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306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风内障是指“瞳神散大难收,瞳色昏黄,不睹三光,,为表现的内障眼病,是青风、 黑风和绿风内障的晚期表现。黄风内障最早见于《证治准绳》“瞳神已大而色昏浊为黄也, 病至此,十无一人可救”,相当于西医的晚期或绝对期青光眼。本病在临床上根据祖国医学可辨证分为以下两型施治。肝胆余火证目胀痛,头眩心烦,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舌质红,脉弦。治以清肝熄风,方选沈氏熄风汤加减石决明、沙参、黄芪、花粉、生地、当归、麻黄、蛇蜕、钩藤、防风等。 目珠疼痛甚者可加川芎、郁金、白芷、蔓荆子等。阴虚火旺证头晕耳鸣,面热潮红,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舌红少津,脉弦细。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黄风内障还可选用针刺治疗,选穴有睛明、攒竹、承泣、球后、太阳、丝竹空、四白、 神门、风池、曲池、合谷、行间、太冲、天柱、太溪等。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黄风内障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8-12份、焦桅仁5-10份、蝉退衣3-8份、连召壳5-10份、川黄连2-4份、细生地10-15份、夏枯草5_10 份、炒黄芩3-8份、京赤芍5-7份、川芎3-8份、甘草2-4份和钩藤8_10份。所述的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 10份、焦桅仁8份、蝉退衣5份、连召壳8份、川黄连3份、细生地12份、夏枯草8份、炒黄芩 5份、京赤芍6份、川芎5份、甘草3份和钩藤9份。服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 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00亳升,连续服用20-30天后症状完全消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黄风内障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 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0份、焦桅仁8份、蝉退衣5份、连召壳8份、川黄连3份、细生地12份、夏枯草8份、炒黄芩5份、京赤芍6份、川芎5份、甘草3份和钩藤9份。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实施例2 黄风内障患者张某,女,53岁,眼胀、视力差,常常伴有引起恶心,呕吐、 出汗等一些现象,于2011年4月18日前来就诊,一开始医生给她开了许多药物,但是长期没有起效,准备手术治疗,但是最后医生给她开了本发明的药方,她按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00亳升,服用一个月效果明显,然后连续服用三个月后,症状几乎消失,视力也得到了提尚。实施例3 黄风内障患者王某,男,67岁,眼胀、视力差,常常伴有引起恶心,呕吐、 出汗等一些现象,于2011年6月3日前来就诊,医生给她开了本发明的药方,他按1天3 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10亳升,服用一个半月效果明显,然后连续服用三个月后,症状几乎消失,视力也得到了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8-12 份、焦桅仁5-10份、蝉退衣3-8份、连召壳5-10份、川黄连2-4份、细生地10-15份、夏枯草 5-10份、炒黄芩3-8份、京赤芍5-7份、川芎3-8份、甘草2_4份和钩藤8_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0份、焦桅仁8份、蝉退衣5份、连召壳8份、川黄连3份、细生地12份、夏枯草8份、炒黄芩5份、京赤芍6份、川芎5份、甘草3份和钩藤9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黄风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是将组成原料金银花、焦栀仁、蝉退衣、连召壳、川黄连、细生地、夏枯草、炒黄芩、京赤芍、川芎、甘草和钩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得到。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黄风内障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2406751SQ2011103635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吴倩芸 申请人:吴倩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