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苏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27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吸苏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苏醒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磁振造影,可供无法自主呼 吸的患者使用,且不会干扰同时进行医学检查作业的呼吸苏醒器。
背景技术
以往无法自主呼吸的病患在医院病床上是仰赖呼吸机(mechanicalventilator) 来维持通气,一旦离开病床则需要以苏醒球手动通气。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传统的苏醒球的结构示意图。现有传统的苏醒球1, 其包括一可供挤压送气且具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的压缩球体11、一设置于压缩球体11 的出气口处用以供气压输出的单向阀12、一设置于压缩球体11的进气口处的进气阀13、一 与该进气阀13相连接的储气袋14、一以一端与进气阀13相连接的进气管15,以及一与单 向阀12相连接用以罩覆在患者口鼻处的面罩16。其中进气管15的另一端与一气体供应 源(图未示)相连接,气体供应源所提供的气体经进气管15输入储气袋14,当挤压该压缩 球体11时,储气袋14内的气体遂由进气阀13输出至压缩球体11,通过单向阀12、面罩16 进而输送至患者的呼吸道。然而因为泄压阀12的构造设计含有一由金属制成的弹簧121,且泄压阀12邻近面 罩16,以致当患者戴着面罩16进行磁振造影(MRI)检查时,弹簧121会对磁振造影机器产 生干扰,造成磁振造影机器发出警示声响,甚至无法续行检查作业,患者必须先摘除苏醒球 1,才能进行磁振造影检查,如此却会影响患者呼吸的顺畅度,让患者感到不舒服,甚至存在 有维生方面的风险。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呼吸苏醒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 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呼吸苏醒器,实属 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呼吸苏醒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 呼吸苏醒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使用,且不会干扰 同时进行的医学检查作业的呼吸苏醒器,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一种呼吸苏醒器,该呼吸苏醒器包含一具有挠性的气囊、一泄压阀、一输气管、一单向阀, 以及一出气件;该气囊,供容纳气体并具有一输气口,该气囊受挤压形变时,其内部气体经 由该输气口输出;该泄压阀,连设于该气囊的该输气口处,该泄压阀具有一泄气孔,用以调 节自该气囊的该输气口输出的气体压力;该输气管,其一端与该泄压阀相连接,以输送自该 气囊的该输气口输出的气体;该单向阀,连设于该输气管另一端,该单向阀具有一可供该输气管内的气体输出的出气口 ;该出气件,具有一与该单向阀的该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使自该单向阀输出的气体能经由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输出供吸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泄压阀具有一中空状的阀壳、一盖设于该阀 壳一端的阀盖,及一浮动件;该阀壳内部形成有一可供容纳该浮动件的流通室,该阀壳具有 一底壁,该底壁上开设有一通孔,该泄气孔是设于该阀盖上,自该气囊的该输气口输出的多 余气体的气压值达到足以顶推该浮动件时,所述多余气体可由该通孔输入该流通室内,并 由该泄气孔排出。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浮动件具有一浮设于该流通室内的活动 座及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阀盖与该活动座,该泄压阀释气时,该活动 座脱离该通孔,同时压缩该弹性元件。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输气管是由挠性材质所制成的中空蛇管。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单向阀包含一壳体、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 该输气管相连接的第一延伸管、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相连接的第二延 伸管,及一设于该第二延伸管内且使气体只能由该第一延伸管流向该出气件的单向瓣膜。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单向阀包含一壳体、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 该输气管相连接的第一延伸管、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相连接的第二延 伸管,及一设于该第二延伸管内且使气体只能由该第一延伸管流向该出气件的单向瓣膜。