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5522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性外伤,无论其面积的大小,由于皮肤破溃导致机体的第一道屏障破坏,细菌可直接进入人体。如果烧烫伤面积较大由于体液的丧失则其病理、生理相当复杂,重者危及生命、轻者创面愈合时间长短不一,其中一个典型特点是感染的可能性基本贯穿整个病程,而且烧伤较严重者愈后有严重的疤痕,因此,如何处理创面是治疗烧伤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清热止痛、生肌敛疮等功效,且生产工艺简单,质量指标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其次本中药软膏制剂对糖尿病足、消化道溃疡也有一定疗效,具有再生功能。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 18-20份、金银花8-10份、白芷20- 份、冰片5份、蜂蜡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渍M小时,用文火煎熬至药枯为度,再加入金银花,保持油温半小时,除去药渣,滤过,加入蜂蜡,搅拌使熔化,待冷至55°C 60°C,将研细的冰片加入,充分搅勻至冷却, 即为软膏。本发明中主要成分的药理机理是蜂腊的成分相当复杂,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有酚类、醇类、酸类、脂类等多种化合物,少量的铁、钙、镉、硅、锰、铅、锡、镍、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A、多种氨基酸、酶、阿魏酸等。蜂腊的功效1)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蜜蜂群居的蜂箱或树穴内,适宜的气温和温度并未导致微生物生长,大量繁殖, 研究证实,是蜂腊起了重要的作用。蜂腊能抑制多种细菌和某些病毒的生长,具有广谱抗生素作用。蜂腊乙醇浸出物100 μ g/ml浓度对39种细菌中的25种和39种植物真菌中的20 种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酸菌最为敏感。2)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用蜂腊注入小白鼠、家鼠、猪和牛犊体内,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过程。能刺激免疫机能、刺激H—凝集素合成和0 —凝集素的增生效应,增加抗体产量和增加巨噬细胞活力,使血管局部抗感染能力也随之升高。3 )组织再生促进剂。蜂腊能加速被损伤的软骨和组织的再生过程。 对损伤有刺激再生作用,促进循环障碍的恢复,刺激胶原纤维桥形成。参加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加快受伤组织修复和愈合。4)局部麻醉作用实验证明,用4%蜂腊乙醇溶液加水稀释到0. 25%的浓度对兔角膜的麻醉效应可持续1 h,比普鲁卡因作用强。蜂腊成分中的松属素、松球素和咖啡酸酯的温合物等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能有效对抗烧伤创面引起的局部疼痛。中医认为冰片味辛苦,性凉,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效。其化学成分为龙脑冰片含右旋龙脑,又含潷草烯、β -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以及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艾片含左旋龙脑。机制冰片为消旋混合龙脑。 冰片的药理作用冰片中的主要成分龙脑、异龙脑均有耐缺氧的作用;龙脑、异龙脑有镇静作用;冰片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经肠系膜吸收迅速,给药5分钟即可通过血脑屏障,且在脑蓄积时间长,量也相当高,此为冰片的芳香开窍作用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较高浓度(0. 5%)对葡输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茵、大肠杆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等有抑制作用;对中、晚期妊娠小鼠有引产作用。白芷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白芷含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 (oxypeucedanin)等。桅子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配方中,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白芷祛风止痛、消肿排脓;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蜂蜡解毒、敛疮、生肌、止痛。各药合用,所成软膏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清热止痛、生肌敛疮等功效,且其生产工艺简单,质量指标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本发明用于各种烧伤、烫伤,由于形成保护膜、保护创面、防止体液外渗;此膜形成隔离层,阻止外界细菌直接进入创面,可有效起到抗菌、滋润、收敛、止痛、生肌等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其次本发明还对糖尿病足、消化道溃疡具有一定疗效,其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感染,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并实现消化道溃疡患者的黏膜组织的生理性修复与再生。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8 份、金银花8份、白芷M份、冰片5份;蜂蜡200份、麻油800份。上述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渍M小时,用文火煎熬至药枯为度,再加入金银花,保持油温半小时,除去药渣,滤过,加入蜂蜡,搅拌使熔化,待冷至^°C,将研细的冰片加入,充分搅勻至冷却,即为软膏。