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9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医疗皮肤施加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消毒流体均勻一致地 分配在病人皮肤表面上的皮肤施加器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医疗处理过程涉及将药物、消毒流体、抗菌剂、凝胶、药剂或其它材料施 加在身体部分上,例如皮肤,用于准备、治疗等。这些药物、消毒流体、药剂通常通过 施加器来传递给皮肤。普通的液体施加器包括玻璃安瓿或塑料吹模瓶,用于储存液 体;以及用于使安瓿破裂以便释放储存液体的机构。释放的液体与药签、泡沫垫或尖头 接触,以便施加在皮肤上。不过,这种施加器遇到了很多问题。玻璃安瓿的破裂在施加器中产生碎片,该 碎片可以对病人产生危害。为了克服这些潜在危险而提供了这样的装置,它利用筛网或 泡沫塑料来容纳玻璃碎片。不过,仍然可能将这些碎片引入流体通路中,这对病人造成 不可接受和不需要的危害。上述装置的另一缺点是某些气体通过瓶的密封件和瓶的塑料而透入。氧化乙烯 (EO)能通过处于吹模容器使用厚度(0.040"或更小)的大部分塑料,并当能够与某些抗 菌剂产品反应(最明显的是洗必太葡萄糖酸盐CHG)时形成有毒副产品。制造商设计了 消除渗透的方法,例如装入玻璃安瓿内或通过使用具有气障性质的塑料,例如聚乙烯对 苯二酸(PET)。当在包装中提供了足够的截面时,PET大大减小渗透;不过,当前装置 利用吹模容器与普通帽组合。因此,帽变成这些系统中的最弱部分,并经常由于不一致 密封(PET/薄片)或由于帽松弛(由于在EO消毒处理过程中引起的压力)而泄漏。上述当前装置利用厚度为0.30"或更小的玻璃吹制或模制塑料容器。该最小厚 度使得相当多的EO能够在消毒过程中通过容器壁渗透。另外,当前装置使用吹模容器, 该容器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心轴和刀装置在开口或切口处切开。结果使容器形成尖锐、不 均勻和不规则的顶表面,当密封件施加在该不均勻表面上或形成不规则密封件时将产生 问题。另外,当前容器设计利用普通的单焊接内部密封件作为密封瓶子内容物的装 置。因此,瓶帽的尺寸和它在瓶上拧紧的力对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仍保持机械加强薄片 所需的力非常重要。帽的松开是常见故障,通常导致瓶子内容物的泄漏_特别是当系统 增压或需要在使用之前保持储存较长时间时。最后,当前装置由于它们的设计而使得装入流体的控制困难。由于安瓿在破裂 后的较小孔,安瓿施加器要求小于200厘泊的低粘性流体。更高粘性的流体不能很容易地从翻倒的标准安瓿设计中流出。不过,这些低粘性流体需要在施加器中的计量特征, 特别是当使用较小(小于4平方英寸)海绵时。这些低粘性流体必然导致一分配至病人 皮肤上就失去对该流体的控制,这将由于相关酒精聚集在手术单中而引起不希望的起火危险。在可选实施例中视图通过将凝胶组分添加至抗菌剂中来解决该问题,这导致粘 性增加100倍(2000厘泊)或更大。该装置使得流体不能移动至海绵分配装置。因此,非常希望能够克服与流体控制和粘性相关的这些缺点,装置装有抗菌 剂,该抗菌剂可在重力下流动(400-700厘泊),从而不需要压缩手柄元件与吸收部件(例 如海绵设计)的组合,它们包含足够的流体容量,不会导致抗菌剂流体的聚集。因此,希望通过一种包括流体容器的医疗皮肤施加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 不足,该流体容器有可穿透表面,该可穿透表面可与穿刺部件啮合,以便与皮肤施加器 的分配部件进行流体连通,从而能够准备和治疗病人皮肤表面。还希望皮肤施加器能够 在使用时沿翻转方向设置。这样的皮肤施加器也可以适应消毒剂和施加器头部设计的多 种组合。还非常希望医疗皮肤施加器和它的构成部件能容易和高效地制造和装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 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以及用于允许进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 的可穿透壁;以及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 人的施加器表面。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用于当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系 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给 病人。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使穿透部件 穿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流体壳体包括端帽,该端帽靠近可穿透 壁安装。端帽限定了开口入口,以便允许穿透部件当流体壳体朝着第二驱动位置的运动 时经过该开口入口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端帽包括沿它的外表面安装的至少一个 保持部件。当流体壳体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时,该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容纳于与施加器 相连的锁定凹口内,以便将流体壳体保持在第二驱动位置。该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包括锁 定凸片,该锁定凸片容纳在分配器中的相应槽道内。锁定凸片用于在流体壳体朝着第二 驱动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横过槽道,以便容纳在锁定凹口中。还设想了用于将流体壳体保持在第二驱动位置的附加装置。施加器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穿透部件。第一穿透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在第一 位置穿透该可穿透壁,以便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出来。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中的第二 穿透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在与第一位置间隔开的第二位置穿透该可穿透壁,以便允 许空气进入流体腔室。也可选择,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用于将可穿透壁分割成壁部分。 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可以绕轴线以间隔开关系同轴布置。提供了四个穿透部件,用于将 可穿透壁分割成四个象限部分。在还一可选形式中,穿透部件布置成例如多个穿透部件 的环形阵列,以便在可穿透壁中形成基本环形开口。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流体壳体和施加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内部部件。该内部 部件定位成与确定于可穿透壁的开口中的壁部分啮合,以便在流体壳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的过程中使壁部分移动。该内部部件是在流体壳体中的内壁。该内壁沿大致纵向方 向延伸,并定位成使得可穿透壁的壁部分在流体壳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的过程中进行 旋转。内壁沿大致纵向方向在环形阵列内延伸,并定位成与流体壳体的内壁配合,以便 使得可穿透壁旋转。施加器包括施加器框架和安装在该施加器框架的下表面上的吸收部件。施加器 包括相对扩大部分和悬在该相对扩大部分上的相对狭窄部分。凸出前端部分包括延伸至 前缘表面的相对大致凹形表面,该前缘表面与凹形表面相互连接。优选是,该前缘表面 为弓形。扩大部分包括从后缘表面伸出的相对大致凸形表面,该后缘表面与凸形表面相 互连接。也可选择,施加器确定了在平面图中的复杂曲线形状。该复杂曲线形状包括一 对相对的大致凸形表面和一对相对的大致凹形表面,该凹形表面连续地从凸形表面伸向 前缘表面。优选是,流体壳体用于纵向运动,以便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 流体壳体还可以用于相对施加器进行旋转运动,以便释放流体壳体,从而使它能够朝着 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流体壳体和施加器中的一个可以包括锁定凸片,流体壳体和施加器 中的另一个包括锁定凹口,用于与锁定凸片配合,以便将流体壳体和施加器选择地锁定 在第二驱动位置。可以提供有外壳体,用于至少局部容纳流体壳体。外壳体可安装在施加器上。 流体壳体用于在外壳体中纵向运动。可人工接合部件与流体壳体连接,并超过外壳体伸 出。