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还包括有一连接管,其具有一水平部及一延伸自该 水平部的垂直部,该泄压阀与该垂直部相连接,该水平部具有二相反端且分别与该输气管 一端及该气囊的该输气口相连接。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出气件具有一用以罩置于患者呼吸器官 上的罩体,该连接口是设于该罩体上。较佳地,前述的呼吸苏醒器,其中所述的出气件具有一人工气管,该连接口是设在 该人工气管一端,该人工气管另一端用以穿设于患者的鼻咽或口咽或气切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 呼吸苏醒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会干扰同时施行的医学检查作业。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呼吸苏醒器,包含有一可供容纳气体且具有一输 气口的气囊、一连设于气囊的输气口处的泄压阀、一以一端与泄压阀相连接的输气管、一连 设于输气管另一端的单向阀,以及一与单向阀相连接的出气件;泄压阀具有一泄气孔,用以 调节自输气口输出的气体压力,单向阀具有一可供输气管内的气体输出的出气口,当气囊 受挤压形变时,其内部气体,由输气口输出至输气管中,进而经单向阀的出气口输送至出气 件内,供患者吸用,借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供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使用,且不会干扰同时进 行的医学检查作业的功效。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 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种现有传统的苏醒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其中出气件为 面罩态样。图4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其中出气件为 人工气管的态样。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呼吸苏醒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 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 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 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 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标号来表示。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本发明 较佳实施例的呼吸苏醒器,包含一气囊3、一泄压阀4、一输气管5、一单向阀6,以及一出气 件7。上述的气囊3,是由挠性材质所制成的中空囊体,以供挤压形变,且气囊3在相反 的二端分别具有一输气口 31及一进气口 32,泄压阀4是设置于输气口 31处,而进气口 32 则连接一气袋81及一送气管82,送气管82另一端是用以外接一气体供应源(图未示)。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放 大示意图,其中出气件为面罩态样。上述的泄压阀4,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具有一中空状的阀 壳41、一阀盖42,及一浮动件43做说明。该阀壳41,底端向下并向外扩张延伸一扩张部411,阀壳41内部并形成有一可供 容纳浮动件43的流通室412,阀壳41具有一底壁413,底壁413上开设有一通孔414。该阀盖42,是可活动地盖设于阀壳41上,其盖设方式可以是在阀壳41邻近顶端 的外周面设有一凹槽415,阀盖42内周壁面则对应设有卡环422,利用卡环422卡掣于凹槽 415,而使阀盖42盖置于阀壳41上后仍可自由地旋转活动,但阀盖42的盖设方式并不以此 为限。又,阀盖42上还设有多数个泄气孔421,使得阀壳41内部的流通室412可借阀盖42 上的泄气孔421与外界相通,泄气孔421的设计数量也可为一个,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 数量为限。另外,该浮动件43,具有一活动座431及一弹性元件432,其中活动座431是置设 于阀壳41的流通室412内,而弹性元件432的两端分别抵接阀盖42内壁面与活动座431。上述的输气管5,是由挠性材质所制成的中空蛇管。上述的单向阀6,包含一壳体61、一延伸自壳体61且与输气管5 —端相连接的第 一延伸管62、一延伸自壳体61的第二延伸管63,以及一设于第二延伸管63内且控制气体只能由第一延伸管62流向出气件7的单向瓣膜64。上述的出气件7,包含一用以罩置于患者呼吸器官(如口、鼻)上的罩体71,罩体71形成设有一连接口 711,该连接口 711是用与单向阀6的第二延伸管63的出气口 631相 连接。特别说明的是,出气件7除了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呼吸面罩的形式外,出气件7’也 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态样,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呼吸苏醒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 视放大示意图,其中出气件为人工气管的态样,该出气件7’具有一人工气管72,人工气管 72界定有一人工气道,人工气管72 —端设有一与单向阀6的第二延伸管63的出气口 631 相连接的连接口 721,人工气管72另一端用以穿设于患者的鼻咽或口咽或气切口。