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40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潜水领域加压氧舱,科学实验氧舱 等载人气压舱(包括正负压)的操舱装置。
背景技术
氧舱为载人承压容器,按舱内容纳人数分类,氧舱可分为单人氧舱和多人氧舱。多 人氧舱的加压介质,国家标准规定应为压缩空气,而单人氧舱的加压介质则可为压缩空气, 亦可为医用氧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范围则为压缩空气加压的多人和单人氧舱。这些氧 舱又因用途不同,而舱内工作压力也不同。但它们的相同点则是每一种氧舱要建立舱内工 作压力,都要有加压、稳压和降压的操舱装置和提供舱内人员呼吸氧气或混合氧的供、排氧 的操舱装置。现有氧舱为了控制加压或供氧的来气(压缩空气或氧气)管路须经过位于氧舱 前方的控制台进入舱内,为了控制舱内减压和人员呼出气体的排气(压缩空气或废氧)管 路也需经控制台排出室外。因此,控制台上集中了大量操纵、控制和显示部件,这些部件可 分为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以及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由于氧舱上全部非电量控制和显 示部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都要在控制台上汇集,使得本来因包含大量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 而使控制台已经拥挤的情况下,现又增加非电量的控制和显示部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这 样使控制台不仅体积庞大,更使控制台的内部结构繁杂交错,现场安装耗时费力,既大量用 料,还难以下手,更给用户日后的维修带来难度。面对这个现状,长期以来,用户为建造氧 舱,不得不先造地下建筑以方便来自各个方向的管路与控制台的对接。地下建筑的额外负 担,不仅使氧舱建造周期延长,建造成本剧增,更使一些用户因条件不具备不得不欲建而 止。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本请求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气压舱的操舱装置》 (专利申请号=200920162646. 4)的技术方案即可解决,该技术方案是通过氧舱受压壳体轴 向一侧连接有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部分来实现,其壳体内腔通道与外壳之间设有主控区, 在外壳的外表正面设有仪表显示区,在外壳的外表反面设有管系接口区,非电量控制和显 示部件中的非电量控制阀门、非电量测量接口、传感器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布置在主控区,非 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备用手操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布置在仪表显示区,管系接口及管系接 口控制阀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布置在管系接口区,而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则安装在电气控制 台上。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已得到证实,但在实践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该方案本身也存在不足,这个不足主要表现在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 的加工制造必须在氧舱舱体基本完工之后才能进行,这就造成氧舱舱体与非受压的圆柱体 外壳部分的生产是一先一后的串行流程,导致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加大。为缩短生产周 期,降低造价,这就要求氧舱的生产过程由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人气压舱的操舱装置,该操舱装置能够将载人气压舱的生产由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 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电气控制台、机械控制台、供气控制管路、排气控制管路,电 气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电气控制台上,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机械控制台上,沿 气压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非受压的外壳,外壳内腔通道与外壳之间的区域为舱体向 外延伸部,相邻壳体一侧设有机械控制台,舱体向外延伸部内设有连接管路。