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具有冷却作用的敷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无菌包装中的由此获得的敷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0571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产具有冷却作用的敷料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无菌包装中的由此获得的敷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括敷料的个人护理物品的工业制造,该敷料通过用水溶胀而具有冷却作用。

背景技术:
这种敷料特别在医疗设备的领域中是公知的,其中操作是基于保持大量水的吸收剂聚合物颗粒的潜在低温活性进行的。这些聚合物称为主动冷却吸水聚合物或水溶胀激活式聚合物。低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在吸收剂颗粒外部解吸附过程中水的蒸发引起的。现有技术、特别是欧洲专利申请EP1607074在特别用于医疗用途的个人护理物品中包括这种基于水激活式吸收性聚合物的敷料,这种敷料以干燥状态封装在无菌包装中,该无菌包装带有处于分开的袋中的激活水,其组成部分以原始状态被保存在无菌外包装中,直到由于使用而打开水袋并使敷料内的聚合物溶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与物品的大规模(批量)生产相兼容,特别是在速度、成本和可靠性方面相兼容的条件下大规模制造这种物品。同样,本发明还建议通过特别针对敷料(纱布)的冷却品质及其安全使用对其特性进行改进来使物品本身的构造完美化。本发明的特有特征主要涉及实际敷料的制造,该敷料在干状态下采取封装在透水膜中的吸收剂聚合物的形式。其他感兴趣的附加特有特征涉及将各敷料和可破裂的水袋组装在真空包装中。还应看到,本发明的一些特有特征既有益于物品制造方法和设备,又有益于物品本身的特性。对于用来将聚合物封装在敷料内的片材以及成品物品的无菌外包装的壁的不同特有特征—其中水袋和敷料相对布置在所述外包装的内—来说尤其如此。无论就方法还是就设备而言,本发明将主要包括层压(压延)用于保持吸收剂聚合物颗粒并且可透水的两个片材,以用于所谓的干敷料的大规模生产,所述干敷料包含干状态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分布在多个隔室中,这些隔室一起形成了平坦的敷料。对于其中一个片材,优选在敷料的制造过程中用作下片材的片材,应优选选择具有可逆热变形的材料。在另一片材的情况下,优选在制造过程中用作上片材的片材,应考虑该片材的机械强度,特别是该片材在层压过程中的拉伸伸长率,即使这意味着在所获得的干敷料中的相对应的壁具有更大渗透性也应如此。因此,所述敷料的被可热变形且具有更大渗透性的片材占据的一面将被选为在成品物品中抵靠水袋放置。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下,本发明还将在包装单元中使用层压技术,该包装单元执行商用成品物品的大规模生产,其中每个敷料都与其水袋一起封装在真空包装中。所述包装由两个连续移动的片材形成,这两个片材由水密且气密的材料制成并且围绕各水袋和干敷料组件被焊接在一起。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制造过程中移动的下片材是热塑性变形的类型,这意味着在各敷料下面为水袋形成凹部,而移动的上片材的机械特性必须使之能完全抵抗变形。这不仅在包装单元中为制造工艺形成了良好的实施条件,而还为成品物品的使用状态提供了良好的结果。对于用户来说,将容易确保通过在由所述上片材形成的相对刚性的外包装的壁上挤压而使水袋破裂并释放水,特别是当该壁紧邻水袋时。现在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但非穷举的实施方式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设备(设施)的形成和相对应的方法。