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6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及医药卫生领域,尤其是一种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常使用药液对阴道进行清洗,目前大多采用推压式,注射式, 挤压式,气压式,高位吊压式的方法使药液进入阴道内,其冲洗力小,清洗力弱,覆盖面窄, 药液较难达到患病部位,不能完全发挥药液作用,从而影响疗效。很多方法使用也不方便。 气雾剂在阴道冲洗方面的应用尚未见报道,这是因为气雾剂的抛射剂如二甲醚等均有易燃性和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气雾剂二元包装技术是气雾剂领域的最新技术,其重要特点是将药液与抛射剂分离。气雾罐内的塑料或铝箔袋内装药液,而袋外面罐里面的压缩空气或氮气成为动力而代替抛射剂,从而使气雾剂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本实用新型正是在气雾剂二元包装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的。该包装技术的产品中,气雾罐体,二元包装囊袋及气雾阀,触动器是主要的三个部分。而遍查国内外相关的几百个专利,尚未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阴道冲洗的连体盖L形圆柱体触动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气雾剂二元包装产品中的触动器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包括连体盖和中间的L形圆柱体。其特征是连体盖与气雾罐体扣合;L形圆柱体的短柱端与气雾阀插入连接;气雾阀的上口与L形圆柱体中心的管道相连接;长短柱连接拐点为手动按压处,可控制药液喷射; 长柱顶端呈半球状,顶端凹处为前端喷射孔;长柱侧壁设2-6条凹槽,呈长条椭圆形;每条凹槽内设1-6个侧壁喷射孔;凹槽与凹槽间侧壁相间排列。侧壁喷射孔位于凹槽内有利于喷射。所述的各喷射孔与柱体中心的液体管道连接并与气雾阀上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装置的长柱部分可置入阴道内,安全方便。2.多个喷射孔设置在凹槽内,便于喷射和冲洗。3.充分发挥了气雾剂喷射力强,冲洗面大,药液分布均勻的特点,有利于发挥药效,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气雾罐1内的二元包装囊袋2内装药液,由气雾阀3控制。阀3上面的上口 4与柱体中心的管道5相连。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包括连体盖6和中间的L形圆柱体7。连体盖6与气雾罐体1扣合;圆柱体7的短柱端8与气雾阀3插入连接;气雾阀3 的上口 4与圆柱体7中心的管道5连接;长短柱连接拐点9为手动按压处,可控制药液喷射;长柱顶端10呈半球状,顶端凹处为前端喷射孔11 ;长柱侧壁设4条凹槽12,呈长条椭圆形;每条凹槽12设3个侧壁喷射孔13 ;凹槽与凹槽间柱的侧壁相间排列。喷射孔位于凹槽里有利于喷射。使用方法(1)将洗净的长柱部分插入阴道内;( 按压拐点即可喷射药液,其间可以抽动及旋转以使药液分布均勻,提高疗效,冲洗彻底。
权利要求1.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包括连体盖(6)和中间的L形圆柱体(7),其特征是连体盖(6)与气雾罐体(1)扣合;L形圆柱体(7)的短柱端(8)与气雾阀C3)插入连接;气雾阀 (3)的上口(4)与圆柱体(7)中心的管道(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L形圆柱体(7)的长短柱连接拐点(9)为手动按压处,可控制药液喷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L形圆柱体(7)的长柱顶端(10)呈半球状,顶端凹处为前端喷射孔(11);长柱侧壁设2-6条凹槽(12),呈长条椭圆形;每条凹槽(12)设1-6个侧壁喷射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L形圆柱体(7)的凹槽 (12)与凹槽间柱的侧壁呈相间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L形圆柱体(7)的侧壁喷射孔(13)位于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L形圆柱体(7)的前端喷射孔(11)和侧壁喷射孔(13)与柱体中心的管道(5)连接并与气雾阀(3)的上口(4)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及医药卫生领域,尤其是一种阴道洗涤器的喷雾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连体盖和中间的L形圆柱体。其特征是连体盖与气雾罐体扣合;L形圆柱体的短柱端与气雾阀插入连接;气雾阀的上口与L形圆柱体中心的管道相连接;长短柱连接拐点为手动按压处,可控制药液喷射;长柱顶端呈半球状,顶端凹处为前端喷射孔;长柱侧壁设2-6条凹槽,呈长条椭圆形;每条凹槽内设1-6个侧壁喷射孔;凹槽与凹槽间侧壁相间排列。侧壁喷射孔位于凹槽内有利于喷射。各喷射孔与柱体中心的液体管道连接。本装置充分发挥了气雾剂喷射力强,冲洗面大,药液分布均匀的特点,有利于发挥药效,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236540SQ2011201853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万绪山, 万龙 申请人:万绪山, 万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