该可人工接合部件可以按压,以便使得流体壳体纵向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该可 人工接合部件可以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装入外壳体中的相应锁定凹口内,以便将 流体壳体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过渡位置。可人工接合部件的锁定部件可以包括可偏转凸 片。该可偏转凸片可从锁定凹口出来,以便释放该可人工接合部件,并允许流体壳体运 动至第二位置。还提供了用于将流体壳体固定在第二位置的装置。在一种结构中,外壳 体包括用于接收可偏转凸片的锁定凹口,以便将流体壳体固定在第二位置。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人工接合部件包括可释放地安装在它上面的锁定凸 片。锁定凸片选择地将流体壳体固定在第一过渡位置,并可运动,以便允许可人工接合 部件前进,从而使得流体壳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施加器的施加器框架包括导管,用于使药剂从流体腔室 通向吸收部件。施加器框架包括在它的下表面上的多个槽道,这些槽道与导管连通。槽 道的尺寸设置成沿下表面传送流体和传送给吸收部件。施加器框架可以包括多个弓形槽 道,这些弓形槽道确定于它的下表面中,并与导管连通,用于将流体传送给吸收部件。 至少两个弓形槽道成大致同心结构。也可选择,施加器框架的槽道成交叉关系。槽道可 以确定在施加器框架的下表面上的大致栅格图形。作为还一可选形式,施加器框架包括 在它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基本线性槽道,该第一和第二基本线性槽道成交叉关系, 并与导管连通,用于将流体传送给吸收部件。优选是,施加器框架包括扩大开口,该扩大开口穿过施加器框架的下表面延 伸,并与导管连通。该开口将流体传送给吸收部件。补充槽道可以靠近该扩大开口,并 与导管连通。补充槽道有利于药剂的分配。优选是,第一和第二补充槽道靠近施加器框 架的前端和后端,并与导管连通,以便于分配药物流体。第一和/或第二槽道可以用作通气孔,以便释放捕获于吸收部件中的空气。吸收部件可以包括确定于其内的至少一个狭缝。该至少一个狭缝用于在向吸收 部件施加压力时采取基本开口状态,以便允许药剂通过,且在没有向吸收部件施加压力 时采取基本封闭状态,从而基本防止药剂经过。优选是,吸收部件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狭 缝。也可选择,吸收部件包括限定于它的下表面中的凹形槽道,以便于药剂通过其。可穿透壁可以包括与流体壳体连接的金属和聚合物部件中的一个。优选是,可 穿透壁包括箔衬里,该箔衬里安装在流体壳体上。箔衬里可以安装在流体壳体上和安装 在端帽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壳体和流体壳体环绕第一纵向轴线布置,且施加器环 绕第二纵向轴线布置,该第二纵向轴线沿与施加器表面垂直的方向偏离第一纵向轴线。 流体壳体的第一轴线优选是与施加器的第二轴线成大致平行关系。染料可以相对于流体壳体布置。在药剂从流体壳体的内部腔室释放时,染料与 药剂接触。染料可以以与药剂隔离的关系储存在流体壳体中,而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 时,穿透部件穿透可穿透壁,以便能够释放药剂和使该药剂与染料接触。流体壳体可以 包括第二可穿透壁,该第二可穿透壁在第一所述可穿透壁的远侧,且染料储存在它们之 间,因此,当流体壳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时,穿透部件穿透第一所述可穿透壁和第二 可穿透壁,以便能够分别释放药剂和染料。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限定 了一纵向轴线,并具有用于储存和选择地释放药剂的流体腔室;以及施加器,该施加器 与流体壳体连接。施加器包括施加器表面,该施加器表面与流体腔室流体连通,用于将 药剂施加给病人。施加器表面限定一形状,该形状的特征在于具有相对扩大部分和从该 扩大部分伸出的相对狭窄部分。该相对狭窄部分包括延伸至前缘表面的相对大致凹形表 面,该前缘表面与凹形表面相互连接。前缘表面可以为大致弓形。扩大部分包括从后缘 表面伸出的相对大致凸形表面,该后缘表面与凸形表面相互连接。在可选形式中,施加 器确定了在平面图中的复杂曲线形状。该复杂曲线形状包括一对相对的大致凸形表面和 一对相对的大致凹形表面,该凹形表面连续地从凸形表面延伸至前缘表面。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施 加器,该施加器具有限定流体腔室的流体壳体和用于分配流体的施加器部件;以及用单 支手驱动施加器,以便于在腔室和施加器部件之间进行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特别在附加权利要求中提出。通过下面的说明并结合附 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方法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的透视图,表示了流体容器组件 和施加器头部组件;图2是图1的皮肤施加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了流体容器组件处于第一过渡位置;图4是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剖图;图5是表示安装在流体容器组件的流体壳体上的端帽的放大透视图6是表示安装在施加器头部组件的轴向槽道内的端帽锁定凸片的放大侧视 图;图7是表示端帽安装在施加器头部组件的施加器框架内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端帽和施加器头部组件的穿透部件的关系的放大透视剖视图;图9是表示施加器头部组件的施加器框架的下表面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施加器头部组件的施加器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1是类似于图3的侧视图,表示流体容器组件处于第二驱动位置;图12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表示当流体容器组件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端帽的锁 定凸片固定在施加器头部组件的锁定凹口内;图13是类似于图8的视图,表示当流体容器组件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穿透部件 刺穿端帽;图14是流体容器组件的透视图,表示当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形成于端帽衬里中 的排出孔;图15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6是图1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7是图1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视图,表示流体壳体组件处于第一过渡位 置;图18是皮肤施加器装置处于第一过渡位置时的侧剖图;图19是端帽的透视图;图20是施加器头部组件的施加器框架的仰视图;图21是类似于图17的侧视图,表示了流体壳体组件处于第二驱动位置;图22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3是图22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图;图24是皮肤施加器装置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的侧视图;图25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侧视图,表示了流体壳体 处于第一过渡位置;图26是图2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7是表示流体壳体旋转以便从第一过渡位置释放的侧视图;图28是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了流体壳体处于第二驱动位置;图29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0是图19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了流体容器组件处于第一过渡位 置;图31是图29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2是皮肤施加器装置的近端的侧剖图,表示了外壳体和壳体延伸部分的锁定 杠杆和释放杠杆的关系;图33是施加器装置的远端的侧剖图;图34是流体壳体和端帽的侧视图;图35是流体壳体和端帽的轴向视图;图36是施加器头部组件的施加器框架和吸收部件的剖视透视图37-38是施加器框架的另外透视图;图39是施加器装置的仰视图;图40是类似于图32的侧剖图,表示了释放锁定杠杆以及壳体延伸部分和流体壳 