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531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受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春季节为多,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嗽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须积极预防治疗。西医认为,感冒由病毒引起,治疗以抗病毒药抗菌消炎药为主,但这只是控制感冒症状,有时会造成抗菌素的滥用。目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品种繁多,但是均有不同情况的副作用,有的疗程长、疗效不明显,有的口感不适,服用不便,有的服用后嗜睡,影响工作,有的原材料活加工成本高,价格昂贵等,均不能很好地满足感冒患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存在的诸多不足, 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而不繁,药价低廉,比传统汤剂、丸剂服用方便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芩150-200 份,连翘150-200份,太子参90-120份,荆芥90-120份,广藿香50-80份,金银花90-120 份,板蓝根90-120份,苍术50-80份,葛根50-80份,甘草30-60份。所述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胶囊按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1)粉碎将太子参、板蓝根、苍术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净药材将黄芩、连翘、荆芥、广藿香、金银花、葛根、甘草七味原料清洗净制;
(3)湿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
(4)过滤、浓缩药材煎液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 15 (50°C)的清膏;
(5)装胶囊将上述(4)的清膏与(1)的细粉混合30分钟,混勻,药坨干燥,粉碎成80 目细粉,装胶囊,制成每粒0. 45g的胶囊;用液体石蜡打光;
(6)灭菌钴60下照射10分钟灭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感冒疗效明显,尤其对风热感冒疗效更佳,经过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100%。本品采用的工艺方法能够使处方药材有效成份充分提取,保证了本品疗效,又很大程度缩小药品体积,便于患者服用,所用方药药源充足,制成胶囊,利于临床推广应用。中医药对风热感受冒有良好的疗效,本发明根据中医治疗风热感冒清热解毒,解表疏风的辨证论治原则研制,为治疗风热感冒的理想用药。本发明侧重于清热解毒,方中重用黄芩、板蓝根,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效,以祛风热之邪,使肺气相和,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祛除病邪。本发明方中的黄芩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等,黄芩苷等溶于乙醇、水中;太子参主要含果糖、淀粉、皂甙,皂甙溶于水、甲醇、乙醇、正丁醇中;板蓝根含1-硫氰酸-羟基丁烯、腺苷、棕榈酸,另含有靛蓝、靛玉红及精氨酸,靛蓝、 靛玉红在水中溶解度小,水提取不完全;甘草含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甘草酸经水解为甘草次酸,甘草尚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等;金银花含黄酮类,为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葡萄糖苷,另含肌醇、绿原酸、异绿原酸和皂苷,黄酮苷及绿原酸、异绿原酸和皂苷溶于水中,故本制剂配制工艺采用水煎煮提取;连翘果皮中含连翘酚、齐墩果酸、黄酮醇苷及皂苷、连翘苷、连翘苷元等,有效成分连翘酚、黄酮醇苷及皂苷、连翘苷、连翘苷元,溶于水中;葛根含黄酮类物质,其中主要为黄豆苷、黄豆苷元及葛根素等,黄酮及黄酮苷类溶于水;荆芥全草含挥发油1 洲,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苍术根茎中含挥发油5 9%,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β-桉油醇、苍术素等。挥发油不溶于水,在本制剂中苍术以生药原粉入药;广藿香含挥发油广藿香油、广藿香酮等成分。其中太子参、黄芩、板蓝根、苍术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衍生物、靛蓝、靛玉红、挥发油等,水溶性较小,为了保证其疗效,减少填充剂,故我们将药材以药材原粉入药;金银花、连翘、荆芥、葛根、广藿香、甘草等含有水溶性的皂甙,植物多糖、黄酮苷类、有机酸类化合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故本生产工艺中部分药材煎煮提取,部分药材以生药原粉入药。本发明用黄芩、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有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功。辛温的荆芥解表散风,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金银花、板蓝根是臣药;清热解毒,与太子参、葛根之甘苦合化阴气而宣通肺气、调和营卫;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广藿香芳香化浊解表,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本发明配方药药源充足,制备工艺简而不繁,药价低廉,制成胶囊,比传统汤剂、丸剂服用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本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粉碎将太子参90g、板蓝根120g、苍术50g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2)净药材将黄芩150g、连翘200g、荆芥90g、广藿香50g、金银花120g、葛根50g、甘草60g七味原料清洗净制;