该设备主要包括用于干敷料的制造单元,该干敷料被设计成吸收水以产生冷却作用。由透水性材料(优选织物材料)制成的下片材在经过吸收剂颗粒供应料斗之后沿着所述单元连续地平坦展开至输出端。相继地(接连地)将一定剂量的所述粉末放在通过所述片材的弹性可逆变形而沿纵向形成在所述片材中的凹槽(条痕,沟)内。然后,该下片材被上片材(也优选由透水性织物材料制成)覆盖,该上片材朝向所述单元的输出端连续地平坦展开至所述下片材的上面。因而,在片材的输送过程中,由于存在并排的各种凹槽而在横向方向上,并且由于所输送的每个剂量的粉末在与敷料对应的表面区域上自动地散布至纵向输送方向上而纵向输送方向上,都确保了将聚合物正确分配在各敷料的整个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通过在相邻凹槽之间的间隔中将上片材和下片材焊接在一起而将填充有粉末的相邻凹槽在横向上彼此隔离,通过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横向焊接线将片材焊接在一起而将均含有一剂量粉末的连续隔室封装在各凹槽中。因而,紧接着粉末沉积之后,界定所述隔室以确保粉末正确且均匀地分布在各敷料的整个表面上。在此应当注意,因为在干敷料制造单元的末端,下片材倾斜于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平坦形状,因此在成品敷料中凹槽变得不太清楚。在焊接之后,两个层压片材形成了封装吸收剂颗粒的封套。它们因而是可透水的。优选使用无纺织物材料。实践中,必须确保两个片材中的一个由透水性材料制成,而另一个可以由不太松散的机织并因此更坚固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透水性较强的片材用作下片材,因为其柔性使其更容易形成凹槽来接收粉末。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其中沉积粉末的凹槽通过沿着与敷料的下片材的输送方向垂直的线设置的各个销而弹性地形成在所述下片材中,所述销加热张紧的下片材并使之机械地弹性变形。该片材因而临时变形直到其在粉末存放之后倾向于再次获得其原始形状位置。每个槽将需要一个销。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所述粉末通过一系列填充器沉积,所述填充器间隔开以使每个填充器在下片材中的一个凹槽向前移动时位于该凹槽上方。填充器的位置设置成使得粉末的沉积是受控且可重复的,由此在每个敷料和每个凹槽中都将存在相同量的粉末。根据本发明的特征,通过鼓风管提供焊接操作过程中的冷却,所述鼓风管配备有挡板(折流板),以防止填充凹槽的粉末被气流吹走,因而确保了粉末正确地分布。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设备具有在干敷料制造单元之后的包装单元。在该单元中,在水密且气密的片材中形成用以接收干敷料的个体化的(一个一个地)热塑性形成的容器(容纳部),所述片材被平直地输送到所述单元的输出端,使得可以将在其他地方制造的水袋和之前制造的干敷料彼此上下叠置地放到该片材上。然后利用水密且气密的第二片材覆盖所得到的组件,该第二片材与所述下片材同时地被平直输送至所述单元的输出端。形成外包装的壁的两个片材是水密的这一事实意味着从袋中释放的水将完全用来浸润敷料。所述片材是气密的并且在焊接之前片材之间存在真空这一事实形成了防止受到空气中的潮气的环境,直到该包装被打开而将浸润的敷料取出为止。如果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制造,片材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和真空包装将确保无菌状态被维持到直到包装被打开。根据本发明的特征,通过热塑性形成的容器的构造是这样的,即:使得干敷料和对应的水袋完全容纳在所述容器的容积中。必须确保,一旦敷料和水袋被放置在容器中该敷料和水袋就不再能移动,并且容器内的水袋受到保护使其不能意外地破裂。可提供一系统来确保水袋在真空包装中相对于敷料保持位于中央位置。水袋也可以在制造设备中制造,优选在与干敷料制造单元并列的单元中制造。在设置在包装单元之前的水袋制造单元中,将塑料片材的两个边缘拉到一起并沿着母线焊接而形成封闭的管。