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

文档序号:91102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钾水平在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一直受到广泛重视,不同患者有着许多微妙的差另|J,而腹部外科在普通外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人们一直只注重患者术后钾代谢的影响。事实上,通过入院后首次血清钾离子的监测,发现不少患者院前即已存在低钾,追溯低钾的病因,远已超乎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的常见原因范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不均衡膳食等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疾病谱已明显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居高,治疗药物的应用与保健品的泛滥,此类生活因子的伴随, 对机体内钾离子的分布、转移产生无形的影响,却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同时,鉴于腹部手术患者本身主要累及消化器官,饮食又与血钾息息相关,这就使得院前低钾的病因更具复杂性、多样性。我们从临床发现,入院后因低钾而延期手术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单纯从围手术期着手解决低钾问题唯恐为时过晚,既便是轻度低钾血症,也需纠正失衡方可手术。综合分析低钾血症的影响因素诸多,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外,尚有部分可控因素亟待需要通过全程干预手段加以防范,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低钾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快速康复外科的研究之多,但共同的问题都是忽略了院前低钾的存在。本发明运用三大步骤优化构建低血钾防控体系,通过院内院外联合干预达到腹部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其最大优点在于将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延伸至院前,打破了低钾干预只局限于院内的格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血钾监测;O)病因干预;(3)低钾处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血钾监测步骤包括(1)采血时点化本发明共设置常规采血时点五次,即院前一次(门诊初次)和院后四次(入院时、术前12h、术后Mh、术后48h),并将每次测得血钾水平作组间对照;此外, 根据病情需要酌情增加随机采血时点,将采血时点常规与随机相结合,使监测流程疏而不漏,确保血钾监测的延续性。(2)查询时限化我们借助二大系统(即信息系统与人工系统),为低钾血症患者的科学补钾赢得了时间。一是利用HIS系统的快速查询优势,二是定班定时分工明确,严格把好送检与查询关,在标本送检后60min内及时查询检验结果,为医生确定补钾提供依据, 体现了更加满意的流程时效性。采血注意事项
(1)采血时应注意病人的体位,直立位可使血清钾浓度偏高,故无论患者病情轻重,提倡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采血,禁止站位采血;(2)握拳可显著提高静脉血钾浓度,对抽血不畅者不可强行挤压肘臂或反复做握-松拳动作;遇到真空采血管抽血不畅时需换管。(3)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切忌震荡,预防假性高钾血症的误导。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病因干预步骤重点包括(1)院前干预(一期)从院前门诊初次血钾监测开始,紧扣“勿过度疲劳;需均衡膳食;勿剧烈运动;需调整用药”的预防低钾原则,主要针对一些可控危险因子实施低钾干预措施,①富钾食谱指导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②提倡劳逸结合尤其夏季,大量出汗会使钾流失增多,鼓励适量运动可使血钾升高;③鼓励均衡膳食尤其注意过度疲劳时忌高糖饮食;④合理调整用药对服用治疗原发病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低钾的发生,寻找同类药替代。⑤潜在低钾评估根据需要酌情门诊采血,排除“无症状低钾血症” 的可能。(2)术前干预(二期)从入院时采血作血钾监测到手术前期间,重点围绕“勿过度紧张;需保证睡眠;勿禁食过长;需治原发病”进行术前干预。低钾血症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血钾浓度,更取决于低钾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及导致低钾的原因,由于补入的钾在细胞内外达到平衡约需要15 18h,纠正低钾血症确需一个时间过程。本方法经院前血钾监测与病因干预相结合,使患者术前发现低钾和纠正低钾的时间明显缩短,达到了早纠正、早手术的目的。(3)术后干预(三期)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 有效补钾一直是围手术期的重点工作,术后以“勿长期禁食;需适时补钾;勿过多失液,需早期下床”为原则。