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的抗癌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031阅读:2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原酸的抗癌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原酸的新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绿原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药用植物,如金银花中,目前对它的化学结构研究已经清楚,已有人对其进行药用研究,报道了绿原酸可以应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一种从双子叶植物(如忍冬叶、咖啡豆、向日葵) 的叶和果实分离得到的酚类,也是许多中草药(如杜仲、金银花、茵陈等)及中药复方制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成为中草药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它是一种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鸡纳酸,quinic acid,即1_羟基六氢没食子酸)缩合而成的缩酚酸,异名咖啡鞣酸,化学名3-0-咖啡酰奎尼酸(3-0-caffeoylquinic acid),分子式为C16H18O9,分子量354. 31,半水合物为针状晶体,在110°C时变为无水化合物,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中溶解,略溶于水,微溶于乙酸乙酯,常温下呈淡黄色固体。绿原酸的结构式如下植物中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包括了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在酶的催化下,葡萄糖转化成莽草酸(shikimic acid),后者再转化成苯丙氨酸,最后经合成酶作用得绿原酸。绿原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从高等双子叶植物到蕨类植物均有报道,但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属(Lonicera)、菊科蒿属(Artemisia)植物中,其中包括杜仲、金银花、 向日葵、咖啡、可可树。由于绿原酸是极性较强的有机酸,易溶于醇,水中略溶,几乎不溶氯仿、乙醚,因此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较多,有醇(甲醇、乙醇)溶法、水提醇沉、醇提铅沉、石灰乳沉淀法及聚酰胺柱层析法等。现已经报道的绿原酸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申请号PCT/CN2006/001795,发明名称 绿原酸在制备具有增加骨髓细胞功效的药物中的用途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绿原酸在制备骨髓细胞功效的药物中的用途。关于绿原酸对癌症的治疗用途仅限于宫颈癌、肺癌和肝癌, 如,刘洁等,“绿原酸抗肿瘤及阿霉素联系用药后的增敏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 25(2)第43-45页报道了绿原酸对肺癌的抑制作用。肿瘤的致病机制复杂,针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不尽相同,根据绿原酸能治疗其他癌症不能得知绿原酸对肾癌有抑制作用,且现有文献中未见绿原酸治疗肾癌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绿原酸治疗癌症的新用途。首先,本发明提供了绿原酸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癌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有效量的绿原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其中,所述的药剂中每制剂单位含有绿原酸1 3000mg。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的重量配比为绿原酸10 1280份,紫杉类药物 64份。其中,所述紫杉类药物为多西他赛。本发明最后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它包含不同规格的单位制剂,用于同时、分别或者依次给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紫杉类药物是从紫杉树皮或针叶中提取或半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均是典型的紫杉类药物。联合用药(drug combination)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本发明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肾癌的效应为相加(+),且绿原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肝肾功能的效用,与紫杉类药物联合使用可降低紫杉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绿原酸的抑癌机理,申请人认为绿原酸可与其他细胞毒类抗癌药物联用,不会影响绿原酸和其他细胞毒类抗癌药物的抑瘤效果,且可以降低其他细胞毒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所述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的重量配比为绿原酸10 1280份,紫杉类药物64份。所述紫杉类药物为多西他赛。本发明绿原酸可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治疗肾癌的作用,而且,本发明绿原酸是非细胞毒类药物,具有非细胞毒类药物的共同特点1.具有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作用 (Cytostatic) ;2.临床治疗不一定需达到剂量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量(MTD) ;3.直接针对引起癌变分子机制,比传统化疗更有选择性和疗效;4.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疗效。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1绿原酸及多西他赛对人肾癌细胞(A498)的剂量效应曲线图2绿原酸及多西他赛对人肾癌细胞(ACHN)的剂量效应曲线
图3绿原酸及多西他赛对人肾癌细胞(GRC-I)的剂量效应曲线图4绿原酸及多西他赛对小鼠肾癌细胞(RenCa)的剂量效应曲线图5绿原酸对A498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体积变化的影响图6绿原酸对A498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图7绿原酸对ACHN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体积变化的影响图8绿原酸对ACHN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图9绿原酸对GRC-I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体积变化的影响图10绿原酸对GRC-I人肾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试验例1绿原酸抑制肾癌的作用一、体外实验1、试验材料1. 1受试药物绿原酸由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100211,含量为 99. 6% ;阳性对照药多西他赛注射液(Docetaxelinjection),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0112611,规格20mg/支。1. 2主要试剂培养基及试剂培养基RPML1640(Gibco公司),小牛血清(兰州民海),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WST-I (美国Roche公司)。1. 3主要仪器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日本SANYO),1X70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 生物安全柜(美国NUAIRE),μ -Quant微孔板测定仪(BioTek公司),培养器皿96孔培养板,培养瓶(BD公司)。1.4细胞株细胞株共4株,见表1。表1绿原酸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用细胞株
权利要求
1.绿原酸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2.一种治疗肾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有效量的绿原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中每制剂单位含有绿原酸1 3000mg。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
5.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的重量配比为 绿原酸10 1280份,紫杉类药物64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杉类药物为多西他赛。
8.一种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不同规格的单位制剂,用于同时、 分别或者依次给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的重量配比为绿原酸10 1280份,紫杉类药物64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杉类药物为多西他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绿原酸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药物中的用途,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癌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有效量的绿原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还提供了绿原酸与紫杉类药物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和一种治疗肾癌的联合用药物。本发明提供的绿原酸具有抑制肾癌细胞的作用,对正常细胞无细胞毒性,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2488682SQ2011103731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严永江, 张欣, 张洁, 杨华蓉, 梁贵伦, 田晨煦, 黄望, 黄英 申请人: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