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542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 一种表面具有掺铈的钛酸钠纳米管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人工关节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因退变性和炎症性关节炎导致的关节丧失功能患者需进行 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金属材料用作制造人工关节应用最早,而且在目前临床中的应用也 仍最为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临床研究表明,金属材料的人工关节普遍存在人工关节发 生松动、下沉或折断等情况,引起骨吸收,是影响人工关节置换远期疗效的主要并发症之 植入体表面形貌和化学特征改性被证明是一种提高骨整合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可 确保骨接触式种植体稳定性的可靠途径。 稀土元素铈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以及滤过等方法进行 灭菌。铈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高浓度的铈通过软化细胞壁将其分离,并逐步使原生质 溢出,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它还可能会固定烧伤时产生的脂蛋白混合物,阻止其 进入体内,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并能防止烧伤后的免疫抑制现象,使组织受到的损伤不会进 一步加重;可通过促进DNA无误修复和阻断致突变物对正常DNA损伤等方式来达到抗突变 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一类多功能生长因子,能 有效地诱导成骨、促进骨修复,对骨折愈合延迟和骨不连有显著疗效。BMP在局部组织中迅 速降解或随体液扩散,不能持久均匀地分布在骨缺损部位,难以发挥出理想的成骨效应。单 纯应用外源性BMP治疗骨缺损的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必须有合适的载体材料与其复合,起 到令BMP缓释的作用。各种载体系统对BMP的缓释各有优缺点,因而研发功能更为完善的 复合材料缓释载体,如无机/无机复合、有机/无机复合、有机/有机复合或者多材料复合 载体,达到更好的缓释甚至精确的控释BMP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人体硬组织的主要无机质是钙磷相,而钛酸钠盐在体液中可以转变为水合二氧 化钛,使金属表面原位形成许多Ti-0H基团,从而诱导体液中的钙、磷沉积,形成磷灰石层 (Ceramics International, 1996, 79 (24) :1127-1129)。另外由于钛酸钠晶体的特殊结构, 使得钠离子有着很强的交换能力,可以与多种阳离子进行置换,从而进行离子缓释,加强钛 酸钠结构层的功能性。同时表面微孔的特殊形貌增大了比表面积,使得钛酸钠结构层在负 载能力方面得到极大的增强。 通过水热合成的钛酸钠纳米管显示出一种良好的与金属基体结合的能力,具有较 低的固有毒性,可以快速提高钛及其合金的生物活性。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具有较高的比表 面积,很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可以有效地承载稀土元素铈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对稀土元素铈 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控释,同时有利于细胞附着。鉴于此,引发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金属基体表面构筑二氧化钛纳米管状结构,再经水热合成将二氧化钛纳 米管转变为钛酸钠纳米管,随后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掺入稀土 元素铈,最后通过离心负载技术在纳米管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制备出的掺铈钛酸钠 纳米管阵列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好,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在这种人工关节材料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经铈掺杂的具有管状结构的钛酸钠纳 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进一步负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具体制备的步骤如下 1)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 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 涤10-120分钟,随后用HF和HN0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4:5)化学抛光20-120 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吹干待用; 3)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石 墨或铂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电压 20-240V,反应时间12-200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 出,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 1 %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 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 节在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 清洗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 5-3小时后取出,用无 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30(TC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 4)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 应温度90-18(TC,反应时间10-10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15mo1 *L—、反应溶液体积为 反应釜内衬容积的50-80%。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 次,直至上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5)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盐水 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可溶性铈盐水溶液浓度为0. 05-5. Omol L—、可溶性 铈盐水溶液液面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次,以 消除剩余的可溶性离子,样品在真空下60-30(TC干燥不少于6小时,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 得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6)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 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形 态发生蛋白和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心容器的一半或三 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0. l-50mg L-l,温下离心(1500-80000Rpm)浸泡 0. 5-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生物活性人工关节。 本发明所述的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
40-10vol% (体积百分比)、磷酸2-10volX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 l-0.9wt% (质量百 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铈盐水溶液采用硝酸铈、硝酸铈氨或氯化铈中的一种或两种 可溶性铈盐配制。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钛酸钠纳米管定向规则排列,钛酸钠纳米管在垂直于基体方向 产生,管径达80-500nm,管长为1-150 y m,比表面积较大。 本发明制备的掺铈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生物活性人工关节及其方法具有以下 优点和有益效果 ①铈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向人工关节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中掺铈,可 以产生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性反应等有益效果。 ②与普通的钛酸钠层相比,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呈定向多孔,比表面积较高,有利于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负载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控释。 ③阳极氧化形成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是基体原位生成的,与基体的结合力很 好。骨形态发生蛋白有很好的诱导成骨效应,可在短时间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生理结合。因 此,有望增加人工关节稳定性。 ④采用的阳极氧化和水热合成工艺不受基体形状的影响,可以在形状复杂的基体 上制备出均匀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图1是本发明具体制备过程图。 图2是本发明人工关节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形态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3是本发明人工关节表面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X射线衍射(XRD)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首先选用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 (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 涤10-30分钟,随后用HF和HN0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4:5)化学抛光20-40 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吹干待用; (3)配制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2volX (体积百分比)、磷酸4volX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3wt^ (质量百分比);
(4)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 石墨或铂片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 电压60V,反应时间18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 在体积百分比为1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 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节在 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 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1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 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 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TC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层;
(5)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 应温度ll(TC,反应时间2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lOmol L—、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 衬容积的50-80%。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 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6)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 盐(NH山Ce(NO》e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NH山Ce(NO丄水溶液浓度为 0. 05mol L—、溶液液面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 次,以消除剩余的可溶性离子(NH4+,Ce4+,N03—),样品在真空下60-30(TC干燥不少于6小时, 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7)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 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 形态发生蛋白和0. l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 心容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O. l_50mg* L—、室温下离心 (1500-80000Rpm)浸泡0. 5_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人工关节。
实施例2 (1)首先选用钛加工好人工关节; (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 涤30-60分钟,随后用HF和HN0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 : 4 : 5)化学抛光40-60 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电吹风吹干待用; (3)配制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2vol % (体积百分比)、磷酸4volX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5wt^ (质量百分比);
