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47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仪器,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经皮给药的仪器。
背景技术
中药经皮给药是我国传统医学里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常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颈椎病等以及美容等方面,在过去,经皮给药疗法一直处于靠医生经验人工控制加热、给药、换药的状态。在多年的临床应用来看,这种通过皮肤给药的中医疗法的疗效是得到公认的。近年来,一些辅助性仪器在一些地方被应用,但是,这些仪器普遍存在着操作繁琐、安全性差、自动控制能力差的缺点。这也限制了中医经皮给药疗法的推广。而且,经皮给药过程中药物经皮肤吸收的效果随着不同医生操作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这也导致了经皮给药疗法一直受限于医生的经验,不能进行科学定量化治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操作繁琐、安全性差、自动控制能力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主机与终端通过导线和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主机包括主控单元,键盘、显示屏、语音提示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分别与终端内的传感器、升温系统、降温系统、药液循环系统连接,该升温系统包括相互串接的加热险电路、光电隔离电路一、振荡电路和发热体,药液循环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二、驱动电路一和循环泵,药液箱与循环泵连接,降温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三、驱动电路二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控制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键盘、显示屏、语音提示模块、主控单元、终端中的传感器、加热险电路连接,高功率供电电路分别与振荡电路、驱动电路一、驱动电路二连接。本实用新型终端的结构是药液腔下端固定连接医用橡胶圈,药液腔与皮肤接触面有半透膜,药液腔内固定连接传感器,药液腔上有与循环泵连接的药液循环管入口、药液循环管出口和废液排出口。使用时,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设置仪器参数,仪器则自动对中草药进行熬制、降温、恒温,并通过循环系统向患者患处输送药液。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电子和机械手段,实现中医经皮给药的全程自动化。并且在仪器中,设计有多重漏电、过热保护机制,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中医传统治疗手段的操作过程,并且通过热致促透的方式增强了药物的精辟吸收量,增强了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中医经皮给药辅助性仪器的缺点,实现了中医经皮给药疗法全程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由于采用了自动恒温装置,避免了传统手工疗法中对药物反复加热而带来的给药间断,增加了治疗效果,并且更有助于中医经皮给药疗法的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终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3为患者的皮肤;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化软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机1与终端2通过导线和管路连接。主机包括主控单元101,键盘102、显示屏103、语音提示模块104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分别与终端2内的传感器、升温系统、降温系统、药液循环系统连接,该升温系统包括相互串接的加热险电路105、光电隔离电路一 106、振荡电路107和发热体108,药液循环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二 109、驱动电路一 110和循环泵111,药液箱115与循环泵连接,降温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三112、驱动电路二 113和半导体制冷模块 114 ;控制系统供电电路116分别与键盘102、显示屏103、语音提示模块104、主控单元101、 终端2中的传感器204、加热险电路105连接,高功率供电电路117分别与振荡电路107、驱动电路一 110、驱动电路二 113连接。终端2的结构是药液腔202下端固定连接医用橡胶圈201,药液腔与皮肤接触面有半透膜203,药液腔内固定连接传感器204,药液腔上有与循环泵111连接的药液循环管入口 205、药液循环管出口 206和废液排出口 207。在工作时,对药液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调用系统内固化程序中的温度控制子线程,应用PID算法对加热和冷却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药液温度的稳定控制,并将药液在药液箱与药液腔间进行循环。本实用新型终端2负责将中药药液输送至患者皮肤,内部包含有传感器7用来测量药液温度,便于主机对药液温度进行控制,半透膜6用于限制药液渗出速度,防止药液浪费,医用橡胶圈4用来防止药液污染周围环境,经半透膜7渗出的药液与皮肤接触后经废液排放口 10排出便于收集处理。如图3所示,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软件的流程包括仪器初始化、药物熬制、恒温控制、循环控制、治疗时间控制、安全保护监测。目的是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治疗时间的控制以及药液循环系统的控制。在实际使用时,程序自动完成中草药的熬制、降温、恒温治疗的过程。在仪器上电后,首先对各个电路单元初始化,然后进入药物熬制过程,判断药物熬制结束后。启动降温过程,将温度降至适合治疗的温度。达到治疗温度后,启动循环、计时和温控子线程,开始治疗。当剩余药量过少或者达到规定时间停止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其特征在于主机与终端通过导线和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其特征在于主机包括主控单元, 键盘、显示屏、语音提示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分别与终端内的传感器、升温系统、降温系统、药液循环系统连接,该升温系统包括相互串接的加热险电路、光电隔离电路一、振荡电路和发热体,药液循环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二、驱动电路一和循环泵, 药液箱与循环泵连接,降温系统包括串接的光电隔离电路三、驱动电路二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控制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键盘、显示屏、语音提示模块、主控单元、终端中的传感器、加热险电路连接,高功率供电电路分别与振荡电路、驱动电路一、驱动电路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其特征在于终端的结构是药液腔下端固定连接医用橡胶圈,药液腔与皮肤接触面有半透膜,药液腔内固定连接传感器,药液腔上有与循环泵连接的药液循环管入口、药液循环管出口和废液排出口。
专利摘要一种中药经皮吸收热致促透仪,属于一种医疗仪器,主机与终端通过导线和管路连接,主机包括主控单元、人机界面、传感器、升温控制系统、降温控制系统、循环控制系统,以及系统内固化的中药经皮吸收促透程序。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电子和机械手段,实现中医经皮给药的全程自动化。并且在仪器中,设计有多重漏电、过热保护机制,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061237SQ20112012091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姜瞳, 张晗宇, 梁福鹏, 黄丹飞 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