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5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深度烧伤的烧伤单位
面积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会对病人的皮肤产生很大的损害,而在治疗烧伤时,防止烧伤面被感染是一 个很重要的步骤,也是使烧伤的皮肤快速恢复和不留疤痕的重要的环节,在治疗烧伤患者 时,对患者的烧伤面上的细菌进行定量分析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根据,因此烧伤单 位面积取样是必不可缺少的一步;在现有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是在规定的单位面 积上,使用棉签或纱布沾取取样液后,擦拭烧伤面,再对沾在棉签或纱布的细菌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由于取样人的主观意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会造成取样不标准或准确,也有使用 一种装置进行取样,但采取了对取样液进行搅拌,由于搅拌器的作用会对烧伤面产生振动, 从而不利于烧伤面的恢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对 烧伤面不产生伤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壳体、取样载体、喷头、吸管和 注射器;壳体设置有空腔,喷头设置在壳体的空腔上端,喷头的输入管设置在壳体的外端, 吸管的吸入端设置在壳体的空腔中并输出端设置在壳体的外端,注射器分别设置为与喷头 的输入管联接或与吸管的输出端联接。 把壳体的空腔端面的面积与烧伤取样的单位面积相等,把壳体扣在烧伤面上,用 注射器吸取取样液,再与喷头的输入管连接,推压注射器使取样液通过喷头喷在烧伤面上, 再使用注射器通过吸管把取样液吸到注射器中,由于使用喷头把取样液喷在烧伤面上,不 但降低了烧伤面的温度,使病人感到舒适,而且对烧伤面不产生振动,因此对烧伤面不产生 伤害。 本发明设计了,壳体设置为半圆球并设置有半圆球的空腔。方便计算烧伤单位面积。
本发明设计了,喷头设置为多个并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壳体的空腔上端。对烧伤面 的清洗更大,避免了对死角的遗漏。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取样载体,在壳体的空腔端面的边缘上设置有沟槽,取样 载体设置在壳体的沟槽中。并防止取样液遗漏,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本发明设计了,取样载体设置为药棉。取材更方便。
本发明设计了,取样载体设置为纱布。取材更方便。


附图为本发明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壳体1、取样载 体2、喷头3、吸管4和注射器5 ;壳体1设置为半圆球并设置有半圆球的空腔,在壳体1的 空腔端面的边缘上设置有圆形的沟槽,取样载体2设置在壳体1的沟槽中,喷头3设置为三 个并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上端,喷头3的输入管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吸管4的 吸入端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中并输出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注射器5分别设置为与喷头 3的输入管联接或与吸管4的输出端联接。 把壳体1的空腔端面的面积与烧伤取样的单位面积相等,把壳体1扣在烧伤面上, 用注射器5吸取取样液,再与喷头3的输入管连接,推压注射器5使取样液通过喷头3喷在 烧伤面上,再使用注射器5通过吸管4把取样液吸到注射器5中,可以反复使用喷头3和吸 管4提取清洗过烧伤面的取样液。 在使用本实施时,由于壳体1设置为半圆球并设置有半圆球的空腔;方便计算烧 伤单位面积。由于喷头3设置为三个并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上端;对烧伤面的 清洗更大,避免了对死角的遗漏。由于设计了取样载体2,本实施例中的取样载体2设置为 药棉;使从壳体1中漏出的取样液被吸收,并把清洗过烧伤面的取样液注入到药棉中,再使 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细菌分析,并防止取样液遗漏,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一种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壳体(1)、取样载体(2)、喷头(3)、吸管(4)和注射器(5);壳体(1)设置有空腔,喷头(3)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上端,喷头(3)的输入管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吸管(4)的吸入端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中并输出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注射器(5)分别设置为与喷头(3)的输入管联接或与吸管(4)的输出端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设置为半圆球并设置有半圆球的空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头(3)设置为多个并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上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取样载体(2),在壳体(1)的空腔端面的边缘上设置有沟槽,取样载体(2)设置在壳体(1)的沟槽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样载体(2)设置为药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样载体(2)设置为纱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烧伤单位面积取样装置,包含有壳体(1)、取样载体(2)、喷头(3)、吸管(4)和注射器(5);壳体(1)设置有空腔,喷头(3)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上端,喷头(3)的输入管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吸管(4)的吸入端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中并输出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注射器(5)分别设置为与喷头(3)的输入管联接或与吸管(4)的输出端联接。因此对烧伤面不产生伤害。
文档编号A61B10/02GK101756717SQ20091022949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翔 申请人:张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