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6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身上分布着大量的穴位,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按摩装置 进行按摩,而是成为人们健身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是,现有的按摩装置盆一般都是由电机 的输出轴直接驱动按摩装置转动实现按摩的功能,这种按摩器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缺陷 (1)由于电机与按摩器之间必须通过转动轴直接驱动,转动轴位于按摩装置内的水中,电机 位于按摩装置外,如何将位于按摩装置内外的电机完全隔绝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一旦隔绝 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使用者因触电而身亡的严重后果;靠油封防水,由于油封是橡胶材料, 容易老化,两端的油封滚动轴容易因为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而容易漏电,就会出人命(2)使 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不但,脚底对按摩装置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使按摩装置无法被 电机驱动(按摩装置无法转动),电机就会因为空转而被烧毁;(3)使用者在使用这种按摩器 时还必须特别小心,否则容易造成脚趾被转动的按摩器卡住而受伤的后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直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壳体、安装在按摩装置壳体上 的按摩装置以及驱动按摩装置运动驱动装置构成,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 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输出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在按摩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磁性材料相 配合的第二磁性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加磁性材料驱动的新型 驱动方式,使得壳体内腔与外界的运动不需要通过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实现了壳体内腔与 外界,电机的彻底隔绝,从而杜绝了漏电的隐患,减少了密封上的结构环节,并且也使得按 摩装置特别是足浴盆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制作更加方便、原材料及加工成本更加节省。本 实用新型不仅根本不存在漏电的可能,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机因空转而造成的电机烧毁的情 况发生,与此同时(按摩装置不转动时)还可以自动产生现有按摩器所没有的振动功能;再 者如果使用者不小心让按摩器卡住了脚或其他任何部位,都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自 动停止转动,从而避免人体受伤。本实用新型不仅突破了按摩器行业中存在的漏电的安全 隐患,而且还具有磁疗功能,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体的健康理疗,是按摩器领域的重大技术突 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磁性材料的俯视图。[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按摩盆时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图8为第一磁性材料的俯视图。图9为第二磁性材料的仰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按摩盆时的侧剖图。标号说明1壳体、21电机、22传动装置、23第一磁性材料、31按摩装置、32第二磁 性材料、4蜗轮(蜗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广2所示它是由壳体、安装在按摩装置壳体1上的按摩装置31以及驱动按 摩装置运动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1、与电机连接的传动 装置22、传动装置输出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23 ;在按摩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磁性材料相配 合的第二磁性材料32。通过带动第一磁性材料可以同时带动第二磁性材料。而两个磁性材 料直接可以采用实物隔开。所述的壳体含有内腔结构,驱动装置安装于内腔结构内,可以保证驱动装置与外 界隔绝,不但避免驱动装置的收到污染,而且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按摩装置安装于驱动 按摩装置壳体的外表面,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关于壳体对称分布排列。可以保证 传动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力度。所述的驱动装置的电机固定在内腔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 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或蜗轮组4啮合,蜗轮或蜗轮组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每个蜗轮或 蜗轮组的轴心设有输出轴,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磁性材料靠近的壳体 内侧壁近乎平行,第一磁性材料为由两组以上的N极和S极交替分布构成的圆轮结构。第二磁性材料为第一磁性材料镜像对称的圆轮结构。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远离第一磁性材料的一面中心设有连接轴,按摩装置连接于 连接轴上,所述的连接轴通过壳体表面设有的轴座固定于壳体上。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远离第一磁性材料的一面中心设有连接轴,按摩装置连接于 连接轴上,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圆心部分设有通孔,且通孔一直延伸至连接轴内,在与第一 磁性材料对应的壳体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或定位杆,通孔套设在定位凸起(定位杆)内。所述的按摩装置为按摩滚轮或按摩滚轮组,所述的按摩滚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 外侧壁上设有按摩凸起,连接轴穿过按摩滚轮中空部分;所述的按摩滚轮组为两侧设有圆 形架,两圆形架之间,外侧一周设有若干枝干,每个枝干上设有按摩滚轮。所述的壳体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进行替换,壳体可以是按摩椅靠背或者洗脚盆的 盆体。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转动,传动装置带动第一磁性 材料转动,第一磁性材料带动按摩装置上设有的第二磁性材料转动,实现按摩装置的转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27]当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采用按摩椅靠背靠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按摩椅使用。实施例1如图3、4所示所述的壳体替换为按摩椅靠背,驱动装置安装在按摩椅靠背的内 腔结构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或蜗轮组啮 合,调整蜗轮或蜗轮组位置,使蜗轮或蜗轮组与按摩椅表面平行,蜗轮或蜗轮组圆心一侧延 伸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材料,第一磁性材料为圆形,磁面靠近按摩椅靠背的内 侧壁,按摩装置的第二磁性材料安装在与第一磁性材料相对应的按摩椅靠背表面的相应位 置,按摩装置通过设置在按摩椅靠背表面设有的定位凸起或者定位杆进行定位。