沿着这两个边缘的焊接设计成确保袋在整个制造过程当中以及在袋的拿取(搬运,处理)过程中保持水密,并且确保在成品产品中当该物品并因此该水袋被平坦挤压时将破裂,从而水浸润敷料。因此,限定有易破裂区域,该易破裂区域设计成当用户想要用水浸润干敷料时破裂以便在伤口上激活冷却作用。在所述边缘已被焊接在一起之后,将所得到的管放在垂直于该管的轴线的热塑性焊接爪中,并将该管横向焊接以形成袋的下焊接线。然后相继地将一定剂量的加压水供应到所述管的中央以使其填充水。然后使用水位探针检查所述管中的水位,并且执行上部横向焊接,因而形成封装有水的袋。上焊接线必须充分地位于由两个片材形成的袋的上水位的下方,以在焊接过程中排出任何多余的水。必须检查袋中是否截留气泡以及袋中的水量是否是敷料正确浸润所需的量。在连续的水袋生产中,所得到的袋被切断并从制造单元移除,从而可以将袋放置在外包装中。前一个袋的上焊接线然后形成了下一个袋的下焊接线,并且循环地继续进行填充、焊接和切割过程。根据本发明的特征,通过干敷料制造单元制造的各干敷料和位于制造单元的输出端处的水袋被传送,从而使得水袋和敷料被传送至在包装单元中的外包装中预先成型的容器。所述传送步骤还包括视频测定检查操作,以确保在每个敷料内都有一定剂量的吸收剂粉末。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下列附图针对本发明的优选特征性特征及其优点来全面描述本发明:图1以分解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冷却作用的物品,其中显示了形成外包装的两个片材以及设计成成品中一起容纳在这两个片材之间的敷料和水袋;图2示出图1中所示的物品制造设备的总体视图,其具有大规模干敷料制造单元、传送系统和为每个敷料装配水袋的真空包装单元;图3示出图2所示的制造单元的局部视图,其中没有无纺织物膜的辊;图4和图5是图3中的区域IV和V的放大图;图6示出图3中的敷料制造单元中的第一焊接单元的放大图,它在没有片材的情况下空载运行;图7示出图3中的敷料制造单元中的吸收剂粉末沉积单元的放大图,该沉积单元具有位于上游的无纺织物下片材热变形系统以及位于下游的无纺织物上片材供送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而以分解图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干敷料1被示出为物品1的一体部分。具体参照图2至7,诸如之前描述的物品以如下方式制作。在如下描述的敷料制造单元8中制备干敷料,该干敷料例如呈隔室4的形式,每个隔室都具有足够量的干的聚合物颗粒6。水袋10在水袋制造单元中单独制备,确保在其表面上特别是沿着焊接线具有易破裂区域12。然后将敷料和水袋放置在物品包装单元14中,在该物品包装单元14中将外包装的上片材和下片材焊接在一起以将敷料和水袋封装在包装中。然后使用贝塔或伽玛射线处理对物品2进行消毒。因而使得外包装的内部,包括敷料和水袋中的水变成无菌的。除了少量的颗粒交联被破坏以外,没有一个袋部件被损坏。然而,仍留有足够量的活性颗粒来确保有效的冷量释放。现在将具体参照制造设施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和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制造设备,该制造设施在同一场地中具有两个层压单元,即,干敷料制造单元8和成品(敷料)包装单元14,其中输送带16和夹持器18将干敷料从一个单元传送到另一个单元。如上制造的干敷料与水袋一起被供应包装单元。它们被收集在干敷料制造单元的递送端处,并从该侧放置在包装单元上,在该包装单元中已经预先形成膜以制作用于敷料和水袋的容器。干敷料制造单元8具有两个辊,以用于连续地递送(退绕,放线)可透水的纺织片材20、22,这些片材随后在吸收剂粉末6已经被注射到所述片材之间后在制造设施中被焊接在一起。切割单元在焊接之后将该带材分割成干敷料。用以形成敷料20的下片材的第一卷织物膜21被连续地展开。该膜然后被导向辊传送,直至到达输送带24(图3中可见)。该膜然后被驱动辊26输送到该单元的端部,如下所述。沿着下片材的路径在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预成型销28。