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1919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舒巴坦,化学名称为(2S,5R)-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I-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4,4- 二氧化物;分子量233. 24 ;分子式=CltlH11NO5S,结构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I)以6-氨基青霉烷酸为原料,于-15飞。C,在亚硝酸钠和氢溴酸作用下,反应得到含产物6 a -溴青霉烷酸的反应液;上述反应液再经萃取、盐洗;然后往有机相中加入水,再加入固体无机碱调pH值至6 8 ;静置分层,弃去有机相,得到6 a -溴青霉烧酸水溶液; (2 ) -5飞。C下,往步骤(I)中制得的6 a -溴青霉烷酸水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的磷酸水溶液,经反应制得含6 a -溴青霉烷砜酸的反应液;然后往含6 a -溴青霉烷砜酸的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盐酸调pH值I. 2以下,保持温度O 5°C下加入25±5%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至料液澄清,然后分出有机相,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或三次以上;合并有机相,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制得含6 a -溴青霉烷砜酸的乙酸乙酯溶液; (3)往步骤(2)中制得的6 a -溴青霉烷砜酸的乙酸乙酯溶液加入水,在pH值3. 5 4. O下分批加入锌粉,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含舒巴坦酸的反应液;反应完毕后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然后将反应液过滤,滤液调pH至I. 6 2. 0,静置分层,水相再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相;料液再经蒸馏至干、加水溶解、活性炭脱色、降温至0-5°C析晶,过滤并干燥后制得舒巴坦固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所涉及亚硝酸钠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I. 0-3. Omol/mol ;所涉及氢溴酸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2. 5-4. 5mol/mol ;步骤(2)中所涉及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1.0-2. Omol/mol ;步骤(3)中所涉及锌粉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4. 0-5. Omol/mol o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所涉及亚硝酸钠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I. 5-2. Omol/mol ;所涉及氢溴酸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3. 0-3. 5mol/mol ;步骤(2)中所涉及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以6-氨基青霉烷酸计为I. 2-1. 6mol/mol o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I)有机相中水的加入量为6-氨基青霉烷酸的5-8倍(ml/g)。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反应完成后向6 a -溴青霉烷砜酸的反应液中加入的乙酸乙酯的量为6-氨基青霉烷酸的3-6倍(ml/g)。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水的加入量为6-氨基青霉烧酸的8-12倍(ml//g)。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为6-氨基青霉烧酸的3-5倍(ml/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巴坦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锅法”,由6-APA出发,在亚硝酸钠和氢溴酸作用下,经溴代反应得到含产物6α-溴青霉烷酸的反应液,然后进一步经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固体舒巴坦。该反应制备过程中无需分离直接制得舒巴坦酸固体,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方法采用单溴代反应取代双溴代反应,且不使用污染相对较大的溴素作为原料,而以氢溴酸作为原料,操作简单,成本低;由该方法制得的舒巴坦固体,收率高,质量好。
文档编号C07D499/86GK102702228SQ2012102127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吴柯, 周先国, 张兆珍, 张雷雷, 李保勇, 李哲, 杨庆坤, 董廷华 申请人: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