基于腹部手术器官的特殊性,术后早期静脉补钾是必选途径,其补钾量根据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尿量而定,缺钾量的计算公式为需补氯化钾=(4. 5-血钾测得值)*0. 3*体重(kg)。术后M 48小时患者初次肠蠕动恢复后,即鼓励患者早期少量饮水,根据病情所需尽可能早停引流管,避免体液丢失过多。对于重度低钾患者,临床高浓度快速静脉补钾日趋多见,我们在补钾同时也十分重视安全补钾。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钾处置步骤包括(1)分析低钾原因从不同时期不同病因着手,由院前一一术前一一术后分期干预,采取针对性措施,院前以及时发现低钾的存在和潜在低钾的评估为主,术前以确保电解质正常或及时纠正低钾为主,术后以预防低钾再发为主。(2)遵循补钾原则临床静脉补钾应遵循“不宜过早,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的原则。①不宜过早补钾要选择时机,即见尿补钾,院前、术前低钾补钾要求尿量每小时在25ml以上,术后低钾补钾要求尿量每小时在20ml以上。②不宜过浓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 3%,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③不宜过快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 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故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 ④不宜过多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每日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 8小时,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补钾还应持续4 5天,纠正低钾需要一个时间过程。(3)选择补钾途径一期低钾处置,以饮食补钾为最安全方式、口服补钾为最直接途径;二期低钾处置口服与静脉补钾相结合,尽早补钾利于尽早手术;三期低钾处置严格遵循见尿补钾原则,根据术中术后尿量,一般术后1 2小时即静脉补钾,密切做好各项术后监测,术后M 48小时根据患者病情争取早期进水进食,以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4)确定补钾时机基于本组病例均为低钾血症,我们更加重视术后的补钾时间, 严格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尤其注重手术结束前1 2小时的尿量,尿量20ml/h左右术后即可补钾,较以往从术后三天改至术后一天的基础上,补钾时间再一次提前,这也是本研究在低钾处置中提出的新观点,当然还要排除假性无尿可能,具体补钾依据血钾水平监测值,结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情况,决定如何补、补多少。(5)纠正血钾失衡本研究通过院前、术前、术后连续的诱因干预与血钾监测,平均纠正术前低钾时间17小时左右,平均纠正术后低钾时间25小时左右,平均恢复术后肠鸣音时间42小时左右,为患者争取了口服补钾和进食的时间。综上所述,本优化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院外院内全程干预相结合,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②医护共同参与,发挥互补优势,改变了以往临床医生重治疗、轻宣教的惯列;③采血时点常规与随机相结合,充分发挥护士的监督与提醒功能,使监测流程疏而不漏;④院外干预以轻、中度低钾为主要对象,以饮食、口服补钾为主要途径,患者易接受、 易落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构建低钾防控体系,始于院前更有必要, 不仅可为开腹的低钾患者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早手术、早康复创造条件,还为病区节约手术等待期的有限床位资源,也为拓展到其它专科领域提供有益的经验。本发明具有集医疗、护理、预防、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展示了一种院内院外联合干预的理想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低血钾防控体系方法框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涉及之范围。实施例1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血钾监测;O)病因干预;(3)低钾处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血钾监测步骤包括(1)采血时点化本发明共设置常规采血时点五次,即院前一次(门诊初次)和院后四次(入院时、术前12h、术后Mh、术后48h),并将每次测得血钾水平作组间对照;此外, 根据病情需要酌情增加随机采血时点,将采血时点常规与随机相结合,使监测流程疏而不漏,确保血钾监测的延续性。(2)查询时限化我们借助二大系统(即信息系统与人工系统),为低钾血症患者的科学补钾赢得了时间。一是利用HIS系统的快速查询优势,二是定班定时分工明确,严格把好送检与查询关,在标本送检后60min内及时查询检验结果,为医生确定补钾提供依据, 体现了更加满意的流程时效性。