这些预成型销突出超过下片材的递送平面,并以纵向凹槽29的形式使下片材产生临时弹性变形。织物材料被该销加热变形,该销沿着移动的下片材加热并形成连续的凹槽。所述销由固定至单元32的框架上的臂30(图7)支承,该臂在移动的下片材和输送带的上方和两侧通过。下片材向下机械变形以通过弹性变形形成凹槽,该凹槽随后在干敷料的制造过程中形成粉末保持隔室。在片材的递送方向上紧随预成型销设置有粉末沉积装置34,该粉末沉积装置包括安装在吸收剂颗粒供送料斗38的递送端部处的装填器(定量器)36的支承件。所述装填器36间隔开以使每个装填器36位于一个之前形成在移动的片材中的凹槽上方。分配器是旋转式滚筒类型,该分配器的表面上设有向装填器供应粉末的凹部。如果制造单元从左向右行进,如图中所示,则在旋转式分配滚筒的左面设置此处未示出的过量颗粒排出罩。周期性地,以生产待彼此分离的敷料的速率,各装填器36将预定剂量的吸收剂粉末6递送到各凹槽29内。粉末因而仅沿着部分长度以连续的剂量沉积在每个凹槽中,使得能够通过垂直于行进方向的焊接将凹槽封闭,并且能将两个横向焊接线之间的连续敷料切割开。销和装填器的数量对应于给定敷料所需的粉末隔室的数量。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如可在图7中清楚地看到的,设有六个销和六个装填器以用于六个凹槽。紧接粉末沉积装置之后,在下片材20上施加(平放)织物材料带—该织物材料带也是透水的且形成敷料的上片材22,使得之前沉积的粉末被限制在片材之间。因为粉末已经被沉积在凹槽中,所以当上片材被平放在下片材上时粉末不会分散。上片材从第二卷23递送出。该第二卷可以紧邻两个片材交叉处固定至单元的框架上。然而,如图中所示,优选这两个卷放置在彼此附近。这意味着只有一个织物装载区域,当该单元如此设计时,位于一个卷的末端的片材的单个重叠区域在下一个卷的开始处与片材端对端结合。因此,上片材行进的距离比较长,因为它必须在装填器36上方经过,以便不与粉末供应器干涉,因为粉末必须被放置在敷料的上片材和下片材之间。上片材贴靠下片材以及由施加辊40沉积在下片材的凹槽中的粉末,所述施加辊供应上片材并且下片材从该施加辊40下方经过。在此,下片材20由输送带24支承,该输送带24起始于预成型销之前并终止于将两个片材焊接在一起的第一焊接单元42。如下所述,该输送带设计成从焊接台41下面经过,在该焊接台处,内部具有粉末的片材在输送带和该焊接台之间被压缩。沿着上片材和下片材二者的路径设置有导向辊。在此尤其可见辊43,该辊沿着上片材的路径安放在施加辊40之前,并且根据不与其他辊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浮动轴线安装,以便有利于上片材的横向调节,从而使得该上片材的边缘与下片材的边缘对应。由封装粉末的上片材和下片材形成的组件沿着输送带并在焊接台下方行进,该焊接台在施加辊之后直接安装在框架上并在施加组件的同时将该组件保持就位,因此确保粉末分散在凹槽内部。焊接台具有齿状件44,这些齿状件横跨片材路径安装在凹槽之间的无粉末的间隔中。在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隔中,这些沿纵向方向串联安装的齿状件用以保持上片材牢固地贴靠被压在输送带上的下片材。这意味着,粉末被保持在焊接台下面的凹槽内,同时使得该组件保持平放并且凹槽被做得更深,因而防止在该组件到达超声焊接单元时在凹槽之间的间隔中存在粉末,这是因为间隔对应于将来凹槽之间的纵向焊接线,因此必须保持没有粉末以进行最佳的焊接。在焊接台的末端,该组件离开输送带并被传送到具有砧块46和一组超声焊极48的第一超声焊接单元42(参见图4至6)。该砧块由辊构成,围绕该辊缠绕有七个带材,每个带材均形成一个凸起区域47,这些凸起区域与凹槽以及两个侧边缘之间的五个间隔各自对应。这形成七个超声焊极,这七个超声焊极在这七个带材的每个处向片材施加压力并恢复通过超声产生的能量,以便在带材的行进方向纵向地将上片材点焊至下片材。第一焊接单元还具有鼓风管50,如图所示,特别是如图4和6所示。移动的带材现在包括两个可渗透的无纺织物材料片材,这两个片材封装少量的超级吸收剂颗粒粉末,所述超级吸收剂颗粒粉末分布并保持在由凹槽形成的空腔中,所述凹槽此时由纵向焊接线52分隔开。此时与行进方向垂直地在每个凹槽中形成横向焊接线54,以便分隔用以形成连续干敷料的连续区段的膜和粉末。