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39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源、可发光的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摩擦现象的存在,导致人体及周围的物体带有电荷,当人体与这些物体接触或接近接触时,由于两者电荷电位的差异而导致电荷的流动,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两者的电荷电位差异可以积累的非常高,甚至达到上万伏,从而导致放电现象的产生,并伴随着短暂的瞬间大电流产生,使人体产生疼痛感;另外,该现象还会击穿或损坏电器内的电子元件,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号95207517.2《防静电电击器》揭示了一种防静电装置的方案,其主要是通过发光二极管和与之串联的限流电阻来实现,人体的静电通过限流电阻使静电在释放过程中以小电流状态泄漏,从而达到既释放了静电又不会对人体造成疼痛感或不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击穿现象。但由于人体所携带的静电容量小,要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能够看见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使用中是否消除了静电并不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发光静电释放装置,可以做到了只要有人体静电释放,就会有明显的亮光出现,使得使用人知道了静电是否释放,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和两个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在绝缘壳体内,第一导电触头I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限流电阻
一7连接,限流电阻一 7与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一 9的基极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所述三极管一 9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一电源5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二 17。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电容一 11。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发声装置29。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第二发光二极管20。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二 22。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三18。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 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一 19。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二 21。在绝缘壳体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三极管二 10的基极与三极管一 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4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 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在绝缘壳体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三极管二 10的基极与三极管一 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 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所发出的颜色不同。在所述的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第二导电触头2之间以串联方式安置有可变电阻15。所述的绝缘壳体是透明的或彩色透明的绝缘管3。所述的绝缘管3是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所述的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的材料为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至少有一个所述的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是通过螺纹与绝缘管3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 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稳定可靠。2、通过三级管的放大,使得在静电释放时,发光二极管可以产生明亮的光线,使得使用人可以清楚的知道静电已释放。3、利用电容可以进一步延长发光二极管的闪亮时间。综上所述,本发明装置采用了有源方式使得发光二极管在静电释放中产生足够的亮光,让使用人明确静电已消除,有效提高静电消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七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八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九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十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I一导电触头;2—导电触头;3—绝缘管;4一第二电源;5一第一电源;7—限流电阻一 ;8—第一发光二极管;
9一三极管一 ;10—三极管二 ; 11一电容一 ;12—静电释放装置;
15—可变电阻;16—开孔;17—限流电阻二 ; 18—限流电阻三;
19一保护二极管一 ;20—第二发光二极管;21—保护二极管二 ;
22 —电容二 ; 26—限流电阻四;27—电容三;28—保护二极管三;
29—发声装置;30—第三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管3和位于绝缘管3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绝缘管3可以通过胶粘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固定在一起,在绝缘管3内,第一导电触头I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限流电阻一 7连接,限流电阻一 7与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一 9的基极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所述三极管一 9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其操作方法是:用户与静电释放装置12的第一导电触头I或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并用静电释放装置12的另一端的第一导电触头I或第二导电触头2与其他导电体相接,则人体所带的静电就通过该静电释放装置12中的电路释放到其他导电体上,使两者的电位平衡,在静电释放中,三极管一 9的基极会有电压出现,从而使三极管一 9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使第一电源5的电流能够流过第一发光二极管8,则第一发光二极管8产生光亮,当静电释放完后,三极管一 9的基极没有电压出现,则三极管一 9的基极无电压,导致三极管一 9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截止,这时第一发光二极管8熄灭。优选的,所述的发光二极管8是在电流不大于10毫安就可以发光的低电流发光二极管或超低电流发光二极管。一种优选的做法是,在所述的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第一导电触头I或三极管一9的基极与第二导电触头2的连接导线上串联方式安置有可变电阻15。通过调节可变电阻15的大小来调节静电释放过程中流动电流的大小。进一步的,可以在绝缘管3上、与安置可变电阻15对应的位置留有开孔16,以方便调节。一种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的绝缘管3是透明的或彩色透明的绝缘管。一种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的绝缘管3是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一种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的导电触头1、导电触头2是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构成。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源5可以是纽扣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电容一 11。这样当三极管一 9截止时,电容11内的电荷流出,仍可以使第一发光二极管8再延长点亮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一电源5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二 17。这样限流电阻二 17可防止从第一发光二极管8流过的电流过大而使第一发光二极管8损坏。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第二发光二极管20。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三极管
一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二 22。在使用静电释放装置12中,部分电荷存储在电容
二22中,当人体静电释放结束后,电容二 22内的电荷流出,可延长三极管一 9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导通时间,延长 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点亮时间。优选的,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电容一 11。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 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一 19。防止三极管一 9的损坏。优选的,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二 21。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三18。优选的,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 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一 19。优选的,在三极管一 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二 22。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在绝缘管3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三极管二 10的基极与三极管一 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4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 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从而使不论人体所携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或负电荷均可消除掉。优选的,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 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三28。优选的,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三2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所发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了解所释放电荷的正负。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9如图9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在绝缘管3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三极管二 10的基极与三极管一 9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 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从而使不论人体所携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或负电荷均可消除掉。优选的,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 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三28。优选的,在三极管二 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三2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所发出的颜色不同。从而可以了解所释放电荷的正负。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发声装置29。在第一发光二极管8发光时,会有声音出现。增加了娱乐性。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和两个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I)和第二导电触头(2),在绝缘壳体内,第一导电触头(I)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限流电阻一(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流电阻一(7)与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三极管一(9)的基极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所述三极管一(9)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和第一电源(5)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二(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电容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发声装置(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有第二发光二极管(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电容二(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三(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二(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一(9)的发射极和限流电阻一(7)之间安置有保护二极管一(19)。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任意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 ),三极管二( 10 )的基极与三极管一(9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4)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任意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内,还包括三极管二( 10 ),三极管二( 10 )的基极与三极管一(9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10)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导电触头(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3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二( 10)的集电极连接,在三极管二(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安置有限流电阻四(26)。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8 )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0 )所发出的颜色不同。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发光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和两个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在绝缘壳体内,第一导电触头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限流电阻一连接,限流电阻一与三极管一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一的基极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触头连接,所述三极管一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的一端连接,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可以做到只要有人体静电释放,就会有明显的亮光出现,使得使用人知道了静电是否释放,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A61N1/14GK103203074SQ2012100104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杜兵, 孟新宇 申请人: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