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994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形成有至少将表面片与吸收体接合起来的接合部。
背景技术
以往,生理用卫生巾和护垫等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设在表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形成至少将表面片和吸收体接合起来的接合部、具体而言,通过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施加压力(例如,压纹加工)而形成接合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接合部向着与从穿用者的前侧(腹部侧)向后侧(背部侧)的方向对应的前后方向、即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该技术,接合部能够阻断穿用者的体液,防止该体液从吸收性物品漏出(所谓的侧漏)。然而,上述以往的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即,接合部是通过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施加压力而形成的,所以接合部与接合部的周围相比较硬。也就是说,由于接合部向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以,随着接合部变硬而吸收性物品本身相对于长度方向变硬。因此,吸收性物品不容易从穿用者的前侧向后侧弯曲,不容易贴合穿用者。所以, 存在穿用者的穿用感变差、并且会发生侧漏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08262号公报(第2_3页,图1_图3)

发明内容
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设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吸收性物品上形成有将至少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吸收体接合而成的接合部。所述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在该区域,构成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材料具有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所述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小,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被所述第一区域夹持,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剖视图(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放大剖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的基重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层叠装置500的立体图。图6(a) 图6(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510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俯视图。图8(a) 图8(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俯视图(变形例1)。图10是仅示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吸收体40的三面视图(变形例1)。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俯视图(变形例2)。图12是仅示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吸收体40的三面视图(变形例2)。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比较评价以及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中存在不同。因此,具体尺寸等应该参照以下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和比例不同的部分。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

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剖视图(图1 的A-A线剖视图)。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为生理用卫生巾。如图1及图2所示,吸收性物品1具有沿着与从穿用者的前侧(腹部侧)向后侧 (背部侧)的方向对应的前后方向(以下,称为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纵长的形状。吸收性物品1具有表面片10、背面片20、侧部片30、吸收体40。此外,在吸收体物品1上形成有翼部50、粘附部60、接合部70。表面片10设在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侧。表面片10由热风无纺布(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乙烯)等透液性片形成。背面片20与表面片10相比设在非穿用者侧。背面片20由防水膜(例如聚乙烯) 等不透液性片形成。侧部片30相对于表面片10设在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 的外侧。侧部片30由纺粘无纺布(例如聚丙烯及聚乙烯)等透液性片形成。吸收体40设在表面片10与背面片20之间。吸收体40是利用衬纸等包覆材料 40B包覆由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混合粉体构成的吸收材料40A而形成的。关于吸收体4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说明。此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表面片10、背面片20、侧部片30以及吸收体40 通过粘结剂(例如热熔性粘结剂)或热熔接等分别接合。翼部50朝向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外侧,是通过背面片20和侧部片30相比于吸收体40延伸出来而形成的。粘附部60由用于固定在穿用者所穿的短裤上的、具有粘附性的部件(例如热熔性粘结剂)形成。粘附部60设在背面片20的与表面片10相反侧的面上。具体而言,粘附部60具有长粘附部60A和短粘附部60B。长粘附部60A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延伸。短粘附部60B比长粘附部60A短,设在构成背面片20的翼部50的部分。接合部70是通过对至少表面片10及吸收体40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上施加压力(例如施加压纹加工)而将表面片10和吸收体40接合起来而成的。接合部70形成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纵长的环状。具体而言,接合部 70在俯视观察吸收性物品1时构成为包括形成最大的环状的大环状部70A、在被大环状部 70A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比大环状部70A小的环状的中环状部70B、以及在被中环状部70B包围的区域中形成比中环状部70B小的环状的小环状部70C。接合部70形成在后述的吸收体 40的低基重区域42 (第一低基重区域421)。接着,参照