所述的按 摩装置可以为按摩头或者揉捏头。当本实用新型壳体替换为按摩洗脚盆的盆体时实施例2所述的壳体替换按摩洗脚盆的盆体,盆体的形状与目前市场上的结构大体相同, 盆体中间设有凹槽,凹槽的中部设有凸起,驱动装置安装在盆体内凸起位置的内腔,电机的 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或蜗轮组啮合,蜗轮或蜗轮组 的数量和位置根据按摩穴道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进行调整蜗轮或蜗轮组位置,使蜗轮 或蜗轮组与按摩洗脚盆的盆体底面平行,蜗轮或蜗轮组圆心上方延伸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 有第一磁性材料,第一磁性材料也与盆体底面平行,在盆体的凹槽内设有带第二磁性材料 的按摩装置,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圆心部分设有通孔,且通孔一直延伸至连接轴内,在与第 一磁性材料对应的壳体表面设有定位凸起,通孔套设在定位凸起内。实施例3如图5 10所示所述的壳体替换按摩洗脚盆的盆体,驱动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腔 结构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或蜗轮组啮合, 调整蜗轮或蜗轮组位置,使蜗轮或蜗轮组与壳体表面(按摩面)垂直,蜗轮或蜗轮组圆心一 侧延伸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齿轮,齿轮位于脚底板的下方,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一磁性材 料,第一磁性材料下表面为与齿轮啮合的齿状结构,第一磁性材料与壳体表面(按摩面)平 行,按摩装置的第二磁性材料安装在与第一磁性材料相对应的壳体表面的相应位置,按摩 装置通过滑行轨道定位在壳体表面;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内腔壁设有定位轨道上,滑行轨 道与定位轨道关于安装面镜像对称,所述的按摩装置可以为按摩滚轮或按摩滚轮组。定位 轨道和滑行轨道的方向与脚的延伸方向相同。在使用过程中,除了采用磁力进行驱动从而有效避免按摩装置和动力装置的分离 外,还可以在人体组织卡在凹槽、夹缝处时,使按摩装置不再随动力装置,避免按摩时对人 体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电机因无法转动造成烧毁的情况,而且磁场对人体还有保健的 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其他常见的按摩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它是由壳体、安装在按摩装置壳体上的按摩装 置以及驱动按摩装置运动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 接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输出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在按摩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磁性材料 相配合的第二磁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含 有内腔结构,驱动装置安装与内腔结构内,按摩装置安装于驱动按摩装置壳体的外表面,第 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关于壳体镜像分布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 置的电机固定在内腔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 轮或蜗轮组啮合,蜗轮或蜗轮组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每个蜗轮或蜗轮组的轴心设有输出轴, 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磁性材料靠近的壳体内侧壁近乎平行,第一磁性 材料为由两组以上的N极和S极交替分布构成的结构;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为第一磁性材 料镜像对称的圆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性材料 为圆轮结构;第一磁性材料也为圆轮结构;所述的第二磁性材料远离第一磁性材料的一面 中心设有连接轴,按摩装置连接于连接轴上,所述的连接轴通过壳体表面设有的轴座固定 于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磁 性材料远离第一磁性材料的一面中心设有连接轴,按摩装置连接于连接轴上,所述的第二 磁性材料圆心部分设有通孔,且通孔一直延伸至连接轴内,在与第一磁性材料对应的壳体 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或定位杆,通孔套设在定位凸起或定位杆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 摩装置为按摩滚轮或按摩滚轮组,所述的按摩滚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外侧壁上设有按摩 凸起,连接轴穿过按摩滚轮中空部分;所述的按摩滚轮组为两侧设有圆形架,两圆形架之 间,外侧一周设有若干枝干,每个枝干上设有按摩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 按摩椅靠背或洗脚盆盆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安装 在壳体的内腔结构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 或蜗轮组啮合,调整蜗轮或蜗轮组位置,使蜗轮或蜗轮组与壳体表面或按摩面平行,蜗轮或 蜗轮组圆心一侧延伸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材料,第一磁性材料为圆形,磁面靠 近壳体的内侧壁,按摩装置的第二磁性材料安装在与第一磁性材料相对应的壳体表面的相 应位置,按摩装置通过设置在壳体表面设有的定位凸起或者定位杆进行定位;所述的按摩 装置可以为按摩头或者揉捏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安装 在壳体的内腔结构内,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斜螺纹,斜螺纹与传动装置内设有斜齿的蜗轮 或蜗轮组啮合,调整蜗轮或蜗轮组位置,使蜗轮或蜗轮组与壳体表面或按摩面垂直,蜗轮或 蜗轮组圆心一侧延伸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齿轮,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一磁性材料,第一磁 性材料下表面为与齿轮啮合的齿状结构,第一磁性材料与壳体表面或按摩面平行,按摩装置的第二磁性材料安装在与第一磁性材料相对应的壳体表面的相应位置,按摩装置通过滑 行轨道定位在壳体表面;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内腔壁设有定位轨道上,滑行轨道与定位轨 道关于安装 面镜像对称,所述的按摩装置可以为按摩滚轮或按摩滚轮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带有磁力驱动的旋转按摩装置。它是由壳体、安装在按摩装置壳体上的按摩装置以及驱动按摩装置运动驱动装置构成,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输出端设有的第一磁性材料;在按摩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磁性材料相配合的第二磁性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漏电,防卡脚,不易烧毁电机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N2/08GK201832115SQ20102028385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林学金 申请人:林学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