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223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中药进行消炎止痛,中药制剂种类很多,例如内服的有粉剂、糖浆、片剂、膏剂等,外用的有贴剂、膏剂、栓剂、酊剂等。 CN1679759A(CN200510020218. 4)提供了一种镇痛、止血、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由香薷、石香薷、密花香薷、黄花香薷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原料粉碎后,用浓度为 45-95%的有机溶剂(乙醇或甲醇)萃取、浓缩,然后抽提出有效活性成分,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按不同剂型再加辅佐剂和基质制备而成。具有镇痛、止血、消炎等功效,可以制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也可以制成外用贴剂、膏剂、栓剂、酊剂等以治疗各类痔疮、外伤疼痛、止血。CN101204490A(CN200710195865. 8)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植物中药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外用中药速效消炎止痛剂,应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纯中药速效消炎止痛剂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将当归、黄柏、香附、鸡血滕、花椒、黄芩、川续断等中草药,经煎煮、 浓缩、加醇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外用酊剂。集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一,急则消肿止痛,减轻急性损伤病症,疗效快,治愈率高;缓则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组织修复,能治疗运动损伤后遗留的肿胀,膝关节积液和疼痛。CN1459294A(CN02110440.9)提供一种消炎止痛中药酊剂,主药为红花、桃仁、乳香、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穿山甲、川乌、川羌活,溶剂为酒精(95%)、米醋。该中药酊剂主治风湿病、脊柱炎、关节炎、坐骨骨疼、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等症。该酊剂和现有技术的各种外用酊剂相比,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治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中药酊剂只有消炎止痛或止血功效,而无抗病毒作用,且中药的配方中原料成分复杂,工艺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分少而功效好的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组合物酊剂,包括主药和溶剂,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5-12份、马钱子3-10份、川椒5-12份,溶剂为85 95wt%浓度的乙醇80-12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8-10份、马钱子5-8份、川椒8-10 份,溶剂为85 95wt%浓度的乙醇90-11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10份、马钱子8份、川椒10 份,溶剂为90 95wt%浓度的乙醇10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一种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方法,将各味主药原料黄连、马钱子、 川椒进行漂洗、干燥、粉碎,加入溶剂量4/5 5/6的溶剂中浸渍4-6天,取浸出液,静置 20-24h,滤过,滤液中加入余量的溶剂,混勻,即得。上述各味主药原料的漂洗、干燥、粉碎可以分别单独进行,也可以按配方混合后一起进行。本发明的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为外用酊剂,也称为消炎酊,使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通过皮肤给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消炎、止痛、抗病毒。本发明的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尤其适用于治疗皮肤炎症、痈肿病、带状疱疹等。所述皮肤炎症包括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手足癣等。配方分析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降血糖,抗菌,降血脂之功效。马钱子, 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痈疽肿痛、风湿顽痹、类风湿关节痛、 麻木瘫痪等病症。川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之功效。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应用中国的中医药学临床理论合理配制,经临床和实验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结消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痈疽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顽痹、类风湿关节痛、麻木瘫痪等病症,还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的药理作用(一)抗病原微生物1、抗菌作用采用两倍稀释法分别观察黄连、马钱子、川椒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比观察黄连、马钱子及川椒三药联用的体外抗菌作用,测定上述三药单用及联用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按本发明组合物的配方三药联用时,抑菌活性较单用时增大 8倍至4倍;杀菌活性较单用时增大10至6倍。结论三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体外试验证明,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绿色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肺炎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结核杆菌等亦有效; 对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则作用较差,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则几无作用。对痢疾杆菌,以舒氏痢疾杆菌的敏感度较高,其次弗氏、宋内氏最差。对十余种常见致病性真菌有广泛而显著的抑制。对钩端螺旋体,有相当强的杀灭作用。2、抗病毒作用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3、抗原虫作用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尚有抗滴虫、抗黑热病原虫、抗锥虫、杀草履虫等作用。(二)解毒作用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三)抗炎、解热①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②解热作用与抑制中枢Ρ0/ΑΗ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四)镇痛、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药成分少、药理明确,疗效显著,三种主药协同作用,产生了出人意料的优良效果,多数患者4-6天治愈,明显缩短了病程,达到治愈之目的。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应用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配方(重量份)黄连10份、马钱子8份、川椒10份,溶剂为95wt%浓度的乙醇 100 份。制备方法选取优质中药材黄连、马钱子、川椒按配方调配,清水漂洗,60°C干燥箱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60目筛过筛,放入95wt%浓度的乙醇80份(重量份)中,浸渍5天, 收集浸出液,静置24h,滤过,自滤器上添加余量的乙醇20份。灌装,封盖,得成品消炎酊。实施例2 配方(重量份)黄连9份、马钱子7份、川椒9份,溶剂为90wt%浓度的乙醇95 份。制备方法选取优质中药材黄连、马钱子、川椒,分别进行清水漂洗、60°C干燥箱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60目筛过筛,然后按配方称取各成分药后混合加入90wt %浓度的乙醇80份中浸渍6天,收集浸出液,静置24h,滤过,自滤器上添加余量的乙醇。灌装,封盖,得成品消炎酊。实施例3 配方(重量份)黄连8份、马钱子6份、川椒9份,溶剂为80wt%浓度的乙醇90 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下面结合临床应用例对本发明的药效做进一步详述。