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口腔固定方法

文档序号:86587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腔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口腔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固定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口腔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中,人们常因各种需求而需要一种固定口腔的装置。惟现今的口腔固定装置,皆只有固定牙齿的功用,并没有兼具固定舌头的用途。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口腔固定装置,改良成既可固定牙齿,也可以固定舌头,且改良后的口腔固定装置能将口腔内部的所有器官皆完善地固定住,实为目前研究发展的一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口腔固定方法,其利用拱型板与U型矫正器的结合,使得使用者不仅可通过此口腔固定装置固定牙齿,也能够固定舌头。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口腔固定装置包括一 U型矫正器及一拱型板。此拱型板连接于U型矫正器的内侧壁,其中拱型板的中央处的厚度比连接处厚,拱型板的一最大厚度大于2毫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口腔固定装置包括一 U型矫正器及一拱型板。此U型矫正器用以套合一上排牙齿及一下排牙齿。此一拱型板连接U型矫正器的一内侧壁,并介于一舌头与一上颚之间,拱型板的一最大厚度实质上等于该舌头与该上颚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口腔的固定方法。此口腔的固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口腔固定装置,此口腔固定装置包括一 U型矫正器与一拱型板,拱型板连接U 型矫正器的一内侧壁。将口腔固定装置置入一舌头与一上颚之间,以使拱型板的一上表面实质上接触上颚,拱型板的一下表面实质上接触舌头。将一上排牙齿及一下排牙齿置入此 U型矫正器内。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口腔固定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口腔固定装置的上视图;图4为图3的口腔固定装置沿截面线4-4’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使用口腔固定装置的流程图6为本发明使用者将口腔固定装置置入舌头与上颚之间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口腔固定装置110 :U型矫正器111 :U型上牙槽112 :U型下牙槽120 拱型板210、220:内侧端点310:内侧壁410 上牙槽前端420 下牙槽前端610 舌头620 上颚630 上排牙齿640 下排牙齿650 下颚S510 S530 流程步骤L :拱型板120的最大厚度M =U型上牙槽111的前端410距离内侧壁310的距离N =U型下牙槽112的前端420距离内侧壁310的距离W 两内侧端点210、220的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提出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
点ο请参照图1至图4,其中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绘示口腔固定装置100的后视图。图3是绘示口腔固定装置100的上视图。 图4是绘示图3的口腔固定装置100沿截面线4-4’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100包括一 U型矫正器110以及一拱型板120。此U型矫正器Iio用以套合口腔中的上排牙齿630(绘示于图6)及下排牙齿640(绘示于图6)。拱型板120具有非均勻的厚度且连接于U型矫正器110的内侧壁310,并介于一舌头610 (绘示于图6)与一上颚620(绘示于图6)之间。其中拱型板120的中央处的厚度比连接处厚。 举例来说,拱型板120的厚度可为由连接处往中央处递增。在一实施例中,U型矫正器110 可以是一 U型牙套。如图2所示,拱型板120的一最大厚度L实质上等于舌头610与上颚620的距离, 例如是大于2毫米且小于15毫米,此外,更可以视其需要而客制化。又例如,使用者为小孩子时,拱型板120的最大厚度L也可以为介于2毫米与8毫米之间。如此一来,因为拱型板 120能抵住舌头610,所以能去除阻塞呼吸道的变因。
再者,请参照图4,在口腔装置100中,U型矫正器110还具有一 U型上牙槽111及一 U型下牙槽112。U型上牙槽111的前端410距离内侧壁310为一第一距离M。U型下牙槽112的前端420距离内侧壁310为一第二距离N。其中第二距离N大于第一距离M。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U型下牙槽112实质上在U型上牙槽111的前方。所以,当使用者戴上此口腔固定装置100时,下颚650 (绘示于图6)将会略向前凸。如此一来,可打开使用者呼吸道侧壁的肌肉。除此之外,拱型板120介于一舌头610与一上颚620之间,为了能够稳定使用者舌头的位置,拱型板120的设计为填满使用者口腔内舌头610与一上颚620的空间而呈现一非均勻厚度,请再参照图2,拱型板120的最大厚度L位于此拱型板120的中央处。也就是说,拱型板120的中央较厚,而拱型板120的两侧较薄。而人体舌头610与上颚620之间的间隙也是在中央处较宽,两侧较窄。当使用者戴上此口腔固定装置100时,上述设计将使得使用者的舌头能牢固地固定在口腔固定装置100的拱型板120的下方。再来,请参照图5及图6,图5绘示使用口腔固定装置100的流程图,图6绘示使用者将口腔固定装置100置入舌头610与上颚620之间的示意图。首先,在步骤S510中,提供口腔固定装置100。接着,在步骤S520中,将一上排牙齿630及一下排牙齿640置入U型矫正器110 内。如图6所示,上排牙齿630与下排牙齿640牢牢地固定于U型矫正器110内,调整上下排牙齿咬合位置,使得U型上牙槽111的前端410距离内侧壁310为一第一距离M。U型下牙槽112的前端420距离内侧壁310为一第二距离N。其中第二距离M大于第一距离N。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U型下牙槽112实质上在U型上牙槽111的前方。接着,在步骤S530中,将口腔固定装置100置入舌头610与上颚620之间,顺应舌头610与上颚620中间的空隙,修整拱型板120的厚度,以使拱型板120的一上表面120a 实质上接触上颚620,拱型板120的一下表面120b实质上接触舌头610。举例来说,请参照图6。可明显看到,当拱型板120的上表面120a与下表面120b各别实质上接触上颚620与舌头610时,因拱型板120牢牢地固定在上颚620的下方,使得舌头610受到拱型板120的挤压而固定在拱型板120的下方。