体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图41是类似于图33的侧剖图,表示了在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之后的部件关 系;图42是流体壳体和衬里在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之后的透视图;图43是刺穿后的衬里的放大透视图;图44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5是表示流体壳体处于第一过渡位置时的侧剖图;图46是表示流体壳体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的侧剖图;图47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8是图47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侧剖图;图49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50是图49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51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透视图;图52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施加器框架有 圆形排列的穿透部件;图53是图52的皮肤施加器装置处于第一过渡位置时的侧剖图;图54是皮肤施加器装置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的侧剖图;图55是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6是图5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57是图5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平面图;以及图58是图55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端帽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示例性实施例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和它的使用将通过医疗皮肤施加器在医疗 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来介绍,该医疗处理包括向身体的皮肤施加消毒流体、凝胶或药剂, 用于准备、治疗等。皮肤施加器装置优选是构成为有利于消毒流体与皮肤施加器装置 的皮肤接触部件或分配部件的流体连通,从而能够准备和治疗病人皮肤表面。应当知 道,皮肤施加器装置可以用于一定范围的医疗处理,例如患者疾病和身体小毛病的外科 手术、诊断和相关治疗。还应当知道,所述皮肤施加器装置的相关原理包括向皮肤施加 各种药剂,例如药物和其它流体。在下面的说明中,术语“近侧”是指更靠近医师的结构部分,而术语“远侧” 是指更远离医师或用户的部分。在本文中,术语“患者”是指病人或其它动物。根据 本发明,术语“医师”或“用户”通常是指医生、护士或其它护理人员,并可以包括辅 助人员。下面的说明包括对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各个实施例的说明,随 后介绍了装置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部件由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图1_3(并结合 图4的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装置100包括两个主要 组件,即流体容器组件102和施加器头部组件104,该施加器头部组件104与流体容器组 件102连接。通常,流体容器组件102用于相对施加器头部组件104从第一过渡位置运 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分配药剂或流体施加给病人。流体容器组件102包括流体壳 体106,该流体壳体106确定了壳体轴线“X” ;以及端帽108,该端帽108可释放地安 装在流体壳体106上。流体壳体106确定了内部腔室106a (图4),该内部腔室106a充满 药物、清洁溶液等。该药物包括杀菌溶液、消毒溶液等,成液体或凝胶形式。一种合适 的消毒流体是由Aplicare,Branford CT制造的、商品名称为Excel-AP的消毒液体。该 液体包括7.5% w/w的碘、64.5% w/w的异丙醇和25.3%的USP消毒水,其它为专有组 分。流体壳体106还限定了手柄部分110、布置在手柄部分110的远侧的柱形部分 112以及螺纹接头部分114。手柄部分110有扇形下表面,以便于由用户抓住,特别是通 过用户的一支手抓住。柱形部分112包括外周肋116,该外周肋116确定了柱形部分112 和手柄部分110的连接处。外周肋116用作止动件,以便在驱动装置100时使得流体容 器组件102相对于施加器头部组件104合适定位。螺纹接头部分114包括外螺纹118。流体壳体106(特别是手柄部分110)可以由合适的柔性材料来制造,以便能够 压缩手柄部分110以排出流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流体壳体106由合适的聚合物材 料(例如聚丙烯)制成,并通过普通的注射模制技术来制造。其它弹性体材料也可以考虑。流体壳体106还包括可穿透壁或表面,该可穿透壁或表面成例如密封件或衬里 120的形式,与螺纹接头部分114的远侧端表面连接。衬里120可以是金属或聚合物材 料,并安装在流体壳体106上,随后使该壳体106充满药物液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衬里120是箔衬里,它引入密封流体壳体106的螺纹接头114。在可选形式中,衬里120 可以固定在端帽108内,并用于当端帽108安装在流体壳体106内时密封螺纹接头114。 衬里120也可以是双层衬里,一层安装在端帽108上,另一层安装在螺纹接头114上。在 可选形式中,衬里120可以是旋转焊塑料帽,该塑料帽的薄壁通过旋转焊等而与螺纹接 头114连接。包含酒精的杀菌溶液可能需要塑料帽。塑料帽可以有选定的凹槽形几何形 状,它提供了用于穿透部件的尖锐点的破裂点,以便减小所需的穿刺孔。当驱动装置100 时,衬里120被刺穿,以便从流体壳体106中释放药剂或液体。下面将参考图4-5并结合图2介绍流体容器组件102的端帽108。端帽108为大 致柱形形状,并确定了外壁122和环形凸缘124,该环形凸缘124布置在外壁的远端处, 并与壳体轴线“X”成垂直关系。外壁122包括一对轴向引导肋126,该对引导肋126 布置成径向相对关系,并沿流体壳体106的轴线“X”延伸。引导肋126将端帽108定 向在相对于施加器头部组件104的预定旋转位置处,和/或防止端帽108在装配时在施加 器头部组件104内旋转。端帽108的外壁122还有一对锁定凸片128,该对锁定凸片128 布置成径向相对关系,并离开引导肋126大约90°。各锁定凸片128为棒球板形状,它 有引导V形头部,该V形头部有倾斜侧表面130 ;以及横向表面132,该横向表面132 从V形头部连续伸出。锁定凸片128将流体容器组件102固定在第二驱动位置。
端帽108的环形凸缘124限定了中心开口 132,该中心开口 132允许接近安装在 流体壳体106上的衬里120。环形凸缘124由环绕凸缘124的周边布置的周边肋134。周 边肋134沿壳体轴线“X”延伸预定距离,并与施加器头部组件102中的相应结构配合, 以便在驱动装置100时形成在装置100内的流体密封。端帽108还确定了内螺纹136。 内螺纹136与流体壳体106的外螺纹118配合,以便将端帽108安装在流体壳体106上。下面将参考图2-4以及图6-7的放大图来介绍施加器头部组件104。施加器头 部组件104包括施加器框架138和施加器部件140 (为吸收部件的形式),该施加器部件 140安装在施加器框架138上。施加器框架138包括在近端的壳体支承轴环142以及布置 在壳体支承轴环142远侧的帽支承轴环144。壳体支承轴环142确定了内部空腔,该内 部空腔的直径与流体壳体106的柱形部分112的直径类似,以便在装配过程中接收该柱形 部分112。类似的,帽支承轴环114确定的内径或尺寸等于端帽108的直径。如图6-7 所示,帽支承轴环144还包括至少一个(优选是一对)径向相对轴向槽道146,该轴向 槽道146完全穿过帽支承轴环144的外壁延伸;以及纵向释放狭槽148,该纵向释放狭槽 108在各轴向槽道146的相对侧。轴向槽道146确定了相对凸轮表面150,该相对凸轮表 面150相对于壳体轴线“X”倾斜延伸,并终止于锁定凹口 152。轴向槽道146接收端 帽108的锁定凸片128,并使得锁定凸片128能够在装置10的驱动过程中横过槽道146。 轴向槽道146和纵向狭槽148的功能将在后面更详细介绍。最好如图7所示,帽支承轴环144还确定了内部纵向槽154。内部槽154接收端 帽108的轴向引导肋126,该引导肋126在装置108的驱动过程中横过内部槽154。内部 槽154和轴向引导肋将流体容器组件102可旋转地固定在施加器头部组件104中。帽支 承轴环144还确定了在支承轴环144的内部空腔中的横向槽156。