上述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为非电量控制阀门、非电量测量接口、传感器、非电量 显示仪器仪表、流量计、备用手操阀、管系接口及管系接口控制阀。上述电气控制台可以就位在气压舱的正前方,也可以与机械控制台并列就位,而 机械控制台则在相邻氧舱非受压的外壳一侧就位。该机械控制台与电气控制台一样,均是 独立的结构,可以单独加工制造。为实现机械控制台与氧舱之间的管路连接,是通过舱体 向外延伸部来实现,既通过在氧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部分来实 现,外壳内腔设有通道,内腔通道与非受压的圆柱体外壳之间布设了机械控制台与氧舱之 间的连接管路。所述的机械控制台有一外壳,机械控制台的正面有非电量显示的仪器仪表、流量 计和备用手操阀;机械控制台的侧面为舱体应急排气手操阀;机械控制台的后面为管系接 口区。机械控制台的内部则安装了非电量的控制、传感和接口部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作为改进,还设有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管路,所述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管路同时 安装有手操机械阀和自动开关阀,手操机械阀和自动开关阀并联安装在舱内操作的应急排 气管路上,所述自动开关阀为气动开关阀,该气动开关阀通过无触点电控器和电磁阀进行 控制;所述手操机械阀为应急排气球阀。上述的供气控制管路安装有电动调节阀和气动开关阀;上述的的排气控制管路安 装有电动调节阀和气动开关阀,电动调节阀和气动开关阀都为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相邻氧舱非受压的外壳一侧设有机 械控制台,氧舱的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及它们的连接管路安装在该机械控制台上,机械 控制台与氧舱之间的连接管路布设在氧舱非受压的外壳内腔通道与外壳之间的区域内。氧 舱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依然安装在电气控制台上,这样由于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不再布 置在氧舱非受压的外壳的各个区域上,而是布置在单独的机械控制台之中,于是本实用新 型就能够实现氧舱舱体与机械控制台的并行生产,不仅单台氧舱的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 本降低,而且还使机械控制台的生产能够实现规格化、系列化的批量并进;纳入标准化的管 理系列。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供、排气和供、排氧的控制阀门和管路同样不进电气控制台, 因此可使管路缩短,节省管材,降低成本,更可以免建地下工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排气原理图;[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供、排氧原理图;图中2、舱体向外延伸部,3、气压舱受压壳体,5、管路,6、外壳内腔通道,7、电气 控制台,8、外壳,9、机械控制台,11、进气接口,12、排气接口,13、进气接口控制阀,14、排气 接口控制阀,15、压力变送器,16、二次仪表,17、精密型压力仪表,18、普通压力表,19、精密 型压力仪表,20、普通压力表,21、电动调节阀,22、电动调节阀,23、气动开关阀,24、气动开 关阀,25、消音器,26、消音器,27、应急排气球阀,28、无触点电控器,29、应急排气球阀,30、 无触点电控器,31、应急排气球阀,32、气动开关阀,33、电磁阀,34、应急排气球阀,35、气动 开关阀,36、电磁阀,37、电动调节阀,38、气动开关阀,39、电动调节阀,40、气动开关阀,41、 备用角阀,42、备用角阀,43、备用角阀,44、备用角阀,45、电磁阀,46、无触点电控器,47、电 磁阀,48、无触点电控器,49、供氧接口,50、排氧接口,51、供氧控制阀,52、排氧控制阀,53、 防爆电磁阀,54、防爆电磁阀,55、供氧压力表,56、氧气流量计,57、氧气流量计,58、贮氧罐, 59、氧气流量计,60、氧气流量计,61、氧气流量计,62、氧气流量计,63、贮氧罐,70、供氧集 管,71、吸氧装具,74、吸氧装具,75、供氧集管,76、供氧集管,77、吸氧装具,78、排氧集管, 79、排氧集管,80、吸氧装具,81、供氧集管,82、电磁流量仪,83、防爆电磁阀,84、电磁流量 仪,85、防爆电磁阀,86、备用角阀,87、备用角阀,88、备用角阀,89,备用角阀,90、测量接口, 91、测量接口,92、测量接口,93、测量接口,94、压力变送器,101、治疗室,102、过渡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 受压壳体3、电气控制台7、机械控制台9,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电气控制台7上,沿气 压舱受压壳体3轴向一侧连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为非受压壳体。