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77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颅脑外科术后,大多数病人常规会在头部安置创腔引流管或脑室引流管,回病房 后不同的引流管其悬挂床头的高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也会根据引流量多少而随时调节 引流管的高度。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将引流管用棉带固定于床头杆上,但需调节引流管高于切口 平面在一定高度时极其不便。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该引流 管升降调节支架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临床使用方 便、适宜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 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床头的支架竖柱、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顶部限位环和挂钩;所述 支架竖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部限位环,顶部限位环下方的支架竖柱上设置有带锁紧机构 的调节套环;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上固定设置有一挂钩。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锁紧机构的 调节套环至少设置一个。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带锁紧 机构的调节套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挂钩的开口端向上。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竖柱为空 心圆柱形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上的挂钩与护垫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 环可旋转、升降等调节,既能满足一个病人多根引流管不同悬挂高度要求,又为护理工作带 来极大方便,尤其适用于颅脑外科手术后病人。同时,该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还具有结构简 单合理、生产成本低、临床使用方便、适宜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的结构图。其中,1、支架竖柱;2、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3、顶部限位环;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如图所示,该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包括固定于床头的支架竖柱1、带锁紧机构的调 节套环2、顶部限位环3和挂钩4 ;所述支架竖柱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部限位环3,顶部限 位环3下方的支架竖柱1上设置有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 ;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 上固定设置有一挂钩4。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挂钩4与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 环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挂钩4的开口端向上。所述支架竖柱1为空心圆柱形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固定于床头,支架竖柱上可安置2 3 个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和挂钩4,挂钩4升降自如,可旋转,直接将引流袋悬挂于挂钩4 上,既能满足一个病人多根引流管不同悬挂高度要求,又为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尤其适 用于颅脑外科手术后病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 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临床使用方便、适宜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以上通过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 内容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主题的范围仅限于所描 述的实例。
权利要求一种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床头的支架竖柱(1)、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顶部限位环(3)和挂钩(4);所述支架竖柱(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部限位环(3),顶部限位环(3)下方的支架竖柱(1)上设置有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2)上固定设置有一挂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 套环(2)至少设置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与带锁紧机 构的调节套环(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挂钩(4)的开口端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竖柱(1)为空心 圆柱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床头的支架竖柱、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顶部限位环和挂钩;所述支架竖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部限位环,顶部限位环下方的支架竖柱上设置有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所述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上固定设置有一挂钩。该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上的挂钩与护垫带锁紧机构的调节套环可旋转、升降等调节,既能满足一个病人多根引流管不同悬挂高度要求,又为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尤其适用于颅脑外科手术后病人。同时,该引流管升降调节支架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临床使用方便、适宜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643348SQ201020160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廖天芬 申请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