横向槽156布置为与周 边肋134成相对关系,以便在装置100的驱动过程中接收该周边肋134。横向槽156和 周边肋134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在装置的驱动过程中形成在帽支承轴环144的内部空腔中 的密封件,从而基本减少流体朝着流体壳体106返回。下面参考图8,施加器框架138还确定了布置在帽支承轴环144内部的一对刺穿 部件或尖头158。刺穿部件158确定了尖锐尖端,该尖锐尖端在装置100的驱动过程中穿 透衬里120。刺穿部件158优选是间隔开,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了两个刺穿部件,不过 应当知道,可以提供更多或更少的刺穿部件158,这也能获得本发明的目的。下面参考图8-9,施加器框架138还包括喉部160以及从该喉部160伸出的施加 器支承板162。喉部160确定了内部孔160b,从流体壳体106释放的药剂或流体流向施 加器部件140。施加器支承板162支承施加器部件140。支承板162包括中心孔164,该 中心孔164与喉部160的内部孔160a以及布置在支承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槽道166、 168连通(图9)。中心孔164的尺寸设置成允许相对大量的药剂或流体从该中心孔分配 和与第一和第二槽道166、168连通。第一槽道166沿大致纵向方向延伸,第二槽道168 与第一槽道166成垂直关系地延伸。第一槽道166确定了比第二槽道168更大的宽度, 并能够使足够量的药物流量与施加器框架138的最外侧部分(即前端和后端)连通。施 加器框架138还可以确定多个大致以所示同心关系布置的径向或弓形槽170。弓形槽170 与第一和第二槽道166、168流体连通。弓形槽170将药剂分配至支承板160的基本整个 表面上,用于传送给施加器部件140。这样,药剂通过确定于支承板162中的流体歧管(包括第一和第二槽道166、168、弓形槽170和中心孔164)而均勻供给施加器部件140, 这因此导致均勻施加给病人。施加器部件140安装在支承板162上。施加器部件140优选是包括成开口、网 状的尿烷泡沫塑料形式的吸收部件,75+/-10孔/英寸(ppi)。施加器部件140可以通过 粘接剂、焊接等而粘附在支承板160上。施加器部件140设置成输送从流体容器组件102 分配的药剂。施加器部件140的吸收部件的容积成比例地设置成容纳流体容器的全部内 容物,从而在施加给病人皮肤时作为流体储槽。这能够用于控制流体释放和减小杀菌剂 在病人皮肤上的聚集。最好如图10所示,当在平面图中看时,施加器部件140确定了大致水滴形或海 豚鼻形形状。特别是,支承板160和施加器部件140确定了扩大部分172以及细长颈部 或凸出前端部分174,该细长颈部或凸出前端部分174悬在该扩大部分172上。扩大部分 172设想成便于将药物流体施加给相对较大身体区域。细长颈部部分174的尺寸设置成定 位在狭窄远侧的区域,例如病人的手指、脚趾、眼睛区域等,或者在只需要相对少量流 体的区域。扩大部分172包括相对的大致凸形表面176,该凸形表面176通过弓形后侧表 面178而相互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扩大部分172确定了最大宽度“W”为大约 2英寸至大约4英寸的局部椭圆形。细长颈部或凸出前端部分174确定了相对的凹形表 面180,该凹形表面180从扩大部分172的凸形表面176连续伸出,它通向前侧弓形表面 182,该前侧弓形表面182使凹形表面180相互连接。凹形表面180的弓形结构有利于在 病人的手指、脚趾等周围操作该装置100。特别是,凹形表面180的曲率半径大致与人体 各部分的曲率半径相符,因此,施加器部件140能够通过使凹形表面180相对于身体部分 进行滚转和枢轴转动而施加在身体上。凸出前端部分174确定了大约0.5英寸至大约1.5 英寸的最小宽度“w2”。施加器吸收部件140确定了从大约3英寸至大约6英寸的长度T。下面介绍装置100的操作。在使用时,医师通过使他或她的至少三个手指固定 在流体壳体106的底侧而用单手抓住施加器100。然后,拇指布置在施加器框架138的顶 部以便抓住框架138。食指相对于施加器框架138固定,且拇指和食指同时拉向固定的食 指,以便在流体容器组件102和施加器壳体组件104之间产生预定连接力。这样,流体 壳体组件102将相对于施加器头部组件104沿纵向方向(如图11中的方向箭头“ζ”所 示)运动至它的第二驱动位置。纵向运动的范围可以通过周边止动件或肋116与壳体支 承轴环142的啮合来限定。下面参考图12,在流体壳体106的轴向运动过程中,端帽108的锁定凸片132 横过施加器框架138的轴向槽道146。应当知道,邻近轴向槽道146的纵向释放狭槽148 使得凸轮表面150(该凸轮表面150确定了轴向槽道146)能够通过与锁定凸片128的倾斜 侧表面130的凸轮啮合而向外偏转,从而使锁定凸片128装入锁定凹口 152中。应当知 道,凸轮表面150对于锁定凸片128经过轴向槽道146的运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阻力。 该阻力向医师提供了装置100状态的触觉指示器,从而减小了装置100意外驱动的可能 性。通过使锁定凸片128装于锁定凹口 152内,流体容器组件102保持在图11-13所示 的第二驱动位置。在流体壳体组件102相对前进的同时,施加器头部组件104的刺穿部 件158穿透衬里120,如图13所示。还应当知道,在第二驱动位置中,周边肋134装入凹口 156(见图7)中,以便形成该位置的基本流体密封,从而使流体向流体壳体106的返 回最少。刺穿部件158可以布置成完全覆盖衬里120。也可选择,刺穿部件158布置成穿 透在衬里120中的两个孔,如图14中所示。通过该动作产生的两个开口 01、02将产生 流体槽道,一个开口用于在医师通过合适压缩流体壳体106而产生的压力下使杀菌溶液 涌入施加器框架136的喉部。第二开口 02通过允许空气进入流体壳体106而有利于流体 分配,从而使它的内部平衡,防止产生容器内容物的气障,并使得更一致地释放流体。 上述组件位置定义为第二或“驱动”位置。装于流体壳体106中的流体能够在衬里120破裂之后立即流入施加器框架138 中。流体壳体106的合适压缩使得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物排出,而释放压缩能够使空气代 替流体容器106中的内容物。这样允许空气进入将加速流体流动。因此,流体能够计量 或泵出,且在两次至三次泵送中,大约60ml的全部内容物都从流体壳体106中排出。参考图8-9,流体移动至施加器支承板162,并通过中心孔164以及第一和第二 槽道166、168和弓形槽道170来分配。稍微压缩流体壳体106可以迫使杀菌剂进入吸收 部件的孔内。施加器板162的结构能够在大约两至三秒内将全部容器内容物传送至吸收 部件142,即几乎立即进行流体充装和平衡,从而能够均勻润湿整个海绵非对称型面。在使用时,多轮廓吸收部件140基本与病人的整个身体轮廓或形态相符。例 如,凸出前端形状的鼻部将有利于眼睛、耳朵、手指、脚趾、腹股沟或其它确定形态的 准备。另外,轮廓或截面与患者的臂或腿的径向表面相符。与现有技术相比,施加器70 的延长覆盖长度L (即更长的海绵界面)在从一侧至另一侧运动的单个行程中能够覆盖大 约4倍面积。这比具有扁平轮廓的现有技术施加器增加了大约百分之四百的生产率,它 节省了准备时间和劳动力,特别是当涉及多个手术时。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施加器装置100包括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关键特征和优点。 单手触发机构和单手驱动提高了方便性和生产率_不需要处理卡环或预触发机构,且在 使用之前不需要除去其它部件。而是采用平滑驱动和单卡扣触发机构。最少数目的部件 减小了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另外,流体壳体106能够更快速地润湿,且在施加器框架138 中的集成流体歧管能够使海绵结构均勻润湿和平衡充装,而不管流体粘性如何。因此, 更大海绵允许施加器反转使用、更快准备和控制流体释放。具有轮廓形态的多用途海绵 可以与任何病人形态相符,且集成的海绵条/凸出前端提高了普通海绵条的灵活性和施 加器的速度。下面参考图15-18,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置200 包括流体容器组件202以及安装在流体壳体组件202上的施加器头部组件204。流体容 器组件202包括流体壳体206和从该流体壳体206连续伸出的轴环208。优选是,流体 壳体206为圆顶形状,并可以包括褶状结构,以便使壳体206能够压缩,以排出装于其中 的流体。可以考虑,根据特定用途,体壳体206可以有各种结构,例如柱形、矩形、椭 圆形、多边形等。流体壳体206可以由弹性体材料或上述任何材料而形成。流体容器组 件202还包括衬里210和端帽212,该端帽212安装在流体壳体206的轴环208上。衬里 210优选是为箔密封件的形式,并可以粘附在轴环208上和/或端帽212内部。最好如图19所示,端帽212m没有螺纹,并可以通过粘接剂、焊接、胶合剂等