外壳内腔通道6与外壳 8之间区域为舱体向外延伸部2,相邻壳体8 一侧设有机械控制台9。所述非电量控制和显 示部件为非电量控制阀门、非电量测量接口、传感器、非电量显示仪器仪表、备用手操阀、管 系接口及管系接口控制阀。如图5、图6所示,所述非电量控制阀为电动调节阀、气动开关阀、应急排气球阀、 备用角阀、电磁阀、防爆电磁阀,其中电动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21、电动调节阀22、电动调 节阀37、电动调节阀39 ;气动开关阀为气动开关阀23、气动开关阀24、气动开关阀32、气 动开关阀35、气动开关阀38、气动开关阀40 ;应急排气球阀为进气接口控制阀13、排气 接口控制阀14、应急排气球阀27、应急排气球阀29、应急排气球阀31、应急排气球阀34、供 氧控制阀51、排氧控制阀52 ;备用角阀为备用角阀41、备用角阀42、备用角阀43、备用角 阀44、备用角阀86、备用角阀87、备用角阀88、备用角阀89 ;电磁阀为电磁阀33、电磁阀 36、电磁阀45、电磁阀47 ;防爆电磁阀为防爆电磁阀53、防爆电磁阀54、防爆电磁阀83、防 爆电磁阀85。所述非电量的测量接口为测量接口 90、测量接口 91、测量接口 92、测量接 口 93,所述传感器为压力变送器,其压力变送器为压力变送器15、压力变送器94,所述非 电量显示仪器仪表为二次仪表、精密型压力表、普通压力表、流量计、电磁流量仪,其中二次 仪表为二次仪表16、供氧压力表55 ;精密型压力表为精密型压力表17、精密型压力仪表 19 ;普通压力表为普通压力表18、普通压力表20 ;流量计为氧气流量计56、氧气流量计 57、氧气流量计59、氧气流量计60、氧气流量计61、氧气流量计62 ;电磁流量仪为电磁流量仪82、电磁流量仪84。所述管系接口为进气接口 11、排气接口 12、供氧接口 49、排氧接 n 50。气压舱的操舱方式,一般可分为手动操舱、遥控(半自动)操舱和自动操舱三种方 式。其中,手动操舱是利用仪表显示区的备用手操阀根据仪表显示区的仪表示数,对载人气 压舱行施加、减压和供、排氧的操作控制。遥控(半自动)操舱是利用电气控制台上的专用 部件人工输出电信号,根据计算机显示屏的工况显示,对载人气压舱行施加、减压和供、排 氧的操作控制。自动操舱则是根据预设程序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调节阀和自动开关阀来 行施加、减压和供、排氧的操作控制。对载人气压舱行施加压操作控制,是指根据载人气压舱不同用途而建立不同的工 作舱压的进气(压缩空气)的操作控制;对载人气压舱行施减压操作控制,是指载人气压舱 工作结束时为卸掉舱压的排气操作控制。以及载人气压舱为通风换气而采取的保持舱压不 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既进气又同等数量排气的操作控制。对载人气压舱行施供氧操作控制,是指载人气压舱根据不同的工作舱压而提供不 同供氧压力的操作控制,以及对不同吸氧人员提供不同吸氧流量的操作控制;对载人气压 舱行施排氧操作控制是指对吸氧人员呼出气体排出舱外的操作控制。一、本实用新型加、减压系统的工作流程见图5 1、加压工作流程用于载人气压舱各舱室加压的压缩空气气源接入进气接口 11,经进气接口控制阀 13进入管路分叉的起始点A,由A点向前进入治疗室101的管路分成两路,一路是经电动调 节阀21,气动开关阀23对舱室进行自动加压;由A点向前的另一路则是经备用角阀41对舱室进行手动加压。自动和手动加压 的两路来气共同汇集于a点,并由a点通过消音器26进入载人气压舱的治疗室101,以实 现加压的程序控制。为使加压程序能够正常进行,气源应设有供气压力的监视环节,由嵌入进气接口 11内的压力变送器15予以瞬态传感,再由二次仪表16进行显示。供气控制采用电动调节阀21与气动开关阀23相串联的配套方式,是为了电动调 节阀21 —旦出现故障时,通过自动关闭气动开关阀23,以实现加压程序由自动控制平稳地 切换到手动控制。载人气压舱过渡室102的加压工作流程与上述的治疗室101加压工作流程一致, 不再重述。2、减压工作流程载人气压舱的减压控制包括载人气压舱工作结束时,卸掉舱压的排气控制和为了 通风换气而采取的既进气又同等数量的排气控制,同时也包括在应急状态下载人气压氧舱 采取的大流量快速卸掉舱压的排气控制。为了区分正常排气与应急排气的两种不同管系, 图5中的细实线表示正常减压的排气细管系;粗实线表示应急卸压的排气粗管系。治疗室101的舱内出气口 M,引到舱外B点后管路开始分叉,其中,正常排气(图5 中细实线)的一路经C点又分成二路,其中一路是由电动调节阀39,气动开关阀40进行自 动减压;由C点向前的另一路则经备用角阀44进行手动减压。自动和手动减压的两条出气 管路共同汇集于0点,并经排气接口控制阀14及排气接口 12,将舱内气体释放于大气之中。载人气压舱的应急排气控制分为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控制和舱外操作的应急排 气控制。由B点分叉,其中一路由应急排气球阀34直接与载人气压舱的周围大气相连通, 以实现最短路迳的舱外应急排气控制。