此外,本发明还包括有一连接管9,为一 T型管,其具有一水平部91及一延伸自水 平部91的垂直部92。所述泄压阀4是借其扩张部411套接于连接管9的垂直部92处,而 水平部91具有二相反端分别与输气管5另一端及气囊3的输气口 31相连接。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使用上,气体供应源所输出的气体可经送气管82先传 送至气袋81,通过挤压气囊3,使得气袋81内的气体经气囊3输出至输气管5内,特别说明 的是,输气管5内的气压值是否足以推动浮动件43,是取决于浮动件43的活动座431及弹 性元件432的重量。即当输气管5内的气压值超过预设气压值时,多余气体便可经由连接 管9的垂直部92输入泄压阀4,并顶推浮动件43,使得活动座431退离阀壳41的底壁413 上的通孔414,所述多余气体即能经由通孔414、阀盖42上的泄气孔421排出,直至输气管 5内的气压值低于预设气压值,浮动件43才会复位并封闭泄压阀4的通孔414,另外,输气 管5内未被释出的气体进一步经由第二阀体6的第一延伸管62流向出气件7,由出气件7 的连接口 711输出供患者吸用。由于与出气件7相接的第二阀体6的构造设计未具有金属组成元件,具有金属制 成的弹性元件432的泄压阀4则是通过输气管5的延伸而远离出气件7,因此纵使患者戴 着出气件7进行医学检查作业,尤其是磁振造影检查,也不会对磁振造影机器造成干扰,因 此,能维持患者呼吸的顺畅性。归纳上述,在本实施例的呼吸苏醒器,确实能达到本发明所诉求的目的及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该呼吸苏醒器包含一具有挠性的气囊、一泄压阀、一输气管、一单向阀,以及一出气件;该气囊,供容纳气体并具有一输气口,该气囊受挤压形变时,其内部气体经由该输气口输出;该泄压阀,连设于该气囊的该输气口处,该泄压阀具有一泄气孔,用以调节自该气囊的该输气口输出的气体压力;该输气管,其一端与该泄压阀相连接,以输送自该气囊的该输气口输出的气体;该单向阀,连设于该输气管的另一端,该单向阀具有一可供该输气管内的气体输出的出气口;该出气件,具有一与该单向阀的该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使自该单向阀输出的气体能经由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输出供吸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泄压阀具有一中空状的阀 壳、一盖设于该阀壳一端的阀盖,及一浮动件;该阀壳内部形成有一可供容纳该浮动件的流 通室,该阀壳具有一底壁,该底壁上开设有一通孔,该泄气孔是设于该阀盖上,自该气囊的 该输气口输出的多余气体的气压值达到足以顶推该浮动件时,所述多余气体可由该通孔输 入该流通室内,并由该泄气孔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浮动件具有一浮设于该流 通室内的活动座及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阀盖与该活动座,该泄压阀 释气时,该活动座脱离该通孔,同时压缩该弹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输气管是由挠性材质所制 成的中空蛇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单向阀包含一壳体、一延 伸自该壳体且与该输气管相连接的第一延伸管、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 相连接的第二延伸管,及一设于该第二延伸管内且使气体只能由该第一延伸管流向该出气 件的单向瓣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单向阀包含一壳体、一延 伸自该壳体且与该输气管相连接的第一延伸管、一延伸自该壳体且与该出气件的该连接口 相连接的第二延伸管,及一设于该第二延伸管内且使气体只能由该第一延伸管流向该出气 件的单向瓣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连接管,其具有一水平 部及一延伸自该水平部的垂直部,该泄压阀与该垂直部相连接,该水平部具有二相反端且 分别与该输气管一端及该气囊的该输气口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气件具有一用以罩置于 患者呼吸器官上的罩体,该连接口是设于该罩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苏醒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气件具有一人工气管, 该连接口是设在该人工气管一端,该人工气管另一端用以穿设于患者的鼻咽或口咽或气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呼吸苏醒器,包含有一可供容纳气体且具有一输气口的气囊、一连设于气囊的输气口处的泄压阀、一以一端与泄压阀相连接的输气管、一连设于输气管另一端的单向阀,以及一与单向阀相连接的出气件;泄压阀具有一泄气孔,用以调节自输气口输出的气体压力,单向阀具有一可供输气管内的气体输出的出气口,当气囊受挤压形变时,其内部气体经由输气口输出至输气管中,进而经单向阀的出气口输送至出气件内,供患者吸用,借此提供不会干扰同时施行的医学检查作业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M21/02GK101816815SQ20091012601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庄献毅, 李清昭 申请人: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