14而固定在轴环208上。端帽212包括在它的外表面上的一对径向相对锁定凸片214,优 选是间隔开180,且端帽212还包括轴向肋216。锁定凸片和轴向肋216以与图1_14的 实施例的锁定凸片和轴向肋类似的方式起作用。参考图16-18,施加器头部组件204包括施加器框架218,该施加器框架218有 喉部220和与该喉部220连接的施加器支承板222。喉部220确定了内部开口 224,该内 部开口 224允许药剂通向支承板222,并有近侧凸缘226,该近侧凸缘226优选是尺寸设 置成由医师的手指抓住。具有相应纵向释放狭槽230的一对轴向槽道228在喉部220的 壁内延伸。轴向槽道228接收锁定凸片214,并使得锁定凸片214能够在器械驱动时横过 槽道228。喉部220有穿透尖头或部件230,该穿透尖头或部件230通过内部开口 224而 从施加器支承板222向上延伸。尖头230表示为单个锥形元件,不过,尖头230也可以 采取任意尖锐形状或可以为多个。参考图18和20,施加器支承板222包括多个孔232,这些孔232与喉部220的 内部开口 224流体连通,且中心布置在施加器板222的中心处。施加器支承板222在它 的下表面上包括第一和第二线性槽道230、232,该第一和第二线性槽道230、232成大致 相互垂直关系,并沿支承板222的长轴“y”和短轴“ζ”进行中心定位。施加器支承 板222还包括栅格型结构,具有在它的最底侧表面上的多个狭窄交叉槽道234和交叉线性 槽道 230、232。在使用时,流体容器组件202从图17的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图20的第二驱动位 置。优选是,医师用食指和中指抓住施加器框架218的凸缘226,并将它的手掌定位成 抵靠流体壳体206的上表面。在该运动过程中,锁定凸片214横过轴向槽道228,并以 与上述类似的方式固定在轴向槽道228的锁定凹口 228a中。同时,穿透部件230穿刺衬 里210,以便允许装于流体壳体206内的流体排出。然后,流体流过喉部220的内部开 口 224和孔232。然后,流体药剂流过线性槽道230、232,并进一步流过布置在施加器 框架218的下表面上的栅格类型结构234。通过该结构,基本整个吸收部件236都浸透药 剂。然后,装置200进行消毒,以便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皮肤。流体壳体206可以进行 压缩,以便于排出流体药剂,或者药剂可以通过翻转流体壳体206而通过重力来供给。下面参考图22-24,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该实施例基本与图1的 实施例类似。不过,根据该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置300包括流体壳体302,该流体壳 体302有布置在柱形部分306的外表面上的一对径向相对锁定肋304。锁定肋304为大致 线性结构,并有在它的远端处的扩大弓形肋部分304a。施加器框架306包括轴环308, 该轴环308有锁定槽道310,该锁定槽道310的形状和位置大致与流体壳体302的锁定肋 304相对应。特别是,锁定槽道310为基本线性,并包括第一和第二弓形槽道部分310a、 310b。在图22所示的流体壳体302的第一过渡位置中,锁定肋304的各扩大弓形肋部分 304a位于锁定槽道310的第一弓形槽道部分310a内,并通过槽道部分310a的内部边界而 限定于其中,从而将流体壳体302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一过渡位置。当决定驱动该装置300 时,医师使得流体壳体302相对于施加器框架306前进。在该运动过程中,锁定肋304 横过锁定槽道310,因此,确定锁定槽道310的表面向外偏转,以便允许扩大肋部分304a 通过,并以卡扣关系装入第二弓形槽道部分310b内。在该位置中,锁定肋304固定在锁 定槽道310内,从而将流体壳体302固定在图24的第二驱动位置中。在所有其它方面,装置300在功能上与图1的装置100类似。图25-28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置400大致与结合图 15的实施例所述的装置200类似。不过,根据该实施例,流体壳体402包括在远侧轴环 406上的至少一个或一对径向相对的锁定凸片404。在该实施例中,装置200没有端帽; 不过,可以设想装置200可以有端帽,该端帽有前述锁定凸片404。锁定凸片404装入相 应大致ζ形狭槽408中,该狭槽408确定于施加器框架412的喉部410中。Z形狭槽408 的特征是具有第一垂直部分414、水平部分416以及从该水平部分416伸出的第二垂直部 分418。垂直部分414、418包括锁定凹口 420、422。纵向释放狭槽424布置成靠近ζ形 狭槽408的各垂直部分414、418。释放狭槽424允许确定垂直部分414、418的壁表面向 外偏转,以便允许锁定凸片404装入锁定凹口 420、422内。在使用时,流体壳体402的 轴环406位于施加器框架412的喉部410内,且锁定凸片404位于ζ形狭槽408的垂直部 分414内且装于锁定凹口 420中。在该位置,流体壳体402保持在施加器框架412中, 并通过凸片404与确定锁定凹口 420的壁表面进行配合而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一过渡位置。 当决定驱动装置400时,医师使流体壳体402沿方向箭头“a”的方向相对于施加器框架 412旋转,如图27所示。锁定凸片404受到来自锁定凹口 420的压力,因此,释放狭槽 424允许确定锁定凹口 420的表面沿向外方向偏转。使锁定凸片404离开锁定凹口 420所 需的力向医师提供了流体壳体402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动的触觉指示器。锁定凸片404 横过ζ形狭槽408的水平部分416至与第二垂直部分418对齐的位置,如图27中所示。 然后,医师向流体壳体402施加远处力,以便使得流体壳体402相对于施加器框架412前 进至图28中所示的位置。在该运动过程中,锁定凸片404横过形成狭槽408的第二垂直 部分418,并装入锁定凹口 422内。应当知道,在该运动过程中,确定垂直部分418的壁 表面由于提供纵向释放狭槽424而能够向外偏转,以便使锁定凸片404能够装入锁定凹口 422内。因此,锁定凹口 422保持锁定凸片404,从而将流体壳体402保持在使得药剂分 配至吸收部件426中的第二驱动位置。下面参考图29-31,图中表示了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皮 肤施加器装置500包括流体容器组件502和与该流体容器组件502连接的施加器头部组件 504。流体容器组件502包括流体壳体605、与该壳体506连接的端帽508以及衬里510。 流体壳体506包括至少一个柱形锁定凸起512,或者也可选择,一部分锁定凸起512相 对于壳体轴线“X”径向向外延伸;以及周边肋514,该周边肋在锁定凸起512的远侧。 流体壳体506还包括在它的远端处的外螺纹;以及多个径向间隔开的翼板518,这些翼 板518在螺纹516的近侧从流体壳体506的壁向外伸出。衬里510优选是箔衬里,并可 以通过任意前述方式而固定在流体壳体506上。端帽508包括内螺纹520,该内螺纹520 与流体壳体506的外螺纹516配合,以便将端帽508固定在流体壳体506上(图33)。端 帽508还包括在它的嘴处的多个倾斜齿519 (图41和图35)。在该固定位置,在流体壳体 506外表面上的径向间隔开翼板518插入或咬入端帽508的倾斜齿519中,以便防止端帽 508意外地从流体壳体506上除去(图35)。端帽508还确定了远侧轴环部分508c,该远 侧轴环部分508c有减小的直径,它的功能将在后面更详细介绍。再参考图30-32,流体容器组件502还包括壳体延伸部分522,该壳体延伸部分 522与流体壳体506连接。在一种优选安装方法中,壳体延伸部分522包括穿过它的壁的一对柱形开口 524,用于接收流体壳体506的锁定凸起512并与它成卡扣关系。也可以设 想用其它方式来使壳体延伸部分522与流体壳体506连接。壳体延伸部分522还包括在 它的外壁中的锁定杠杆526。锁定杠杆526用于将流体壳体506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未驱 动位置。锁定杠杆526确定了锁定架板528,并用于沿它的活铰链径向向内偏转,以便释 放锁定架板528。壳体延伸部分522还确定了在它的近端的可人工操作按钮530。按钮 530确定了相对于壳体延伸部分522的其余部分减小的直径,并有沿它的外表面沿轴向方 向延伸的导轨532。导轨532保证单个对齐位置,以便于装配。皮肤施加器装置500还包括外壳体534。外壳体534固定在施加器头部组件504 上,且尺寸设置成容纳流体壳体506和壳体延伸部分522。外壳体534确定的轮廓形状有 在它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间隔开肋536,以便于医师抓住。外壳体534确定了在它的近端处 的中心孔538,该中心孔接收壳体延伸部分522的可人工操作按钮530,该外壳体534还 确定了键形开口 540,用于接收壳体延伸部分522的导轨532 (图31)。通过这种关系, 壳体延伸部分522用于相对外壳体534沿大致纵向方向运动,但是相对于外壳体534旋转 固定。外壳体534还限定了在它的外壁中的开口 542(图31),用于至少局部容纳壳体 延伸部分522的锁定杠杆526。开口 542确定了远侧锁定表面544,当流体壳体506处于 第一过渡位置时该远侧锁定表面544与壳体延伸部分522的锁定杠杆526的锁定架板528 啮合(图32)。外壳体534包括释放杠杆546,该释放杠杆546在外壳体534的开口 542 中延伸,并与壳体延伸部分522的锁定杠杆526成叠置关系。