由B点分叉的第3路是由气动开关阀35实现舱内控制的应急排气,工作时,舱内 人员只需撳压输出电信号的无触点电控器30,电磁阀36就输出气压信号以开启气动开关 阀35,来实现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还有另外一条通道,这就是在治疗室1 01内尚有另一个舱 内出气口 P,由应急排气球阀29来控制,并经排气接口控制阀14及排气接口 12将舱内气体 释放于大气之中。一般载人气压舱的舱内应急排气,仅设置舱内应急排气球阀29的一路控制,而本 实用新型又增加了一条由气动开关阀35来控制的应急排气通道。两条通道来实现舱内应 急排气,这不仅增加了应急卸压的工作可靠性,更可使卸压时间大大缩短,卸压时间缩短, 舱压迅速下降,如舱内起火,可使高气压状态下的燃烧激烈程度明显下降,更可为抢救生命 赢得宝贵的时间。治疗室101的内部工作压力由测量接口 92、测量接口 93在舱内采样,由精密型压 力表19和同量程的普通压力表20来显示,以实现可靠测量和随时比对的监视机制。载人气压舱过渡室102的减压工作流程与上述的治疗室101的减压工作流程一 致,不予重述。二、供、排氧系统的工作流程见图6 1、供氧工作流程医用氧气气源或混合氧的气源(统称呼吸气)接入供氧接口 49,并经供氧控制 阀51进入。为对供氧压力进行调节和监视,由嵌入供氧接口 49内的氧气专用的压力变送 器94予以瞬态传感,再由供氧压力表55进行显示。呼吸气进入E点后,管路开始分叉,其中进入治疗室101的管路,分别由防爆电磁 阀54自动控制的一路和备用角阀86手动控制的另一路于0点汇合后进入治疗室贮氧罐 63,再经氧气流量计59、氧气流量计60、氧气流量计61、氧气流量计62对呼吸气的流量进行 调节后,送入治疗室101的供氧集管70、供氧集管75、供氧集管76、供氧集管81内,以备吸 氧人员呼吸。2、排氧工作流程吸氧人员佩戴备有控制附件的吸氧装具71、吸氧装具74、吸氧装具77、吸氧装具 80呼吸后,将氧浓度很高的废氧呼出并汇集在排氧集管78、排氧集管79后,又于F点将两 根管路合并为一根,一直到W点又开始分叉,其中一路由防爆电磁阀85和电磁流量仪84进 行排氧自动控制,另一路由备用角阀88进行排氧手动控制,排氧的自动和手动两路控制于 Y点汇合并经排氧控制阀52和排氧接口 50,将废氧释放于大气的安全地带。过渡室102的供、排氧工作流程与治疗室101的供、排气工作流程一致,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3)、电气控制台(7)、机械控制台(9)、供气控制管路、排气控制管路,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电气控制台(7)上,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机械控制台(9)上,沿气压舱受压壳体(3)轴向一侧连接有非受压的外壳(8),外壳内腔通道(6)与外壳(8)之间的区域为舱体向外延伸部(2),其特征在于相邻壳体(8)一侧设有机械控制台(9),舱体向外延伸部(2)内设有连接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 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为非电量控制阀门、非电量测量接口、传感器、非电量显示仪器仪 表、备用手操阀、管系接口及管系接口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 有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管路,所述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管路同时安装有手操机械阀和自动 开关阀,手操机械阀和自动开关阀并联安装在舱内操作的应急排气管路上,所述自动开关 阀为气动开关阀,该气动开关阀通过无触点电控器和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手操机械阀为 应急排气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 述的供气控制管路安装有电动调节阀和气动开关阀;其所述的排气控制管路安装有电动调 节阀和气动开关阀,电动调节阀和气动开关阀都为串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控制台的气压舱的操舱装置,包括气压舱受压壳体、电气控制台、机械控制台、供气控制管路、排气控制管路,电气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电气控制台上,非电量控制和显示部件安装在机械控制台上,沿气压舱受压壳体轴向一侧连接有非受压的外壳,外壳内腔通道与外壳之间的区域为舱体向外延伸部,相邻壳体一侧设有机械控制台,舱体向外延伸部内设有连接管路。本实用新型在组织生产上能够使气压舱舱体与机械控制台的生产并行,可以缩短气压舱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1G10/02GK201603006SQ20102011396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3日
发明者郭建 申请人:烟台朗格高压氧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