上述的吸收体40的结构。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放大剖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的基重的图。如图3所示,吸收体40由吸收穿用者的体液的吸收材料40A和包覆吸收材料40A 的包覆材料40B形成。吸收体40具有高基重区域41 (第一区域)、设在高基重区域41之间的低基重区域42 (第二区域)。高基重区域41表示低基重区域42以外的区域。高基重区域41中,构成吸收体40 的吸收材料40A具有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所谓的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重量(g/m2)))。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在高基重区域41中吸收材料40A的规定基重大。高基重区域41构成为包括厚壁部41C,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中央及长度方向L中央;薄壁部41S,形成得比厚壁部41C薄,且与厚壁部41C相比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外侧。低基重区域42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延伸,并且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延伸(参照图1)。低基重区域42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上与粘附部60中的长粘附部60A重叠。也就是说,关于上述接合部70,也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上与长粘附部60A重叠。低基重区域42形成为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纵长的环状。具体而言,低基重区域42在俯视观察吸收性物品1时具有形成最大的环状的大环状部42A、在被大环状部42A包围的区域中形成比大环状部42A小的环状的中环状部42B、在被中环状部42B包围的区域中形成比中环状部42B小的小环状部42C(参照图1)。也就是说,由于如上述那样高基重区域41表示低基重区域42以外的区域,所以低基重区域42被设置成,在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被高基重区域41所夹持。与高基重区域41相比,低基重区域42中吸收材料40A的单位面积重量小。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低基重区域42具有第一低基重区域421和第二低基重区域422。在第一低基重区域421,通过对至少表面片10和吸收体40施加压力而形成上述的接合部70。而在第二低基重区域422,不施加压力,因此不形成接合部70。接合部70是通过对至少表面片10及吸收体40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上施加压力(例如,施加压纹加工)从而表面片10和吸收体40接合而形成的。此处,与第二低基重区域42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l)大于等于与接合部70 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2)。特别是,在宽度(Wl)比宽度(W2)宽的情况下,若使高基重区域41的密度(每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为‘Z’,使第一低基重区域421的密度为‘X’,使第二低基重区域422的密度为‘Y’,则满足X > Z > Y的关系。接着,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如图4所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吸收材料层叠工序Sl (工序A)、包覆材料折叠工序S2、包覆材料接合工序S3、吸收体切断工序S4、吸收体层叠工序S5、接合部形成工序S6 (工序B)、背面片贴附工序S7、物品外形接合工序S8、物品外形切断工序S9。在吸收材料层叠工序Sl中,集合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混合粉体(未图示),以成型吸收材料40A。此时,利用后述的吸收体层叠装置500,在吸收体40中形成上述的高基重区域41和低基重区域42。此外,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形成低基重区域 42,并且将低基重区域42以在吸收性物品1的至少宽度方向W上被高基重区域41夹持的方式形成。之后,在被连续输送的衬纸等包覆材料的连续体140上以规定间隔层叠所成型的吸收材料40A。在包覆材料折叠工序S2中,将与包覆材料的连续体140的输送方向MD交差的交差方向⑶上的两侧缘部141折叠在吸收材料40A上。在包覆材料接合工序S3中,以与一个产品的吸收体40的大小相对应的方式,对以规定间隔包覆了吸收材料40A的包覆材料的连续体140在厚度方向T上施加压力(例如施加压纹加工),从而使包覆材料接合。在吸收体切断工序S4中,对应着一个产品的吸收体40的大小对以规定间隔包覆了吸收材料40A的包覆材料的连续体140进行切断。在吸收体层叠工序S5中,在贴附有被连续输送的侧部片的连续体130的表面片的连续体110上层叠在吸收体切断工序S4中切出的吸收体40。此外,在工序S5-1,在表面片的连续体110上涂覆粘结剂(例如热熔性粘结剂)。在接合部形成工序S6中,通过将表面片的连续体110和吸收体40接合而形成接合部70。此时,在低基重区域42形成接合部70。在背面片贴附工序S7中,在表面片的连续体110及侧部片的连续体130上贴附背面片的连续体120。由此,在表面片的连续体110与背面片的连续体120之间设置有吸收体 40。此外,在工序S7-1中,在背面片的连续体120的配置于吸收体40侧的面上涂覆粘结剂 (例如热熔性粘结剂)。在物品外形接合工序S8中,以与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相对应的方式,在厚度方向T 对表面片的连续体110及背面片的连续体120、侧部片的连续体130及背面片的连续体120 施加压力(例如施加压纹加工),从而分别接合。在物品外形切断工序S9中,以与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相对应的方式,将表面片的连续体110、背面片的连续体120以及侧部片的连续体130切断。由此,制造出吸收性物品 1。接着,参照

在上述吸收材料层叠工序Sl中使用的吸收体层叠装置500的结构。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层叠装置500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510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510的宽度方向剖视图(图 6(a)的A-A线剖视图),图6(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510的长度方向剖视图(图 6(a)的B-B线剖视图)。