为此,带材经过第二超声焊接单元56,该第二超声焊接单元包括位于旋转滚筒上的螺旋形砧块和超声焊极。砧块在与横跨敷料端部的线长两倍相对应的宽度上具有隆起表面,其中焊级在切割之前进行。超声焊极向形成移动的带材的片材施加压力,并恢复由超声波产生的能量以横向地将上片材焊接至下片材。与第一焊接单元一样,第二焊接单元也具有用于滚筒砧块的冷却装置。理想地,该冷却装置应该具有弯曲的挡板,来自鼓风管的空气被引导到该挡板上。这防止空气直接吹在包含粉末颗粒的区域上,否则这些粉末颗粒将被移动的焊接区域。移动的带材现在包括仍彼此横向附接的连续的干敷料,其中每个敷料都占据该移动的带材的宽度,该带材的移位借助于由两个驱动辊26构成的机构继续进行,这两个驱动辊26沿着相反方向转动并将连续的敷料夹持在它们之间。所述驱动辊提供了将带材拉过下游制造单元的不同部分所需的牵引力。赋予带材的运动将该带材传送到位于驱动辊的下游的切割器58。切割器由两个辊构成,连续的干敷料经过这两个辊。其中一个辊具有螺旋式安放的尖锐刀片60,该尖锐刀片每次在另一个辊相对地定位时将组件横向地切断。具有尖锐刀片的辊的转速和直径使得该刀片在每个横向端焊缝的中间将移动的组件横向地切断,由此将每个干敷料与其他干敷料分离开。已切割的干敷料1在输送带16上放置在制造单元8的递送端。如图2所示,该设备具有气动夹持传送装置62,该传送装置62设计成自动地将一堆干敷料从输送带拾起,将它们从所述敷料制造单元传送至包装单元,通过使吸附杯停止作用而将它们释放并将它们放置在各自的位置,即如下所述,放置在已经预成型的物品的下部外包装片材上。传送装置62的每个夹持器18都具有吸附杯和将该吸附杯连接至真空回路的装置。每个夹持器因而能够通过吸附将干敷料拾起并通过向所述吸附杯内吹送空气而将干敷料释放。夹持器在形成主夹持器的模块中一起编组。不同夹持器的吸附杯形成了具有预定表面面积的二维网格。优选地,传送装置62设计成从输送带同时地拾取数个敷料—在本例中为两个敷料,并将它们同时安放在并排形成于包装单元中的容器内。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传送操作来说,重要的是在干敷料和相关联的水袋在被上片材覆盖并真空包装之前安放在对应的容器中。传送装置可以与检查柱相关联,该检查柱使用视频测量来确保干敷料在被安置在无菌物品中之前含有吸收剂粉末。如上所述,这里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单元还具有用于成品物品14的真空包装单元,该真空包装单元包括层压阶段。两个辊输送非渗透性塑料膜,在将敷料和水袋在这两个膜之间放置在预形成在其中一个膜中的容器中之后并在形成真空之后将这两个膜彼此热结合以形成外包装。将一由水密且气密的膜构成的第一卷64展开,以便形成物品66的下片材,该下片材连续地供应真空包装单元。该下片材进入炉子68中,在该炉子68中该下片材的一定区域被热处理而形成容器70。在此,在同一宽度上并排形成两个容器。在所示出的构造方法中,下片材在两串钳状件之间保持张紧,所述钳状件夹持所述边缘并由两个侧向驱动链支承,使得预成型不需要对置模具。侧向驱动链非连续地输送下片材,之后输送上片材,如下所述。这种与干敷料制造单元中的连续输送不同的非连续输送确保下片材在炉子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用来形成容器以及用来执行下面描述的真空化和热焊接操作。在离开成形炉之后,每个容器70都填充有一个干敷料和一个水袋10。在此应该看到,敷料和水袋从单元的侧边而不是供应端到达包装单元14。在被用外包装的上片材覆盖之前,干敷料和水袋必须容纳在已经在外包装的下片材中预先形成的容器中。因此,可以看到,片材在制造单元的输送端处的厚度必定使得干敷料和水袋将被完全容纳在容器的容积中。干敷料由夹持器18传送。水袋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传送,除非它们被手动地传送。如下所述,作为一种变型,物品中水袋相对于敷料的位置可以与图1和2中所示的位置不同,其中水袋首先被放置在外包装的下片材上(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敷料被放置在水袋上面,以使水袋位于敷料和外包装的下片材之间。在该构造中,敷料放置在水袋上面(箭头B,图1)并通过上片材保持就位(箭头C,图1)。