释放杠杆546可绕它的活 铰链径向向内枢轴转动,以便与锁定杠杆526啮合并使得该锁定杠杆526进行相应枢轴转 动,以便释放锁定架板528与锁定表面544的啮合。在该方位中,壳体延伸部分522和 流体壳体506能够沿纵向方向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下面将参考图33和36-38介绍施加器头部组件504。施加器头部组件504包括 施加器框架548和安装在该施加器框架548上的吸收施加器部件550。施加器框架548包 括喉部552,该喉部552确定了用于接收端帽508和流体壳体506的内部孔。喉部552有 在它的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552a(图31),用于容纳外壳体534的相应锁定凸起554, 以便将施加器框架548牢固地固定在外壳体534上。最好如图33、36-37所示,在喉部552内部有安装在横向壁557上的内部轴环 556和从该内部轴环556上伸出的多个穿透部件558。优选是,穿透部件558为4个,并 沿交叉平面布置,以便当穿透部件558刺穿衬里510时确定四个象限。也可以考虑多于 或少于四个穿透部件558。特别是,各穿透部件558延伸至尖点560,且穿透部件558的 各尖点560以相邻间隔开关系环绕中心轴线“C”布置,如图所示。下面参考图36-38,施加器框架548还确定了第一和第二槽道562、564,该第一 和第二槽道562、564布置在内部轴环556周边附近并靠近喉部552的上部和底部区域。 第一和第二槽道或歧管562、564分别有利于药剂或流体直接通向施加器部件550的前端 和后端。第一槽道562为大致半圆形截面,并从邻近内部轴环556周边的半圆形通道562a 延伸至施加器框架548的上端或前端。第二槽道564从横向壁557中的弓形或月牙形开 口 564a伸出,并与施加器框架548的底端或后端连通。施加器框架548还确定了中心扩 大孔566,该中心扩大孔566延伸至施加器框架548的下表面。孔566与第一和第二槽道562、564流体连通,且尺寸设置成能将大量流体排出至吸收部件550的中心区域。下面参考图36和39,吸收部件550的形状基本与上述吸收部件类似,优选是成 吸收海绵、泡沫塑料等的形式。吸收部件550通过普通方式安装在施加器框架548的下 表面上。吸收部件550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狭缝568,该间隔开狭缝568沿吸收部件550的 中心轴线完全穿过吸收部件550的厚度延伸。狭缝568用作零封闭阀,即狭缝568用于 在没有向吸收部件施压时保持关闭,但是当压力施加在吸收部件550上时施加压力,以 便允许流体流过其。在使用时,医师用单手抓住装置500,优选是在外壳体534周围。然后,为了驱 动该装置500,医师操作外壳体534的释放杠杆546,并沿径向向内方向“i”(如图32 所示)按压释放杠杆546。释放杠杆546绕它的活铰链枢轴转动,以便与壳体延伸部分 522的锁定杠杆526啮合,从而使锁定杠杆526进行相应向内运动。当锁定杠杆526向内 枢轴转动时,锁定杠杆526的锁定架板528释放它与外壳体534的锁定表面544的啮合。 在该位置,壳体延伸部分522和流体壳体506可沿纵向方向自由运动。下面参考图40,然后,医师通过他的手的后部或者通过他的拇指来使得在壳体 延伸部分522的近端处的按钮530前进。所需的驱动力(大约8-121bs,需要时可以由拇 指驱动)使得壳体延伸部分522和流体壳体506相对于外壳体534和施加器头部组件504 沿远侧方向前进(图41)。这时特别参考图42-43,流体壳体506的远侧方向运动使得衬 里510由四个穿透部件558进行穿透,这导致衬里510刺穿成四个象限部分510a-d。所 涉及的行程使得箔剥离至穿刺柱体的侧壁上,从而能够使全部直径用于流体流动。当衬 里510破裂时,在流体壳体506中的药剂几乎同时通过内部轴环556的内部孔排出至第一 和第二槽道562、564中,用于分配至施加器框架548的扩大孔566中。扩大孔566为较 大尺寸,这样,通过流体质量来克服与药剂相关的粘性力。这使得流体能够在几秒内通 过重力而“倒出”,即不需要压缩流体壳体。另外,第一槽道562将流体引向施加器部 件的细长颈部部分,而第二槽道564将流体引向后部区域。这样,均勻的流体层分布在 吸收部件550上。而且,第一和/或第二槽道562、564可以通过允许空气进入施加器框 架548内部而在施加器框架548中形成平衡,从而保证足够流量的药剂。优选是,第一和 第二槽道562、564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提供有通气孔,从而在压缩吸收部件550是 允许空气通过槽道562、564通过各开口或通道562a、564a返回进入施加器框架548,以 便向大气进行通气。图33表示了第一槽道562通过轴环556周围的通道562a伸出和与施 加器框架548内部连通。与装置500的部件相关的装配工差足以允许空气进行通气。而 且,在驱动位置,端帽508的远侧轴环508c环绕内部轴环556的外表面气密密封,以便 防止朝着施加器框架近端泄漏(见图4)。该结构也可以用作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该摩 擦配合或干涉配合使流体壳体保持在第二驱动位置。在压缩吸收部件550的过程中,一 定量的药剂可以通过通道562a或横向壁的开口 564a而返回,以便适应流体的容积变化。 还应当知道,流体壳体506可以通过锁定杠杆526的锁定屏蔽件528与外壳体534的外壁 内的相应位置锁定孔570的啮合而保持在第二驱动位置(例如见图40)。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施加器装置包括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关键特征和优点。现有 技术需要两手使用和很大力驱动,本发明提供了单手触发和很小压力驱动(类似于驱动 按压笔)。这使得手的疲劳程度小,且不需要“噼啪”声。不需要卡环或较大驱动力来防止无法起动,且在使用之前不需要除去部件。实际上,单个步骤、挤压-释放输送 锁防止意外驱动,且最小数目的部件将减小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另外,现有技术的施加 器手柄为平滑、直线形和倾斜45度,导致控制不舒服。相反,本发明的人机工程手柄有 肋,以便舒适和即使当湿润时也能拖动。手柄的沙漏形轮廓和圆角端部适合任意大小的 手,且在30-40之间和优选是35度的减小手柄角度使得能够更好接近和控制。尽管现 有技术包括限制导管或网,以便延迟流体传送,但是本发明的宽嘴瓶能够使杀菌物质克 服表面拉伸力和快速排出至吸收部件。瓶内容物的排出也通过双倍刺穿装置而加速,该 双倍刺穿装置在流体壳体的流体层上产生空气进入口。现有技术的海绵形成为对称,以 便对没有歧管进行补偿。相反,本发明的“c槽道”歧管均勻地润湿不对称海绵的相对 端。尽管现有技术装置在反转时由于较小海绵容量和较低流体传送而工作较差,但是本 发明可反转使用和更快速准备,因为较大的海绵作为快速传送流体的储槽。现有技术包 括正方形海绵头部,并很难在一定轮廓的形态上使用。不过,一定轮廓的多用途海绵与 任何病人形态相符,且成一体的海绵颈部部分提供了普通海绵条的灵活性和施加器的速 度。海绵的厚度T为现有技术厚度的两倍,这减小了伤害病人的危险,且更长的海绵长 度L能够更快地进行准备。根据医师的特定用途和/或喜好,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的部件可以由适于医疗 用途的材料来制造,例如聚合物或金属(如不锈钢)。可以考虑利用半刚性和刚性聚合物 以及弹性材料来进行制造,例如模制医疗等级的聚丙烯。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 道,根据本发明,适于装配和制造的其它材料和制造方法也合适。图44-46表示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置600包 括用于将流体容器组件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一过渡位置的可选机构。特别是,壳体延伸部 分602包括在按钮606的外表面上成径向相对关系的一对外周边局部肋604。在流体壳体 610的第一过渡位置,肋604超过外壳体608,如图44-45所示。外壳体608确定了在它 的近端处的限制开口 612,该限制开口 612的内部尺寸或内径小于壳体延伸部分602的、 包括局部肋604的有效截面尺寸。因此,局部肋604防止壳体延伸部分602通过外壳体 608的开口 612。当决定驱动该装置666时,医师向壳体延伸部分602的按钮606施加远 侧压力,这使得局部肋604和/或壳体延伸部分602和外壳体608的相应壁进行弯曲、变 形等,以便允许局部肋604通过限制开口 612,从而使流体壳体610能够运动至它的第二 驱动位置,如图46所示。还可以设想,壳体延伸部分602可以通过在外壳体608内提 供内部锁定凸片或凹口而固定在第二驱动位置。该内部凸片或凹口可以有合适尺寸,以 便与局部肋604成固定关系啮合、接收。吸收部件614包括多个开口 616,这些开口 616 完全穿过吸收部件的厚度延伸,如图45中所示。开口 616代替前述实施例的狭缝。图44的施加器装置600的另一特征是手柄部件相对于施加器头部组件的布置。 特别是,装置的手柄部件相对于施加器头部组件移动,这有利于在工作部位周围操作该 装置。特别是,外壳体608和形成流体容器组件的内部部件沿手柄轴线“j”布置,如 图44所示。包括施加器框架622的施加器头部组件620环绕轴线“k”进行同轴布置。 