采用湿法制粒,如CN1969845、CN101317843所公开的阿莫西林舒 巴坦匹酯片剂的制备方法,均为以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为活性成分,添加适宜的辅料制软 材后再压制成片剂。湿法制粒有利于改善物料的流动性、飞散性、黏附性。湿法制粒通常在 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 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但就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制剂来讲,由于阿莫西林为内酰 胺类药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下降,并可产生聚合物,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过敏反 应;舒巴坦匹酯为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容易降解,降低药物活性。因此事实上,阿 莫西林舒巴坦匹酯制剂并不适宜采用湿法制备。而干法制粒可避免高温高湿操作,因此可 有效提高对湿热较敏感的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但该方法具体应用于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制 剂时,由于阿莫西林与舒巴坦原粉在粒度、密度等物理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按照一般 的干法制粒所制产品灌装体积大,患者依从性差。另外,采用现有干法制备的阿莫西林舒巴 坦匹酯胶囊其溶出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灌装体积小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 囊。同时提供一种制备该胶囊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阿莫西林 3000份,舒巴坦匹酯386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36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0-14份,硬 脂酸镁40-50份。本发明胶囊以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为活性成分,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羧甲 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为辅料。
本发明所筛选的辅料以及确定的该辅料的用量配比,有效改善了阿莫西林与舒巴 坦原粉的堆砌密度,减少了物料灌装体积,使干法制备得以实现。本发明还有效减少了辅料用量,其辅料用量仅占总重量的2. 86-3. 19%。如此不仅 可减少胶囊的灌装量,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因辅料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鉴于本发明药物组分的配比设计,使本发明胶囊的胶丸型号可选用1号胶囊。该 型号为小型胶囊,它更便于患者接受,由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采用本发明药物组分配比,可使每粒胶囊灌装量控制在为0. 34-0. 36g。更为优选的灌装量为0. 28-0. 30g。本发明提供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的制备方法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以下质量比的原料阿莫西林3000份,舒巴坦匹酯386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_36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0-14份,硬脂酸镁40-50份;(b)将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1/2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混勻;(c)将混勻后的物料置挤压机内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剩余的交 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粉;(d)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制备成各种规格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如0. 25g/粒, 0. 625g/粒。本发明优选的胶囊型号为1号。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辅料少,可减少患者的服用量,并可避免由辅料带来的副作用。(2)工艺流程短、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了高温高湿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节约了资源。(3)改善了药物活性成分的堆砌密度,可将有效量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装于小 型号胶囊中,因此方便了患者服用,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但其并非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实施例1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规格250mg(1)称取阿莫西林3kg,舒巴坦匹酯3. 866kg,十二烷基硫酸钠34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6g,硬脂酸镁49g。将舒巴坦匹酯原料、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别过80目筛并称量,将阿莫西 林、舒巴坦匹酯、1/2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混合机内,搅拌混勻,将混勻后的物料置 挤压机内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剩余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 酸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合粉。将混合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入1号胶囊。 灌装量为0. 345g/粒,药物含量为36. 5% (以阿莫西林计。)将灌装后的胶囊进行铝塑包 装。实施例2
阿莫两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规格625mg(1)称取阿莫西林12kg,舒巴坦匹酯3. 866kg,十二烷基硫酸钠79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16g,硬脂酸镁lllg。将舒巴坦匹酯原料、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别过80目筛并称量,将阿莫西 林、舒巴坦匹酯、1/2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置混合机内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勻,将混勻 后的物料置挤压机内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剩余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粉。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 入0号胶囊。灌装量为0. 77g,药物含量为65% (以阿莫西林计。)将灌装后的胶囊进行铝 塑包装。对比实施例1采用湿法制粒制备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规格250mg(1)称取阿莫西林3kg,舒巴坦匹酯3. 866kg,羧甲基淀粉钠136g。低取代羧丙基纤维素钠136g,硬脂酸镁适量。将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羧丙基纤维素钠分别过80目筛 并称量,将其置于混合机内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勻,加适量的5%聚维酮作为粘合剂,制 软材、湿颗粒,将湿颗粒进行烘干后整粒,得到干燥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适量的硬脂酸 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粉。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入1号胶囊。灌装量为 0.318,药物含量为36.5% (以阿莫西林计。)将灌装后的胶囊进行铝塑包装。对比实施例2按照常规干法制备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规格625mg(1)称取阿莫西林12kg,舒巴坦匹酯3. 866kg,羧甲基淀粉钠316g,交联聚维酮 158g,硬脂酸镁Illg0将舒巴坦匹酯原料、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分别过80目筛并称量,将阿莫西林、 舒巴坦匹酯、交联聚维酮置混合机内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勻,将混勻后的物料置挤压机内 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 粉。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入0号胶囊。灌装量为0.77g,药物含量为65% (以 阿莫西林计。)将灌装后的胶囊进行铝塑包装。实施例3稳定性考察考察对象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产品以及对比实施例1所制产品。考察方法在相对湿度75% 士5%,温度40°C 士2°C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考察项目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H01472007》,对产品的性状、有 关物质、含量、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详见表1、表2:表1 实施例1所制产品的相关数据 表2 对比实例1所制产品的相关数据 从表1、表2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加速试验中,按照湿法制造的产品放置2个月 后,其有关物质明显高于本发明方法所制造的产品,其溶出度及含量均已不符合质量标准 要求。而本发明所制造的产品放置6个月后产品的溶出度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质量标 准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此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其稳定性好。实施例4稳定性考察考察对象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产品以及对比实例2所制产品。考察方法在相对湿度75% 士5%,温度40°C 士2°C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考察项目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H01472007》,对产品的性状、有 关物质、含量、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详见表3 表3 实施例2、对比实例2所制产品放置6个月所测数据 从表3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加速试验中,按照常规干法制造的产品放置6个 月后,产品的溶出度明显低于本发明所制产品。实施例5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灌装量测试,测试结果详见表4.表4 由此可见,在相同体积中,本发明所制产品的装入量大于现有技术所制产品的装 入量。因此可生产小型号胶囊剂。
权利要求
一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阿莫西林3000份,舒巴坦匹酯386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 36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0 14份,硬脂酸镁40 50份。
2.一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以下质量比的原料阿莫西林3000份,舒巴坦匹酯386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36份,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0-14份,硬脂酸镁40-50份;(b)将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1/2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混勻;(c)将混勻后的物料置挤压机内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剩余的交联羧 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粉;(d)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粒胶囊 灌装量控制在为0. 34-0. 36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 囊其型号为1号。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以下质量比的原料阿莫西林3000份,舒巴坦匹酯386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2-36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30-14份,硬脂酸镁40-50份;(b)将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1/2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混匀;(c)将混匀后的物料置挤压机内挤压、破碎得干颗粒,将制得的干颗粒与剩余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置混合机内混合即得混后粉;(d)将混后粉进行检验,合格后灌装。本发明采用辅料少,工艺流程短、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了高温高湿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1897702SQ2009100746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刘书睿, 单金海, 王志良, 蔡丽红, 赵霞, 路玉锋, 陈素婥 申请人: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