水袋起初放置在容器的中间,而敷料被放置在上面而不改变水袋的中央位置。可以向水袋上设置粘合剂,以使水袋维持其中央位置,该中央位置对于将水均匀地分散在敷料中来说是优选位置。应当看到,当敷料的下片材比敷料的上片材更具有透水性时,将水袋抵靠敷料的下片材放置将更为有效。外包装的下片材—与放置在容器中的干敷料及其水袋一起—然后进入热焊接和真空单元72。在此之前,将上片材74放置在下片材的上面。为此,在热焊接单元上方固定有一卷膜76,该卷膜被连续地展开(退绕)。上片材也在夹持所述边缘并由两个侧向驱动链支承的两串钳状件之间保持张紧。同一组钳状件内的张紧使得能相对于下片材横向地调节上片材,以便所述片材保持没有收缩地执行焊接和真空操作所需的足够张紧。单元72中的焊接和真空操作以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将片材焊接在一起而封闭围绕每个容器的边缘封闭,除了容器的后边缘。然后,在横向焊接每个容器的后边缘之前,沿组件的行进方向产生真空。然后通过将初始保持敞开的后边缘焊接而将每个容器完全封闭,以便能形成真空。因此,热焊接操作包括围绕敷料容器的所有区域。热焊接单元因而确保在气密真空中将上片材结合至下片材,从而有效地将敷料和水袋封装在内部。用于外包装中的片材的材料根据上片材或下片材是否用来通过热成形形成容器而不同。例如,如果容器将形成在下片材中,则该下片材必须由热固性材料制成,而上片材可以由另一种塑料制成。然而,这两种片材都必须是水密的,主要是为了在水袋破裂时将水保持在外包装内部。它们还必须是气密的,以使得组件能保持真空并在处理操作期间保持其无菌状态,并防止周围环境的细菌侵入。这两个片材在两相对侧上被热焊接在一起,以确保气密性、水密性和真空包装。其中一个接缝—优选真空包装之后产生的后边缘焊缝—必须具有低抗性,以确保可剥离性,从而在使用容纳在其中的浸水冷却敷料时能将该成品医疗装置手动打开。为外包装中的两个片材中的至少一个使用少许粘合剂材料有利于这种可剥离性。如上所述,侧向驱动链确保两个片材非连续地向前运动,以确保在焊接和真空单元中为组件保留足以产生真空并将片材焊接在一起的必要暂停。在离开该单元时,已经被焊接在一起的片材的边缘如上所述由链输送的钳状件夹持,以确保所述片材的不连续的行进。组件然后进入切割站78,在该切割站78中,用冲压件(冲头,冲孔机)个体地切割已包装的敷料,以便纵向地并横向地将物品彼此分离。它们还被沿着侧面切断。膜80的侧边缘然后围绕卷轴82卷绕,该卷轴在输送带的两侧固定至切割站的输送端并通过卷绕所述边缘来将片材从包装单元拉出。随着被切断,处于其外包装中的物品掉落。它们可以直接掉落在箱子中或掉落在起始于切割站的输送带84上。物品然后在盒中被并排竖直地包装以防水袋过早打开,如果将物品彼此叠置地水平堆叠地安放则水袋将过早打开。如上所述,与干敷料一起放置在容器中的水袋可以手动地拿取,或利用类似于以上描述的传送装置从水袋制造机器传送,该水袋制造机器可以优选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设备中。该机器的类型与用于制造任何类型的包含液体的包装相同。塑料片材折叠成使得两个侧边缘叠置,由此形成通过沿着母线焊接而封闭的管。侧焊接这样进行,即:使得形成破裂区域,当用户在物品上用力按压以将干敷料浸透并因而激活其对伤口的冷却作用时,该破裂区域破裂。在已经将边缘焊接在一起之后,将所得到的管放置在与该管的轴线垂直的热塑性焊接爪中,并将该管横向焊接而形成袋的下焊接线。然后以连续剂量将加压水供应到管的中央以使该管填充水,同时利用探针检查填充水位。利用0.2微米滤网对该水进行过滤。添加氯来进行抗菌处理以防止水在流过管道时受到污染。当水位到达预定阈值时,横跨顶部将袋焊接,从而将水封装在袋中。上焊接线必须充分地位于由两个片材形成的袋中的上水位下方,以在焊接过程中将任何多余水排出。必须核实没有气泡截留在袋中,并且检查袋中的水量是否是随后正确浸润敷料所需的量。应该注意,如果还是有小气泡被封装在液体中,则必须在对由外包装、敷料和袋形成的组件进行真空包装过程中将其排出,这是由于袋的壁由基于聚乙烯的聚合物制成,因而可透过空气。在连续的水袋生产中,所得到的袋被切断并被从设备移除,从而可以将其放置在外包装中。之前的袋的焊接线于是形成了下一个袋的下焊接线,从而焊接和切割过程循环地连续进行。