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3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黄疸是指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黄疸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光疗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中医药在黄疸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解毒化痰治疗小儿黄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郁金、红花菜、墨旱莲、诃子肉、玄参、大青叶、木贼、黄精、丝瓜络、陈皮、淡竹茹、前胡、附子、猪苓、党参制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郁金30-50份,红花菜30-50份,墨旱莲30-50份,诃子肉20-40份,玄参20-40份,大青叶20-40份,木贼20-40份,黄精10-30份,丝瓜络10-30份,陈皮10-30份,淡竹茹10-30份,前胡10-30份,附子8_12份,猪苓8_12份,党参8-12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郁金40份,红花菜40份,墨旱莲40份,诃子肉30份,玄参30份,大青叶30份,木贼30份,黄精20份,丝瓜络20份,陈皮20份,淡竹茹20份,前胡20份,附子10份,猪苓10份,党参1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郁金苦、辛、寒,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痰闭之证。红花菜辛、平。归心、肝、肺经。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咽喉痛,风痰咳嗽,目赤肿痛,疔疮,带状疱疹,疥癣,痔疮,齿衄,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带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墨旱莲甘、酸、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等。诃子肉苦、酸、涩、平。归肺、大肠、胃经。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用于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等。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等证。大青叶苦、寒。归肝、心、胃、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等。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胆经。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脱肛等。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祛风通络,解毒化痰。用于风湿痹痛,胸痹,胸胁痛等。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淡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所致的咳嗽或心烦不眠,胃热呕吐等。前胡辛、苦、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用于咳喘痰多色黄者,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证,寒痹证,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胀痛,泄泻等。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等。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头晕心悸等。本发明郁金、红花菜、墨旱莲、玄参、大青叶、木贼清利湿热、凉血化痰;诃子肉、猪苓滋阴润肺、利水渗湿、降气化痰;黄精、党参益气活血,丝瓜络、陈皮、淡竹茹、前胡、附子降逆止呕、温阳化痰。以上药物共同配伍,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解毒化痰的功效,达到治疗小儿黄疸症的目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使用于2006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小儿黄疸症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100例患者中,女性52例,男性4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4岁,病程多在2天到15天,平均年龄2. 6岁。2、诊断标准面目皮肤发黄,黄色鲜明,状如橘皮,烦躁啼哭,不欲吮乳,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而厚等症状。3、治疗方法3. I处方郁金40g,红花菜40g,墨旱莲40g,诃子肉30g,玄参30g,大青叶30g,木贼30g,黄精20g,丝瓜络20g,陈皮20g,淡竹茹20g,前胡20g,附子10g,猪苓10g,党参10g。3. 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3. 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日2次,3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佳,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如常,用药3个月后复查肝功,各项指数为正常,I年后随访无复发;有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饮食不佳;、
未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退不明显,精神、饮食不佳。4.2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90例(90%),有效6例(6%),未愈4例(4%),总有效率 为96%。5、典型病例5. I李某,女,3岁,双目及全身皮肤发黄,尿少色黄如茶色,恶心,呕吐,黄疸指数24。服用本发明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治疗I个疗程后,该儿体温正常,精神好转,大便已通,腹胀消失,饮食增加,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明显消退,尿量多色淡黄,舌苔薄黄稍腻,脉滑弦。继续服用I个疗程,诸症均消失,痊愈。5. 2宋某,男,2岁,皮肤及双目黄染,大便干,小便深黄,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黄疸数为22。服用本发明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黄疸指数正常。后随访小儿发育良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郁金30g,红花菜30g,墨旱莲30g,诃子肉20g,玄参20g,大青叶20g,木贼20g,黄精10g,丝瓜络10g,陈皮10g,淡竹茹10g,前胡10g,附子Sg,猪苓Sg,党参Sg。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郁金40g,红花菜40g,墨旱莲40g,诃子肉30g,玄参30g,大青叶30g,木贼30g,黄精20g,丝瓜络20g,陈皮20g,淡竹茹20g,前胡20g,附子10g,猪苓10g,党参10g。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郁金50g,红花菜50g,墨旱莲50g,诃子肉40g,玄参40g,大青叶40g,木贼40g,黄精30g,丝瓜络30g,陈皮30g,淡竹茹30g,前胡30g,附子12g,猪苓12g,党参12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郁金30-50份,红花菜30-50份,墨旱莲30-50份,诃子肉20-40份,玄参20-40份,大青叶20-40份,木贼20-40份,黄精10-30份,丝瓜络10-30份,陈皮10-30份,淡竹茹10-30份,前胡10-30份,附子8-12份,猪茶8-12份,党参8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郁金40份,红花菜40份,墨旱莲40份,诃子肉30份,玄参30份,大青叶30份,木贼30份,黄精20份,丝瓜络20份,陈皮20份,淡竹茹20份,前胡20份,附子10份,猪苓10份,党参1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郁金、红花菜、墨旱莲、诃子肉、玄参、大青叶、木贼、黄精、丝瓜络、陈皮、淡竹茹、前胡、附子、猪苓、党参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小儿黄疸。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626509SQ20121013027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1日
发明者张金梅, 张金玲, 谭音玲 申请人:张金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