(3)湿药材加5760g水浸泡1小时,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
(4)过滤、浓缩药材煎液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50°C)的清
膏;
(5)将上述所得清膏与步骤(1)准备的细粉混合30分钟,混勻,药坨干燥,粉碎成80目细粉,装胶囊,制成每粒0. 45g的胶囊,用液体石蜡打光;
(6)灭菌钴60下照射10分钟灭菌。实施例2
(1)将太子参120g、板蓝根90g、苍术80g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2)净药材将黄芩200g、连翘150g、荆芥120g、广藿香80g、金银花90g、葛根80g、甘草30g七味原料清洗净制;
(3)湿药材加6000g水浸泡1小时,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
(4)过滤、浓缩药材煎液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50°C)的清
膏;
(5)将上述所得清膏与步骤(1)准备的细粉混合30分钟,混勻,药坨干燥,粉碎成80目细粉,装胶囊,制成0. 45g的胶囊;用液体石蜡打光。(6)灭菌
钴60下照射10分钟灭菌。
临床疗效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8年2月-2010年12月,经治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参照《中医内科学》[1] “感冒”和《内科学》[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无其它严重并发症,且在二十四小时内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共观察病例800多人次,其中选出完整病例500例,采用双盲随机分为2组。采用清热抗感胶囊治疗者称治疗组,共250 例,其中男130例,女120例,年龄10-70岁;采用速效伤风胶囊治疗者称对照组,共250例, 其中男1 例,女122例,年龄9-7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清热抗感胶囊治疗,每次4粒,口服,每日三次;对照组用速效伤风胶囊治疗,每次2粒,口服,每日三次。1.3疗效标准采用全国防治感冒协作组制定的标准。显效服药M小时内,全身及局部主要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退。有效服药M 48小时内,全身及局部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退。高热(39°C以上)病人,体温M小时内下降2°C以上,不再回升者。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均为无效。1.4观察指标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显效+有效=总有效。1.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2 结果
2. 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比较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0. 00% 和38. 00%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00%和78. 0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芩 150-200份,连翘150-200份,太子参90-120份,荆芥90-120份,广藿香50-80份,金银花 90-120份,板蓝根90-120份,苍术50-80份,葛根50-80份,甘草30-60份。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胶囊的方法,按下述工艺步骤制备(1)粉碎将太子参、板蓝根、苍术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2)净药材将黄芩、连翘、荆芥、广藿香、金银花、葛、甘草七味原料清洗净制;(3)湿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4)过滤、浓缩药材煎液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 15 (50°C)的清膏;(5)装胶囊将(4)的清膏与(1)的细粉混合30分钟,混勻,药坨干燥,粉碎成80目细粉,装胶囊,制成每粒0. 45g的胶囊,用液体石蜡打光;(6)灭菌钴60下照射10分钟灭菌。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黄芩150-200份,连翘150-200份,太子参90-120份,荆芥90-120份,广藿香50-80份,金银花90-120份,板蓝根90-120份,苍术50-80份,葛50-80份,甘草30-60份。经净、湿药材、过滤、浓缩、混匀、装胶囊、灭菌等工艺制成。本发明配方药药源充足,疗程短、药价低,疗效显著,制备工艺简而不繁,服用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经多年临床大量使用,疗效确切,服用安全,质量可控,制成胶囊,比传统汤剂、丸剂服用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K9/48GK102429961SQ2011103951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应宏, 赵明芳, 赵良存 申请人:赵明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