优选是,轴线“k”相对于轴线“j”垂直移动预定距离,但优选是成平行关系。该偏离 使得医师能够保持与病人的最佳35度关系,同时用于该偏离而能够有附加间隙,从而保 持相对于病人皮肤的“舒适区域”,例如,医师的手离开病人,以便提高在工作部位周围的可操作性。图47-48表示了本发明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 皮肤施加器装置700通过可拆卸标签702而可释放地固定在它的过渡位置。特别是,安装 在流体壳体706上的壳体延伸部分704包括在可人工操作按钮710中的横向孔708。可释 放标签702位于横向孔708中,且当定位在该孔708中时防止壳体延伸部分704和安装的 流体壳体(未示出)前进,从而可释放地将装置700固定在第一过渡位置。可释放标签 702可以从横向孔708中除去,以便能够驱动该装置,并使得流体容器组件能够运动至第 二驱动位置。可释放标签702可以由任意坚固或柔性材料制造,且优选是包括手柄712, 以便于由医师抓住。施加器头部组件优选是包括在它的下表面中的纵向槽道716,以便提 供更大容积的流体流量。槽道716可以与穿过吸收部件714延伸的狭槽或开口连接。图49-50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用于分配清洁杀菌剂(例如洗必太葡 萄糖酸盐/酒精溶液)。清洁杀菌剂向医师提出了问题,因为它在施加后很难改变覆盖 区域。皮肤施加器装置800基本与结合图29所述的皮肤施加器装置类似,但是还包括 染色腔室,用于将染料或着色剂引入药剂或流体中。特别是,流体壳体802有与它连接 的箔衬里804 (如上所述)和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802上的第一端帽806。装置800还包 括安装在第一端帽806上的第二端帽808。在一种优选结构中,第一端帽806包括外螺 纹810,而第二端帽808包括相应的内螺纹812,该内螺纹812可与外螺纹810进行螺纹 啮合,以便将第二端帽808固定在第一端帽806上。第二端帽808还包括固定在端帽内 部的箔衬里814。在第二端帽808安装在第一端帽806上的状态下,腔室816确定于两个 部件的相应箔衬里814、804之间。染料或着色剂818储存在该腔室816中。合适的染 料是 &C 绿色 #3 染料,由 ParchemTrading Ltd.White Plains,NY 10601 制造。在装置的 驱动过程中,施加器框架822的穿透部件820刺穿两个衬里814、804,因此,在腔室816 中的染料818与药剂在经过施加器框架822的过程中进行混合。这样,染料使药剂或杀 菌剂染上所希望的颜色。图51表示了一种可选实施例,其中,染料片850位于施加器框架822中。优选 是,包含染料的该染料片850位于邻近吸收部件856的内部导管854中。当药剂传送给 吸收部件856时,染料片与该药剂接触。染料片可以包括结合图49-50的实施例所述的 染料。图52-54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置900包括用于切割 箔衬里的可选机构。优选是,该机构成圆形排列的穿透部件或尖头902的形式,该穿透 部件或尖头从施加器框架906的内部轴环904伸出,如图52中的透视图所示。该圆形排 列用于在安装于流体壳体910上的箔衬里908中形成大致圆形开口。根据该实施例,流 体壳体910提供有沿大致纵向方向延伸的内部分割壁912。类似的,内部轴环904可以 提供有纵向壁914。当流体壳体910运动至图54的第二位置时,内部壁912、914用于 与由圆形排列的穿透部件切割的箔衬里908的壁部分啮合,并使它从初始横向位置旋转 至大致与纵向轴线对齐的旋转位置(如图54所示)。在该位置,药剂能够不受切割箔衬 里908阻挡地、以不受限制的方式流过施加器框架906。优选是,在流体壳体910中的 内部壁912、914和施加器框架906的内部轴环904径向偏移或纵向错开,这样,通过运 动至第二驱动位置,箔衬里的切割壁部分捕获于两个壁912、914之间。在其它方面,本实施例的作用与图29的前述实施例类似。下面参考图55-58,图中表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可选实施例。皮肤施加器装 置1000包括流体容器组件1002,该流体容器组件1002通过系线而系在施加器1004上。 更具体地说,流体容器组件1002包括流体壳体1008、箔衬里1010和端帽1012,该端帽 1012可螺纹安装在流体壳体1008上。端帽1012包括内螺纹1014,该内螺纹1014可与流 体壳体1008的外螺纹1016 (图58)进行螺纹啮合。施加器1004包括0形环连接器1018, 系线1006与该0形环连接器1018连接。0形环连接器1018位于端帽1012的颈部1020 上,并通过在颈部1020外部的周边肋1022而保持于其中。施加器1004包括周向排列的 穿透部件1024,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排列类似,用于穿刺衬里1010。施加器1004包括多个 间隔开的球茎形施加器顶端1026,这些施加器顶端1026有多个间隔开的开口 1028,用于 分配药剂。圆形吸收海绵1030可以安装在施加器顶端1026上。在使用时,施加器1004 可以枢轴转动至组件1002上,并通过使周边肋1022装于施加器1004中的环形凹口 1032 内而固定在流体容器1002上。还可以设想其它方式,包括干涉配合、卡扣配合、卡口连 接等。施加器1004的安装使得尖头穿透衬里,从而驱动该装置1000。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 种变化和改变。因此,上述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只是示例说明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例。在如附加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 其它变化。尽管已经根据专利法所需而详细和特别介绍了本发明,但是它的合适保护范 围将在附加权利要求中提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它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 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 表面,该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该穿透部件用于在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 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 给病人;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使穿透部件穿 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流体壳体具有端帽,该端帽邻近可穿透壁安装;端帽限定了开口入口,以便允许穿透部件在流体壳体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时穿过 该开口入口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端帽具有沿它的外表面安装的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在流体壳体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 动时,该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容纳在与施加器相连的锁定凹口内,以便将流体壳体保持在 第二驱动位置;该至少一个保持部件包括锁定凸片,该锁定凸片容纳在施加器中的相应槽道内,该 锁定凸片用于在流体壳体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横过槽道,以便容纳在锁定凹 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施加器包括至少两个穿透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中的第 一穿透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在第一位置穿透该可穿透壁,以便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 室出来;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中的第二穿透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在第二位置穿透该 可穿透壁,以便允许空气进入流体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该至少两个穿透部件用于将 可穿透壁分割成壁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包括四个穿透部件,用于将可穿透壁 分割成四个象限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用于纵向运动,以 便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进 行旋转运动,以便释放流体壳体,从而使它能够朝着第二驱动位置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和施加器中的一个 包括锁定凸片,流体壳体和施加器中的另一个包括锁定凹口,用于与锁定凸片配合,以 便将流体壳体和施加器选择地锁定在第二驱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还包括外壳体,用于至少局部容纳流 体壳体,外壳体可安装在施加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用于在外壳体中纵 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环绕第一纵向轴线 布置,且施加器环绕第二纵向轴线布置,该第二纵向轴线沿与施加器表面垂直的方向偏 离第一纵向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的第一纵向轴线 与施加器的第二纵向轴线成平行关系。