如图5所示,吸收体层叠装置500 —边以轴心501为中心旋转,一边利用由喷射机 (未图示)喷出的混合粉体成型吸收材料40A。此外,吸收体层叠装置500在被连续输送的包覆材料的连续体140上以规定间隔层叠所成型的吸收材料40A。在吸收体层叠装置50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部510,该凹部510用于聚集混合粉体而成型吸收材料40A。在凹部510的底部分5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引混合粉体的网格状的吸引孔511a。如图6所示,凹部510由深部分510A、浅部分510B构成。深部分510A对应于厚壁部41C。也就是说,深部分510A对应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中央及长度方向L中央。浅部分510B对应于薄壁部41S,比深部分510A浅。在凹部510的底部分511形成有与低基重区域42对应的凸部520。凸部520具有高凸部520A和低凸部520B。高凸部520A形成于深部分510A。高凸部520A的高度(Hl) 比深部分510A的深度(Dl)低。低凸部520B形成于浅部分510B,比高凸部520A低。低凸部520B的高度(H2)比浅部分510B的深度(D2)低。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合部70形成在与高基重区域41相比吸收材料 40A的单位面积重量小的低基重区域42 (第一低基重区域421)。此外,接合部70形成在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低基重区域42。由此,即使低基重区域42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上被施加压力,与接合部70的周围相比也不会变硬。也就是说,吸收性物品1相对于长度方向L不会变硬。因此,吸收性物品1容易从穿用者的前侧向后侧弯曲 (变得柔软),易于贴合穿用者。因此,能够在不使穿用者的穿用感变差的情况下,更可靠地防止侧漏。在体液的量多的情况下或者不得不长时间吸收的情况下等,为了确保吸收容量而增大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基重)。但是,若在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大的吸收性物品1上设置接合部70,则吸收性物品1容易变得更硬。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将接合部70 形成在低基重区域42,能够使吸收性物品1保持柔软,易于贴合穿用者。此外,吸收体40具有高基重区域41和低基重区域42。由此,与仅在高基重区域41 形成吸收体40的情况相比,吸收材料40A的单位面积重量小,所以能够削减吸收材料40A 的总量。因此,能够在提高吸收性物品1的性能的同时,降低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成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低基重区域42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延伸,并且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延伸。也就是说,接合部70也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 W形成。因此,能够防止来自穿用者的体液向穿用者的前侧和后侧扩散。所以,当然能够防止侧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体液从吸收性物品1漏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低基重区域4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l)大于等于与接合部7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2)。特别优选宽度(Wl)大于宽度(W2)。也就是说,在使高基重区域41的密度(每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为‘Z’,使第一低基重区域421的密度为‘X’,使第二低基重区域422的密度为‘Y’,则满足X > Z > Y的关系。由此,能够利用第二低基重区域422阻断由高基重区域41吸收的体液。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体液从吸收性物品1漏出(特别是侧漏)。此外,将接合部70形成在低基重区域42 (所说的吸收性物品1的生产率)是稳定的。此外,若宽度(Wl)比宽度(W2)窄,则导致在高基重区域41形成接合部70,所以存在接合部70变硬的情况。然而,由于与高基重区域41相比,低基重区域42中吸收材料40A的单位面积重量小,所以,比高基重区域41柔软。由此,吸收体40在低基重区域42容易发生扭曲。例如, 若低基重区域42从长粘附部60A错开,则由于穿用者的动作而在短裤与吸收性物品1之间形成空间,吸收体40的低基重区域42容易发生扭曲。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低基重区域42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与粘附部60中的长粘附部60A重叠。也就是说,关于上述接合部70,也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与长粘附部60A重叠。由此,与长粘附部60A重叠的低基重区域42被固定在短裤上。所以,容易扭曲的低基重区域42能够配合穿用者的动作(特别是胯下的动作)与短裤一起移动,所以能够防止吸收体40在低基重区域42扭曲。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参照

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结构。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俯视图。图8(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剖视图 (图7的A-A线剖视图),图8 (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剖视图(图7的 B-B线剖视图),图8 (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的剖视图(图7的C-C线剖视图)。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主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具有表面片10、背面片20、侧部片30、吸收体40。与之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取代侧部片30,吸收性物品IA具有通过侧部片30 在吸收性物品IA的宽度方向W上延长而形成的防漏部80。具体而言,如图7及图8所示,防漏部80在吸收体40的侧缘部沿着吸收性物品IA 的长度方向L设置。在防漏部80设置有在吸收性物品IA的长度方向L上具有伸缩性的橡胶等的线状体81。纽状体81位于被折叠的防漏部80内,并以在吸收性物品IA的长度方向L上伸展的状态沿着吸收性物品IA的长度方向L配置。由此,在吸收性物品IA被穿用者穿用的状态下,防漏部82立起(所说的立体褶)。低基重区域42没有设置在接合部70的大环状部70A与中环状部70B接近的部分 75。此外,优选低基重区域42至少设置在供穿用者的体液排出的排出部位附近(即小环状部 42C)。低基重区域42 (即第一低基重区域421及第二低基重区域42 相对于吸收性物品IA的厚度方向T不与防漏部80重叠。特别优选低基重区域42相对于厚度方向T不与立起防漏部80的立起基点82重叠。因此,对于接合部70,也是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T不与防漏部80重叠。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低基重区域42和接合部70相对于吸收性物品IA 的厚度方向T不与防漏部80内重叠。由此,因防漏部80的立起而施加应力的基点(即立起基点8 与低基重区域42不重叠。所以,能够防止防漏部80的立起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不使穿用者的穿用感变差的情况下,更可靠地防止侧漏。此外,若低基重区域 42及接合部70与立起基点82重叠,则会由于因防漏部80的立起而产生的应力导致低基重区域42容易扭曲。特别优选低基重区域42至少设置在供穿用者的体液排出的排出部位附近。由此, 由于排出部位附近(所说的胯下部分)是吸收性物品IA被穿用者穿用时弯曲幅度最大的部分,所以吸收性物品IA容易贴合穿用者。因此,能够在不使穿用者的穿用感变差的情况下,更可靠地防止侧漏。(变形例)上述实施方式2的吸收性物品IA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俯视图。图10是仅示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B的吸收体40的三面视图。 