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96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中医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依据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并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进行辨证分型论治。痛经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为少女初潮后即开始出现,或与体质因素有关,或因经期饮冷受寒,寒客胞中,气失温运,瘀血内留,致胞脉受阻,不通而痛,占痛经的90%以上。继发性痛经多为育龄期妇女经期受寒,或产后不慎,当风受寒,寒湿客于胞中,或有多次人流史,胞脉受损,离经之血瘀滞胞宫、胞脉,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津液运行障碍,聚而生湿酿痰,湿、痰、瘀日久而成症瘕之病。对于痛经诊疗,西医临床上通过B超、X线以对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作鉴别诊断,治疗以止痛、镇痛、解痉为主,若患输卵管炎,卵巢炎,子宫周围炎等,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子宫发育不良者,可口服乙烯雌酚治疗,疼痛严重时,可口服去痛片、阿托品、消炎痛、复方阿司匹林及非那根等,雌孕激素临床应用可抑制子宫收缩或抑制排卵而止痛,但因其抑制卵巢正常功能,故应慎用。中医治疗痛经方法繁多,临床常见的有针灸、推拿、按摩、磁疗、食疗等法,一些中成药也可以治疗痛经,如“元胡止痛片” “妇科十味片”。针灸、推拿等多以结合穴位辨证施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因操作中取穴的精确、施针手法,按摩的力道、手法等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不利于广泛应用。检索近年来有关治疗痛经的专利,仅公布的发明专利有近 260项,其中以中药汤剂、胶囊及治疗仪器居多,外用敷治较少。鉴于此,发明人总结自己30 余年临床工作经验,发明了一种调理兼施,温补脾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寒湿、瘀引发的妇女痛经的中药贴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临床中现有治疗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中医药贴剂。即从痛经的病理机制出发,选取任脉上的要穴——神阙穴,敷以药贴,能快速渗入体内,利于吸收,改善机体内寒、瘀状况,调和脾肾,使气血营和通畅。加之中药的有效成分又是纯天然的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和矿物质的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供机体选择其有效成分,并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从整体上调理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使免疫功能提高, 肝、脾、肾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故能祛病固本。又因中草药对人体副作用较小,且能治本。 为此,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痛经,是行之有效的选择。本发明调理兼施,温补脾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寒湿、瘀引发的妇女痛经,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且操作方便,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无任何不适及伤痛,深受患者所接受。本发明选择肉桂、炮姜、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香附子、五灵脂、生蒲黄、胡桃仁和琥珀11种中药进行组合,依据中药相生相克的原则,将这些药物有效的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清热利湿、调和气血的功效,促使脾肾营和有度。其中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功能。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炮姜味苦、涩,性温、辛、热,归脾、胃、 肾、心、肺经。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桃仁有增加药物吸收作用。香附子性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和蛇虫咬伤等症。生蒲黄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有止血、化瘀、通淋之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胡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有补肾、温肺、润肠之效,用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大便秘结。琥珀味甘性平,归心、肝、小肠经、膀胱、肺、脾经,有镇静、利尿、活血之功效,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等症。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实验结果得出,下列各组用量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是肉桂10 20g、炮姜8 22g、当归15 25g、川芎15 25g、赤芍10 20g、桃仁10 20g、香附子8 22g、五灵脂10 20g、生蒲黄10 20g、胡桃仁5 19g、琥珀3 7g。优选为肉桂15g、炮姜15g、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桃仁15g、香附子15g、 五灵脂15g、生蒲黄15g、胡桃仁12g、琥珀5g。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将上述11种药物,分别清洗去杂干燥后研成细末,混合备用;(2)将混合后的药末过80 1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3)经期治疗时取1 3g药末,浸于60°白酒中,和勻,调成膏状,分别将药膏填敷于肚脐内,外用透气胶布固定二4小时换药一次,连敷5 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1 2个疗程痊愈,不再复发。本发明的特点1.中医药标本兼治及辨证施治的的原则,结合中医穴位疗法,利于根除女性痛经之顽疾;2.调理兼施,温补脾肾、命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寒湿、瘀引发的妇女痛经;3.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且操作方便,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无任何不适及伤痛,深受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以下称温经祛瘀贴)的药效学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试验例1本发明温经祛瘀贴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选取正常皮肤及人为破损皮肤SD大鼠各10只,分别贴敷5倍常人剂量温经祛瘀贴,多次贴敷,均未出现皮肤过敏及毒副反应。(2)长期毒性试验选取SD大鼠80只,体重60 80g,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 雌雄各半,单笼饲养。设2倍、5倍、10倍三个剂量组分别煎汤给受试动物灌胃,连续30天。 试验期间各组动物均喂饲基础饲料,并自由进食、饮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对肝、肾、脾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石蜡切片),试验结果如下表。表1各组动物脏体比值结果(%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散剂及制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药研制而成肉桂10 20g、炮姜8 22g、当归15 25g、川芎15 25g、赤芍10 20g、桃仁 10 20g、香附子8 22g、五灵脂10 20g、生蒲黄10 20g、胡桃仁5 19g、琥珀3 7g。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为肉桂15g、炮姜15g、当归20g、川芎 20g、赤芍15g、桃仁15g、香附子15g、五灵脂15g、生蒲黄15g、胡桃仁12g、琥珀5g。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肉桂、炮姜、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香附子、五灵脂、生蒲黄、胡桃仁、 琥珀,分别清洗去杂干燥后备用;b)将所述份量配比的中药肉桂、炮姜、当归、川弯、赤芍、桃仁、香附子、五灵脂、生蒲黄、 胡桃仁和琥珀研成细末,混合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药物,过80 100目筛,即得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方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方剂,经期治疗时取1 3g药末,浸于60°白酒中,和勻,调成膏状,分别将药膏填于敷于肚脐内,外用透气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连敷5 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1 2个疗程痊愈,不再复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具体地说是肉桂、炮姜、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香附子、五灵脂、生蒲黄、胡桃仁和琥珀11种中药按一定分量配比研成粉末,经期治疗时取1~3g药末,浸于60°白酒中,和匀,调成膏状,分别将药膏填敷于肚脐内,外用透气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连敷5~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痊愈,不再复发。本发明结合穴位辨证理论,调理兼施,温补脾肾、命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寒湿、瘀引发的妇女痛经,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且操作方便,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无任何不适及伤痛,深受患者所接受。
文档编号A61K9/70GK102274472SQ20111019469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张守仁, 张春霞, 张爱霞, 贾美荣 申请人:张春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