(4)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 石墨或铂片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 电压80V,反应时间18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 在体积百分比为1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 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节在 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 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1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 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 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TC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层; (5)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 应温度13(TC,反应时间2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lOmol L—、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 衬容积的50-80% 。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 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其SEM照片和XRD谱 分别见图2和图3; (6)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盐 Ce(N03)4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Ce(N03)4水溶液浓度为0. 05mol L—、溶 液液面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次,以消除剩余的可溶性离子(Ce4+, N03—),样品在真空下60-30(TC干燥不少于6小时,以在人工关节表面 获得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7)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 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 形态发生蛋白和0. l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 心容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O. l_50mg* L—、室温下离心 (1500-80000Rpm)浸泡0. 5_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人工关节。
实施例3 (1)首先选用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 (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 涤60-90分钟,随后用HF和HN0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 : 4 : 5)化学抛光60-80 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电吹风吹干待用; (3)配制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4vol % (体积百分比)、磷酸6volX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5wt^ (质量百分比);
(4)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 石墨或铂片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 电压40V,反应时间24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 在体积百分比为2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 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节在 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 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2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 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 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TC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层; (5)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 应温度15(TC,反应时间2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lOmol L—、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 衬容积的50-80% 。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 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6)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 盐(NH山Ce(NO》e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NH山Ce(NO丄水溶液浓度为 0. 05mol L—、溶液液面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 次,以消除剩余的可溶性离子(NH4+,Ce4+,N03—),样品在真空下60-30(TC干燥不少于6小时, 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7)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 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 形态发生蛋白和0. l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 心容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O. l_50mg* L—、室温下离心 (1500-80000Rpm)浸泡0. 5_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人工关节。
实施例4 (1)首先选用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
7
(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 涤90-120分钟,随后用HF和HN0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 : 4 : 5)化学抛光80-120 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电吹风吹干待用; (3)配制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2volX (体积百分比)、磷酸5volX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5wt^ (质量百分比);
(4)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 石墨或铂片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 电压80V,反应时间12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 在体积百分比为2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 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节在 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 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2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 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 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TC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层; (5)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 应温度ll(TC,反应时间3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lOmol L—、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 衬容积的50-80% 。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 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6)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盐 CeCl4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CeCl4水溶液浓度为0. 05mol *L—、溶液液面 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次,以消除剩余的可溶 性离子(Ce4+,C1—),样品在真空下60-30(TC干燥不少于6小时,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铈掺 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 (7)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 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 形态发生蛋白和0. l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 心容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O. l_50mg* L—、室温下离心 (1500-80000Rpm)浸泡0. 5_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人工关节。
8
权利要求
一种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由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基体以及负载有稀土元素铈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表面层组成,所述及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2)人工关节表面预处理表面磨光后,依次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涤10-120分钟,随后用HF和HNO3及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4∶5)化学抛光20-120秒,再经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后,吹干待用;3)两步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将表面预处理过的人工关节作为阳极,石墨或铂为阴极,在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具体阳极氧化参数为电压20-240V,反应时间12-200小时,两极距离3-10cm,温度保持为室温。第一次阳极氧化后,取出,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l%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清洗0.5-3小时,取出吹干后,将人工关节在前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参数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30分钟,再在体积百分比为5-30vo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0.5-3小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6-10遍后,再在60-100℃下干燥样品,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4)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具体水热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90-180℃,反应时间10-100小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15mol·L-1,反应溶液体积为反应釜内衬容积的50-80%。水热反应后,待自然冷却,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数次,直至上层清液呈中性,取出干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5)将上述制备的表面覆盖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浸渍在可溶性铈盐水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掺入稀土元素铈,可溶性铈盐水溶液浓度为0.05-5.0mol·L-1,可溶性铈盐水溶液液面应淹过人工关节,浸渍时间不少于24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几次,以消除剩余的可溶性离子,样品在真空下60-300℃干燥不少于6小时,以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6)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将表面具有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的人工关节置于离心容器底部,再倒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磷酸缓冲盐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液面淹过人工关节至离心容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高度,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为0.1-50mg·L-1,室温下离心(1500-80000Rpm)浸泡0.5-10小时,取出,即可得本发明生物活性人工关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含水有机电解质溶液采用乙二醇为溶剂,其它有效成分为水0-10volX (体积百分比)、磷 酸2-10vol% (体积百分比)、氟化铵0. 1-0. 9wt% (质量百分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溶性铈盐水溶液采用硝酸铈、硝酸铈氨或氯化铈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溶性铈盐配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在这种人工关节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具有管状结构的铈掺杂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进一步负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所述的载铈纳米管阵列面功能化的人工关节制备方法为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人工关节;然后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表面获得具有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再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转化为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再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掺入稀土元素铈;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掺铈的钛酸钠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文档编号A61L27/06GK101745146SQ20091026475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储成林, 郭超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