此外,对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A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主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高基重区域41在低基重区域42以外的区域为完全相同的结构。而在变形例中,高基重区域41由内侧高基重区域41A(内侧区域)和外侧高基重区域41B(外侧区域)构成。如图9及图10所示,内侧高基重区域41A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内侧。具体而言,内侧高基重区域41A与供穿用者的体液排出的排出部位相对,设在该排出部位所抵接的位置(也就是说,小环状部42C内)。例如,内侧高基重区域41A的基重是500 1000g/cm2。此外,内侧高基重区域41A不是必须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内侧,只要至少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内侧即可。外侧高基重区域41B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外侧,与内侧高基重区域41A相比,外侧高基重区域41B中吸收材料40A的单位面积重量小。具体而言,外侧高基重区域41B设在除小环状部42C及低基重区域42以外的位置。例如,外侧高基重区域41B的基重是300 600g/m2。此外,外侧高基重区域41B不是必须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外侧,只要至少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与低基重区域42相比位于外侧即可。此处,低基重区域42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延伸。此外,低基重区域42 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延伸,S卩,沿着中环状部42B及小环状部42C延伸。例如, 低基重区域42的基重为50 200g/m2。接合部70只要设在低基重区域42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例如,如图11及图12所示,低基重区域42也可以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不是沿着大环状部42A和中环状部42B延伸,而是仅沿着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的小环状部42C的外侧延伸。比较评价以下,为了使实施方式的效果更明确,说明使用以下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而进行的试验结果。具体而言,对弯曲刚性、扩散性评价进行说明。此外,实施方式丝毫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首先,关于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如表1所示。此外,在各评价中, 使用以包含2根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L的接合部的方式切取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而获得的试片。此外,关于试片的条件也如表1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设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并且,形成有将至少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吸收体接合而成的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在该区域,构成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材料具有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所述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小, 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被所述第一区域夹持,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I)大于等于与所述接合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W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防漏部,所述防漏部位于所述吸收体的侧缘部,并以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线状体伸展的状态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配置, 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不与所述防漏部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片的与所述表面片相反侧的面上设有具有粘附性的粘附部, 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粘附部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内侧区域,相对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比位于内侧;和外侧区域,相对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比位于外侧,并且与所述内侧区域相比,所述外侧区域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小。
7.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设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工序A,在所述吸收体上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构成所述吸收体的吸收材料具有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值小;和工序B,通过将至少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吸收体接合而形成接合部, 在所述工序A中,沿着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第二区域,并且将所述第二区域以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被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工序B中,将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设置表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吸收性物品上形成将至少表面片和吸收体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吸收体具有构成吸收体的吸收材料具有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的第一区域、与第一区域相比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小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被第一区域夹持。接合部形成在第二区域。
文档编号A61F13/53GK102378613SQ20108001518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工藤淳, 木下英之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