13.—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它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 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 表面,该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该穿透部件用于在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 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 给病人,所述穿透部件包括多个穿透部件,这些穿透部件布置成环形阵列以形成在可穿 透壁内的环形开口;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使穿透部件穿 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以及流体壳体和施加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定位成与限定于可穿透 壁的开口中的壁部分啮合,以便在流体壳体朝第二驱动位置运动的过程中使该壁部分移 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该内部部件是在流体壳体 中的内壁,该内壁沿纵向方向延伸,并定位成使得可穿透壁的壁部分在流体壳体朝第二 驱动位置运动的过程中进行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包括在施加器中的内壁,该内壁 沿纵向方向在环形阵列内延伸,并定位成与流体壳体的内壁配合,以便使得可穿透壁旋 转。
16.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它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 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 表面,该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该穿透部件用于在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 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 给病人;用于至少部分容纳流体壳体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可以安装在施加器上,并限定一纵 向轴线,该流体壳体适用于相对于施加器在外壳体内进行从第一过渡位置到第二驱动位 置的纵向运动,以便使穿透部件穿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以及可人工接合部件,该可人工接合部件与流体壳体连接,并延伸出外壳体,该可人工 接合部件可以按压,以便使得流体壳体朝第二驱动位置纵向运动,该可人工接合部件具 有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容纳在外壳体中的相应锁定凹口内,以便将流体壳体可释放地 保持在第一过渡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可人工接合部件的锁定部件包括可偏转凸片,该可偏转凸片可从锁定凹口移动,以便释放该可人工接合部件,并 允许流体壳体向其第二驱动位置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流体壳体固定在 第二驱动位置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外壳体包括用于接收可偏 转凸片的锁定凹口,以便将流体壳体固定在第二驱动位置。
20.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它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 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以及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 表面,该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该穿透部件用于在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 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 给病人;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使穿透部件穿 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流体壳体为可压缩的。
21.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它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 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该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 表面,该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该穿透部件用于在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 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和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 给病人;流体壳体用于相对施加器从第一过渡位置运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便使穿透部件穿 透该可穿透壁,并形成它们的预定连接关系;以及染料,其相对于流体壳体布置,在药剂从流体壳体的内部腔室释放时,该染料与药 剂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染料以与药剂隔离的关系 储存在流体壳体中,从而当向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时,穿透部件穿透可穿透壁,以便能够 释放药剂和使该药剂与染料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其中流体壳体包括第二可穿透 壁,该第二可穿透壁在第一所述可穿透壁的远侧,且染料储存在它们之间,因此,当流 体壳体向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时,穿透部件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壁和第二可穿透壁,以便 能够分别释放药剂和染料。
全文摘要
一种医疗皮肤施加器装置包括流体壳体,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储存药剂的流体腔室;以及施加器,该施加器与流体壳体连接。流体壳体具有用于允许进入流体腔室和从该流体腔室释放药剂的可穿透壁,施加器包括用于将药剂施加给病人的施加器表面。施加器具有穿透部件,用于当实现流体壳体和施加器的预定连接关系时穿透流体壳体的可穿透壁,从而使药剂能够从流体腔室分配并通过施加器表面施加给病人。
文档编号A61M35/00GK102019030SQ2010105313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
发明者A·费特罗尔, F·凯布尔, M·陶尔 申请人: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