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20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钻。
背景技术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在骨头上开孔或取出部分骨头,现在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骨刀凿出除、咬骨钳咬除、电钻磨除。但骨刀及咬骨钳仅用于粗糙的操作过程,对于精细或危险区域的操作过程往往只能用电钻慢慢磨除。而目前电钻是通过水平旋转快速打磨骨组织来达到开孔或去除骨组织的目的,但在其旋转过程中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缠绕、撕裂。如术区紧邻神经或血管,则可能出现灾难性后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击钻,采用本实用新型打孔,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对周围组织的缠绕及撕裂。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击钻,包括外壳、电源、钻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及复位弹簧,钻头设于外壳的前端,复位弹簧设于钻头与外壳之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设于外壳内部,电源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上设的拨钩,钻头的后端设有尾钩,拨钩与尾钩的位置相对应。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盘及从动齿盘,主动齿盘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从动齿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拨钩设于从动齿盘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并同轴,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多于第二齿轮的齿数;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钻头包括前段体及后段体,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后段体与所述外壳之间。在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容置槽,在所述钻头上设有限位台,所述复位弹簧设于限位台与外壳之间,且限位台及复位弹簧位于容置槽内。在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通断按钮,所述电源通过该通断按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气连接。在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触点,在所述钻头上设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配合形成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与所述通断按钮串联。所述第一触点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触点设于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调节头,所述钻头的前端穿过该调节头,调节头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连接螺母连接,在调节头上设有刻度。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进行说明1、手术过程中,若需要对骨头上某个部位打孔,将钻头对准打孔部位,启动驱动电
3机,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旋转,再通过传动齿轮上的拨钩将钻头后端的尾钩提起向后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钻头的尾钩脱离拨钩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前端移动,钻头的前端击打到骨头上,随着传动齿轮旋转,拨钩再次将钻头的尾部拨起,如此反复,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打孔,避免对周围组织(包括神经)的缠绕及撕裂,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2、在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并通过驱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进行减速,并最终将动力平稳的传递给拨钩,实现钻头有节奏的运动;3、钻头包括前段体及后段体,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若前段体出现磨损,可以单独将前段体拆下更换,而不需将整个钻头拆下,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在加工过程中,前段体及后段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也降低了材料成本;4、在外壳内设有容置槽,可以方便的容纳复位弹簧并方便限位台的移动;5、设置触动开关以后,即便打开通断按钮,驱动电机仍然断电不工作,还需要钻头受力并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后退,触动开关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触发,驱动电机才开始工作;避免意外触动通断按钮而造成的驱动电机启动,也避免钻头将骨头击穿后,钻头继续工作而损伤骨头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6、外壳的前端设有调节头,可以通过调节头来调节钻头所露出的长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入深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冲击钻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电源,3、驱动电机,4、复位弹簧,5、拨钩,6、尾钩,7、驱动齿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前段体,12、后段体,13、容置槽,14、限位台,15、通断按钮,16、第一触点,17、第二触点,18、调节头,19、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冲击钻,包括外壳1、电源2、钻头、驱动电机3、传动齿轮及复位弹簧4,钻头设于外壳1的前端,复位弹簧4设于钻头与外壳1之间,驱动电机3、传动齿轮设于外壳1内部,电源2与驱动电机3电气连接,驱动电机3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上设的拨钩5,钻头的后端设有尾钩6,拨钩5与尾钩6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盘及从动齿盘,主动齿盘包括第一齿轮8及第二齿轮9,从动齿盘包括第三齿轮10,所述拨钩5 设于从动齿盘上;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固定并同轴,且第一齿轮8的齿数多于第二齿轮 9的齿数;驱动齿轮7与第一齿轮8啮合,第二齿轮9与第三齿轮10啮合。所述钻头包括前段体11及后段体12,所述复位弹簧4设于后段体12与外壳1之间;在外壳1的前端设有容置槽13,在钻头上设有限位台14,所述复位弹簧4设于限位台 14与外壳1之间,且限位台14及复位弹簧4位于容置槽13内;在外壳1的后端设有通断按钮15,所述电源2通过该通断按钮15与驱动电机3电气连接;在外壳1上设有第一触点 16,在钻头上设有第二触点17,第一触点16与第二触点17配合形成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
4与通断按钮15串联。第一触点16位于容置槽13内,第二触点17设于外壳1上并靠近容置槽13。在外壳1的前端设有调节头18,钻头的前端穿过该调节头18,调节头18与外壳1 之间通过连接螺母19连接,在调节头18上设有刻度。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进行说明1、手术过程中,若需要对骨头上某个部位打孔,将钻头对准打孔部位,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带动传动齿轮旋转,再通过传动齿轮上的拨钩5将钻头后端的尾钩6提起向后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钻头的尾钩6脱离拨钩5并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向前端移动,钻头的前端击打到骨头上,随着传动齿轮旋转,拨钩5再次将钻头的尾部拨起,如此反复,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打孔,避免对周围组织(包括神经)的缠绕及撕裂,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2、在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齿轮7旋转,并通过驱动齿轮7、第一齿轮 8、第二齿轮9及第三齿轮10进行减速,并最终将动力平稳的传递给拨钩5,实现钻头有节奏的运动;3、钻头包括前段体11及后段体12,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若前段体11出现磨损, 可以单独将前段体11拆下更换,而不需将整个钻头拆下,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在加工过程中,前段体11及后段体12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也降低了材料成本;4、在外壳1内设有容置槽13,可以方便的容纳复位弹簧4并方便限位台14的移动;5、设置触动开关以后,即便打开通断按钮15,驱动电机3仍然断电不工作,还需要钻头受力并克服复位弹簧4的弹力后退,触动开关的第一触点16与第二触点17触发,驱动电机3才开始工作;避免意外触动通断按钮15而造成的驱动电机3启动,也避免钻头将骨头击穿后,钻头继续工作而损伤骨头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6、外壳1的前端设有调节头18,可以通过调节头18来调节钻头所露出的长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入深度。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源、钻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及复位弹簧,钻头设于外壳的前端,复位弹簧设于钻头与外壳之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设于外壳内部,电源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上设的拨钩,钻头的后端设有尾钩,拨钩与尾钩的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盘及从动齿盘,主动齿盘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从动齿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拨钩设于从动齿盘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并同轴,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多于第二齿轮的齿数;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前段体及后段体,所述复位弹簧设于后段体与所述外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容置槽,在所述钻头上设有限位台,所述复位弹簧设于限位台与外壳之间,且限位台及复位弹簧位于容置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通断按钮,所述电源通过该通断按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触点,在所述钻头上设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配合形成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与所述通断按钮串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触点设于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容置槽。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调节头,所述钻头的前端穿过该调节头,调节头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连接螺母连接,在调节头上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钻,包括外壳、电源、钻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及复位弹簧,钻头设于外壳的前端,复位弹簧设于钻头与外壳之间,驱动电机、传动齿轮设于外壳内部,电源与驱动电机电气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上设的拨钩,钻头的后端设有尾钩,拨钩与尾钩的位置相对应。采用本实用新型打孔,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对周围组织的缠绕及撕裂。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146331SQ20112017694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郑明辉, 陈建庭 申请人:郑明辉, 陈建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