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时应注意病人的体位,直立位可使血清钾浓度偏高,故无论患者病情轻重,提倡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采血,禁止站位采血;(2)握拳可显著提高静脉血钾浓度,对抽血不畅者不可强行挤压肘臂或反复做握-松拳动作;遇到真空采血管抽血不畅时需换管。(3)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切忌震荡,预防假性高钾血症的误导。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病因干预步骤重点包括(1)院前干预(一期)从院前门诊初次血钾监测开始,紧扣“勿过度疲劳;需均衡膳食;勿剧烈运动;需调整用药”的预防低钾原则,主要针对一些可控危险因子实施低钾干预措施,①富钾食谱指导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②提倡劳逸结合尤其夏季,大量出汗会使钾流失增多,鼓励适量运动可使血钾升高;③鼓励均衡膳食尤其注意过度疲劳时忌高糖饮食;④合理调整用药对服用治疗原发病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低钾的发生,寻找同类药替代。⑤潜在低钾评估根据需要酌情门诊采血,排除“无症状低钾血症” 的可能。(2)术前干预(二期)从入院时采血作血钾监测到手术前期间,重点围绕“勿过度紧张;需保证睡眠;勿禁食过长;需治原发病”进行术前干预。低钾血症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血钾浓度,更取决于低钾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及导致低钾的原因,由于补入的钾在细胞内外达到平衡约需要15 18h,纠正低钾血症确需一个时间过程。本方法经院前血钾监测与病因干预相结合,使患者术前发现低钾和纠正低钾的时间明显缩短,达到了早纠正、早手术的目的。(3)术后干预(三期)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 有效补钾一直是围手术期的重点工作,术后以“勿长期禁食;需适时补钾;勿过多失液,需早期下床”为原则。基于腹部手术器官的特殊性,术后早期静脉补钾是必选途径,其补钾量根据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尿量而定,缺钾量的计算公式为需补氯化钾=(4. 5-血钾测得值)*0. 3*体重(kg)。术后M 48小时患者初次肠蠕动恢复后,即鼓励患者早期少量饮水,根据病情所需尽可能早停引流管,避免体液丢失过多。对于重度低钾患者,临床高浓度快速静脉补钾日趋多见,我们在补钾同时也十分重视安全补钾。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钾处置步骤包括(1)分析低钾原因从不同时期不同病因着手,由院前一一术前一一术后分期干预,采取针对性措施,院前以及时发现低钾的存在和潜在低钾的评估为主,术前以确保电解质正常或及时纠正低钾为主,术后以预防低钾再发为主。(2)遵循补钾原则临床静脉补钾应遵循“不宜过早,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的原则。①不宜过早补钾要选择时机,即见尿补钾,院前、术前低钾补钾要求尿量每小时在25ml以上,术后低钾补钾要求尿量每小时在20ml以上。②不宜过浓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 3%,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③不宜过快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 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故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 ④不宜过多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每日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 8小时,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补钾还应持续4 5天,纠正低钾需要一个时间过程。(3)选择补钾途径一期低钾处置,以饮食补钾为最安全方式、口服补钾为最直接途径;二期低钾处置口服与静脉补钾相结合,尽早补钾利于尽早手术;三期低钾处置严格遵循见尿补钾原则,根据术中术后尿量,一般术后即刻或1 2小时即静脉补钾,密切做好各项术后监测,术后M 48小时根据患者病情争取早期进水进食,以达到快速康复的效(4)确定补钾时机基于本组病例均为低钾血症,我们更加重视术后的补钾时间, 严格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尤其注重手术结束前1 2小时的尿量,尿量20ml/h左右术后即可补钾,较以往从术后三天改至术后一天的基础上,补钾时间再一次提前,这也是本研究在低钾处置中提出的新观点,当然还要排除假性无尿可能,具体补钾依据血钾水平监测值,结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情况,决定如何补、补多少。(5)纠正血钾失衡本研究通过院前、术前、术后连续的诱因干预与血钾监测,平均纠正术前低钾时间17小时左右,平均纠正术后低钾时间25小时左右,平均恢复术后肠鸣音时间42小时左右,为患者争取了口服补钾和进食的时间。综上所述,本优化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院外院内全程干预相结合,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②医护共同参与,发挥互补优势,改变了以往临床医生重治疗、轻宣教的惯列;③采血时点常规与随机相结合,充分发挥护士的监督与提醒功能,使监测流程疏而不漏;④院外干预以轻、中度低钾为主要对象,以饮食、口服补钾为主要途径,患者易接受、 易落实。