实施例2 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20 份、金银花10份、白芷20份、冰片5份、蜂蜡160份、麻油100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冷却至60°C再将研细的冰片加入。实施例3 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9 份、金银花9份、白芷22份、冰片5份;蜂蜡180份、麻油90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冷却至58°C再将研细的冰片加入。下面为本发明与磺胺嘧啶银的多种对比试验实例,其结果如下 1.患者本人不同烧伤部位的对比。同一患者取不同烧伤部位分别采取磺胺嘧啶银粉、本发明予以外敷。将磺胺嘧啶银粉加入生理盐水外敷创面,3天换药一次;将本发明外敷另一创面,一天换药一次。换药前创面均采取同样消毒方法。结果表明采取本发明后,其创面液化时间缩短2 5天。而且使用本发明的创面恢复后,基本无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对比侧少。2.患者本人相对称烧伤部位的对比。同一患者取相对称的烧伤部位分别采取磺胺嘧啶银粉、本发明予以外敷。将磺胺嘧啶银粉加入生理盐水外敷创面,3天换药一次;将本发明外敷另一创面,一天换药一次。 换药前创面均采取同样消毒方法。结果表明采取本发明后,其创面液化时间缩短2 5天。 而且使用本发明的创面恢复后,基本无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对侧少。3.不同年龄相同烧伤部位的对比。不同年龄患者相同的烧伤部位分别采取磺胺嘧啶银粉、本发明予以外敷。将磺胺嘧啶银粉加入生理盐水外敷创面,3天换药一次;将本发明外敷另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创面, 一天换药一次。换药前创面均采取同样消毒方法。结果表明采取本发明后,其创面液化时间缩短3 6天。而且使用本发明的创面恢复后,基本无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对比方少。4.相同年龄相同烧伤部位的对比。相同年龄患者相同的烧伤部位分别采取磺胺嘧啶银粉、本发明予以外敷。将磺胺嘧啶银粉加入生理盐水外敷创面,3天换药一次;将本发明外敷另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创面, 一天换药一次。换药前创面均采取同样消毒方法。结果表明采取本发明后,其创面液化时间缩短3 6天。而且使用本发明的创面恢复后,基本无疤痕形成或者部分形成疤痕,但要比对比方少。下面为使用本发明后,对不同烧伤程度以及褥疮、糖尿病足、消化道溃疡病患进行临床疗效观察。1.烧烫伤面积在10%以下的疗效。除10岁以下的小孩以外,使用本发明后,一般可以门诊治疗,而且只要口服抗生素即可,部分患者甚至不需要抗炎治疗。其创面恢复后,基本无疤痕形成(疤痕体质除外)。 此类患者每年约300例。2.烫伤面积在20% 70%的疗效。此类患者需住院治疗。每天使用本发明一次,外敷本发明后将创面包扎(最好能无菌技术操作)。其他予以对症补液、抗炎1周治疗即可。创面液化后,一般能形成新的皮岛, 创面愈合。部分患者需皮肤移植术。创面愈合时间8天至30余天不等。此类患者每年收治约400例。3.烧烫伤程度在深二度以下的疗效。烧烫伤程度在深二度以下的创面,使用本发明后,创面液化后,一般能形成新的皮岛,创面愈合。无疤痕形成。4.烧烫伤程度在深二度以上的疗效。烧烫伤程度在深二度以上的创面,使用本发明后,创面液化时间稍长,创面愈合时间20天至40余天不等。少数能形成新的皮岛,创面愈合。部分有疤痕形成。5.对褥疮的疗效。对于褥疮创面的消毒或清洗要求不高,有条件者可在络合碘消毒后使用,无条件者可在盐茶水清洗后予以外搽。每天两次即可。创面愈合时间较短(5天 20天不等),疗效确切。6.对糖尿病足的疗效。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将本发明外用,每3-4小时一次,可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疗效确切。7.对于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对于消化道溃疡患者,口服本发明后能改善胃肠道功能,对常见胃部病疫、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润肠通便,原位再生新的黏膜组织器官,复原胃肠黏膜器官,既可保护人体正常的胃肠黏膜,又能激活、促进胃肠黏膜原位干细胞再生复制,实现黏膜组织的生理性修复与再生。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等的中药软膏制剂,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桅子18-20 份、金银花8-10份、白芷20- 份、冰片5份、蜂蜡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
2.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桅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渍M小时,用文火煎熬至白芷枯黄为度,再加入金银花,保持油温半小时,除去药渣,滤过,加入蜂蜡,搅拌使熔化,待冷至55°C 60°C,将研细的冰片加入,充分搅勻至冷却,即为软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软膏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栀子18-20份、金银花8-10份、白芷20-24份、冰片5份、蜂蜡160-200份、麻油800-1000份,其制备方法栀子、白芷放入麻油中,浸渍24小时,文火煎熬至白芷枯黄为度,再加入金银花,保持油温半小时,除去药渣,滤过,加入蜂蜡,搅拌使熔化,至55℃~60℃,将研细的冰片加入,搅匀至冷却即可。本发明用于各种烧伤、烫伤,可有效起到抗菌、滋润、收敛、止痛、生肌等治疗作用,还对褥疮、糖尿病足、消化道溃疡具有一定疗效,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质量指标易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中药软膏制剂。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429976SQ20111040295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贺键 申请人:尚如湖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