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

文档序号:98755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剂药物,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
背景技术
:胶囊剂是在囊身囊帽紧密套合的空心胶囊壳内填充药物而成的制剂。按照胶囊药物标准,空心胶囊有代号为000号、00号、0号、15号8种大小规格,均为圆筒形。其中00号2号的规格与囊身容积的数值为规格OO号,容积O.95ml;O号,容积O.68ml;1号,容积0.50ml;2号,容积0.37ml。即规格的号数越大,其囊身容积越小,即内容物的重量就越少。0号胶囊的适宜装量一般在0.40.6g间,1号胶囊的药粉装量在0.30.4g间。由于中药提取物质轻,体积松散的物性,所制成的中成药在装量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用0号胶囊可装0.45g左右,用1号胶囊可装0.3g左右,因此在中成药胶囊剂常规的制备中,一般选择容积稍大的空胶囊以利于装量的调整。现有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壮骨止痛胶囊,是将药材提取所得的干膏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再加粘合剂制备颗粒后采用0号胶囊壳灌装制得胶囊剂,规格为0.45g/粒。由于0号胶囊体积较大,许多老年患者、儿童患者或其他咽部有疾患患者服用此药物反映吞咽困难,致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遵医嘱用药而改用其他剂型药物替代本品,严重地影响到该药物的使用和销售,降低了企业的效益。壮骨止痛胶囊的规格为0.45g/粒。0号胶囊的容积为0.68ml,则药物的密度为0.74g/ml;而1号胶囊的容积为0.50ml,若要灌装0.45g的药粉则要求药粉密度要达0.90g/ml以上。目前,采用1号胶囊灌装大于0.40g药粉未见报道。原胶囊剂采用常规的制粒法,制备的颗粒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粗细比例不可控,颗粒流动性不佳,颗粒间隙大,堆密度小,经多次的改进试验,药物的堆密度最大只能达到0.80g/ml左右,灌装入1号胶囊壳的颗粒重量小于0.40g。故本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壮骨止痛胶囊剂改O号空胶囊为1号灌装存在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持药物规格0.45g/粒不变的前提下,将原体积较大的0号胶囊置换成体积小的1号胶囊,能顺利灌装,并保证药物质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物料b、混合药物料加入高分子混合材料经搅拌制得软材;c、用颗粒机将所得软材制成湿颗粒;d、将制得的湿颗粒置沸腾干燥器内干燥;e、颗粒干燥后出料,再将颗粒用24目筛整粒、混合;f、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剂。所述高分子混合材料是由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加水和乙醇配制而成,配制比例为水=2040重量份;乙醇=6080重量份;高分子材料=0.0510重量份。所述高分子混合材料的含醇量为6080%。在b步骤中,混合药物料与高分子混合材料的加入比例为混合药物料=68重量份,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在d步骤中,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080°C,时间为2030分钟。在d步骤中,设置主风温度8090°C,辅风道温度约70°C。在c步骤中,所用颗粒机为摇摆式颗粒机。在a步骤中,用湿法混合颗粒机混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高分子混合材料具粘合和包衣功能,能使药物细粉紧裹成团并被包上一层薄膜衣,縮小了粉粒间隙,并能创造最佳的颗粒细粉比。当颗粒间隙呈不饱和状态时,增加细粉能填充间隙,会增大堆密度;当颗粒间隙呈相对饱和状态时,堆密度最大。经本制粒方法制备的颗粒,药粉粗细比例合适,颗粒间隙趋于饱和;同时,颗粒经包衣后形成圆球形粒子,减少了粒子间的接触点数,降低了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摩擦力,颗粒的流动性好;接触点数减少还降低了粒子间的静电吸附,使颗粒灌装入胶囊时不易搭桥而影响装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制备的颗粒縮小了颗粒间隙,改善了药粉的流动性,使堆密度达最佳。经测定药粉的堆密度达O.90g/ml以上,完全满足了1号空胶囊对物料的灌装要求,故能顺利地灌装成合格的胶囊剂。减小了成品胶囊的体积,方便患者顺利吞服,增加了用药的顺应性,促进了该药物的销售和使用,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了很好的效益。经检测测定(见表1),此胶囊剂的水分、崩解及溶出等指标与原0号胶囊几乎相同,无因颗粒紧密而出现成团成柱不崩解的情况。相比原胶囊经较长时间放置后水分大量增加,使得药粉聚结成柱的情况而言,本方法制得的胶囊经加速试验及两年留样考察,质量指标完全符合胶囊剂规定。表l本制粒方法与原方法质量指标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本高分子混合材料可选择以下表2中实例①⑩的比例配制。表2本高分子混合材料的配制比例(单位重量份)<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一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5重量份,加水25重量份、乙醇70重量份,配制成含醇75%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68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TC,辅风道温度约70°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07(TC,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实施例二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重量份,加水20重量份、乙醇74重量份,配制成含醇68%左右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68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0°C,辅风道温度约70°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575°C,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实施例三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重量份,加水35重量份,乙醇61重量份,配制成含醇65%左右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7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0°C,辅风道温度约70°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272°C,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实施例四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聚乙烯吡咯烷酮2重量份,加水22重量份,乙醇76重量份,配制成含醇78%左右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7.5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0°C,辅风道温度约70°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375°C,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实施例五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羧甲基纤维素钠7重量份,加水28重量份、乙醇65重量份,配制成含醇65%左右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6.8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0°C,辅风道温度约70°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070°C,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实施例六将药物料与辅料置湿法混合颗粒机内混合3min,得混合药物料;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2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2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6重量份,加水26重量份、乙醇73重量份,配制成含醇65%左右的高分子混合材料,按混合药物料8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所述的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搅拌1分钟制得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倒入沸腾干燥器内,药物料干燥时设置主风温度809(TC,辅风道温度约7(TC,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575t:,时间约25分钟,颗粒干燥后出料,颗粒再用24目筛整粒,混合,按O.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物。权利要求一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得混合药物料;b.混合药物料加入高分子混合材料经搅拌制得软材;c.用颗粒机将所得软材制成湿颗粒;d.将制得的湿颗粒置沸腾干燥器内干燥;e.颗粒干燥后出料,再将颗粒用24目筛整粒、混合;f.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剂药剂;所述高分子混合材料是由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加水、乙醇配制而成,配制比例为水=20~40重量份,乙醇=60~80重量份;高分子材料=0.05~1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混合材料的含醇量为6080%。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混合药物料与高分子混合材料的加入比例为混合药物料=68重量份,高分子混合材料1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控制药物料温度为6080°C。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时间为2030分钟。全文摘要一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粒方法,先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高分子混合材料经搅拌制得软材;用颗粒机将所得软材制成湿颗粒;将制得的湿颗粒置沸腾干燥器内干燥;颗粒干燥后出料,再将颗粒用25目筛整粒、混合;按0.45g/粒装入1号胶囊,得胶囊药剂。因高分子混合材料具粘合和包衣功能,能使药物细粉紧裹成团并被包上一层薄膜衣,缩小了粉粒间隙,满足了1号空胶囊对物料的灌装要求,使原本只能用大规格的0号空胶囊灌装的药物成功地改用小规格的1号胶囊灌装,减小了成品胶囊的体积,方便患者顺利吞服,增加了用药的顺应性,促进了该药物的销售和使用,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了很好的效益。文档编号A61K36/815GK101708251SQ200910263470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发明者余定祥,卿光明,钟瑛申请人: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