以如下方式焊接侧边,即,一方面确保在整个制造操作过程中袋的水密密封和对拿取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确保一向平坦的物品施加压力并因此向水袋施加压力,成品产品中的袋就能破裂,从而用水将敷料浸润。现在描述未示出的制造设施的变型,以及用于将水袋相对于敷料保持就位的不同方法的使用。在第一变型中,水袋在干敷料之前放置在容器的底部,如上所述,容器本身在底部具有预成型的凹部,在中部中具有与水袋相同的形状。水袋滑动到所述凹部内并被防止在两个方向上移动。一旦将干敷料在袋上面放置在容器中,则该干敷料不能再移动。由于凹部位于容器的中间,水袋相对于干敷料采取中央位置,当上片材被放置在外包装的下片材上面时该干敷料将不能移动。再一次,外包装必须足够大以容纳彼此叠置地平放的干敷料和水袋。在第二变型中,首先放在容器的底部并处于中央的是敷料,水袋放置在敷料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通过夹持器传送干敷料时将干敷料翻转,并且在下片材转向上的情况下首先将干敷料放置在外包装中,以准备接收水袋。因而,水袋与下片材直接接触,从水袋排出的水与超级吸收剂颗粒更迅速地接触。水袋通过用上片材直接覆盖而保持在中央位置,该上片材使水袋相对于敷料保持就位。在这两种情况下,如在上面描述的构造方法中,确保水袋相对于干敷料正确地定位以便在水袋被施加压力而打开时最佳地分配水。这种制造方法的结果是一种容易使用并满足医院环境中的严格无菌要求的敷料。该物品由的真空包装的外包装和在封装有干状态6下的聚合物颗粒的敷料构成,该外包装包括焊接在一起的两个片材66、74,其中包含具有易破裂区域12的填充有水的水密袋10。外包装由气密、水密材料构成,使得水袋和敷料在真空包装时保持无菌。形成外包装的壁的片材例如由聚酰胺和聚乙烯的混合物构成。这种材料具有与伽马射线杀菌兼容的特性,这意味着该材料在杀菌过程中不发生改变而且让伽马射线穿过,从而对外包装内部的元件进行有效杀菌。外包装的壁优选是透明的,以使其内容物可见,并且能监测外包装内的元件的状态。敷料和填充水的袋布置在外包装内。敷料由焊接在一起并初始以干状态封装具有高吸水性能的聚合物颗粒的两个片材构成。封装颗粒的片材由透水并透气的无纺织物制成。这种材料与伽马射线杀菌兼容,这意味着它能承受杀菌并且不妨碍伽马射线穿过,因而允许对敷料内的颗粒进行杀菌。而且,构成该片材的材料对聚合物激活之前周围空气施加在真空包装物品上以及聚合物颗粒由于吸收水而迅速大范围膨胀时施加在敷料壁上的压力具有良好的抗性。此外,如果片材由不吸收水的材料制成,则片材将具有更大的透水性以激活具有冷却作用的聚合物。为此,使用人造树脂纤维,例如聚酯树脂。在由各壁的相对端部形成的边缘上,敷料被焊接,以便防止颗粒逃逸。焊接线较宽,在3和7mm之间,这增大了壁对由吸水时膨胀的聚合物颗粒施加的力的抵抗。形成敷料的片材沿着通过超声焊接产生的不同的纵向线接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若干个其中聚合物颗粒均匀地分布的细长隔室。在附图中所示并且特别在图1中可见的构造实施例中,敷料具有六个相对于聚合物颗粒彼此隔离的隔室。所获得的焊接线对聚合物颗粒吸水时膨胀施加的力也具有机械抗性。这里选择的吸收剂聚合物颗粒也已知是无毒的。聚合物颗粒通过所吸附水的吸附和蒸发作用产生冷却作用,所述聚合物颗粒负责敷料的冷却作用的产生,先前已被激活、即通过所吸收的水而膨胀的所述颗粒在可能已经在寒冷环境中保留之后产生冷却作用。水袋尤其通过焊接而与外界隔绝地密封。焊缝足够耐用以便当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拿取时不会破裂。然而,其中至少一个焊缝设计成当用户通过外包装在水袋的外表面上施加压力时至少部分地破裂。因而,当用户希望容纳在水袋中的水散布到该袋的外部时,在敷料上施加相当强烈的手动压力以使该袋的易破裂区域破裂并将水释放,从而使水溢出到外包装内并将敷料内的聚合物浸润。水袋仅含有足够量的水,且尽可能地没有气泡。水量由封装聚合物粉末的不同隔室中的聚合物颗粒的量以及颗粒的吸水能力来确定,从而当水袋被打开时水被完全吸收。双重优选的是,聚合物的量应该相对于水是过量的,首先用以防止外包装被打开时在该外包装中残留任何液体水,其次防止紧接敷料的织物壁的颗粒仍然需要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