如此一来,当使用者的牙齿咬住U型矫正器110时,拱型板120将同时受到U型矫正器110与上颚620的挤压,所以拱型板120在舌头610上方上、 下、左、右、前、后同时固定住,将更可确保舌头610的固定。本实施例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100,因U型上牙槽111的前端410距离内侧壁310 的第一距离M,U型下牙槽112的前端420距离内侧壁310的第二距离N,且第二距离N大于第一距离M,所以可利用口腔固定装置100以下颚650(绘示于图6)向前凸的方式打开使用者呼吸道侧壁的肌肉。并且因为拱型板120能抵住舌头610,所以能去除阻塞呼吸道的变因。再者,也因拱型板120将舌头610周围空间填满,所以能在使用者躺卧时支撑舌头 610下垂重力,将舌头610保持在自然的位置不受重力的影响而掉落,能避免堵塞使用者呼吸道。所以本实施例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100至少具有“打开呼吸道侧壁的肌肉”、“去除阻塞呼吸道的变因”以及“将舌头保持在自然的位置不受重力的影响而掉落”的特性。再者,因舌头610保持在自然的位置,所以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不适感,也不需太多外力即可稳定舌头610。而也因口腔固定装置100固定上、下排牙齿630、640,所以即使使用者在睡眠状态下使用此口腔固定装置100,使用者仍不会因丧失肌张力而张口呼吸。故本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100更具有“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不适感”的特性。因此,本口腔固定装置100可适用于睡眠呼吸中止的装置的口腔界面,利于防止呼吸道阻塞而造成呼吸中止的现象。本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100于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由台湾大学附设医院针对五位临床试验对象进行试验。首先,这五位临床试验对象均先经过健康检查后排除下列五种疾病(1)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后群(Non-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后群(OSAS)以外的睡眠呼吸疾病、(3) 系统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4)颞颚关节障碍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5)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牙痛或不能j吏用矫正器的其他情况。此临床试验先利用多功能生理睡眠检查仪(PSG)记录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5] ^iRlJ (lateral cephalometric photography)。 Mj^,由 31 禾斗医师针对各个临床试验对象个别地制作传统的口腔固定装置及本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 100。每位临床试验对象穿戴传统口腔固定装置三个月并接受生理睡眠检查仪(PSG)测试其效果。然后,每位临床试验对象穿戴本实施例的口腔固定装置100三个月并接受生理睡眠检查仪(PSG)测试其效果。表一描述临床试验的结果。其中「AHI」表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度的指标。表一临床试验的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包括U型矫正器;以及拱型板,连接于该U型矫正器的一内侧壁,其中该拱型板的中央处的厚度比连接处厚, 该拱型板的一最大厚度大于2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拱型板的该最大厚度小于1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U型矫正器具有U型上牙槽及U型下牙槽,该U型上牙槽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为一第一距离,该U型下牙槽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为一第二距离,其中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最大厚度位于该拱型板的中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最大厚度大于2毫米且小于8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拱型板的厚度由连接处往中央处递增。
7.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包括U型矫正器,用以套合一上排牙齿及一下排牙齿;以及拱型板,连接该U型矫正器的一内侧壁,并介于一舌头与一上颚之间,该拱型板的一厚度实质上等于该舌头与该上颚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固定装置,其中该U型矫正器还包括U型上牙槽及U型下牙槽,该U型上牙槽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为一第一距离,该U型下牙槽的U型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为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
9.一种口腔的固定方法,包括提供一口腔固定装置,该口腔固定装置包括U型矫正器与拱型板,该拱型板连接该U型矫正器的一内侧壁;将一上排牙齿及一下排牙齿置入该U型矫正器内;以及将该口腔固定装置置入一舌头与一上颚之间,以使该拱型板的一上表面实质上接触该上颚,该拱型板的一下表面实质上接触该舌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提供该口腔固定装置的步骤中,该U型矫正器还包括U型上牙槽及U型下牙槽,该U型上牙槽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一第一距离,该U型下牙槽的U型的前端距离该内侧壁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腔固定装置及采用其的口腔固定方法。此口腔固定装置包括一U型矫正器及一拱型板。拱型板连接于U型矫正器的内侧壁,其中拱型板的中央处的厚度比连接处厚。拱型板的一最大厚度大于2毫米。
文档编号A61F5/56GK102551946SQ20111022036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林桢喨, 陈韻之, 黄振宁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