由本实施例的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 2011年8月入住本院腹部外科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所选病例均为开腹的择期手术、且合并低钾血症者共104例。观察组50例中,男洲例,女22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7. 16士 17. 34岁;行胆囊切除加胆管内外引流手术18例,胃大部切除术16例,结直肠癌手术10例,脾切除术3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3例。对照组M例中,男31例,女23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6. 51 士 16. 82岁;行胆囊切除及胆管内外引流手术20例,胃大部切除术16例,结直肠癌手术11例,脾切除术3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4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疾病分布、手术方法、麻醉方式、置管类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 > 0. 05)。入选标准入院后初次血钾监测均低于3. 5以下者;开腹的3 4类择期手术者; 全麻无意外,手术后6小时评估生命体征平稳者。剔除标准急腹症者;曾有腹部手术史者; 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低钾血症基础疾病患者。方法低钾血症诊断标准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以离子电解法作电解质测定,血清钾浓度3. 5 5. 5mmol/L为正常,< 3. 5mmol/L为低钾血症。其中3. 0 3. 4mmol/L之间为轻度低钾血症,2. 5 2. 9mmol/L之间为中度低钾血症,< 2. 5mmol/L为重度低钾血症。干预方式观察组经门诊确诊需行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医生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与同意参与本项研究的患者签订知情告知书,门诊即初次采血作电解质测定,对合并低钾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入选本组,由护士与病区预约床位,并口头加书面告知患者入院前的准备工作,重点是低钾的病因干预,入院前晚需禁食,入院时即行电解质及肝肾糖脂测定, 遵循从入院时至术后血钾水平的监测路径,将采血时点化,包括四个常规时点入院时-术前12h-术后Mh-术后48h,并按时送检与查询,确保在标本送检后的最短时间内获取结果, 低钾病因干预先行于院前。对照组院前口头告知常规准备工作,未作相关低钾病因干预的的患者,入院后根据禁食时间行空腹采血,四个常规时点是餐后6h-术前12h-术后Mh-术后48h,首次采血时点相应延迟,流程干预只停留在院内基础上。以上两组患者,除院前初次与院后四个常规采血时点外,可酌情根据需要增加院后的随机采血时点,依据血钾水平监测值,结合症状体征,决定如何补、补多少,最终均按低钾处置流程纠正失衡。由本实施例的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符合表1的规定血钾监测观察指标①发现低钾时间患者入院后至实验室报告确诊低钾血症的时间;②纠正低钾时间自诊断低钾血症至采取措施恢复平衡的时间。表1血钾监测指标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⑴血钾监测;(2)病因干预;(3)低钾处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钾监测步骤包括(a)采血时点化;(b)查询时限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因干预步骤包括(a)院前干预;(b)术前干预;(c)术后干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钾处置步骤包括(a)分析低钾原因;(b)遵循补钾原则;(c)选择补钾途径;(d)确定补钾时机;(e)纠正血钾失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血钾防控体系促进腹部外科快速康复的方法,本发明由三大步骤组成(1)血钾监测;(2)病因干预;(3)低钾处置。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构建低钾防控体系,始于院前更有必要,不仅可为开腹的低钾患者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早手术、早康复创造条件,还为病区节约手术等待期的有限床位资源,也为拓展到其它专科领域提供有益的经验。本发明具有集医疗、护理、预防、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展示了一种院内院外联合干预的理想方式。
文档编号A61P7/08GK102551893SQ2012100296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严强, 陆关珍, 黄玉桃 申请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