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050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上吐下泻是夏秋常见的疾病。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瓜果或腐败变质食物引起;也可因露宿睡觉胃肠受寒,或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其病多突然发作,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西医药治疗一般是口服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以补充体液的丢失。也可采用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或止泻药如思密达进行对症治疗。虽然西药对止吐止泻效果较好,但不宜长期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吐下泻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中医认为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膜胀。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寒饮内停,故而为吐为利。针对上吐下泻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对止吐止泻不宜长期应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组方简单、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5 30份、茯苓5 25份、车前子 5 20份、山枝仁5 25份、淡豆豉5 25份、黄芩5 25份、佩兰5 20份、厚朴5 25份、半夏5 20份、豆蔻5 2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20份、茯苓15份、车前子10份、山枝仁15份、淡豆豉 15份、黄芩15份、佩兰10份、厚朴15份、半夏8份、豆蔻8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以清热化湿,行气消积、 补中健脾、和胃止泻为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滑石、茯苓、 车前子清热利水、益脾和胃、渗湿止泻;山枝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津止渴,主治泻痢;淡豆豉、佩兰清热利湿、健胃消积,止呕吐;厚朴、半夏、豆蔻行气消积、降逆止呕、化湿消痞、开胃消食。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药原料,其组方简单、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6%,治愈率7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20g、茯苓15g、车前子10g、山枝仁15g、淡豆豉15g、黄芩15g、佩兰10g、厚朴15g、半夏8g、豆蔻8g。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25g、茯苓 5g、车前子20g、山枝仁25g、淡豆豉5g、黄芩5g、佩兰20g、厚朴10g、半夏15g、豆蔻1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5g、茯苓 25g、车前子5g、山枝仁20g、淡豆豉25g、黄芩10g、佩兰5g、厚朴5g、半夏20g、豆蔻1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log、茯苓 20g、车前子15g、山枝仁5g、淡豆豉10g、黄芩25g、佩兰15g、厚朴25g、半夏5g、豆蔻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20g、茯苓 10g、车前子12g、山枝仁10g、淡豆豉20g、黄芩20g、佩兰5g、厚朴20g、半夏10g、豆蔻2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分别取汁,合并。一种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其年龄5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5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油腻食物。三、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
(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
(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5 30天后,痊愈73例,随访未见复发; 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赵某,男,32岁。呕吐、泄泻十余天。吐出物多为清水,少有食物。泄泻一日少则三四次,多则十余次,便中有完谷,无脓血。胃纳尚可,消化力差,神疲力乏,动则汗出,舌淡红,苔白腻,脉象沉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5天,呕吐减、泄泻止;继续服药10天后,诸症皆消,痊愈;继续巩固服药6天,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病例2
李某,女,M岁。天气炎热,露宿睡觉胃肠受寒,恶心呕吐,腹疼泄泻,得病3天,吐泻已达二十余次。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2天,呕吐、泄泻停止;继续巩固服药3天, 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5 30份、茯苓5 25份、车前子5 20份、山枝仁5 25份、淡豆豉5 25份、 黄芩5 25份、佩兰5 20份、厚朴5 25份、半夏5 20份、豆蔻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20份、茯苓15份、车前子10份、山枝仁15份、淡豆豉15份、 黄芩15份、佩兰10份、厚朴15份、半夏8份、豆蔻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吐下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滑石5~30份、茯苓5~25份、车前子5~20份、山枝仁5~25份、淡豆豉5~25份、黄芩5~25份、佩兰5~20份、厚朴5~25份、半夏5~20份、豆蔻5~20份。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清热化湿,行气消积、补中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其疗效可靠本发明组合物组方简单、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组分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12GK102309715SQ20111028634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