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31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湿痹痛是指因外邪侵袭肢体经脉而致肢节疼痛、麻木、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的病症。常见的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颈、腰椎骨质增生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狭窄症、妇女产后中风等。 临床上具有渐进性、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治疗上颇为棘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极大地危害劳动人民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风湿痹痛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二大类以理疗、针灸、牵引、封闭为主的治疗,只能一时缓解症状,而不能彻底根治;以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治疗,副作用大,长期服用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该药物由中药组成具有通经活络、搜风剔骨、滋补肝肾、强筋健体的功效,对风湿痹痛的治疗可以起到疗效确切可靠,愈后不易复发的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三七14 22红花11 -17川牛膝Ii--17杜仲11 --17防风11 17麻黄11 -17威灵仙 11 17当归11 17薏苡仁11 17黄藤11 -17龟甲胶 11--17鹿角胶11 17木瓜11 17杏仁9 -15桃仁 9 15天南星 9 15半夏9 15水蛭9 -15白花蛇 9 15透骨草9 15土鳖虫7 11血竭7 -11穿山甲 7 11炙甘草7 11醋制附子5 9海马5 -9全蝎 5 9蜈蚣 9 15。 优选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三七18红花14川牛膝14杜仲14防风14麻黄14威灵仙14当归14薏苡仁14黄藤14龟甲胶14鹿角胶14木瓜14杏仁12桃仁12天南星12半夏12水蛭12白花蛇12透骨草12土鳖虫9血竭9穿山甲9炙甘草9醋制附子7海马7全蝎7蜈蚣12。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丸剂。
将本发明药物制成丸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粉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按照常规方法药粉加蜜起模、成型,灭菌消毒制得丸剂产品。中医中的风湿痹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是指气血经络不通则疼痛,风湿痹痛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痛,所以治疗上首先要通经活络;同时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故宜行气活血,且攻闭必重通也。邪者,风、寒、湿三气也。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而易变,反映在病人身上就是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此起彼伏;寒属阴性,为阴邪,透骨侵肌,反映在病人身上多形寒肢冷,衣着厚重,不能接触寒凉,秋冬寒冷季节加重;湿,水气郁结为湿,因此大部分风湿痹痛患者害怕接触水,尤其是冷水凉水,所以治疗上要搜风剔骨,剔去侵入骨中的风寒湿邪。又由于风湿痹痛具有缠绵难愈的特点,所以治疗上还应该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肝主筋,肾主骨,滋补肝肾则能扶正祛邪,防止病痛反复发作。本组方中,三七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牛膝祛风利湿、通经散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薏苡仁利水消肿,舒筋除痹;黄藤利水消肿;龟甲胶滋阴补血;鹿角胶温补肝肾;木瓜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杏仁祛痰止咳、润肠;桃仁活血祛瘀;天南星祛风止痉、散结消肿;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水蛭破血逐瘀、通经;白花蛇祛风湿、透筋骨;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土鳖虫破瘀血、续筋骨;血竭散瘀定痛、 止血生肌;穿山甲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中和药性;醋制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海马补肾壮阳、调气活血;全蝎逐湿除风、息风通络;蜈蚣功毒散结、通络止痛。诸药合用,通经活络、搜风剔骨、滋补肝肾、强筋健体,用于风湿痹痛的治疗, 具有疗效确切可靠,愈后不易复发的特点。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94例风湿痹痛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94例风湿痹痛患者,男30例,女64例,年龄18 70岁,平均45岁;病程一周 20年,上肢关节疼痛40例,下肢关节疼痛M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风湿痹的诊断依据1、以四肢大关节走串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多有恶寒、发热症状;2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 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3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心脏受累;4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0”大于500单位。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丸剂产品,每日一次,一次1/3 2/3丸(每丸有效成分9 克)(根据年龄、性别情况确定具体服用标准),3个月为一疗程。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治疗痹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参照《痹症论治学》、《类风湿关节炎》有关内容拟定,分为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1年内未复发。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进步。统计治疗结果为,治愈77例,好转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 H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治疗风湿痹痛标本兼治,具有确切效果和不反复的特点,近期与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吲哚美辛等非留体抗炎西药,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精选、清水洗净的三七140g、红花110g、川牛膝110g、杜仲110g、防风110g、麻黄 110g、威灵仙110g、当归110g、薏苡仁110g、黄藤110g、龟甲胶110g、鹿角胶110g、木瓜 110g、杏仁90g、桃仁90g、天南星90g、半夏90g、水蛭90g、白花蛇90g、透骨草90g、土鳖虫 70g、血竭70g、穿山甲70g、炙甘草70g、醋制附子50g、海马50g、全蝎50g、蜈蚣90g混合均勻,粉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药粉加蜜起模、成型,灭菌消毒制得丸剂产品。实施例2
取精选、清水洗净的三七220g、红花170g、川牛膝170g、杜仲170g、防风170g、麻黄 170g、威灵仙170g、当归170g、薏苡仁170g、黄藤170g、龟甲胶170g、鹿角胶170g、木瓜 170g、杏仁150g、桃仁150g、天南星150g、半夏150g、水蛭150g、白花蛇150g、透骨草150g、 土鳖虫110g、血竭110g、穿山甲110g、炙甘草110g、醋制附子90g、海马90g、全蝎90g、蜈蚣 150g混合均勻,粉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药粉加蜜起模、成型,灭菌消毒制得丸剂产品。实施例3
取精选、清水洗净的三七180g、红花140g、川牛膝140g、杜仲140g、防风140g、麻黄 140g、威灵仙140g、当归140g、薏苡仁140g、黄藤140g、龟甲胶140g、鹿角胶140g、木瓜 140g、杏仁120g、桃仁120g、天南星120g、半夏120g、水蛭120g、白花蛇120g、透骨草120g、 土鳖虫90g、血竭90g、穿山甲90g、炙甘草90g、醋制附子70g、海马70g、全蝎70g、蜈蚣120g 混合均勻,粉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药粉加蜜起模、成型,灭菌消毒制得丸剂产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三七14 22红花11 -17川牛膝11 --17杜仲11 17防风11 17麻黄11 -17威灵仙11 17当归11 17薏苡仁11 17黄藤11 -17龟甲胶11 --17鹿角胶11 17木瓜11 17杏仁9 -15桃仁9 15天南星 9 ‘ 15半夏9 15水蛭9 -15白花蛇9 15透骨草9 15土鳖虫7 11血竭7 -11穿山甲7 11炙甘草7 11醋制附子5 9海马5 -9全蝎5 9蜈蚣9 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三七18红花14川牛膝14杜仲14防风14麻黄14威灵仙14当归14薏苡仁14黄藤14龟甲胶14鹿角胶14木瓜14杏仁12桃仁12天南星12半夏12水蛭12白花蛇12透骨草12土鳖虫9血竭9穿山甲9炙甘草9醋制附子7海马7全蝎7蜈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丸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取精选、清水洗净的三七、红花、川牛膝、杜仲、防风、麻黄、威灵仙、当归、薏苡仁、黄藤、龟甲胶、鹿角胶、木瓜、杏仁、桃仁、天南星、半夏、水蛭、白花蛇、透骨草、土鳖虫、血竭、穿山甲、炙甘草、醋制附子、海马、全蝎、蜈蚣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药粉加蜜起模、成型,灭菌消毒制得丸剂产品。本发明药物具有通经活络、搜风剔骨、滋补肝肾、强筋健体的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可靠,愈后不易复发的特点。临床观察其有效率为87.2%。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2406870SQ20111039513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继保 申请人:张继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