应用例1、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进行治疗皮肤炎症疗效观察实验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16例;其中男45例;女71例;年龄最小者3岁 ’最大者72岁;学龄前儿童15例;儿童29例;成人72例;单发者81例(接触性皮炎);多发者 35例(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均为成人)。1.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消炎酊治疗。取适量消炎酊, 用消毒医用棉球直接涂抹在炎症局部表面。儿童每日2-3次,成人每日3-4次,重者可每日 5-6 次。2.结果2. 1疗效判定标准,用药治疗后疼痛逐渐减轻,炎症愈合,为治愈标准。2. 2 结果本组116例中,3天治愈者24例,4天治愈者53例,5天治愈者38例,7天治愈者 1例。3.讨论皮肤炎症是指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治当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为主。组合物中黄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马钱子、川椒具有消肿作用,黄连、马钱子、川椒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治疗皮肤炎症,起到了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功效,并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全身反应,促进炎症愈合。多数患者3-5天治愈,明显缩短了病程,达到治愈之目的。应用例2、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进行治疗手足癣疗效观察实验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手足癣患者共110例;其中男50例;女60例;年龄最小者 15岁;最大者70岁;单发者80例(足癣);多发者30例(手癣、足癣)。1.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消炎酊治疗。取适量消炎酊, 用消毒医用棉球直接涂抹在手足癣局部表面。每日1次,重者可每日2次。先将手足洗净, 将药涂于患处,边搓边用火烤,5次为一疗程。2.结果2. 1疗效判定标准,用药治疗后瘙痒逐渐减轻,炎症愈合,为治愈标准。2. 2 结果本组110例中,4天治愈者20例,5天治愈者53例,6天治愈者31例,9天治愈者 6例。3.讨论手足癣是指皮肤癣菌侵犯指趾、趾间、掌跖部所引起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在游泳池及公共浴室中穿公用拖鞋易感染足癣,手癣常由足癣感染而来。病原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表皮癣菌等,近年来白念珠菌也不少见。治疗当以抑菌止痒为主。组合物酊剂中黄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马钱子、川椒具有消肿作用,川椒具有止痒作用。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治疗手足癣,起到了抑菌止痒功效,并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全身反应,促进手足癣愈合。多数患者4-5天治愈,明显缩短了病程,达到治愈之目的。应用例3、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进行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实验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带状疱疹患者共96例;其中男35例;女61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79岁。1.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消炎酊治疗。取适量消炎酊, 用消毒医用棉球直接涂抹在疱疹局部表面。成人每日2次,重者可每日3-4次。2.结果2. 1疗效判定标准,用药治疗后疼痛逐渐减轻,疱疹愈合,为治愈标准。2. 2 结果本组96例中,15天治愈者4例,25天治愈者43例,35天治愈者45例,只有4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加用维生素B及维生素E治疗,55天才达到治愈标准。3.讨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当以清热凉血、解毒止痒止痛为主。组合物酊剂中黄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马钱子、 川椒具有消肿作用,黄连、马钱子、川椒具有解毒止痒作用。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治疗带状疱疹,起到了清热解毒、消炎止痒止痛功效,并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全身反应,促进疱疹愈合。多数患者25-35天治愈,明显缩短了病程,达到治愈之目的。应用例4、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进行治疗皮肤炎症痈肿疗效观察实验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痈肿患者病例共101例;其中男45例;女56例;年龄最小者 16岁;最大者72岁;单发者81例(其中项痈25例、背痈30例、腰痈15例、臀痈11例); 多发者20例,均为成人。1.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取实施例1的组合物消炎酊治疗。取适量消炎酊, 用消毒医用棉球直接涂抹在痈肿局部表面。每日1-2次,重者可每日3-4次。2.结果2. 1疗效判定标准,用药治疗后疼痛逐渐减轻,痈肿消退,为治愈标准。2. 2 结果本组101例中,4天治愈者14例,5天治愈者59例,6天治愈者18例,8天治愈者 10例。3.讨论疮痈肿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易发子皮肤粗厚部位,如颈部、背部、腰部、腹部、臀部等。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别称为项痈、背痈、腰痈、臀痈等。其感染往往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较厚,感染只能沿阻力较小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还可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多个脂肪柱,再向上传人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糖尿病患者因肌体抵抗力低下,最易患痈疱,并且不易愈合。治疗应以清血解毒,消肿杀菌为主。组合物中黄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马钱子、川椒具有消肿作用,黄连、马钱子、川椒具有消肿杀菌作用。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酊剂治疗皮肤炎症,起到了清血解毒,消肿杀菌功效,并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全身反应,促进脓毒排出,痈肿消退。多数患者4-6天治愈,明显缩短了病程,达到治愈之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酊剂,包括主药和溶剂,其特征在于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 5-12份、马钱子3-10份、川椒5-12份,溶剂为85 95wt%浓度的乙醇80-12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其特征在于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 8-10份、马钱子5-8份、川椒8-10份,溶剂为85 95wt%浓度的乙醇90-1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其特征在于主药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黄连10 份、马钱子8份、川椒10份,溶剂为90 95wt%浓度的乙醇100重量份。
4.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方法,将各味主药原料黄连、马钱子、川椒进行漂洗、干燥、粉碎,加入溶剂量4/5 5/6的溶剂中浸渍4-6天,取浸出液,静置20-24h,滤过,滤液中加入余量的溶剂,混勻,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药组分为黄连、马钱子、川椒,溶剂为乙醇。将主药在溶剂中浸提后配制而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酊剂外用,通过皮肤给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病毒的作用;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促进炎症愈合之功效,特别适于治疗皮肤炎症、痈肿病等,能快速治愈皮肤炎症痈肿。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357147SQ2011103288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姜学兵, 孙洪鹏, 王连芹, 马毅 申请人:山东轻工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